资源简介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归纳、探究领会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2)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教材分析从社会形态更替的角度来看,前面学生学习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相关内容,即将过渡到后面的封建社会。而这个过渡是通过“春秋战国的纷争”来完成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动荡而变革的时代。一方面奴隶社会逐渐解体,另一方面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教材分别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详细叙述了这一时期的系列变革。而本课则侧重于叙述军事纷争。这一段历史就其内容来看是精彩的,就其地位来看,它在历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齐桓公称霸、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难点是如何正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教师播放视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问:这个故事和我们小时候听的那个故事有点相似?(“狼来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烽火戏诸侯”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公元前771年,犬戎族进攻西周时,往日用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室王族平王迁都洛,历史称这个周朝为“东周”。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二)自我探究1.教师出示本课学习目标2.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A.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B.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 )、( )、( )等。C.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 ( )。通过看课本P33-P34完成以下问题D.说出战国雄( )( )( )( )( )( ) ( )E.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 ( ) ( )F.请你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故事成语。3.教师问题过渡:为什么在西周刚建立时,诸侯不争霸而到了东周就争霸呢?教师出示史料以及西、东周比较图。4.教师过渡:争霸战争并不是同时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相继进行的,提问:春秋时先后出现了哪些霸主?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出示幻灯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图象5.春秋第一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霸主?引导学生看P31《春秋争霸形势图》,找出齐国的位置,然后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原因)?由同学发言,教师小结。 原因:自然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因此,到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国力量非常强大,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这实际上就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齐桓公称霸为诸侯所瞩目,一些大的诸侯国竞相效仿,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晋楚争霸。 6.晋文公又怎样成为霸主的? 晋楚争霸--城濮之战。 晋文公长年流亡在外,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了国王之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而此时的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了黄河流域,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楚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公元前7世纪,楚晋双方在城濮展开决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最后大败楚军(引导学生看P32〈晋军猛冲楚军〉)。 7.教师讲述:“城濮之战”后,进入晋国称霸的时代,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军又打败了晋军,楚庄王取而代之,成为中原的又一霸主。 8.你能讲“卧薪尝胆”的故事吗?江南吴越争霸。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指出成语“卧薪尝胆”的由来。9.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两国都通过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迅速强大起来的。10.开动脑筋:春秋时期那么多的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从利与弊角度分析)11.过渡: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各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周王几乎被遗忘,“尊王”的时代已过去。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了。12.要求学生阅读书中地图,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春秋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引导学生阅读P33第一段文字及〈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 历史角度:齐、楚、秦、燕(春秋时期的国家)+韩、赵、魏(三家分晋) 地理角度:齐、楚、秦、燕、韩、赵、魏 东南西北到中央告诉学生记住七国的方法“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1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3-34页,完成表格(幻灯片)。14.学生活动:表演历史剧《纸上谈兵》。15.合作探究:出示“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数字对比图,探讨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三)学习升华学生活动:我学习我收获,让学生谈感受,达到思想升华。(四)、课堂小结出示历史歌谣: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马陵孙膑谋。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五、作业设计实践活动:课后拓展阅读《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写出读书笔记。附板书设计: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周概念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采用分组导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①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②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④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教学重点:①因为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而且其过程在诸侯国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齐桓公称霸作为一个重点。②城濮之战,长平之战为代表的战役对于争霸局面和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为重点。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课前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导入,并由教师向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阐明: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二、讲授新课:(一)东周的两个分期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形成东周的分期由教师讲述图示二个分期:(可用多媒体,也可板书)看P30注释①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引导学生联系4、5课内容提问:我们已学习了奴隶社会的几个朝代?每一朝代的时间及特点?老师可将学生发言情况副板书,有条件的用课件展示,形成中国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的完整概念。及时对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也可由学生互评,并给予鼓励。(二)春秋争霸1、王室衰微(争霸背景):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举出一两个具体、生动的例子,补充说明王室衰微情况。提问:“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有何因果关系”?指导思考,就势引导。看书回答2、春秋五霸: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补充:除书上的三人外,还有秦穆公、楚庄王(课件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3、齐桓公争霸原因:齐桓公争霸原因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2)如何把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造、开发、利用)(3)管仲改革老师采取边叙边议的教法提示学生引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强调改革的进步意义提出问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的思想学生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4)“尊王攘夷”政策提问:为何说“尊王攘夷”的口号高明?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a.什么是“尊王”?什么是“攘夷”?b.“尊王攘夷”这一口号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的?c.既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为何还要尊王?d.“尊王”会有哪些影响力?e.“攘夷”为什么在当时很有号召力?f.“尊王”起到了哪些作用?看P31注释①解决第1问(5)小结:提问:齐桓公争霸的原因有哪些? 将归纳要点课件展示一下学生议论,从自然条件、实力、争霸手段(政策)三个方面发表看法教师提出掌握要求即可。4、齐桓公称霸标志学生看书掌握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5、晋楚争霸(1)晋文公改革提问:晋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 联系齐国改革,让学生思考:“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城濮之战提问:在晋楚争霸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晋国为何会以少胜多?补充:“退避三舍”的故事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为进和战略)提问:“退避三舍”的作用?学生看书总结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派代表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出“退避三舍”的作用讲述“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的故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看书、讨论、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中掌握知识,了解历史。6、吴越争霸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书问: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同学们熟知的成语中,哪一个成语是“卧薪尝胆”的反义成语?(乐不思蜀)投影《卧薪尝胆》图问:从卧薪尝胆与乐不思蜀中谈启示教师补充材料:历史上确有“尝胆”,卧薪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后人加上去的,以“卧”与“乐”的启示教育学生,同样是国君,同样的经历,却由于他们不同的抱负,不同的志向,导致了不同的结局看小字回答。小结提问:(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2)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归纳要点: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讨论: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7、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当时的社会以及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战争是残酷的,但在当时的社会,它也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有利于我们的国家逐步走向统一。三、战国七雄三家分晋:韩、赵、魏引导学生由春秋时期的霸主以及三家分晋得出战国七雄是哪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形成并立局面。并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其中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由此导入长平之战的介绍,其他战役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战争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人物、经过、结果、影响方面了解一场战争。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时期,在此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战争也给社会和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但总体而言,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学们要正确的看待和学习了解这段历史!板书设计: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东周的分期1、争霸背景2、春秋五霸3、齐桓公称霸二、春秋争霸 4、晋楚争霸5、吴越争霸6、争霸的影响三、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2、战国七雄3、长平之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推荐】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1).doc 【推荐】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