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共1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阶段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共1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7张PPT)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一、复习内容及其顺序:
中古、中近、中现、世古、世近、世现、
每个部分按政经文顺序;本学期完成中古,高三第一学期完成剩余部分。
二、复习目的:
通史的顺序,以构建宏观框架为大目标,然后分解小知识点。
三、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吃透课本知识点,做到精、细、透。
2、准备2-3个笔记本,一个用于记录框架;一个用于试卷知识点总结;一个用于错题、典型例题整理。
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
1、时空坐标:
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
2、中国古代史包含三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
原始群居时期到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200年万年——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
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前2070—前1600年)
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前1046—前771年)
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1—前476年)
封建社会:
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前475—前221年)
秦汉:封建社会的发展;(前221—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220—589年)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81—907年)
五代辽宋夏金元:再分裂与进一步融合;(907—1368)
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1368—1840年)
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
1.旧石器时代(约200万年前)——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磨制方法制作石器
代表:距今约7000-5000前,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
3.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
代表: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 【新教材知识整合】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先秦时期(远古——B.C.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前2070年—前476年)
(前221年—1912年)
夏、商、周
战国、秦
清朝
(汉唐宋元)
形成
发展
顶峰
分封制,宗法制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禹
商汤
周武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前2070年建立夏朝)
(一)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世袭制
1.建立:
2.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前2070年建立夏朝)
(二)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天子
中央
相   卜  史  师
卿士  祝
地方
侯  伯
参与商王决策
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
执掌军权
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前2070年建立夏朝)
(三)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位于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尚书·无逸》记载,祖甲以后的商王多很腐朽,他们“生则逸,不知稼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你从这条材料可以看到商朝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 【新教材知识整合】
特点:相对比较松散,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不强。
(2018课标‖,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朝,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制度)
在当时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一个辽阔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之后,该如何进行治理?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制度)
1.概念:
分封,又称“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制度)
读图,概括图片所反映的信息?
①通过分封制管理;
②主体是王族;
③诸侯国的位置:王族的封地一般在富庶之处,或在战略要地。
④有些封国成为今天姓氏或省份的简称。
⑤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相互交错。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制度)
2.目的:
3.对象:
4.内容:
(1)诸侯的义务:
(2)诸侯的权利: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拱卫王室,维护周朝统治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世袭统治,分封、设官、建军、收税
守土、征战、纳贡、朝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制度)
周代分封制度
庶民

﹝卿﹞大夫
诸侯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天子
管辖国邑
管辖食邑
服务,食禄





天子统治天下,管辖王畿。
奴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制度)
5.特点:
6.作用:(影响)
(1)对当时:
①加强了…形成了…开发了…扩大了。
(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3)诸侯享有较大的独立性。
②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根源。
(2)对后世:
①影响了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②姓氏起源;
③地名简称。
④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
⑤分封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制度)
7.瓦解:
(1)原因:
①周王室衰落;
②制度本身缺陷;(诸侯权利大)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2)瓦解:
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废除于秦朝。
(2013·课标版全国Ⅰ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C
材料一: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示意图
视角一:理解分封制的内容
1.依据课本知识,指出周王如何分封诸侯?
周王:授土(封地均称国)、授民、授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世袭罔替。)
2.依据材料,指出分封制在对象、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影响?
特点:以同姓王为主;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影响: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直辖的王畿之地,周王室通过对血亲的权力分配,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
内服外服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内服外服制 分封制
王畿内外的关系 松散的联盟关系 严格的君臣关系
方国/封国的产生 诸侯承认天子 天子封立诸侯式
方国/封国的义务 定期纳贡、奉命征伐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
血缘政治的内涵 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 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
国家统一的形式 邦联式统一 联邦式统一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制度)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小宗
大宗
(宗主)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庶人
家族等级关系 +
政治隶属关系
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制度)
1.目的: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
(1)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
(2)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4)形成森严的等级社会。(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
(1)对当时
①保证贵族世袭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③强化王权;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制度)
4.作用:
(2)对后世
2017年公祭黄帝陵现场
反腐新动向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制度)
4.作用:
(2)对后世
①积极:
注重家庭和睦,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
A.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和宗派势力;
B.重人治轻法治,重男轻女;
C.容易产生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三)礼乐制度:(权力的认同制度)
聘礼
朝礼
飨礼
射礼
祭礼
丧礼
婚礼
冠礼
八 礼

“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
达到贵贱有序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三)礼乐制度:(权力的认同制度)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达到上下“和同”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三)礼乐制度:(权力的认同制度)
1.目的:
2.内容:
3.实质:
4.作用:
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礼乐文明凸现了西周文明高贵、典雅和精致的一面,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
分封制
宗法制
血缘纽带(里)
政治表现(表)
礼乐制度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 【新教材知识整合】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带有神秘色彩;
(如商周时期的占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等级森严;
(宗法制与分封制、家国同构,君父一体)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商朝的内外服制下,内服与外服只是松散的联盟;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权力大,实际拥有土地)
1.宗法制的内涵
(1)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划分大宗和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关系,形成“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权结构。
【基础知识深化】1
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
(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基础知识深化】2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但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如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 【新教材知识整合】
分封制、宗法制并不只存在于西周时期
(1)许多封建朝代实行过分封制,如西汉、西晋、明代。在大多数时候,分封制只是郡县制的补充,大多数藩王根本没有封民或臣民,只能享受衣食税租之利,而没有任何实权。
(2)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家长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影响整个封建社会。
易错提醒
归纳总结——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1)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2)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
(3)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
商鞅变法
一、时间:公元前356年
二、时代背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2、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四、结果
1、商鞅之死
2、评价
一、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经济改革
1、经济改革的原因
(1)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如商鞅变法。
(2)统治面临危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如王安石变法顺应历史,(3)发展潮流和发展趋势,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2、经济改革的内容
(1)制度方面: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经济管理政策。
(2)金融方面,货币、金融体系
(3)其他方面,少数民族学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改革
3、经济改革的影响
(1)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2)改变了社会形态,如商鞅变法
(3)消除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二、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1、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者的个人素质。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三、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中断。只有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推进的改革才是成功的
四、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1、改革一般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的,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2、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一、先秦时期的农业经济
1.农耕方式的发展
2.农业技术的进步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
1.经营形态及特点
(1)官营手工业 (2)民营手工业 (3)家庭手工业
二、先秦时期的手工业经济
2.手工业部门与成就
(1)冶金业 (2)纺织业 (3)制瓷业:
三、先秦时期的商业
1.商业活动 2.商业政策
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4.土地制度
5.租佃关系
课时2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刀耕火种、游耕为其典型特点。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史学观点介绍
中国农业的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1)时间:
(2)区域格局: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稻北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3)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植主畜辅)
1.农耕方式的发展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一、先秦时期的农业经济
(3)水利工程: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垄作法:
在高于地面的土垄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组成。畎是沟,亩是垄,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即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下田弃畎”)。
3.经营方式的演变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各国的变法和改革赋税制度。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A.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B.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C.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D.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E.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③评价
积极:
(1)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2)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
(3)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封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局限性:
(1)具有脆弱性,低于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2)具有封闭、落后、保守性,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
(3)在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阻碍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概念解读
考点一 小农经济
1.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
(1)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包括自耕农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经济。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2.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认知深化
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4.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是秦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形成的根源,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上: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等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2015·全国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A
(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B
(2020湖北名师联盟调研,2)战国考古史记载,河北石家庄的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这个遗址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发现农具铁范28副51件;辽宁抚顺的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工具的85%。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铁农具推动农业发展
B.中原出现最早的铁农具
C.铁农具应用较为普遍
D.政府很重视推广铁农具
C
4.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2)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②实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名义上国王所有,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①特点:
公田:
私田:
贵族占有,庶民和奴隶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夏商周:奴隶主剥削奴隶)
分授村社成员,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①瓦解的原因:
A.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B.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根本原因)
C.各国的税制改革;(直接原因)
﹤齐国管仲变法:相地而衰征;B.C.594年,鲁国:初税亩﹥
②彻底瓦解的标志:
B.C.356年,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③影响:
封建剥削方式(地主→农民)产生,中国逐步进入封建社会。
一、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形式:
国家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主体)、自耕农土地私有
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从所有制形式上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2、地主土地私有制:
(1)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买卖
(2)影响: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3、土地兼并
(1)含义: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2)形成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土地可买卖
考点二 土地制度
(3)危害:
①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经济)
②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政治)
(4)政府的应对措施:实行均田制(北魏→隋唐)
特点: a、(口分田)农民只有使用权,(世业田)农民有所有权
b、农民要缴税、服徭役和兵役
影响: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二、 租佃式经营的日趋普遍化
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之一——租佃经营
1.概念:
2.发展:
地主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在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战国:
汉代:
宋代:
明清:
伴随土地私有制出现而产生;
比较普遍;
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经济;
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二、 租佃式经营的日趋普遍化
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之一——租佃经营
1.概念:
2.发展:
3.地租形式及其影响:
分成租:
地主提供生活资料,按比例分农产品。
→人身依附较强
定额租:
事先规定,不论丰歉,佃农固定交租,地主不能干预。
→地主与佃农间联系少,人身依附减弱,有利于农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租佃式经营的日趋普遍化
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之一——租佃经营
中国古代以来土地(农业)经营方式:
个体经营
小农(自耕农)经济
租佃式经营
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经营
庄园经济
1958.3-1978年间的人民公社
(2020贵州贵阳一模,24)史料对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王同学在研究先秦农业发展时,摘录了下表材料。比较表格内容,可以得出最合理的推论是( )
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出现
B广泛使用了铁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逐渐确立
D农民在田间集体耕作
史料A
《诗·齐风》:公田“维莠骄骄
《国语·周语》:“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
史料B
《墨子》:“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
《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C
(2020·天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D
(2019江苏单科,24,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A
(2021广东新高考适应卷,2,3分)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清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A.分封制度的强化 B.井田制度的推广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土地兼并的加剧
C
1.经营形态及特点
(1)官营手工业
(2)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3)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二、先秦时期的手工业经济
①概况: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②特点: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产品不投放市场,主要满足皇帝、贵族和军队使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③局限:生产不计成本;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三种手工业的地位:
2.手工业部门与成就
(1)冶金业:
(2)纺织业:
(3)制瓷业:
①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③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④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②商朝时,烧制出原始瓷器。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
③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二、先秦时期的手工业经济
①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
概念解读
考点三 先秦时期的手工业
1.工商食官(工商业者是官府的奴仆,受到官府的控制)
“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2.匠户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宋代雇匠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明代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年)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3.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2020江苏单科,1,3分)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1)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C
C
三、先秦时期的商业
1.商业活动
(1)商代:职业商人和货币已经产生,商业初步发展。
(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私营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经济实力强大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
2.商业政策
(1)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考点四:重农抑商
1、含义:
限制工商业,重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原因:
1.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表现;
2.直接原因: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
1.直接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来源;
2.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4、发展历程:
①战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农本商末,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
②西汉:统一铸钱、盐铁官营、物价管理、重征商税,抑制富商大贾。
③明清:固守重农抑商,实行专卖制度、加征商税、破坏经营,影响资本主义萌芽。
5、影响:
1.积极:
2.消极: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
(1)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落后,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1)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天然贝壳。
(2)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春秋战国:诸侯各自造币,以青铜为主。由于诸侯割据,货币形状很多,如铲币(赵)、刀币(齐)、环钱(秦)、蚁鼻钱(楚)等。
教材补充:
货币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1)春秋初期的工商业掌握在官府手里,各项工艺品都由官吏管辖的奴隶从事生产。
(2)到春秋中叶以后,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渐建立和封建关系的产生,工商业开始脱离官家豢养,向私营发展,出现了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与此同时,官商不能再垄断贸易,私商的势力日益强大。
(3)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促进了都市的兴起,如齐国的临淄。
(4)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受限制。总的来说,商业逐渐摆脱奴隶制的束缚,封建关系新因素在日益增长。
(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政策)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是( )
A.恢复西周的“工商食官”政策 B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C.促进经济国有化政策的产生 D.促进官营手工业的产生
(2018江苏单科,1,3分)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B
D
(2020·山东高三期末)春秋中期以前,工商食官。春秋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者和商人大量出现,他们或“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或“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这种变化
A.巩固官营工商业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态的形成 D.改变了士农工商的次序
【解析】春秋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者和商人大量出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私营手工业的大量出现不能巩固官营工商业的统治地位,故A错误;工商业的发展会冲击小农经济,故C错误;这一变化并不能改变士农工商的次序,故D错误。
(2017·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A
解析 仔细观察地图,当时两大巨贾均在曹、鲁一带经商,从地理位置看,曹国和鲁国处于中原地区,体现出区域位置对商贸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并非只在这一地区进行,且争霸战争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经济的破坏,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当时的交通状况和城市规模,排除C、D两项。
(2019·安徽三校高二期末)阅读下列表格中的史料,由此可以佐证春秋战国时期(  )
预测1 借助文献资料,考查先秦农业的发展
史料 出处
“粤之无镈(注:一种锄草用的农具)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 《周礼·考工记》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之麦。秋,又取成周(注:以洛阳为都城)之禾。周郑交恶” 《春秋左氏传》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小农经济的普遍形成
C.农耕技术有所进步 D.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解析 两则史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景象,第一则史料说明当时粤人几乎达到了家家可以制作农器的地步,第二则史料反映出当时农作物的种植已经有了两熟制现象。由此可见,材料中的两则史料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当时农耕技术有所进步,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井田制、小农经济和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B、D三项。
C
预测2 以手工业管理切入,考查价值观
(2019·四川绵阳高二期末)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产品常常要铭刻监造者、主造者、造者的姓名等,内容尽量详尽而丰富。所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物勒工名”的出现说明(  )
A.工商食官制度开始出现 B.产品生产贯彻责任意识
C.手工业区域性特征明显 D.商业发展冲击政府管理
解析 根据材料“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可知,手工业品铭刻工名的作用是责任到人,以行其罪,体现了产品生产的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工商食官制度和生产的区域性,故A、C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而非商业,故D项错误。
B
预测3 创设新情境,考查先秦时期的商业
(2020·湖北天门起点考)《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材料表明(  )
A.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
B.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C.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
D.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郑人买鞋因错过市场交易时间无功而返,体现了当时对商业活动已经有一定的限制,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
A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带来了思想文化界的空前活跃,教育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科学结束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3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先秦时期的思想
1.百家争鸣
2.先秦儒学
3.先秦诸子思想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2.汉字
3.绘画
4.文学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各种思想流派的涌现及不同学派争相发表见解、互相论战的局面。
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本质是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多个思想流派
“百家争鸣”和“诸子百家”的含义:
一、先秦时期的思想
(一)概念
考点一 “百家争鸣”
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相互论辩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诸子的理论虽然各成一家,但在其学说的立足点及关注对象方面又有趋同之处,如在其学说中体现出来的入世精神及对于基本伦理、哲学问题的关注,等等。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思考:据史料,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史料实证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形成与发展
1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加剧,分封制瓦解
2
①破坏:井田制的瓦解摧毁着原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②建设: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①必要:各诸侯国的政治变革与相互竞争需要理论指导。
②可能:统治阶级尚未建立绝对权威,人们思想较自由。
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
①客观:诸侯们企图实现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礼贤下士。
②主观:“士”们希望实现用自己思想治国理政的愿望。
思想文化: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4
(二)背景:
在三代,人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叫贵族,第二等级叫平民,第三等级叫奴隶。
西周时士是最低等的贵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春秋战国逐渐成为最高一等的平民(士——农——工——商),是一批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
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上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能够自由流动,被称为“游士”。后来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由于列国争霸、争雄竞争激烈,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士”受到重用,推动了庶人参政,有利于打破贵族对政治的垄断。
1、“士”阶层的演变:
三代
奴隶
贵族
平民
西周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春秋战国




知识拓展: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齐国执政者不惜财力物力创办稷下学宫,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天下贤士的谋略智慧,为其完成富国强兵、争雄天下的政治目标服务。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
统治阶级尚未建立绝对权威,学术环境宽松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士”阶层崛起的重要意义:
(1)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转型。
(2)打破宗法制、分封制的等级秩序,促使血缘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演变,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3)促使思想文化的自由,推动了中国的“士”文化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崛起,影响了封建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五)评价(意义、影响)——从文明演进角度(唯物史观)
(三)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四)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当代学者评“百家争鸣”
家国情怀
根据材料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
材料 百家争鸣这个思想库是中华各族的文化积累和智慧结晶,是在继承基础上的伟大创造。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在以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战国诸子中找到原型或雏形。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提供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这个思想库主要是为统治者准备的,诸子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治国方案和统治术,使他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以增强统治的应变能力。
——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思想文化
文化传承
社会政治
“百家争鸣”的影响
对思想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
对文化传承: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各派相互辩驳,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大一统、民生意识、道德意识和和谐意识,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不无裨益。这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墨家思想的非攻、尚贤,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岳麓版教材
2
对社会政治: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治国理政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3
史料一
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裂)道而议,分徒而讼。
——《淮南子·俶真训》
史料二
“士”从最低级的贵族转变为四民之首(四民士、农、工、商),是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发展成果。从此以后,“士”便从固定封建秩序中获得了解放…“士”不再受固定身份的束缚,因此在思想上也解放了。他们过去是“思不出其位”,现在则可以“思出其位”了。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思考: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角度,认识百家争鸣局面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结构图)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生产力发展
社会大变革
土地制度
阶级关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百家争鸣
井田制瓦解
礼崩乐坏、“士”
分封宗法制破坏
历史规律: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D
C
(2020河北衡水中学一联,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B
(2021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10月联考,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变法图强已成为历史潮流 B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C门阀士族的等级不复存在 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流动和转变
B
【图示明史】百家争鸣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武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明清之际
儒学的发展演变
思想演变
地位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正统思想
面临挑战
批判思潮
社会背景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定时期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理学新体系
三教合一
考点二 先秦儒学
(一)孔子——“至圣”(春秋——创立儒学)
1、“仁”——核心
政治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材料二: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材料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四: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基本内涵:
仁者爱人
(2)实现“仁”的途径:
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实现“仁”的要求:
A.对普通人:重“孝悌”。对外人“泛爱众”、博爱
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而学》)
B.对统治者:为政以德。即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贴民情,以德教化,反对苛政。(含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注: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 会秩序,体现了“民本思想”,值得借鉴。升华:仁是内在的美德和修养。
(5)实行“仁”的意义:
(4)实行“仁”的目的:
B.局限性:但仁爱有等级差别,是维护阶级压迫的意识形态。
(1)含义:指西周时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周礼);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外在的规范);
2、“礼”
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材料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三: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材料四: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评价:
A.进步性: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B.局限性:带有承认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消极性,成为以后历代王朝的统治工具。恢复周礼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的保守性
(2)方法:
A.“克己复礼”:只有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符合礼的规范
B.正名(名正言顺):按周礼把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
“礼”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礼”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于统治者:克己复礼


内在的品德修养
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
外在的行为规范
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
政治主张:
①德治: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②礼治:“克己复礼”“正名分”,建立贵贱有序的社会秩序。
(4)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内在的修养,“礼”是外在的规范;“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材料 在宗法制度中的政治大小集团,不过是若干大小宗族的化身,国君、世卿、士大夫无疑是权限不等的家长。孔子的政治思想就是以这样的社会为背景的,只有在这样的亲密团体中,在上位者个人的道德才能产生直接的效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个社会基础渐遭破坏,帝国大一统以后,政治已脱离氏族社会形态而成为一个新而复杂的机构,家、国也不再是封建时代的意义。社会巨变,早已使孔子的德治理想,失去了客观的依据。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1)孔子维护周礼的主张,不符合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的历史趋势。
(2)孔子的仁和德治主张,不符合春秋时期奴隶主争霸斗争的需要。
思考:孔子政治主张遭受冷遇的原因?
史料实证
——“过犹不及”“恰如其分”“和而不同”
(1)以中庸之道和谐“仁”和“礼”
过仁则无原则,过礼则不知机变;
仁有礼的约束则不失于无序,礼有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
(2)以中庸之道为“君子”立标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伦理观:“性相近,习相远。”(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中庸
5、哲学思想:
(1)天命观:知天命、顺天命、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
(2)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 述而》)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
6、教育方面:
(1)活动:首创私人讲学
(2)思想:①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②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③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内容:培养 “六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4)典籍方面:
A.门徒:编纂《论语》
B.孔子:修订“六经”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士阶层的壮大,促进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文化格局,为中国文化留下宝贵遗产。
7.孔子(思想)的影响
(1)开创儒家学说,被尊称为“至圣” ;
(2)对当时: 不能适应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趋势,不能满足诸侯国国君的愿望,所以儒家思想未能被当时统治者所接受。
(3)对后世: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对中国
a.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b.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c.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5)对世界
a.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b.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命题点 孔子的思想主张
(2019·海南单科,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解析 孔子认为,君子重视礼仪道德,小人逐利;孔子看不上大富大贵但不重视礼仪道德的人。故本题选B。材料并未涉及社会等级的认识、社会贫富分化的认识、百姓追求富裕的认识,故排除其他三项。注意,“小人”不等同于“百姓”。
B
16.(2021届重庆一中9月月考,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私学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私人讲学活动。教师到处游学,学生也跟着到处受教。如孔子“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一个私学大师就是一个私学学派。各派彼此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如孔门私学的教学内容与墨家私学的教学内容就有很大不同,招收的学生身份也不同。因此,先秦时期的私学,主要体现在学派私学上,无派不成学,无学没有派。
摘编自吴霓《试述中国古代私学类型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私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A.特点:私学与思想学派互不可分;私学没有固定的场所;招收学生来源广泛;每一家私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B.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现象。
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
史料: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朱熹注:俑,从养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疾。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据材料分析孔子对“俑”随葬的态度及理由。反映何思想?
反对以俑陪葬,因为俑与人相像。
(2)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宽松社会环境。
“礼”:道德规范,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发展个性,提高社会成员素质。
史料实证
1.政治思想:
A.主张实行“仁政”
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人性观: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道德观念: 四端说:“仁、义、礼、智”;
倡“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义利观)
●人格精神—— 要求人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二)孟子“亚圣”(战国——发展儒学)
1.政治主张:
A.“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 B.提出“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C.以礼为主,礼法并施(隆礼重法)
2.人性观:主张“性本恶”; 强调用礼乐和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荀子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手段强制使人向善
3.义利观:人性逐利但需有度;
4.哲学观:“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
“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主义)
评价:
吸收了其他学派(道家和法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荀子(战国——发展儒学)
认知深化
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史论史识
奠定基础
体系完整,成为大宗
2、早期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
(1)先秦民本思想萌发于殷周的“敬天保民”思想。从夏、商到西周,形成了民心天意、君主以德配天而敬天保民的意识。这标志着民本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2)春秋时期:得到较大发展,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3)战国时期:臻于成熟。无论是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为民”“爱民”“利民”,还是墨子的“兼爱”,管子的“修法安民”,抑或是老庄基于社会批判基础上的富民主张,在追求以民为本的价值指向这一点上,都是殊途同归的。
史料: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
据史料,分析儒家文化入世精神影响下的特点。
视角:先秦儒学的社会价值及其折射的社会特征
家国情怀
3.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政治特征 重视传统、注重继承;
政治和伦理相结合;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
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
和贵中庸;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伦理特征 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
经济特征 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教育特征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认知深化
(1)仁爱思想。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
(2)强调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益,都占有重要地位。
(3)提倡人伦价值。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
(4)注重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
(5)注重道德修养。追求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儒家把“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把“圣人”作为最完善的理想人格。
(6)强调修养践履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修身躬行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儒家关注现实政治,具有理性精神。
4.先秦儒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家国情怀
(1)形成:①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②孟子、荀子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2)思想核心: ①“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②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仁”与“仁政”的不同:孔子的“仁”是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3)特点:①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②没有严密的理论;③内容多是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④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5.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思想核心与特点?
【教材补缺】儒家学派的历史观
(1)“春秋笔法”:儒家思想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略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王朝治乱兴衰的真正原因——经济运行。因此他们只能用他们那套陈腐的仁义道德观念去剪裁历史事实。所以一旦王朝兴盛,他们便齐声赞皇上英明,大臣贤良,是施行儒家的仁义礼教的结果;一旦王朝灭亡,他们便咒骂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因此,儒家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是经过裁剪的历史,是不完整的。
(2)厚古薄今: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三代的“礼”。
(3)道德理想主义: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虽然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使中国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
命题点2 先秦儒学的主张
2.(2015·全国Ⅱ卷,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
C
(命题点:先秦治国思想的特点)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D
解析 材料中“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西周先王崇尚德政慎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注重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更是体现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故选D项。
(命题点:孟子思想的时代性)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  )
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C.兼并战争过于频繁 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
A
解析 材料中强调孟子“定于一”和《吕氏春秋》中反对当时的战乱,说明当时主张统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各派思想之间的融合,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统一,反对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一,反对战争,并非是重建西周秩序,故D项错误。
考点三 先秦诸子思想
(一)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1、老子:
哲学思想:
(1)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
(2)人生观: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道自然无为
(3)朴素的辩证法:事物皆有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断转化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道德经》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治大国,若烹小鲜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 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2、庄子——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代表
(2)因任自然: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A.“天道”:指自然变化的的规律
B.“自然无为”:指顺应自然,不乱作为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大宗师》
(1)认为世间万物是相对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大宗师》
(3)万物等同:“齐物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万物齐一)
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4)超逸处世:“逍遥”的人生哲学——放弃欲念,获取精神自由
是指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不谴(责问)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

鼓盆而歌
庄子在妻子死后,坐在地上边敲击瓦缶边唱歌。他说:“我的妻子原本就没有出声,气息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二)法家学派(韩非子——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1、变革观:厚今薄古,变法革新,“法后王”
2、法治观: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3、集权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法术势相结合
4、伦理观:性恶论,用刑罚使人恐于犯罪。
“法”:严刑峻法
“术”:驾驭大臣的权术
“势”:君主的地位、权力和威势,“如虎豹之爪牙”
a.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
b.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的要求
c.顺应了封建制度形成、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趋势。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守株待兔
问题一: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重用法家学派的原因?
(三)墨家学派(墨子—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
主旨(核心):兼相爱,交相利
1.“兼爱”(核心思想):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
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
3.“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体现了尚贤的主张。)
4.“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5. “节俭”: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节葬”: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6.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非乐(摆脱等级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音乐活动)、尚同(集权主义,“一同天下之义”)。“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鬼神非迷信,希望以鬼神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别的爱(“爱人若爱其身”),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
本课结构
百家争鸣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反映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基础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春秋
战国
孔子
老子
商鞅
李悝
墨子
孟子
荀子
系统化
丰富化
庄子
继承
韩非
集大成
奴隶制瓦解
醇厚
特点
超逸
冷峻
严谨
封建制确立
在治国理念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等
在社会伦理观上 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而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等等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关系)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等等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等等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认知深化
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知识拓展:古代中国的三种治国思想
儒家
法家
道家
“王道”: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色彩。
“霸道”: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严刑峻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帝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君王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外儒内法,剂之有道
2.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各自体现的时代性
(1)儒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孔子思想核心为“仁”,其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认知深化
3.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家国情怀
(2018北京文综,12,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C
解析:孟子认为“凭借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凭借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才可以使天下归服”,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
2.(命题点:孟子思想的时代性)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  )
A.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B.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C.兼并战争过于频繁 D.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
A
解析 材料中强调孟子“定于一”和《吕氏春秋》中反对当时的战乱,说明当时主张统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各派思想之间的融合,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统一,反对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一,反对战争,并非是重建西周秩序,故D项错误。
3.(命题点:法家思想的特点)韩非子在《五蠹d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实际上表明韩非子(  )
A.认识到历史的变化 B.要求继承历史传统
C.要求国策与时俱进 D.抨击社会礼崩乐坏
C
解析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表明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政策,故选C项;“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但他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区别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政策,排除A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不能体现对传统的继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对社会礼崩乐坏的描述,不能判断社会的情况,排除D项。
(一)科技
(1)夏朝:出现历法《 》,商朝改进为“殷历”。
(2)春秋战国:使用硫磺和硝石,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3)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 ”;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4)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5)《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司南
夏小正
石氏星表
黄帝内经
(二)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 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三)绘画
(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
(2)成就
①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②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甲骨文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四)文学
(1)《诗经》
①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 、雅、颂三个部分。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④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①创始者:屈原。
②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________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③代表作: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 》。

现实主义
楚国
离骚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D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