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江苏省考试说明】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①168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荣革命”;②《权利法案》的颁布;③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④1832年议会改革;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①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②1787年宪法的颁布;③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①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②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4.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①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08年第16题考查英德君主立宪制的不同2.2009年第23题考查英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3.2010年第15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特点 4.2011年第14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内阁与首相、议会的关系第23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发展历程5.2012年第15题考查美国总统共和制体现的原则 6.2013年第16题考查工业革命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重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内容史料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3)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4)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5)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导读:史料体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限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议会立法、税收、军事、司法及独裁专制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英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史料】3.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1)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证。(2)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3)各派通过有序的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对议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4)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种模式。4.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史料 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1730年艾格蒙特勋爵评论首相沃波尔导读:史料表明18世纪中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首相的职位已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使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重点二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原则及评价1.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2.基本原则(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总统拥有广泛的权力。(2)中央集权原则:即“联邦与州分权”的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3)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4)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史料】3.美国1787年宪法评价(1)进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标志着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中央的集权,避免了独裁的出现。(2)局限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重点三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史料】难点一 英美两国政体比较政体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元首产生方式、任期 世袭制、终身制 选民间接选举、任期制国家元首权力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军权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 总统任命,议会通过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对议会负责 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与国会是制约与平衡的关系思考:导致美英两国政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英国有浓厚的封建传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2)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普遍厌恶欧洲的专制统治等。难点二 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的不同导读: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德两国虽都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但是有诸多不同:(1)英国君主只是象征,“统而不治”;德国皇帝掌握最高实权,专制为实。(2)英国首相是选举的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和首相对议会负责;德国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3)英国议会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拥有实权,限制王权;德意志议会只有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难点三 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70年代)的总体认识比较项 内 容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政体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特征 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核心);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本质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来源 欧美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作用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成果,对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思考: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突出特点?提示:(1)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以议会选举、立法为突出特征的间接民主形式,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各国多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4)集中表现为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精选例题】1、(2012·上海单科,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2、 (2012·上海单科,33)托克维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3、(2012·安徽文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2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4、(2011·江苏单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5、 (2011·广东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2014·天津卷] 法国政治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7、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8、[2014·孝感一模] 英国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有一条政治原则,即“国王不能犯错误”。这使得历代君主都可以恣意妄为而不致因“犯错误”而被追究责任。后来的法案对这一原则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这一变化( )A.使王权受到了间接限制B.让国王可以继续胡作非为C.使大臣成为国王犯错的替罪羊D.保证了国王由能犯错误到不能犯错误9、[2014·宁波期末测试] 麦迪逊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A.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B.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C.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D.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10、[2014·广东卷]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11、 [2014·北京卷] 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12、 [2014·江苏卷]俾斯麦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13、 [2014·武汉调研测试] 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维尔曾写道:“于是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A.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B.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D.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14、 [2014·茂名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15、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 (略)——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 文艺复兴第三节 宗教改革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 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 (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答案]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