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兼收并蓄是一种智慧。韩愈在《进学解》中讲:“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是说高明的医师会把不同类型的东西都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兼而有之、兼容并包之意。兼收并蓄也是一种胸怀。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的这种开放胸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彰显,为文明发展拓展了广阔前景。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为文明发展不断注入活水,是成就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外文明交流的故事不胜枚举。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此后一条横贯东西、联结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逐渐被开辟出来。这条路成为经贸往来之路,也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唐代僧人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带回佛教经典600多部,并积极进行翻译传播。佛教在中国长期演化,儒、释、道三教合流,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明清时期,一批精通儒、释、道的伊斯兰学者,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结合,对促进伊斯兰教中国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古代中国有超大规模的人口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频繁,最突出的就是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些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互鉴。同时,中华“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和为贡、协和万邦,主张不同国家和平相待,和睦相处。中国人以天下看待世界,认为天下理应一家。古代不少统治者也都认识到,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此外,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思想,倡导“知行合一、躬行为务”,反对空谈,主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社会发展有利、对民生改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学习,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样就形成一种致用为上、极极进取的心态。当人们接触到国外优秀文化、制度和艺术时,就更加愿意去学习借鉴。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古老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甲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开阔胸怀具有高度哭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等,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这种高度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深刻把握这种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用真理力量激活古老文明,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始终以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其他文化交流交融,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而且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中华文化宝藏。
人类社会走向冲突还是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胸怀、博采众长的态度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进步,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要通过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消除隔阂与误解、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努力架起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拉紧国与国之间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继续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冯颜利《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在希腊,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共赴“文明之约”;在埃及,漫步于卢克索神庙,回忆中埃文明交流往事;在印度,参观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外交”,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到创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国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着眼于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主基调,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着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摘编自网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这种开放胸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所以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B.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断的原因就是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
C.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而统治者“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的认识最重要。
D.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大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韩愈的《进学解》,阐述了中华文化自古就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B.材料一列举了历史上中外文明交流的故事,如玄奘西行带回佛经并进行翻译传播。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
D.材料二写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在希腊、印度、埃及等地推动“文明交流对话”。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A.敦煌石窟中,除了汉族人的形象,还有古代吐蕃、西夏、回鹘等少数民族以及中亚、西亚地区一些民族的人的形象。
B.唐代初期的越窑青瓷还保留着隋代的风格,晚唐至五代的越窑摆脱了前代的影响,形成了饱满、端庄的风格。
C.明代徐光启与来到中国的西方学者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这被认为是西方科学传人中国的象征之一。
D.唐朝时期日本的阿倍仲麻吕跟随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而佛教在传人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演化,与儒、道合流。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华文化(文明),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西方国家的势力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进而限制对外交流。从康熙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沿海城市和沿江地区设立关卡,禁止外国船只和商人进入内地,排斥外来文化。请结合材料一对此进行简要点评。
【答案】1.D
2.A
3.B
4.①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及其原因。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且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5.示例:①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而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为中华文明发展注入活水,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②各国的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多方面的交流互鉴。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认识是错误的。③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形成一种致用为上、积极进取的心态。清政府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这种认识是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中国的落后埋下了伏笔。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政治文化类;论据支撑;社科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这类题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调或漏或拼),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
(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推断能力,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或观点,并非直接出自文本,而是命题人依据文本所做的“推断”性表述,大多以前提与结论的方式组合,构成一个简单复句,形成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顺承关系。需要透彻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正确地作出正误判断。注意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和论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材料的观点;注意辨析四个选项,判断选项论据是不是都能够证明题干所说的论点,也可以辨别哪一个论据与众不同,即可排除确定答案。
(4)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这是信息性阅读的重要考查点,解答此类题目,要精读深析,确定检索区间,然后分类整合,即按照一定标准对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5)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虽然答题主要限定在材料中,但是适度的拓展发散有时还是必要的:①注意内引外联。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以文为本,筛选辨析,联系现实社会,特别是现实中的热点,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②注意扩大储备。有的试题要求联系生活或社会,考生可能无法单纯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组合答案,这时就需要平时有较多的相关资料的积累。
1.本题需要排除三个错误选项:
A项“……所以……”分析错误,属因果颠倒,原文说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B项“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断的原因就是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分析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是“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为文明发展不断注入活水,是成就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C项“而统治者‘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的认识最重要”分析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没有比较历史原因中哪一个最重要。
故答案为:D。
2.A项“阐述了中华文化自古就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说法错误,原文“兼收并蓄是一种智慧。韩愈在《进学解》中讲:‘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应是“阐述了兼收并蓄的概念”。
故答案为:A。
3.首先注意把握材料一中心观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比对四个选项:B项说的是越窑从唐代初期到五代的发展,不涉及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
故答案为:B。
4.本题作答注意回归文本,筛选整合相关信息:
①材料一先阐述了何为“兼收并蓄”,说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接着从第四段开始论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再论述我们对兼收并蓄的意义的认识。可见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着的开放胸怀及其原因。
②材料二先总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然后举例论述我们是如何做的,“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可见材料二侧重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且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故答案为:
①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及其原因。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且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5)、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西方国家的势力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进而限制对外交流。从康熙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沿海城市和沿江地区设立关卡,禁止外国船只和商人进入内地,排斥外来文化。请结合材料一对此进行简要点评。
5.本题注意筛选材料一文本相关信息,整合分析作答:
①材料一“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而清政府的做法却是“从康熙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沿海城市和沿江地区设立关卡,禁止外国船只和商人进入内地,排斥外来文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材料一“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为文明发展不断注入活水,是成就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政府固守自己的文化,得不到外部信息和外来文化的补充,不为中华文明发展注入活水,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②材料一“这些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互鉴”,可见各国的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多方面的交流互鉴;“中国人以天下看待世界,认为天下理应一家。古代不少统治者也都认识到,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而“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西方国家的势力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可见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认识是错误的。
③材料一“对社会发展有利、对民生改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学习,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样就形成一种致用为上、极极进取的心态。当人们接触到国外优秀文化、制度和艺术时,就更加愿意去学习借鉴”,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形成一种致用为上、积极进取的心态。而清政府“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进而限制对外交流”,这种认识是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中国的落后埋下了伏笔。
故答案为:
示例:①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而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为中华文明发展注入活水,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②各国的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多方面的交流互鉴。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认识是错误的。③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形成一种致用为上、积极进取的心态。清政府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这种认识是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中国的落后埋下了伏笔。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萧红
夏天和秋天,桥下的积水和水沟一般平了。“黄良子,黄良子……孩子哭啦!”
也许是夜晚,也许是早晨,桥头上喊着这样的声音。久了,住在桥头的人家都听惯了,听熟了。“黄良子,孩子要吃奶啦!黄良子……”
月亮完全沉没下去,只有天西最后的一颗星还在挂着。从桥东的空场上黄良子走了出来。黄良是她男人的名字,从她做了乳娘那天起,不知是谁在“黄良”的末尾加上个“子”字,就算她的名字。
“黄良子”这字眼好像号码一般,只要一触到她,她就紧跟着这字眼去了。
在初醒的朦胧中,她的呼吸还不能够平稳,她走着,她差不多是跑着,顺着水沟向北面跑去。
停在桥西第一个大门楼下面,用手盘卷着松落下来的头发。
“怎么!门还关着?……怎么!”
“开门呀!开门呀!”她弯下腰去,几乎是把脸伏在地面。从门槛下面的缝隙看进去,大白狗还睡在那里。
“怎么!鬼喊了我来吗?不,……有人喊的,我听得清清楚楚嘛……一定,那一定……”她只得回来,桥西和桥东一个人也没有遇到。
“这不就是百八十步……多说两百步……可是必得绕出去一里多!”
起初她试验过,想要扶着桥栏爬过去。但是,那桥完全没有底了,只剩两条栏杆还没有被偷儿拔走。
不是吗?搭上两块木头就能走人的,就差两块木头。
她家的草屋正对着这桥,她看见门上的纸片被风吹动。她顺着沟沿往北走,到半里路远的地方——水沟的尽头——再折回来。
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肥壮起来了,桥东黄良子的孩子哭声也大起来了!那孩子的哭声会飞到桥西来。
小主人睡在小车里面,轮子呱啦呱啦地响着,那白嫩的圆面孔,眉毛上面齐着和霜一样白的帽边,满身穿着洁净的可爱的衣裳。
爹爹抱着,隔着桥站着的,自己那个孩子,黄瘦,眼圈发一点蓝,脖子略微长一些,看起来很像一条枯了的树枝。但是黄良子总觉得比车里的孩子更可爱一点。
小主人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她哼着:“上桥头,上桥头……”
“桥”好像把黄良子的生命缩短了。但她又感到太阳挂在空中整天也没有落下去似的。沿街扫着落叶的时候,她仍推着那辆呱啦呱啦的小车。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一些水分也没有了,全枯了,只有很少数的还站在风里面摇着;桥东孩子的哭声一点也没有减弱,随着风声送进黄良子的耳里,那声音扩大起来,显微镜下面苍蝇翅膀似的……
第二年的夏天,桥头仍响着“黄良子,黄良子”的喊声。尤其是在天还未明的时候,简直和鸡啼一样。
第三年,桥头上“黄良子”的喊声没有了。黄良子已经住到主人家里。
在三月里,新桥就开始建造起来。夏天,那桥上已经走着车马和行人。黄良子一看到那红漆的桥栏,比所有她看到过的在夏天里开着的红花更新鲜。
“跑跑吧!你这孩子!”她每次看到她的孩子从桥东跑过来的时候,无论隔着多远,不管听见听不见,不管她的声音怎样小,她却总要说的:“跑跑吧!这样宽大的桥啊!”
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又是肥壮的,墙根下面有的地方也长着同样的狗尾草,墙根下也长着别样的草:野罂粟和洋雀草,还有不知名的草。
黄良子拔着洋雀草做起哨子来,给瘦孩子一个,给胖孩子一个。
“噬噬,噬噬!”在院子的榆树下闹着,笑着和响着哨子。黄良子觉得两个孩子都可爱,她的两个膝头前一边站着一个。
有一天,黄良子发现她的孩子的手上划着两条血痕。“去吧!去跟爹爹回家睡一觉再.来……”有时候,她也亲手把他牵过桥去。
以后,那孩子在她膝盖前就不怎样活泼了,并且常常哭,并且脸上也发现着伤痕。“不许这样打的呀!这是干什么……干什么?”在墙外,或是在道口;总之,在没有人的地方,黄良子才把小主人的木枪夺下来。
小主人立刻倒在地上,哭和骂,有时候立刻就去打着黄良子,用玩物,或者用街止的泥块。“妈!我也要那个……”
小主人吃着肉包子的样子,一只手上抓着一个,有油流出来了,小手上面发着光。并且那肉包子的香味,不管站得怎样远也像绕着小良子的鼻管似的。
“你要什么?小良子!不该要呀……羞不羞?馋嘴巴!没有脸皮了?”当小主人吃着水果的时候,那是歪着头,很圆的黑眼睛,慢慢地转着。
小良子看到别人吃,他拾了一片树叶舐一舐,或者把树枝放在舌头上,用舌头卷着,用舌尖吮着。
小主人吃杏的时候,很快的把杏核吐在地上,又另吃第二个。小良子在地上拾起那胖孩子吐出来的杏核。
黄良子常常送她的孩子过桥:“黄良!黄良!把孩子叫回去,黄良!别再叫他跑过桥来。”小良子把小主人的嘴唇打破的那天早晨,桥头上闹着黄良的全家。黄良子喊着,小良子跑着叫着:“爹爹呀……爹爹呀……”
到晚间,终于小良子的嘴也流着血了,在他原有的,小主人给他打破的伤痕上又流着血了。这次却是妈妈给打破的。
黄良子带着东西,从桥西走回来了。
她家好像生了病一样,静下去了,哑了,几乎门扇整日都没有开动,屋顶上也好像不曾冒烟。桥下面的水,静静地流着。桥上和桥下再没有黄良子的影子和声音了。
黄良子重新被主人唤回去上工的时候,那是秋末,也许是初冬。桥上的栏杆还是照样的红。桥西,人家的房顶,照旧发着灰色。门楼,院墙,墙头的萎黄狗尾草,也和去年秋末一样的在风里摇动。
还是没有这桥吧!若没有这桥,小良子不就是跑不到桥西来了吗?她怀念起旧桥来,同时,她用怨恨过旧桥的情感再建设起旧桥来。
小良子再没有踏过桥西去,爹爹在桥头上张开两只胳臂。笑着,哭着,小良子在桥边一直被阻挡下来。
第二天小良子又是照样向桥头奔跑。
“找妈去……吃……馒头……妈有糖……”一面奔跑着,一面叫着。头顶上留着的一堆毛发,逆着风,吹得竖起来了。他看到爹爹的大手就跟在他的后面。桥头上喊着“妈”和哭声……这哭声借着风声;借着桥下水的共鸣,也送进远处的人家去。
等这桥头又安息下来的时候,那是从一年中落着最末的一次雨的那天起。
小良子从此丢失了。
冬天,桥西和桥东都飘着雪,红色的栏杆被雪花遮断了。桥上面走着行人和车马,到桥东去的,到桥西去的。
那天,黄良子听到她的孩子掉下水沟去,她赶忙奔到了水沟边去。看到那被捞在沟沿上的孩子连呼吸也没有的时候,她站起来,她从那些围观的人们的头上面望到桥的方向去。那颤抖的桥栏,那红色的桥栏,在模糊中她似乎看到了两道桥栏。
于是肺叶在她胸的里面颤动和放大。这次,她真的哭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良子是富人家孩子的奶娘,有人在她男人名字的末尾加个“子”字,就算她的名字,她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B.黄良子期盼桥能通行,一是因为她去桥西乳养富人家孩子时可以不用绕很远的路,二是可以方便她时常照顾自己的孩子。
C.主人家的孩子面孔白嫩,衣着沽净,有着丰富的食物;黄良子的孩子却黄瘦干枯,捡杏核,吮树叶,贫富差距十分明显。
D.新桥修好后方便了通行,黄良子的孩子却落水淹死,小说以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揭示“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寓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黄良子的主人始终没有正面出场,但那一声声的“黄良子”,以及黄良子对喊声的敏感,衬托出主人专横的威势无处不在。
B.“跑跑吧……跑跑吧”“爹爹呀……爹爹呀”,小说借鉴诗歌的复沓手法,多处使用这种重叠词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抒情性。
C.小说的叙述视角灵活变化,总体上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中间时常转换为以黄良子和小良子的视角叙事,行文摇曳多姿。
D.对黄良子这一主要形象,作者没有做冗长的内心独白式描写,而是通过简练的心理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
8.小说多次写到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用意。
9.请从文章构思的角度分析标题“桥”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答案】6.D
7.C
8.①以狗尾草的荣枯表现时节的更替变化,推动故事发展。②狗尾草生长在主人家深宅大院的高墙上,显示着主人的气焰和权势。③以枯黄的狗尾草渲染凄伤的氛围,烘托穷人的悲惨命运。④狗尾草穿插于行文中,增强小说的抒情意味,以景蕴情,含蓄而隽永。
9.①串起故事。小说紧紧围绕桥的变化展开故事,无关内容大多舍弃。②联结人物情感与命运。黄良子及其一家的苦恼、期盼与幻灭都与桥有密切关联。③暗示作品主题。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关系无法靠一座桥来改变,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矛盾的思考。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文本的内涵;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本题综合性强,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既有对线索主旨结构的探究,也有对语言特色的分析,还有选材及人物的分析理解,这需要多方面去鉴赏小说。
(3)本题考查物象的作用。解答这种题一般从四个角度思考:①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②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④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4)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表达作用的能力。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③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
6.D项“小说以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揭示‘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寓意”理解错误,本文这一令人悲伤的结局旨在批判贫富不平等的社会,并没有揭示“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寓意。
故答案为:D。
7.C项“中间时常转换为以黄良子和小良子的视角叙事”赏析错误,小说没有以小良子的视角进行叙事。
故答案为:C。
8.本题注意回归文本,提取“狗尾草”的相关细节,再进行分析作答:
①“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肥壮起来了,桥东黄良子的孩子哭声也大起来了!那孩子的哭声会飞到桥西来”“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一些水分也没有了,全枯了,只有很少数的还站在风里面摇着”,狗尾草肥壮,表明是春季或者夏季,狗尾草干枯,表明时序已经到了秋季,以狗尾草的荣枯表现时节的更替变化;并且狗尾草的变化连接着孩子的成长,如随着狗尾草的肥壮“桥东黄良子的孩子哭声也大起来了”,“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又是肥壮的”,两个孩子都会跑了,“黄良子拔着洋雀草做起哨子来,给瘦孩子一个,给胖孩子一个”,狗尾草也推动故事发展。
②狗尾草长在“主人家墙头上”,这个主人就是黄良子做工的地方,她看护的是这家的小主人,那个胖孩子。狗尾草生长在主人家深宅大院的高墙上,显示着主人的气焰和权势。
③小说结尾部分“门楼,院墙,墙头的萎黄狗尾草,也和去年秋末一样的在风里摇动”,后面就是小良子落到桥下水沟里淹死了,这里以枯黄的狗尾草渲染凄伤的氛围,烘托穷人的悲惨命运。
④狗尾草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给小说蒙上一层抒情意味,狗尾草的描写与人物心情命运相关,以景蕴情,含蓄而隽永。
故答案为:
①以狗尾草的荣枯表现时节的更替变化,推动故事发展。
②狗尾草生长在主人家深宅大院的高墙上,显示着主人的气焰和权势。
③以枯黄的狗尾草渲染凄伤的氛围,烘托穷人的悲惨命运。
④狗尾草穿插于行文中,增强小说的抒情意味,以景蕴情,含蓄而隽永。
9.本题注意从小说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角度展开分析作答:
①“桥”是贯穿小说全文的物象,串起故事。小说开头写桥很简陋,“完全没有底了,只剩两条栏杆还没有被偷儿拔走”,所以黄良子要从主人家的桥西走到自家的桥东,还得绕一里多路;后来修了新的桥,黄良子很高兴,“黄良子一看到那红漆的桥栏,比所有她看到过的在夏天里开着的红花更新鲜”,两个孩子也长大了,可以在桥上跑;但是主人家的孩子经常欺负黄良子的孩子,黄良子只能让孩子不再过桥来,这时候她反而期盼桥还是原来的桥,好让孩子不能过来;后来黄良子的儿子掉到桥下淹死了,黄良子最后看到的还是桥“那颤抖的桥栏,那红色的桥栏,在模糊中她似乎看到了两道桥栏”。小说紧紧围绕桥的变化展开故事,无关内容大多舍弃。
②联结人物情感与命运。开始黄良子苦恼于桥太简陋,根本过不去人,她从桥西走到桥东还要绕一里多路;后来修了新的桥,黄良子的儿子也可以时时过桥来找她,黄良子很高兴;后来儿子总是被主人家的孩子欺负,脸上手上被抓伤,黄良子反而希望桥还是原来的桥,孩子不能过桥来;最后孩子掉下去淹死了,黄良子最后看到的还是桥,“颤抖的桥”,“模糊的桥栏”,代表着黄良子精神的备受打击。总之,黄良子及其一家的苦恼、期盼与幻灭都与桥有密切关联。
③暗示作品主题。一座桥隔开了两种生活,桥西是主人家,有着高大的院墙,孩子穿的干净整洁,养的白白胖胖;而桥东是黄良子的家,很贫困,她只能到主人家帮着看孩子,自己的孩子却黄瘦黄瘦。“桥”两端是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而最后的悲剧说明,这样的差距和对立无法靠一座桥来改变,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矛盾的思考。
故答案为:
①串起故事。小说紧紧围绕桥的变化展开故事,无关内容大多舍弃。
②联结人物情感与命运。黄良子及其一家的苦恼、期盼与幻灭都与桥有密切关联。
③暗示作品主题。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关系无法靠一座桥来改变,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矛盾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文言文阅读
赵充国遂上屯田奏曰:“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心以为击之不便!计度临羌东至浩亶,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六万余枚,在水次。臣愿罢骑兵,留步兵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亩;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胡骑各千,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积畜省大费。今大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谨上田处及器用簿。”上报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充国上状曰:“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百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注]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今虏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心离,人有畔志。而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羌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余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羌虏之具也。”上复赐报曰:“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民,将何以止之?”充国复奏曰:“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先零羌精兵,今余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饥冻畔还者不绝。臣愚以为虏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曰兵决可期月而望。今骑兵虽罢,虏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它种中,远涉山河而来为寇;亦不敢将其累重,还归故地。是臣之愚计所以度虏且必瓦解其处,不战而自破之册也。”上于是报充国,嘉纳之……充国振旅而还。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注]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以前善于带兵打仗的人,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就草A为田者B游兵C以充D入E金城郡F益积畜G省H大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司农,是朝廷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为九卿之一。
B.“兵当何时得决”的“兵”指战争,与《过秦论》“收天下之兵”中的“兵”含义不同。
C.“饥冻畔还者不绝”与“绝不饮食”(《苏武传》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
D.“亦不敢将其累重”与“起于累土”《《老子>四章》两句中的“累”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充国上奏,请求撤除骑兵,留步兵一万多人,屯驻在要害地区,到春耕时,分给屯田兵卒土地。
B.赵充国认为羌人战斗意志并不强,而且与汉朝相比,力量并不占优势,应该很快就会投降。
C.赵充国认为先零羌精兵不过七八千人,挨饿受冻;待至来春,虏马瘦弱,更不敢率众寇边。
D.宣帝及群臣都反对屯田之策,希望速战速决平叛羌乱。宣帝下敕斥问赵充国兵事何时可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14.夫之评价赵充国平羌,“非充国也,羌人之祸汉,小则为宋之元昊,大则为拓跋之六镇也!”赵充国是如何成功说服宣帝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10.CFG
11.C
12.D
13.①虽然蛮夷外族的习俗与我们礼义之邦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希望能躲避危害,争取有利,爱护亲属,惧怕死亡,是(与我们)一样的。
②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14.①大胆提出留兵屯田之计。“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②坚持己见。他的主张受到宣帝的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复上书说明屯田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③引用兵家谋略言论,如“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等,增强了说服力。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官职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这类题一般需要认真积累、分类整理相关古代文化常识,并注意一些易混点、易错点,同时培养解题时的语境意识,结合相关词语的具体语境来判断文化常识说法正确与否。
本题同时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的语境意义,可以先从字形(形旁表意)入手,其次是分析语境搭配,进而判断实词的词性作用,是带双宾语的动词还是使动词还是普通及物动词等等。
(3)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信息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题要求把选项涉及的内容与文本表述一一对应起来,然后逐一认真比对作出正误判断,还要注意这类题常见设题陷阱,如时序错乱、强加因果、偷梁换柱等。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把握“增、删、调、改、并、留”六字诀,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力求文句通顺。
(5)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答案。
【附参考译文】
于是,赵充国上书请求电田说:“对羌人之叛,用智谋瓦解较易,用武力镇压则较难,所以我认为进攻不是上策!据估计,从临羌向东至浩叠,羌人旧有的私田和公田,民众没有开垦的荒地,约有两千顷以上,其间驿站多数颓坏。我以前曾派士卒入山,砍伐林木六万余株,存于水之滨。我建议撤除骑兵,留步兵一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别屯驻在要害地区,待到河水解冻,木材顺流而下,正好用来修缮乡亭,疏浚沟渠,在涅峡以西建造桥梁七十座,使至鲜水一带的道路畅通。明年春耕时,分给每名屯田兵卒二十亩土地;到四月草木长出后,征调郡属骑兵和属国胡人骑兵各一千,到草地为屯田者充当警卫,屯田收获的粮食运入金城郡,增加积蓄,节省大量费用。现在大司农运来的粮食,足够一万人一年食用,谨呈上屯田区划及需用器具清册。”汉宣帝下诏询问赵充国说:“如按照将军的计划,羌人叛乱当何时可以被剿灭?战事当何时能够结束?”赵充国上奏说:“我听说帝王的军队,应当不受什么损失就能取得胜利,所以重视谋略,轻视拼杀。百战百胜,并非高手中的高手,所以应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虽然蛮夷外族的习俗与我们礼义之邦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希望能躲避危害,争取有利,爱护亲属,惧怕死亡,是(与我们)一样的。现在,羌人丧失了他们肥美的土地和茂盛的牧草,为自己的寄身之地而发愁,逃到遥远的荒山野地,骨肉离心,人人都产生了背叛之念。而此时陛下班师罢兵,留下万人屯田,顺应天时,利用地利,等待战胜羌人的机会,虽然羌人未立即被剿灭,但可望于一年之内结束战事。羌人已在迅速瓦解之中,前后共有一万七百余人投降,接受我方劝告、回去说服自己的同伴不再与朝廷为敌的共有七十批,这些人恰是瓦解羌人的工具。”汉宣帝再次回复说:“你说可望于一年之中结束战事,是说今年冬季,还是何时?难道你不考虑羌人听说我们撤除骑兵,会集结精锐,攻袭骚扰屯田兵卒和道路上的守军,再次杀掠百姓,我们将用什么来制止?”赵充国再次上奏说:“我听说,军事行动以谋略为根本,所以多算胜于少算。先零羌之精兵,如今剩下不过七八千人,丧失了原有的土地,分散于远离家乡的地区,挨饿受冻,不断有人叛逃回家。我认为他们崩溃败亡的时间可望以日月计算,最远在明年春天,所以说可望于一年中结束战事。现在即使撤除骑兵,而羌人见有屯田戌卫的精兵万人,且从现在开始,到三月底,羌人马匹瘦弱,必不敢将妻子儿女丢在其他部族,远涉山河前来侵扰;也不敢将其家属送还家乡。这正是我预计他们必将就地瓦解,不战自破而制订的策略。”于是汉宣帝回复赵充国,嘉勉并采纳了赵充国的计划……赵充国整顿部队返回。
10.本题注意结合句子语法结构特点进行断句。首先看“ 就草为田者游兵 ”,这里“为”的宾语是“游兵”,故在C处断开;再看“ 以充入金城郡 ”,这里“充入”的宾语为“金城郡”,故在F处断开;
“益积畜”是动宾结构,G处断开。
故答案为:CFG。
11.A项解说正确。
B项解说正确。第一个“兵”为战争;第二个为兵器。句意:羌人叛乱当何时可以被剿灭?/收缴天下的兵器。
C项解说错误。两句中的“绝”都是指断绝。句意:挨饿受冻,不断有人叛逃回家。/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D项解说正确。第一个“累”为家属;第二个通“蔂”,筐。句意:也不敢将其家属送还家乡。/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
故答案为:C。
12.D项“宣帝及群臣都反对屯田之策”概述错误,原文“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 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民,将何以止之 ”,只有宣帝明确反对,群臣并没有。
故答案为:D。
13.本题注意关键字词和特殊句式的准确理解和翻译:①“殊于礼义之国”,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礼义之国殊”;“就”,靠近,争取;“一”,是一样。②“忽微”,细微、细小;“所溺”,溺爱的人或事;“岂”,难道。
故答案为:
①虽然蛮夷外族的习俗与我们礼义之邦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希望能躲避危害,争取有利,爱护亲属,惧怕死亡,是(与我们)一样的。
②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14.本题注意回归文本筛选相关句子整合作答:
①由“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可知:大胆提出留兵屯田之计。
②由“赵充国遂上屯田奏曰”“上报曰”“充国上状曰”“上复赐报曰”等可知,赵充国和汉宣帝多次交流,他的主张受到宣帝的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复上书说明屯田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可得出:坚持己见。
③由“百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等可知,有说服的方法技巧,引用兵家谋略言论,增强了说服力。
故答案为:
①大胆提出留兵屯田之计。“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
②坚持己见。他的主张受到宣帝的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复上书说明屯田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③引用兵家谋略言论,如“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等,增强了说服力。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骤 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B.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冒雨渡溪去溪北牧牛之事,极具生活气息。
C.“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紧扣诗歌的题目,写出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
D.这是一首即景诗,诗中多用口语,朴素清新,把夏雨特征写得淋漓尽致。
16.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表现“骤雨”的。
【答案】15.B
16.①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来表现“骤雨”。“顷刻卷沙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雨的来势之猛,“十万军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雨声之壮,从而体现出了雨之“骤”。②运用了比喻手法来表现“骤雨”。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体现出了雨之“骤”。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写景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先准确地答出是怎样的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最后点明表达效果与传达的感情。
15.B项“是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冒雨渡溪去溪北牧牛之事”赏析错误,牧童“冒雨渡溪”是为了回村去。
故答案为:B。
16.①颔联意思是,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顷刻”言来势之猛,“顷刻卷沙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十万军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骤雨声势之大,从而体现出了雨之“骤”。——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来表现“骤雨”。
②“怒涛卷”上“沙滩”,借潮水之汹涌,喻雨势奔腾。“军声吼”如“鸣瀑”,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体现出了雨之“骤”。——运用比喻手法来表现。
故答案为:
①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来表现“骤雨”。“顷刻卷沙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雨的来势之猛,“十万军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雨声之壮,从而体现出了雨之“骤”。
②运用了比喻手法来表现“骤雨”。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体现出了雨之“骤”。
17.(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描绘了夫妻在梦中重逢的情景,默默相对,泪流不止。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   ”两句用蝉蜕打比方,赞美屈原品质高洁,自动地远离污浊。
(3)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让天下诸侯陷入困境之中。
【答案】(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自疏灌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注意准确分析题干的情境提示语,然后结合所背诵的文本确定应填语句,同时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书写,如顾、惟、濯、秽、镞、矣。
故答案为:(1)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属于情境理解型默写,难度比直接填上下句的题型要大,所以要求做到三点:一是熟练背诵,二是能理解文句,三是能准确书写。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不丢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语言文字运用
一场洁白的盛典①____。朵朵雪花在空中缓缓地飘,慢慢地舞,层层叠查、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往下落。这就是哈尔滨江北的雪,江北冬日里声势浩大的雪。
大雪小雪下了几十年,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故乡。曾被红棉袄映衬的田野,曾刮着风雪的江北大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新区。看,江北的雪片片如鹅毛,纷纷扬扬;看,江北的雪轻轻盈盈,朵朵绽放。落在树上,树上就开满了银色的花儿;(A____);(B____)。雪花有情,江北的大地朴实而热情。在这样的大地上,归乡的游子怎能不欣慰?
在我看来,没有雪花的飞舞,江北大地就少了一份冬日独有的美感。江北,有飞雪迎春的信念,更有桃花盛开的期待。在冰雪大世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雪的无畏光芒。数十台造雪机一字排开,正以每小时三十立方米的速度与天然雪共同打造着江北的新童话。____② 的冰灯引导着雪飞舞的方向,最美的摩天轮成为江北新地标,与江北美丽的夜色和星空融为一体。
银的大地,银的楼宇,银的江岸,到处都是雪的欢腾。几个孩子在小区门前堆雪人打雪仗,活泼而热闹。我情不自禁抓起一把雪,向湛蓝的空中抛去。顿时,片片银屑如蝶飞舞,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似在传递春的消息……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在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后的括号处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①不期而至;②五光十色
19.示例:A落在人身上,人就感到别样的清爽;B落在窗台上,窗台上就闪烁温暖的光。
20.画横线句把“雪”比作“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姿态美丽。 “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把雪当作人来写,表现雪花的快乐,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扩展语段;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成语的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切忌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彩;第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与之相关联的信息。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与搭配情况。
(2)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②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③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④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⑤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熟练掌握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一般来说,比喻、夸张、比拟是语言类的修辞手法;对偶、排比是结构类的修辞手法;反问是增强语气类的修辞手法。无论哪种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时,都必须要结合语境做具体的分析。
18.第①处,注意后文“朵朵雪花在空中缓缓地飘,慢慢地舞,层层叠查、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往下落”可知,此处是写雪没有预料地到来,故可填“不期而至”。不期而至:是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
第②处,由后文“冰灯引导着雪飞舞的方向”可知,此处是指冰灯的色彩鲜艳,故可填“五光十色”。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故答案为: ①不期而至;②五光十色
19.由画波浪线的句子“落在树上,树上就开满了银色的花儿”可知,此处仿写是想象雪落在某处的景象或情况,仿写的句子要以“落在……上,……上就(怎么样)”的格式来完成。
比如可想象雪落在人身上,人感觉别样的清爽;想象雪落在窗台上,窗台上闪烁温暖的光……然后按照文中格式完成仿写即可。
故答案示例为:A落在人身上,人就感到别样的清爽;B落在窗台上,窗台上就闪烁温暖的光。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片片银屑如蝶飞舞”将飘落的雪花比作飞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飘落时的姿态美丽,使雪花飘落的景象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似在传递春的消息”用“唱”和“传递”将雪赋予人的感彩,写出了雪降落的愉快之情,同时借雪唱歌,传递春的信息也表达了人们看到雪的愉快心情。
故答案为:
画横线句把“雪”比作“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姿态美丽。 “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把雪当作人来写,表现雪花的快乐,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同一场聚会,喜好社交的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恐惧社交的人则有度日如年的感觉;而对于同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____ 而无聊沉闷的时候,时间恍如凝固了。这些体验都说明,相对客观的时间,____。
时间知觉是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个体的时间知觉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扭曲,其中,刺激特性是影响视觉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常见的刺激属性,颜色能够影响人的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在实际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暖色比冷色让人感觉到的时间更长。颜色属于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甚中起主要功能的就是色调。色调主要由光波的长短所决定,如果反射光中长波占据优势,那么反射体就呈红、橙色;____,则反射体就呈蓝、绿色。颜色能够影响人的时间知觉这一结论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继续得到证实,并将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前后连贯,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颜色包括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色调。
22.①有时光飞逝的体验;②个体有着主观的时间知觉;③如果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
【知识点】搭配不当;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见语病辨析及修改能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本题首先注意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①“属于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中“属于”和“基本属性”搭配不当,可将“属于”改为“包括”;②“起主要功能”中“起”和“功能”搭配不当,可将“功能”改为“作用”。
故答案为:颜色包括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色调。
22.①处,首先注意“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和“无聊沉闷的时候”是两种相反的状态,所以和“时间恍如凝固了”的感受相反的是“时光飞逝”的感受,可填“有时光飞逝的体验”。
②处,由“相对客观的时间”可知,这里要谈“主观时间”;“对于同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光飞逝的体验 ;而无聊沉闷的时候,时间恍如凝固了”是个体主观的时间知觉,可填“个体有着主观的时间知觉”。
③处,由“如果反射光中长波占据优势,那么反射体就呈红、橙色”,所以反射体呈蓝、绿色是因为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可填“如果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
故答案为: ①有时光飞逝的体验;②个体有着主观的时间知觉;③如果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更加向往劳逸结合、身心健康的生活。
《论语·先进》中说:“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以上材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 古人强调“忧劳可以兴国”,认为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才能防微杜渐;也有人认为应保持内心平和,适度躺平;还有人认为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我支持第三种观点,我们应该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经生动地阐述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而不知工作的人,则和没有引擎的汽车一样,没有丝毫用处。”“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就是要劳逸结合,一味地工作,身心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就会像刹车失灵的汽车一样,高速冲向悬崖;同样一味地休息而不工作,就会像引擎失灵的汽车一样,根本无法启动,等同报废。
“生活”与“工作”可以完美结合。
苏东坡集文豪、书法家、创新画家、造酒实验家、创意美食家为一体;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工作上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在拉小提琴、跳踢踏舞、打乒乓球中感受美好生活;梁思成被同学誉为“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的建筑学界宗师的同时,还在生活中对音乐、美术、体育广泛涉猎。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要学习他们,以工作为基石,不忘体会生活乐趣,赢得精彩人生。
“生活”与“工作”可以互为助力。
大名鼎鼎的“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钱学森,还有几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专业水平的次中音号手、具有“技术美学”思想的设计师、专业且狂热的摄影发烧友。在钱学森眼中,“艺术能使心灵变得崇高,音乐让思维变得活跃与广阔”。钱学森曾经总结“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我们当时搞火箭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流中产生的”。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生活”对“工作”具有助力作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能够懂得“生活”与“工作”正如硬币的两面,互相支撑。未来无论何种理由,我们都要意识到“生活”与“工作”在我们人生中都不可或缺。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生活”“工作”兼顾中不断进取、不断成长。
愿我们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收获精彩人生!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多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需要对三则材料依次分析,从中整合提取观点。材料一借《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经典语句,阐述了“忧劳”与“逸豫”的关系: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贪图安逸必定祸害终身。欧阳修意在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始终励精图治,重贤者远小人,从而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古映今,只有时刻心怀忧患意识,方能做到防微杜渐、有备无患。但一味强调“忧劳”,则可能陷入“内卷”,使人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反而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材料二指出当代人新的“忧劳观”:劳逸结合。对此,材料三借助《论语》中“过犹不及”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材料二“劳逸结合”的观点,指出唯有保持劳逸结合、身心健康的生活,我们为人处世才能成竹在胸、行稳致远。
根据以上分析,具体行文我们可以先批判玩物丧志、贪图享乐的危害,指出只有保持自制力者才不会让外物消磨掉进取之心。对此,也可结合当下时事,说明某些人一味“躺平”的危害性。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材料中过犹不及、劳逸结合的态度,点出当下某些人过于“内卷”,陷入不正当竞争,害人害己的危害性,从而说明我们不能过分躺平,也不能过度内卷,还是要保有忧患意识,提倡艰苦奋斗的同时,也注意量力而行、劳逸结合。
参考立意:
①积极奋斗尽人事,劳逸结合听天命。
②劳逸结合,方能长远。
③奋斗要有度,也要有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兼收并蓄是一种智慧。韩愈在《进学解》中讲:“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是说高明的医师会把不同类型的东西都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兼而有之、兼容并包之意。兼收并蓄也是一种胸怀。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的这种开放胸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彰显,为文明发展拓展了广阔前景。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为文明发展不断注入活水,是成就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外文明交流的故事不胜枚举。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此后一条横贯东西、联结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逐渐被开辟出来。这条路成为经贸往来之路,也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唐代僧人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带回佛教经典600多部,并积极进行翻译传播。佛教在中国长期演化,儒、释、道三教合流,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明清时期,一批精通儒、释、道的伊斯兰学者,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结合,对促进伊斯兰教中国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古代中国有超大规模的人口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频繁,最突出的就是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些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互鉴。同时,中华“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和为贡、协和万邦,主张不同国家和平相待,和睦相处。中国人以天下看待世界,认为天下理应一家。古代不少统治者也都认识到,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此外,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思想,倡导“知行合一、躬行为务”,反对空谈,主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社会发展有利、对民生改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学习,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样就形成一种致用为上、极极进取的心态。当人们接触到国外优秀文化、制度和艺术时,就更加愿意去学习借鉴。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古老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甲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开阔胸怀具有高度哭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等,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这种高度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深刻把握这种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用真理力量激活古老文明,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始终以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其他文化交流交融,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而且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中华文化宝藏。
人类社会走向冲突还是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胸怀、博采众长的态度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进步,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要通过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消除隔阂与误解、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努力架起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拉紧国与国之间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继续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冯颜利《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在希腊,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共赴“文明之约”;在埃及,漫步于卢克索神庙,回忆中埃文明交流往事;在印度,参观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外交”,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到创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国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着眼于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主基调,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着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摘编自网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这种开放胸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所以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B.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断的原因就是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
C.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而统治者“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的认识最重要。
D.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大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韩愈的《进学解》,阐述了中华文化自古就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B.材料一列举了历史上中外文明交流的故事,如玄奘西行带回佛经并进行翻译传播。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
D.材料二写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在希腊、印度、埃及等地推动“文明交流对话”。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A.敦煌石窟中,除了汉族人的形象,还有古代吐蕃、西夏、回鹘等少数民族以及中亚、西亚地区一些民族的人的形象。
B.唐代初期的越窑青瓷还保留着隋代的风格,晚唐至五代的越窑摆脱了前代的影响,形成了饱满、端庄的风格。
C.明代徐光启与来到中国的西方学者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这被认为是西方科学传人中国的象征之一。
D.唐朝时期日本的阿倍仲麻吕跟随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而佛教在传人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演化,与儒、道合流。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华文化(文明),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西方国家的势力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进而限制对外交流。从康熙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沿海城市和沿江地区设立关卡,禁止外国船只和商人进入内地,排斥外来文化。请结合材料一对此进行简要点评。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现代文阅读Ⅱ

萧红
夏天和秋天,桥下的积水和水沟一般平了。“黄良子,黄良子……孩子哭啦!”
也许是夜晚,也许是早晨,桥头上喊着这样的声音。久了,住在桥头的人家都听惯了,听熟了。“黄良子,孩子要吃奶啦!黄良子……”
月亮完全沉没下去,只有天西最后的一颗星还在挂着。从桥东的空场上黄良子走了出来。黄良是她男人的名字,从她做了乳娘那天起,不知是谁在“黄良”的末尾加上个“子”字,就算她的名字。
“黄良子”这字眼好像号码一般,只要一触到她,她就紧跟着这字眼去了。
在初醒的朦胧中,她的呼吸还不能够平稳,她走着,她差不多是跑着,顺着水沟向北面跑去。
停在桥西第一个大门楼下面,用手盘卷着松落下来的头发。
“怎么!门还关着?……怎么!”
“开门呀!开门呀!”她弯下腰去,几乎是把脸伏在地面。从门槛下面的缝隙看进去,大白狗还睡在那里。
“怎么!鬼喊了我来吗?不,……有人喊的,我听得清清楚楚嘛……一定,那一定……”她只得回来,桥西和桥东一个人也没有遇到。
“这不就是百八十步……多说两百步……可是必得绕出去一里多!”
起初她试验过,想要扶着桥栏爬过去。但是,那桥完全没有底了,只剩两条栏杆还没有被偷儿拔走。
不是吗?搭上两块木头就能走人的,就差两块木头。
她家的草屋正对着这桥,她看见门上的纸片被风吹动。她顺着沟沿往北走,到半里路远的地方——水沟的尽头——再折回来。
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肥壮起来了,桥东黄良子的孩子哭声也大起来了!那孩子的哭声会飞到桥西来。
小主人睡在小车里面,轮子呱啦呱啦地响着,那白嫩的圆面孔,眉毛上面齐着和霜一样白的帽边,满身穿着洁净的可爱的衣裳。
爹爹抱着,隔着桥站着的,自己那个孩子,黄瘦,眼圈发一点蓝,脖子略微长一些,看起来很像一条枯了的树枝。但是黄良子总觉得比车里的孩子更可爱一点。
小主人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她哼着:“上桥头,上桥头……”
“桥”好像把黄良子的生命缩短了。但她又感到太阳挂在空中整天也没有落下去似的。沿街扫着落叶的时候,她仍推着那辆呱啦呱啦的小车。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一些水分也没有了,全枯了,只有很少数的还站在风里面摇着;桥东孩子的哭声一点也没有减弱,随着风声送进黄良子的耳里,那声音扩大起来,显微镜下面苍蝇翅膀似的……
第二年的夏天,桥头仍响着“黄良子,黄良子”的喊声。尤其是在天还未明的时候,简直和鸡啼一样。
第三年,桥头上“黄良子”的喊声没有了。黄良子已经住到主人家里。
在三月里,新桥就开始建造起来。夏天,那桥上已经走着车马和行人。黄良子一看到那红漆的桥栏,比所有她看到过的在夏天里开着的红花更新鲜。
“跑跑吧!你这孩子!”她每次看到她的孩子从桥东跑过来的时候,无论隔着多远,不管听见听不见,不管她的声音怎样小,她却总要说的:“跑跑吧!这样宽大的桥啊!”
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又是肥壮的,墙根下面有的地方也长着同样的狗尾草,墙根下也长着别样的草:野罂粟和洋雀草,还有不知名的草。
黄良子拔着洋雀草做起哨子来,给瘦孩子一个,给胖孩子一个。
“噬噬,噬噬!”在院子的榆树下闹着,笑着和响着哨子。黄良子觉得两个孩子都可爱,她的两个膝头前一边站着一个。
有一天,黄良子发现她的孩子的手上划着两条血痕。“去吧!去跟爹爹回家睡一觉再.来……”有时候,她也亲手把他牵过桥去。
以后,那孩子在她膝盖前就不怎样活泼了,并且常常哭,并且脸上也发现着伤痕。“不许这样打的呀!这是干什么……干什么?”在墙外,或是在道口;总之,在没有人的地方,黄良子才把小主人的木枪夺下来。
小主人立刻倒在地上,哭和骂,有时候立刻就去打着黄良子,用玩物,或者用街止的泥块。“妈!我也要那个……”
小主人吃着肉包子的样子,一只手上抓着一个,有油流出来了,小手上面发着光。并且那肉包子的香味,不管站得怎样远也像绕着小良子的鼻管似的。
“你要什么?小良子!不该要呀……羞不羞?馋嘴巴!没有脸皮了?”当小主人吃着水果的时候,那是歪着头,很圆的黑眼睛,慢慢地转着。
小良子看到别人吃,他拾了一片树叶舐一舐,或者把树枝放在舌头上,用舌头卷着,用舌尖吮着。
小主人吃杏的时候,很快的把杏核吐在地上,又另吃第二个。小良子在地上拾起那胖孩子吐出来的杏核。
黄良子常常送她的孩子过桥:“黄良!黄良!把孩子叫回去,黄良!别再叫他跑过桥来。”小良子把小主人的嘴唇打破的那天早晨,桥头上闹着黄良的全家。黄良子喊着,小良子跑着叫着:“爹爹呀……爹爹呀……”
到晚间,终于小良子的嘴也流着血了,在他原有的,小主人给他打破的伤痕上又流着血了。这次却是妈妈给打破的。
黄良子带着东西,从桥西走回来了。
她家好像生了病一样,静下去了,哑了,几乎门扇整日都没有开动,屋顶上也好像不曾冒烟。桥下面的水,静静地流着。桥上和桥下再没有黄良子的影子和声音了。
黄良子重新被主人唤回去上工的时候,那是秋末,也许是初冬。桥上的栏杆还是照样的红。桥西,人家的房顶,照旧发着灰色。门楼,院墙,墙头的萎黄狗尾草,也和去年秋末一样的在风里摇动。
还是没有这桥吧!若没有这桥,小良子不就是跑不到桥西来了吗?她怀念起旧桥来,同时,她用怨恨过旧桥的情感再建设起旧桥来。
小良子再没有踏过桥西去,爹爹在桥头上张开两只胳臂。笑着,哭着,小良子在桥边一直被阻挡下来。
第二天小良子又是照样向桥头奔跑。
“找妈去……吃……馒头……妈有糖……”一面奔跑着,一面叫着。头顶上留着的一堆毛发,逆着风,吹得竖起来了。他看到爹爹的大手就跟在他的后面。桥头上喊着“妈”和哭声……这哭声借着风声;借着桥下水的共鸣,也送进远处的人家去。
等这桥头又安息下来的时候,那是从一年中落着最末的一次雨的那天起。
小良子从此丢失了。
冬天,桥西和桥东都飘着雪,红色的栏杆被雪花遮断了。桥上面走着行人和车马,到桥东去的,到桥西去的。
那天,黄良子听到她的孩子掉下水沟去,她赶忙奔到了水沟边去。看到那被捞在沟沿上的孩子连呼吸也没有的时候,她站起来,她从那些围观的人们的头上面望到桥的方向去。那颤抖的桥栏,那红色的桥栏,在模糊中她似乎看到了两道桥栏。
于是肺叶在她胸的里面颤动和放大。这次,她真的哭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良子是富人家孩子的奶娘,有人在她男人名字的末尾加个“子”字,就算她的名字,她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
B.黄良子期盼桥能通行,一是因为她去桥西乳养富人家孩子时可以不用绕很远的路,二是可以方便她时常照顾自己的孩子。
C.主人家的孩子面孔白嫩,衣着沽净,有着丰富的食物;黄良子的孩子却黄瘦干枯,捡杏核,吮树叶,贫富差距十分明显。
D.新桥修好后方便了通行,黄良子的孩子却落水淹死,小说以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揭示“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寓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黄良子的主人始终没有正面出场,但那一声声的“黄良子”,以及黄良子对喊声的敏感,衬托出主人专横的威势无处不在。
B.“跑跑吧……跑跑吧”“爹爹呀……爹爹呀”,小说借鉴诗歌的复沓手法,多处使用这种重叠词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抒情性。
C.小说的叙述视角灵活变化,总体上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中间时常转换为以黄良子和小良子的视角叙事,行文摇曳多姿。
D.对黄良子这一主要形象,作者没有做冗长的内心独白式描写,而是通过简练的心理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
8.小说多次写到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用意。
9.请从文章构思的角度分析标题“桥”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文言文阅读
赵充国遂上屯田奏曰:“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心以为击之不便!计度临羌东至浩亶,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林木六万余枚,在水次。臣愿罢骑兵,留步兵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亩;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胡骑各千,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积畜省大费。今大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谨上田处及器用簿。”上报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充国上状曰:“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百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注]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今虏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心离,人有畔志。而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羌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余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羌虏之具也。”上复赐报曰:“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民,将何以止之?”充国复奏曰:“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先零羌精兵,今余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饥冻畔还者不绝。臣愚以为虏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曰兵决可期月而望。今骑兵虽罢,虏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它种中,远涉山河而来为寇;亦不敢将其累重,还归故地。是臣之愚计所以度虏且必瓦解其处,不战而自破之册也。”上于是报充国,嘉纳之……充国振旅而还。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注]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以前善于带兵打仗的人,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就草A为田者B游兵C以充D入E金城郡F益积畜G省H大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司农,是朝廷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为九卿之一。
B.“兵当何时得决”的“兵”指战争,与《过秦论》“收天下之兵”中的“兵”含义不同。
C.“饥冻畔还者不绝”与“绝不饮食”(《苏武传》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
D.“亦不敢将其累重”与“起于累土”《《老子>四章》两句中的“累”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充国上奏,请求撤除骑兵,留步兵一万多人,屯驻在要害地区,到春耕时,分给屯田兵卒土地。
B.赵充国认为羌人战斗意志并不强,而且与汉朝相比,力量并不占优势,应该很快就会投降。
C.赵充国认为先零羌精兵不过七八千人,挨饿受冻;待至来春,虏马瘦弱,更不敢率众寇边。
D.宣帝及群臣都反对屯田之策,希望速战速决平叛羌乱。宣帝下敕斥问赵充国兵事何时可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14.夫之评价赵充国平羌,“非充国也,羌人之祸汉,小则为宋之元昊,大则为拓跋之六镇也!”赵充国是如何成功说服宣帝的?请简要说明。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古代诗歌阅读
骤 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B.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冒雨渡溪去溪北牧牛之事,极具生活气息。
C.“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紧扣诗歌的题目,写出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
D.这是一首即景诗,诗中多用口语,朴素清新,把夏雨特征写得淋漓尽致。
16.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表现“骤雨”的。
17.(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描绘了夫妻在梦中重逢的情景,默默相对,泪流不止。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   ”两句用蝉蜕打比方,赞美屈原品质高洁,自动地远离污浊。
(3)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让天下诸侯陷入困境之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语言文字运用
一场洁白的盛典①____。朵朵雪花在空中缓缓地飘,慢慢地舞,层层叠查、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往下落。这就是哈尔滨江北的雪,江北冬日里声势浩大的雪。
大雪小雪下了几十年,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故乡。曾被红棉袄映衬的田野,曾刮着风雪的江北大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新区。看,江北的雪片片如鹅毛,纷纷扬扬;看,江北的雪轻轻盈盈,朵朵绽放。落在树上,树上就开满了银色的花儿;(A____);(B____)。雪花有情,江北的大地朴实而热情。在这样的大地上,归乡的游子怎能不欣慰?
在我看来,没有雪花的飞舞,江北大地就少了一份冬日独有的美感。江北,有飞雪迎春的信念,更有桃花盛开的期待。在冰雪大世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雪的无畏光芒。数十台造雪机一字排开,正以每小时三十立方米的速度与天然雪共同打造着江北的新童话。____② 的冰灯引导着雪飞舞的方向,最美的摩天轮成为江北新地标,与江北美丽的夜色和星空融为一体。
银的大地,银的楼宇,银的江岸,到处都是雪的欢腾。几个孩子在小区门前堆雪人打雪仗,活泼而热闹。我情不自禁抓起一把雪,向湛蓝的空中抛去。顿时,片片银屑如蝶飞舞,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似在传递春的消息……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在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后的括号处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同一场聚会,喜好社交的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恐惧社交的人则有度日如年的感觉;而对于同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____ 而无聊沉闷的时候,时间恍如凝固了。这些体验都说明,相对客观的时间,____。
时间知觉是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个体的时间知觉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扭曲,其中,刺激特性是影响视觉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常见的刺激属性,颜色能够影响人的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在实际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暖色比冷色让人感觉到的时间更长。颜色属于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甚中起主要功能的就是色调。色调主要由光波的长短所决定,如果反射光中长波占据优势,那么反射体就呈红、橙色;____,则反射体就呈蓝、绿色。颜色能够影响人的时间知觉这一结论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继续得到证实,并将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前后连贯,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更加向往劳逸结合、身心健康的生活。
《论语·先进》中说:“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以上材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B
4.①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及其原因。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且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5.示例:①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而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为中华文明发展注入活水,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②各国的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多方面的交流互鉴。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认识是错误的。③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形成一种致用为上、积极进取的心态。清政府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这种认识是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中国的落后埋下了伏笔。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政治文化类;论据支撑;社科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这类题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调或漏或拼),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
(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推断能力,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或观点,并非直接出自文本,而是命题人依据文本所做的“推断”性表述,大多以前提与结论的方式组合,构成一个简单复句,形成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顺承关系。需要透彻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正确地作出正误判断。注意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和论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材料的观点;注意辨析四个选项,判断选项论据是不是都能够证明题干所说的论点,也可以辨别哪一个论据与众不同,即可排除确定答案。
(4)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这是信息性阅读的重要考查点,解答此类题目,要精读深析,确定检索区间,然后分类整合,即按照一定标准对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5)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虽然答题主要限定在材料中,但是适度的拓展发散有时还是必要的:①注意内引外联。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以文为本,筛选辨析,联系现实社会,特别是现实中的热点,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②注意扩大储备。有的试题要求联系生活或社会,考生可能无法单纯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组合答案,这时就需要平时有较多的相关资料的积累。
1.本题需要排除三个错误选项:
A项“……所以……”分析错误,属因果颠倒,原文说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B项“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断的原因就是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分析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是“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为文明发展不断注入活水,是成就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C项“而统治者‘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的认识最重要”分析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没有比较历史原因中哪一个最重要。
故答案为:D。
2.A项“阐述了中华文化自古就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说法错误,原文“兼收并蓄是一种智慧。韩愈在《进学解》中讲:‘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应是“阐述了兼收并蓄的概念”。
故答案为:A。
3.首先注意把握材料一中心观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比对四个选项:B项说的是越窑从唐代初期到五代的发展,不涉及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
故答案为:B。
4.本题作答注意回归文本,筛选整合相关信息:
①材料一先阐述了何为“兼收并蓄”,说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接着从第四段开始论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再论述我们对兼收并蓄的意义的认识。可见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着的开放胸怀及其原因。
②材料二先总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然后举例论述我们是如何做的,“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可见材料二侧重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且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故答案为:
①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及其原因。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且身体力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5)、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西方国家的势力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进而限制对外交流。从康熙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沿海城市和沿江地区设立关卡,禁止外国船只和商人进入内地,排斥外来文化。请结合材料一对此进行简要点评。
5.本题注意筛选材料一文本相关信息,整合分析作答:
①材料一“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而清政府的做法却是“从康熙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沿海城市和沿江地区设立关卡,禁止外国船只和商人进入内地,排斥外来文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材料一“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为文明发展不断注入活水,是成就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政府固守自己的文化,得不到外部信息和外来文化的补充,不为中华文明发展注入活水,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②材料一“这些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互鉴”,可见各国的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多方面的交流互鉴;“中国人以天下看待世界,认为天下理应一家。古代不少统治者也都认识到,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而“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西方国家的势力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可见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认识是错误的。
③材料一“对社会发展有利、对民生改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学习,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样就形成一种致用为上、极极进取的心态。当人们接触到国外优秀文化、制度和艺术时,就更加愿意去学习借鉴”,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形成一种致用为上、积极进取的心态。而清政府“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进而限制对外交流”,这种认识是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中国的落后埋下了伏笔。
故答案为:
示例:①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而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为中华文明发展注入活水,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②各国的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多方面的交流互鉴。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认识是错误的。③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形成一种致用为上、积极进取的心态。清政府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这种认识是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政策为中国的落后埋下了伏笔。
【答案】6.D
7.C
8.①以狗尾草的荣枯表现时节的更替变化,推动故事发展。②狗尾草生长在主人家深宅大院的高墙上,显示着主人的气焰和权势。③以枯黄的狗尾草渲染凄伤的氛围,烘托穷人的悲惨命运。④狗尾草穿插于行文中,增强小说的抒情意味,以景蕴情,含蓄而隽永。
9.①串起故事。小说紧紧围绕桥的变化展开故事,无关内容大多舍弃。②联结人物情感与命运。黄良子及其一家的苦恼、期盼与幻灭都与桥有密切关联。③暗示作品主题。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关系无法靠一座桥来改变,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矛盾的思考。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文本的内涵;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本题综合性强,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既有对线索主旨结构的探究,也有对语言特色的分析,还有选材及人物的分析理解,这需要多方面去鉴赏小说。
(3)本题考查物象的作用。解答这种题一般从四个角度思考:①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②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④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4)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表达作用的能力。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③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
6.D项“小说以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揭示‘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寓意”理解错误,本文这一令人悲伤的结局旨在批判贫富不平等的社会,并没有揭示“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寓意。
故答案为:D。
7.C项“中间时常转换为以黄良子和小良子的视角叙事”赏析错误,小说没有以小良子的视角进行叙事。
故答案为:C。
8.本题注意回归文本,提取“狗尾草”的相关细节,再进行分析作答:
①“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肥壮起来了,桥东黄良子的孩子哭声也大起来了!那孩子的哭声会飞到桥西来”“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一些水分也没有了,全枯了,只有很少数的还站在风里面摇着”,狗尾草肥壮,表明是春季或者夏季,狗尾草干枯,表明时序已经到了秋季,以狗尾草的荣枯表现时节的更替变化;并且狗尾草的变化连接着孩子的成长,如随着狗尾草的肥壮“桥东黄良子的孩子哭声也大起来了”,“主人家墙头上的狗尾草又是肥壮的”,两个孩子都会跑了,“黄良子拔着洋雀草做起哨子来,给瘦孩子一个,给胖孩子一个”,狗尾草也推动故事发展。
②狗尾草长在“主人家墙头上”,这个主人就是黄良子做工的地方,她看护的是这家的小主人,那个胖孩子。狗尾草生长在主人家深宅大院的高墙上,显示着主人的气焰和权势。
③小说结尾部分“门楼,院墙,墙头的萎黄狗尾草,也和去年秋末一样的在风里摇动”,后面就是小良子落到桥下水沟里淹死了,这里以枯黄的狗尾草渲染凄伤的氛围,烘托穷人的悲惨命运。
④狗尾草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给小说蒙上一层抒情意味,狗尾草的描写与人物心情命运相关,以景蕴情,含蓄而隽永。
故答案为:
①以狗尾草的荣枯表现时节的更替变化,推动故事发展。
②狗尾草生长在主人家深宅大院的高墙上,显示着主人的气焰和权势。
③以枯黄的狗尾草渲染凄伤的氛围,烘托穷人的悲惨命运。
④狗尾草穿插于行文中,增强小说的抒情意味,以景蕴情,含蓄而隽永。
9.本题注意从小说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角度展开分析作答:
①“桥”是贯穿小说全文的物象,串起故事。小说开头写桥很简陋,“完全没有底了,只剩两条栏杆还没有被偷儿拔走”,所以黄良子要从主人家的桥西走到自家的桥东,还得绕一里多路;后来修了新的桥,黄良子很高兴,“黄良子一看到那红漆的桥栏,比所有她看到过的在夏天里开着的红花更新鲜”,两个孩子也长大了,可以在桥上跑;但是主人家的孩子经常欺负黄良子的孩子,黄良子只能让孩子不再过桥来,这时候她反而期盼桥还是原来的桥,好让孩子不能过来;后来黄良子的儿子掉到桥下淹死了,黄良子最后看到的还是桥“那颤抖的桥栏,那红色的桥栏,在模糊中她似乎看到了两道桥栏”。小说紧紧围绕桥的变化展开故事,无关内容大多舍弃。
②联结人物情感与命运。开始黄良子苦恼于桥太简陋,根本过不去人,她从桥西走到桥东还要绕一里多路;后来修了新的桥,黄良子的儿子也可以时时过桥来找她,黄良子很高兴;后来儿子总是被主人家的孩子欺负,脸上手上被抓伤,黄良子反而希望桥还是原来的桥,孩子不能过桥来;最后孩子掉下去淹死了,黄良子最后看到的还是桥,“颤抖的桥”,“模糊的桥栏”,代表着黄良子精神的备受打击。总之,黄良子及其一家的苦恼、期盼与幻灭都与桥有密切关联。
③暗示作品主题。一座桥隔开了两种生活,桥西是主人家,有着高大的院墙,孩子穿的干净整洁,养的白白胖胖;而桥东是黄良子的家,很贫困,她只能到主人家帮着看孩子,自己的孩子却黄瘦黄瘦。“桥”两端是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而最后的悲剧说明,这样的差距和对立无法靠一座桥来改变,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矛盾的思考。
故答案为:
①串起故事。小说紧紧围绕桥的变化展开故事,无关内容大多舍弃。
②联结人物情感与命运。黄良子及其一家的苦恼、期盼与幻灭都与桥有密切关联。
③暗示作品主题。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关系无法靠一座桥来改变,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矛盾的思考。
【答案】10.CFG
11.C
12.D
13.①虽然蛮夷外族的习俗与我们礼义之邦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希望能躲避危害,争取有利,爱护亲属,惧怕死亡,是(与我们)一样的。
②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14.①大胆提出留兵屯田之计。“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②坚持己见。他的主张受到宣帝的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复上书说明屯田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③引用兵家谋略言论,如“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等,增强了说服力。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官职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这类题一般需要认真积累、分类整理相关古代文化常识,并注意一些易混点、易错点,同时培养解题时的语境意识,结合相关词语的具体语境来判断文化常识说法正确与否。
本题同时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实词的语境意义,可以先从字形(形旁表意)入手,其次是分析语境搭配,进而判断实词的词性作用,是带双宾语的动词还是使动词还是普通及物动词等等。
(3)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信息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题要求把选项涉及的内容与文本表述一一对应起来,然后逐一认真比对作出正误判断,还要注意这类题常见设题陷阱,如时序错乱、强加因果、偷梁换柱等。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把握“增、删、调、改、并、留”六字诀,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力求文句通顺。
(5)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答案。
【附参考译文】
于是,赵充国上书请求电田说:“对羌人之叛,用智谋瓦解较易,用武力镇压则较难,所以我认为进攻不是上策!据估计,从临羌向东至浩叠,羌人旧有的私田和公田,民众没有开垦的荒地,约有两千顷以上,其间驿站多数颓坏。我以前曾派士卒入山,砍伐林木六万余株,存于水之滨。我建议撤除骑兵,留步兵一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别屯驻在要害地区,待到河水解冻,木材顺流而下,正好用来修缮乡亭,疏浚沟渠,在涅峡以西建造桥梁七十座,使至鲜水一带的道路畅通。明年春耕时,分给每名屯田兵卒二十亩土地;到四月草木长出后,征调郡属骑兵和属国胡人骑兵各一千,到草地为屯田者充当警卫,屯田收获的粮食运入金城郡,增加积蓄,节省大量费用。现在大司农运来的粮食,足够一万人一年食用,谨呈上屯田区划及需用器具清册。”汉宣帝下诏询问赵充国说:“如按照将军的计划,羌人叛乱当何时可以被剿灭?战事当何时能够结束?”赵充国上奏说:“我听说帝王的军队,应当不受什么损失就能取得胜利,所以重视谋略,轻视拼杀。百战百胜,并非高手中的高手,所以应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虽然蛮夷外族的习俗与我们礼义之邦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希望能躲避危害,争取有利,爱护亲属,惧怕死亡,是(与我们)一样的。现在,羌人丧失了他们肥美的土地和茂盛的牧草,为自己的寄身之地而发愁,逃到遥远的荒山野地,骨肉离心,人人都产生了背叛之念。而此时陛下班师罢兵,留下万人屯田,顺应天时,利用地利,等待战胜羌人的机会,虽然羌人未立即被剿灭,但可望于一年之内结束战事。羌人已在迅速瓦解之中,前后共有一万七百余人投降,接受我方劝告、回去说服自己的同伴不再与朝廷为敌的共有七十批,这些人恰是瓦解羌人的工具。”汉宣帝再次回复说:“你说可望于一年之中结束战事,是说今年冬季,还是何时?难道你不考虑羌人听说我们撤除骑兵,会集结精锐,攻袭骚扰屯田兵卒和道路上的守军,再次杀掠百姓,我们将用什么来制止?”赵充国再次上奏说:“我听说,军事行动以谋略为根本,所以多算胜于少算。先零羌之精兵,如今剩下不过七八千人,丧失了原有的土地,分散于远离家乡的地区,挨饿受冻,不断有人叛逃回家。我认为他们崩溃败亡的时间可望以日月计算,最远在明年春天,所以说可望于一年中结束战事。现在即使撤除骑兵,而羌人见有屯田戌卫的精兵万人,且从现在开始,到三月底,羌人马匹瘦弱,必不敢将妻子儿女丢在其他部族,远涉山河前来侵扰;也不敢将其家属送还家乡。这正是我预计他们必将就地瓦解,不战自破而制订的策略。”于是汉宣帝回复赵充国,嘉勉并采纳了赵充国的计划……赵充国整顿部队返回。
10.本题注意结合句子语法结构特点进行断句。首先看“ 就草为田者游兵 ”,这里“为”的宾语是“游兵”,故在C处断开;再看“ 以充入金城郡 ”,这里“充入”的宾语为“金城郡”,故在F处断开;
“益积畜”是动宾结构,G处断开。
故答案为:CFG。
11.A项解说正确。
B项解说正确。第一个“兵”为战争;第二个为兵器。句意:羌人叛乱当何时可以被剿灭?/收缴天下的兵器。
C项解说错误。两句中的“绝”都是指断绝。句意:挨饿受冻,不断有人叛逃回家。/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D项解说正确。第一个“累”为家属;第二个通“蔂”,筐。句意:也不敢将其家属送还家乡。/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
故答案为:C。
12.D项“宣帝及群臣都反对屯田之策”概述错误,原文“兵决可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谓何时也 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民,将何以止之 ”,只有宣帝明确反对,群臣并没有。
故答案为:D。
13.本题注意关键字词和特殊句式的准确理解和翻译:①“殊于礼义之国”,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礼义之国殊”;“就”,靠近,争取;“一”,是一样。②“忽微”,细微、细小;“所溺”,溺爱的人或事;“岂”,难道。
故答案为:
①虽然蛮夷外族的习俗与我们礼义之邦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希望能躲避危害,争取有利,爱护亲属,惧怕死亡,是(与我们)一样的。
②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14.本题注意回归文本筛选相关句子整合作答:
①由“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可知:大胆提出留兵屯田之计。
②由“赵充国遂上屯田奏曰”“上报曰”“充国上状曰”“上复赐报曰”等可知,赵充国和汉宣帝多次交流,他的主张受到宣帝的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复上书说明屯田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可得出:坚持己见。
③由“百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等可知,有说服的方法技巧,引用兵家谋略言论,增强了说服力。
故答案为:
①大胆提出留兵屯田之计。“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明主班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
②坚持己见。他的主张受到宣帝的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复上书说明屯田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③引用兵家谋略言论,如“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等,增强了说服力。
【答案】15.B
16.①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来表现“骤雨”。“顷刻卷沙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雨的来势之猛,“十万军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雨声之壮,从而体现出了雨之“骤”。②运用了比喻手法来表现“骤雨”。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体现出了雨之“骤”。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写景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先准确地答出是怎样的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最后点明表达效果与传达的感情。
15.B项“是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冒雨渡溪去溪北牧牛之事”赏析错误,牧童“冒雨渡溪”是为了回村去。
故答案为:B。
16.①颔联意思是,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顷刻”言来势之猛,“顷刻卷沙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十万军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骤雨声势之大,从而体现出了雨之“骤”。——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来表现“骤雨”。
②“怒涛卷”上“沙滩”,借潮水之汹涌,喻雨势奔腾。“军声吼”如“鸣瀑”,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体现出了雨之“骤”。——运用比喻手法来表现。
故答案为:
①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来表现“骤雨”。“顷刻卷沙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雨的来势之猛,“十万军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雨声之壮,从而体现出了雨之“骤”。
②运用了比喻手法来表现“骤雨”。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体现出了雨之“骤”。
17.【答案】(1)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自疏灌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注意准确分析题干的情境提示语,然后结合所背诵的文本确定应填语句,同时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书写,如顾、惟、濯、秽、镞、矣。
故答案为:(1)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属于情境理解型默写,难度比直接填上下句的题型要大,所以要求做到三点:一是熟练背诵,二是能理解文句,三是能准确书写。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不丢分。
【答案】18.①不期而至;②五光十色
19.示例:A落在人身上,人就感到别样的清爽;B落在窗台上,窗台上就闪烁温暖的光。
20.画横线句把“雪”比作“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姿态美丽。 “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把雪当作人来写,表现雪花的快乐,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扩展语段;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分析成语的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切忌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彩;第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与之相关联的信息。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与搭配情况。
(2)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②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③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④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⑤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熟练掌握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一般来说,比喻、夸张、比拟是语言类的修辞手法;对偶、排比是结构类的修辞手法;反问是增强语气类的修辞手法。无论哪种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时,都必须要结合语境做具体的分析。
18.第①处,注意后文“朵朵雪花在空中缓缓地飘,慢慢地舞,层层叠查、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往下落”可知,此处是写雪没有预料地到来,故可填“不期而至”。不期而至:是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
第②处,由后文“冰灯引导着雪飞舞的方向”可知,此处是指冰灯的色彩鲜艳,故可填“五光十色”。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故答案为: ①不期而至;②五光十色
19.由画波浪线的句子“落在树上,树上就开满了银色的花儿”可知,此处仿写是想象雪落在某处的景象或情况,仿写的句子要以“落在……上,……上就(怎么样)”的格式来完成。
比如可想象雪落在人身上,人感觉别样的清爽;想象雪落在窗台上,窗台上闪烁温暖的光……然后按照文中格式完成仿写即可。
故答案示例为:A落在人身上,人就感到别样的清爽;B落在窗台上,窗台上就闪烁温暖的光。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片片银屑如蝶飞舞”将飘落的雪花比作飞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飘落时的姿态美丽,使雪花飘落的景象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似在传递春的消息”用“唱”和“传递”将雪赋予人的感彩,写出了雪降落的愉快之情,同时借雪唱歌,传递春的信息也表达了人们看到雪的愉快心情。
故答案为:
画横线句把“雪”比作“蝶”,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姿态美丽。 “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把雪当作人来写,表现雪花的快乐,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21.颜色包括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色调。
22.①有时光飞逝的体验;②个体有着主观的时间知觉;③如果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
【知识点】搭配不当;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见语病辨析及修改能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本题首先注意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①“属于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中“属于”和“基本属性”搭配不当,可将“属于”改为“包括”;②“起主要功能”中“起”和“功能”搭配不当,可将“功能”改为“作用”。
故答案为:颜色包括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基本属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色调。
22.①处,首先注意“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和“无聊沉闷的时候”是两种相反的状态,所以和“时间恍如凝固了”的感受相反的是“时光飞逝”的感受,可填“有时光飞逝的体验”。
②处,由“相对客观的时间”可知,这里要谈“主观时间”;“对于同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光飞逝的体验 ;而无聊沉闷的时候,时间恍如凝固了”是个体主观的时间知觉,可填“个体有着主观的时间知觉”。
③处,由“如果反射光中长波占据优势,那么反射体就呈红、橙色”,所以反射体呈蓝、绿色是因为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可填“如果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
故答案为: ①有时光飞逝的体验;②个体有着主观的时间知觉;③如果反射光中短波占据优势
23.【答案】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 古人强调“忧劳可以兴国”,认为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才能防微杜渐;也有人认为应保持内心平和,适度躺平;还有人认为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我支持第三种观点,我们应该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经生动地阐述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而不知工作的人,则和没有引擎的汽车一样,没有丝毫用处。”“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就是要劳逸结合,一味地工作,身心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就会像刹车失灵的汽车一样,高速冲向悬崖;同样一味地休息而不工作,就会像引擎失灵的汽车一样,根本无法启动,等同报废。
“生活”与“工作”可以完美结合。
苏东坡集文豪、书法家、创新画家、造酒实验家、创意美食家为一体;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工作上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在拉小提琴、跳踢踏舞、打乒乓球中感受美好生活;梁思成被同学誉为“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的建筑学界宗师的同时,还在生活中对音乐、美术、体育广泛涉猎。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要学习他们,以工作为基石,不忘体会生活乐趣,赢得精彩人生。
“生活”与“工作”可以互为助力。
大名鼎鼎的“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钱学森,还有几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专业水平的次中音号手、具有“技术美学”思想的设计师、专业且狂热的摄影发烧友。在钱学森眼中,“艺术能使心灵变得崇高,音乐让思维变得活跃与广阔”。钱学森曾经总结“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我们当时搞火箭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流中产生的”。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生活”对“工作”具有助力作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能够懂得“生活”与“工作”正如硬币的两面,互相支撑。未来无论何种理由,我们都要意识到“生活”与“工作”在我们人生中都不可或缺。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生活”“工作”兼顾中不断进取、不断成长。
愿我们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收获精彩人生!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多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需要对三则材料依次分析,从中整合提取观点。材料一借《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经典语句,阐述了“忧劳”与“逸豫”的关系: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贪图安逸必定祸害终身。欧阳修意在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始终励精图治,重贤者远小人,从而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古映今,只有时刻心怀忧患意识,方能做到防微杜渐、有备无患。但一味强调“忧劳”,则可能陷入“内卷”,使人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反而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材料二指出当代人新的“忧劳观”:劳逸结合。对此,材料三借助《论语》中“过犹不及”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材料二“劳逸结合”的观点,指出唯有保持劳逸结合、身心健康的生活,我们为人处世才能成竹在胸、行稳致远。
根据以上分析,具体行文我们可以先批判玩物丧志、贪图享乐的危害,指出只有保持自制力者才不会让外物消磨掉进取之心。对此,也可结合当下时事,说明某些人一味“躺平”的危害性。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材料中过犹不及、劳逸结合的态度,点出当下某些人过于“内卷”,陷入不正当竞争,害人害己的危害性,从而说明我们不能过分躺平,也不能过度内卷,还是要保有忧患意识,提倡艰苦奋斗的同时,也注意量力而行、劳逸结合。
参考立意:
①积极奋斗尽人事,劳逸结合听天命。
②劳逸结合,方能长远。
③奋斗要有度,也要有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