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 节 第5章 编辑图形(下)教学目的 本章继续围绕“修改”面板中的常用编辑命令展开学习,包括圆角、倒角、打断、合并和分解等,使用这些命令可以对图形有效地编辑和修改,从而实现复杂制图的目标要求。另外,在完成图形绘制后,还可以通过“特性”选项板来修改其局部细节。教学要求 (1)掌握圆角和倒角命令的操作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命令修改图形。 (2)了解“打断”“合并”“分解”命令的使用场合,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3)能够合理地使用“快捷特性”浮动面板、“特性”选项板和“特性匹配”命令调整对象的属性。分节介绍 5.1 对象的圆角和倒角教 学 内 容 5.1.1 圆角 利用“圆角”命令(“FILLET”)可以在两个对象间绘制一段具有指定半径的圆弧,且该圆弧与两个对象保持相切。可以进行圆角处理的对象有直线、样条曲线、多边形、圆和圆弧等,且当直线相互平行时也可以进行圆角处理。 该命令行提示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多段线(P):选择该选项后,系统将在选定的多段线的各个拐角处创建圆角。 2.半径(R):指定生成圆弧的半径尺寸。如果将圆角半径设置为0,可使两个不相交的对象延伸至相交,但不创建圆角。 3.修剪(T):利用该选项,可以设置是否在创建圆角时修剪对象。 4.多个(M):利用该选项,可以连续对多组对象进行尺寸相同的圆角处理。 5.1.2 倒角 提示中显示了当前设置的倒角距离,此时可以直接选择要倒角的直线,也可设置倒角选项,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 1.多段线(P)。 2.距离(D)。 3.角度(A)。 4.修剪(T)。 5.方式(E)。 6.多个(M)。 7.通过指定两个倒角距离创建倒角。 8.通过指定第一条边的倒角距离和角度创建倒角。案例1 为图形添加圆角和倒角 将通过编辑图5-8(a)所示图形(效果见图5-8(b)),来学习“圆角”和“倒角”命令的具体操作方法。 (a) (b) 图5-8 为图形添加圆角和倒角 绘图步骤 步骤1 打开“为图形添加圆角和倒角.dwg”文件。 步骤2 采用系统默认的修剪模式,然后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R”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圆角半径值“3”并按【Enter】键,输入“M”,按【Enter】键进入连续修圆角模式,最后依次单击图5-9所示的直线AB和BC,直线DE和EF。 步骤3 在“默认”--“修改”--“圆角”按钮后的三角符号,在弹出的按钮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然后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T”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T”,按【Enter】键采用修剪模式。 步骤4 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D”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值“2”,按【Enter】键以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再次按【Enter】键以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值“2”,最后输入“M”,按【Enter】键进入连续倒角模式。 步骤5 在命令行中输入“T”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N”,按【Enter】键采用不修剪模式;输入“D”并按【Enter】键,按【Enter】键以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2”,再次按【Enter】键以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2”;最后按【Enter】键结束命令。 步骤6 将“轮廓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执行“直线”命令。 步骤7 在“默认”--“修改”--“修剪”按钮,选取直线1和直线2,按【Enter】键以指定修剪边界,然后在要修剪掉的竖直直线的两端单击,以修剪掉多余部分,最后按【Enter】键结束命令。 步骤8 将“剖面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分节介绍 5.2 打断、合并和分解对象教 学 内 容 5.2.1 打断对象 利用“打断于点”和“打断”命令,可以在一点或两点之间断开选定的对象,使其变成两个对象。 1.打断于点 2.打断:要打断图形,可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打断”按钮,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BR”并按【Enter】键,执行“BREAK”命令。 使用“BREAK”命令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如果要删除对象的一端,可在选择被打断的对象后,将第二个打断点指定在要删除端的端点。 2.在“指定第二个打断点”命令提示下,若输入@,表示第二个打断点与第一个打断点重合,此时“打断”命令与“打断于点”命令作用相同。 5.2.2 合并对象 使用“合并”命令可以将多个同类对象(包括打断后的对象)合并成一个对象。要合并对象,可展开“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然后单击“合并”按钮,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J”并按【Enter】键,执行“JOIN”命令。 1.合并直线 使用“JOIN”命令合并的直线可以是相互交叠的、带缺口的或端点相连的,但必须在同一方向线上。 2.合并圆弧 使用“JOIN”命令可以合并具有相同圆心和半径的多条连续或不连续的弧线段。合并两条或多条圆弧时,将从源对象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合并圆弧。 3.合并其他对象 合并样条曲线时,各样条曲线必须在同一平面且首尾相邻,使用“合并”命令可以将多段线与其他对象合并(合并前多段线与其他对象必须是相连的),合并后整个对象将变成一条单一的多段线。 5.2.3 分解对象 使用“分解”命令“EXPLODE”命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EXPLODE”命令可以分解多段线、矩形、多边形、剖面线、平行线、尺寸标注线、图块、三维曲面和三维实体。 2.具有宽度值的多段线分解后,其宽度值变为0。 3.带有属性的图块分解后,其属性值将被还原为属性定义的标记。分节介绍 5.3 修改对象属性教 学 内 容 5.3.1 利用“快捷特性”浮动面板 打开状态栏中的“快捷特性”开关,然后选择已绘制的图形对象,此时绘图区将出现一个浮动面板,该面板显示了所选对象的常规属性和其他参数。要修改该对象的某个属性,只需在其后的列表框中双击,然后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选项即可。 5.3.2 利用“特性”选项板 利用“特性”选项板可以修改图形对象的图层,以及颜色、线型、线宽、线型比例等属性。 5.3.3 利用“特性匹配”命令 “特性匹配”命令用于将源对象的颜色、图层、线型、线型比例、线宽、透明度等属性一次性复制给目标对象。要执行该命令,可在“默认”选项卡的“特性”面板中单击“特性匹配”按钮,然后依次选取匹配的源对象和要修改属性的图形对象。案 例 2 调整基座平面图 通过修改图形对象的属性将图5-27所示的基座平面图形改成图5-28所示的半剖视图。 图5-27 平面图形 图5-28 基座剖视图效果 绘图思路 要将图5-27所示的平面图形修改为图5-28所示的半剖视图,首先需要修剪图中多余的图线,接着更改部分图线的线型及线型比例,最后为图形添加相应的剖面线。 绘图步骤 步骤1 打开 “调整基座平面图.dwg”文件。 步骤2 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修剪”按钮,选取竖直中心线为修剪边界,然后在要修剪掉的两条水平直线上单击,按【Enter】键结束命令。 步骤3 在“默认”选项卡的“特性”面板中单击“特性匹配”按钮,然后在绘图区的任意一条轮廓线(粗实线)上单击,以选择匹配源对象。 步骤4 将“剖面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 步骤5 选取中心线AB和CD,然后在绘图区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特性”菜单项,接着在打开的“特性”选项板的“线型比例”编辑框中输入值“0.6”并按【Enter】键,最后按【Esc】键。 步骤6 将该文件以名称“调整基座平面图ok”保存。本 章 总 结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应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熟练掌握“圆角”和“倒角”命令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场合。在绘图时,应该结合实际生产要求绘制图形。 2.了解“打断于点”命令和“打断”命令的区别与联系,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3.利用“合并”命令可以将打断后的图形对象或多个同类对象合并成一个对象,用户应掌握该命令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条件。 4.利用“分解”命令可以将一个具有闭合特性的图形或复合对象打散,使其成为多个独立的对象,用户应熟练掌握该命令的操作方法。 5.掌握使用“特性”选项板编辑图形对象的颜色、线型、线型比例、高度等属性的方法;掌握利用“特性匹配”命令复制对象属性的方法。本 章 实 训 1.绘制千斤顶螺钉 利用“直线”“修剪”“阵列”和“图案填充”等命令绘制图5-33所示的千斤顶螺钉图形(不要求标注尺寸)。 2.绘制底座 利用前面所学知识,绘制图5-34所示的底座图形(不要求标注尺寸)。 图5-33 千斤顶螺钉图形 图5-34 底座图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