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文本注释与表格 教案(表格式)-《AutoCAD 2016入门》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章 文本注释与表格 教案(表格式)-《AutoCAD 2016入门》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章 节 第6章 文本注释与表格
教学目的 一张完整的工程图除了包括必要的图形和尺寸标注等基本信息外,还应包括一些重要的非图形类信息。表达这些信息的主要手段就是文字注释和表格。
教学要求 (1)了解文字样式的作用,并掌握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的注写及编辑方法。 (2)了解文字样式的作用,并掌握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的注写及编辑方法。 (3)能够合理地使用“快捷特性”浮动面板、“特性”选项板和“特性匹配”命令调整对象的属性。
分节介绍 6.1 创建和修改文字样式
教 学 内 容 6.1.1 创建文字样式 6.1.2 修改文字样式 修改文字样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修改完成后,必须单击“文字样式”对话框中的“应用”按钮,以使修改生效,并立即更新图样中使用该文字样式的文字外观。 2.修改文字样式时,修改不同参数对单行文字或多行文字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望读者细心体会。
分节介绍 6.2 为图形添加文本注释
教 学 内 容 6.2.1 使用单行文字 要使用“单行文字”命令输入单行文字注释,可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1 在“默认”选项卡的“注释”面板中单击“文字”按钮下方的三角符号,在弹出的按钮列表中选择“单行文字”命令。 步骤2 设置文字的对齐方式或文字样式,或直接在绘图区单击一点以指定文字的起点,输入文字的高度值,或者通过单击两点设置文字的高度。 步骤3 指定文字高度后,接下来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文字的旋转角度,或通过单击两点指定文字的旋转角度,或直接按【Enter】键采用系统默认的旋转角度0。 步骤4 在绘图区出现的编辑框中输入所需文字。要输入下一行文字,可按【Enter】键后继续输入。 6.2.2 使用多行文字 要使用“多行文字”命令输入多行文字注释,可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1 在“默认”选项卡的“注释”面板中单击“文字”按钮下方的三角符号,在弹出的按钮列表中选择“多行文字”命令,或在命令行中输入“MT”并按【Enter】键,执行“多行文字”命令。 步骤2 在绘图区单击一点确定文本框的一个角点,此时命令行将给出所示的提示信息,高度(H)、对正(J)、行距(L)、样式(S)、宽度(W)。 步骤3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选项进行设置,或直接在绘图区单击一点以确定文本框的对角点。 步骤4 在文本框中输入相关文字,当输入的文字在到达文本框边缘时将自动 设置段落缩进。 步骤5 输入完文字后,可单击“文字编辑器”选项卡右侧的“关闭文字编辑器”按钮,或在绘图区其他位置单击,退出多行文字的编辑状态。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输入多行文字前或后,利用“文字编辑器”选项卡中的面板设置多行文字的样式、字体、颜色、宽度、行距和段落对齐方式等,还可以利用标尺设置多行文字的段落缩进和制表符。 6.2.3 编辑文本注释 无论是单行文字还是多行文字,若要对其进行修改,均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操作。 1.双击 双击要修改的单行文字后,可以修改其内容;双击多行文字,系统将进入多行文字编辑界面,此界面与输入多行文字时的界面完全相同,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多行文字的内容、样式及对正方式等进行修改。 2.使用“ED”命令 在命令行中输入“ED”并按【Enter】键,然后选择要修改的单行文字或多行文字进行修改,其修改方法与使用双击方式修改相同。 3.使用“特性”选项板 要修改文字的样式、高度、旋转角度,以及多行文字的行距比例和行间距等特性,可先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并在绘图区右击,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特性”选项,接着在打开的“特性”选项板中进行修改。
案 例 2 为图形添加文字说明 将通过为图6-18(a)添加图6-18(b)所示的文字,来学习在AutoCAD中添加文字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汉字的字体为“仿宋_GB2312”,宽度因子为“0.7”;数字及字母的字体为“gbeitc.shx”,宽度因子为“1”,所有文字高度为120。 (a)添加注释文字前 (b)添加注释文字后 图6-18 为图形添加注释文字 绘图思路 由图6-18(b)可知,图形上的“溢水”“排污”“热水箱”等简短文字可使用“单行文字”命令来注写,而下方的“说明”中的内容较多,因此可使用“多行文字”命令来注写。此外,由于多行文字的编辑功能较强,因此对于一行中含有多种不同字体的文字,可先使用“多行文字”命令注写这部分内容,然后再选中要修改字体的文字,并在“格式”面板中进行设置。 绘图步骤 步骤1 打开 “为图形添加文字说明.dwg”文件,然后单击“注释”--“文字”面板右下角的按钮,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 步骤2 在该对话框的“字体名”--“仿宋_GB2312”,在“高度”编辑框中输入文字高度值“120”,在“宽度因子”编辑框中输入“0.7”。依次单击该对话框中的和按钮,完成文字样式的设置。 步骤3 在“注释”选项卡的“文字”面板中单击“多行文字”按钮下的三角符号,然后在弹出的按钮列表中选择“单行文字”命令,接着在要注写文字的位置处单击,以指定单行文字的起点。 步骤4 在命令行“指定文字的旋转角度<0>:”提示下按【Enter】键,采用默认的旋转角度0,然后在出现的文本框中输入“溢水”最后按两次【Enter】键结束命令。 步骤5 在“注释”--“文字”--“单行文字”按钮下的三角符号,在弹出的按钮列表中选择“多行文字”命令,然后在要注写文字的位置处依次单击两点,以指定文本框的两个对角点位置,此时可在出现的文本框中输入所需文字。 步骤6 选中文本框中的文字,在“格式”面板的“字体”列表框中单击,然后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gbeitc.shx”;单击面板标签中的三角符号,在展开的面板中的“宽度因子”编辑框中输入“1”并按【Enter】键。
分节介绍 6.3 创建表格
教 学 内 容 6.3.1 创建和修改表格样式 表格样式主要用于控制表格单元的填充颜色、内容对齐方式,以及表格文字的文字样式、高度、颜色和表格边框的线型、线宽、颜色等。 6.3.2 创建表格并输入内容 在创建完所需表格样式后,就可以绘制表格了。绘制表格时,必须先指定表格的列数、列宽、行数、行高,以及表格单元的样式。 6.3.3 在表格中使用公式 通过在表格中插入公式,可以对表格单元中的数值执行求和、均值等运算。例如,要对表格中各类配件的数量进行求和运算。
分节介绍 6.4 编辑表格
教 学 内 容 6.4.1 选择表格与表格单元 要对表格的外观及内容进行编辑,首先应掌握如何选择表格和表格单元,具体方法如下: 1.要选择整个表格,可直接单击任一表格线,或利用窗选或窗交方式选取整个表格。表格被选中后,表格线将显示为虚线,并显示了一组夹点。 2.要选择一个表格单元,可直接在该表格单元中单击,此时将在所选表格单元四周显示夹点。 3.要选择表格单元区域,可先在选择区域的某一角点处的表格单元中单击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向选择区域的另一角点处拖动,释放鼠标后,选择区域内的所有表格单元和与选择区域相交的表格单元均被选中。 4.要退出表格单元的选择状态,可按【Esc】键,或者直接在表格外的任意位置处单击。 6.4.2 编辑表格内容 要编辑表格内容,可直接双击要编辑的表格单元,进入文字编辑状态。要删除表格单元或表格的内容,可先将其选中,然后按【Delete】键。 6.4.3 调整表格的行高与列宽 要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既可以利用表格上的夹点进行操作,也可以在“特性”选项板中进行设置。 1.使用夹点 2.使用“特性”选项板 6.4.4 插入、删除行和列 要在某个表格单元的左侧或右侧插入列,可首先选中该表格单元,然后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列”>“在左侧插入”或“在右侧插入”项。若选择“列”>“删除”项,则可将该表格单元所在的列删除,如图6-44所示。同样,要插入或删除行,可选择“行”菜单中的子菜单。 6.4.5 表格单元的合并与取消合并 要合并表格单元,应先选中要合并的对象,然后在“表格单元”选项卡的“合并”面板中单击“合并单元”按钮,接着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并全部”“按行合并”或“按列合并”命令。也可选中要合并的表格单元,然后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合并”>“全部”“按行”或“按列”等项来合并表格单元。 6.4.6 调整表格内容对齐方式和表格单元的边框 1.调整表格内容的对齐方式 要调整表格内容的对齐方式,可选中该内容所在的表格单元,然后单击“表格单元”选项卡“单元样式”面板中的“对齐”按钮。 此外,也可选中该内容所在的表格单元,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特性”菜单项,接着在打开的“特性”选项板的“单元”设置区中“对齐”下拉列表框中修改对齐方式。 2.调整表格单元的边框 要调整表格单元边框的线宽、线型及颜色,
案 例 2 创建标题栏 下面,将通过绘制图6-48所示的标题栏,来学习创建及编辑表格的方法。 图6-48 标题栏 绘图思路 由于该标题栏中的同一位置处存在部分线条不对齐的情况,因此,可以将该标题栏分为图6-49所示的四部分,然后分别进行绘制。在绘制每部分表格时,应根据该部分的特点设置其列数、列宽和行数值。此外,由于图6-49(a)所示的上、下两个表格的列数和行数相等,因此可以先绘制其中的一个,然后利用“复制”命令创建另一个。 (a) (b) (c) 图6-49 将标题栏进行拆分绘制 绘图步骤 步骤1 新建一个图形文件,关闭图形栅格,打开“修改表格样式:Standard”对话框。 步骤2 在对话框的“单元样式”--“数据”选项,然后在“常规”选项卡的“对齐”下拉列表框中单击,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正中”选项;在“文字”选项卡中将文字高度设置为2.5。 步骤3 在“文字”--“文字样式”中选择“仿宋_GB2312”,在“宽度因子”编辑框中输入值“0.7”,依次单击和按钮,返回“修改表格样式:Standard”对话框”。 步骤4 单击按钮返回“表格样式”对话框,然后单击按钮。 步骤5 单击“注释”--“表格”--“表格”按钮,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采用系统默认的“Standard”表格样式。 步骤6 单击按钮,然后在绘图区单击以放置表格,此时系统将自动进入表格文字编辑状态。 步骤7 在表格1第一行的任一表格单元中单击,然后在绘图区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特性”菜单项,打开“特性”选项板,在该选项板的“单元高度”编辑框中输入值“7”,并按【Enter】键,即可将表格第一行的高度设置为7。其他行数同样方式设置。 步骤8 单击表格1的A列中的任一表格单元,在 “特性”选项板的“单元宽度”编辑框中输入值“10”,并按【Enter】键,以将A列的宽度设置为10;用同样的方法将B列的宽度设置为10,C列的宽度设置为16,D列的宽度设置为16,E列的宽度设置为12,F列的宽度设置为16,最后按【Esc】键取消所选对象。关闭“特性”选项板 步骤9 单击“注释”选项卡的“表格”面板中的“表格”按钮,在打开的“插入表格”对话框中将列数设置为6,列宽设置为6.5,数据行数设置为4,行高设置为1,并将“设置单元样式”设置区中的所有选项设置为“数据”。 步骤10 选取表格单元区域,然后选择“合并全部”命令将它们合并为一个表格单元。 步骤11 设置完成后单击按钮,接着在绘图区任意位置单击,退出表格编辑状态。
本 章 总 结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应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字体和字符高度设置对输入文字的影响。 2.了解多行文字注释与单行文字注释的区别。 3.掌握文本注释的各种编辑方法及各种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4.掌握文字样式与表格样式的创建和修改方法。 5.掌握表格单元的编辑方法。 6.掌握调整表格的行高与列宽的各种方法,了解表格中各夹点的功能和用途。
本 章 实 训 1.为图形添加注释文字 利用“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命令,为图6-69(a)添加图6-69(b)所示的文字。要求:汉字字体为“仿宋_GB2312”,宽度因子为“0.7”;数字和字母字体为“gbeitc”,宽度因子为“1”;所有汉字、字母和数字的高度均为“3.5”。 2.创建某装配体的明细表 结合本章所学知识,利用“表格”命令绘制图6-70所示的明细表(不要求标注尺寸)。 图6-70 某装配体的明细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