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 教案(表格式)《幼儿园班级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 教案(表格式)《幼儿园班级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的意义和内容 (2)掌握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管理要点 素质目标: (1)树立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强化自身对幼儿的育德意识,并提升自身的育德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的意义和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管理要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知识拓展法、讨论法、视频欣赏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作业反馈(5 min)—导引案例(8 min)—传授新知(30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30min)—知识拓展(10 min) —课堂小结(3 min)— 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作业反馈 (5 min) 【教师】教师邀请三位学生分享“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材料分析题” (1)什么是幼小衔接? (2)请你结合所学,谈一谈如何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 【学生】分享 【教师】教师点评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 通过作业反馈的环节,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导引案例 (8 min) 【教师】教师讲解导引案例“毛毛的午餐”,并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建立班级生活常规呢?”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午餐时间,王乐乐发现毛毛小朋友呆呆地坐着不吃饭,提醒他一下,他就舀一勺汤,慢吞吞地递到嘴边,却洒了一多半。王乐乐心生疑惑,前两天毛毛吃饭都很好,今天是不舒服了吗?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毛毛没有不舒服,他不喜欢吃今天的饭菜。王乐乐耐心地劝导,可是毛毛就是不吃,只喝了几口汤。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 通过导引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班级生活常规,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研究
传授新知 (30min) 【教师】讲解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 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是指幼儿需要遵守的班级生活规则和规定,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班级生活常规管理是顺利进行班级保教工作的基础,教师应掌握班级生活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展开各项活动。 一、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的意义和内容 (一)班级生活常规的意义 1.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班级生活常规能够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满足幼儿饮水、户外锻炼等需要,为其生长发育提供保障。 此外,班级生活常规能够为幼儿创造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使他们心情愉快地与人交往、发展个性,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很多幼儿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要求幼儿独立吃饭、如厕、盥洗、穿脱衣服、午睡、整理等,能够通过一系列生活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其自我服务的劳动观念。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幼儿园则会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合理的一日生活安排,能够使幼儿在遵守班级生活常规的同时,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例如,按时吃饭、喝水、休息,餐前按正确的步骤洗手等。 4.建立班级活动秩序,便于教师管理 幼儿通过一日生活常规逐渐养成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从而形成安全、和谐、有序的班级活动秩序。这样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教师开展各项保教活动,有条不紊地协调各项要素,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出色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 (二)班级生活常规的内容 明确班级生活常规的内容是教师进行生活常规管理的前提。班级生活常规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日生活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幼儿一般行为规范等。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幼儿园一日生活片段”视频(详见教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生】观看 1.一日生活活动的时间和顺序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入园、晨间锻炼、盥洗、进餐、如厕、教育活动、睡眠、散步、户外活动、离园等,这些活动要按幼儿身心的需要来安排先后顺序和时间长短,从而让幼儿按时作息,有规律地生活,劳逸结合地参加活动。例如,下表所示为某幼儿园中班的一日生活安排。 某幼儿园中班的一日生活安排 时间活动备注7:00入园包括入园接待、晨检等7:30晨间锻炼尽量在户外进行7:50盥洗包括洗脸、洗手、刷牙等8:10早餐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8:40如厕培养幼儿定时排大便的习惯 9:00第一节教育活动可安排科学、音乐或游戏等9:20如厕、洗手、喝水幼儿可根据身体需要进行9:30课间操尽量在户外进行9:50如厕、洗手、喝水幼儿可根据身体需要进行10:00第二节教育活动可安排美术、手工或科学等10:20如厕、洗手、喝水幼儿可根据身体需要进行10:30户外活动组织户外游戏活动,天气不好时改为室内游戏11:20餐前准备包括如厕、盥洗、准备餐具等11:40午餐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12:10散步天气许可的情况下,到户外散步12:25如厕、洗手、喝水幼儿可根据身体需要进行12:30午休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关注个别幼儿14:30起床穿衣、穿鞋、整理小床、如厕、洗手、喝水等14:50下午点心包括时令水果、自制果汁、小点心等15:00户外活动组织户外游戏,天气不好时改为室内游戏15:40如厕、洗手、喝水幼儿自由活动,提醒其喝水、如厕15:50第三节教育活动可安排语言、健康或社会等16:10如厕、洗手幼儿可根据身体需要进行16:20晚餐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16:50离园前准备幼儿穿好衣服,带好自己的用品17:00离园教师亲手把幼儿交给家长17:30静园保育员清扫、整理和消毒等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刚讲述了幼儿园中班的一日生活安排,如果让你来安排大班或者小班的一日生活,你会做如何的调整?和大家分享一些吧。”并随机邀请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聆听、回答 2.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目的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的健康、安全。例如,某幼儿园大班盥洗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掌握洗手、洗脸、漱口的方法。 饭前、便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洗手前将衣袖卷起,洗手时能按顺序认真地洗。 洗手时不玩水,学会擦肥皂,洗好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大小便基本自理。 盥洗时保持地面干爽、清洁。 3.幼儿一般行为规范 幼儿一般行为规范不一定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某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但却是幼儿成长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也需要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教会幼儿遵守。 例如,见到长辈使用礼貌用语,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二、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的内容与要求 这里以城市幼儿园的大多数情况为例,介绍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内容与要求。 (一)入园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入园环节的工作”视频(详见教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生】观看 入园时教师与家长交接幼儿,并对幼儿进行晨检,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入园环节是教师与幼儿、家长互动的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接待家长 (1)教师有礼貌地向家长问好,用简洁的语言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要求和意见。 (2)做好幼儿交接。如有家长为幼儿准备药物,请家长标明姓名、班级、用法用量等。 2.接管幼儿 (1)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提醒幼儿有礼貌地向教师和小朋友问好,向家长再见。 (2)引导幼儿按秩序接受晨检,将衣帽等个人物品放在固定地方。 (3)安排中、大班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简单劳动,如分发玩具、为植物浇水等。 (4)做好幼儿出勤与健康情况记录。 (5)对不爱活动、性格孤僻的幼儿要具体关照,给予帮助。 3.协助其他教师的工作 (1)协助保健医生为幼儿进行晨检。 (2)与保健医生核对幼儿的用药要求及其他事项,请保健医生保管药物并做好登记。 (3)督促保育员做好活动室的通风和清洁卫生工作,准备好幼儿的盥洗用品(如消毒毛巾、杯子等),做好早餐前准备。 (二)晨间锻炼 晨间锻炼一般是幼儿晨检完毕后在室外进行,遇雾霾、雨雪或大风等天气时可以在室内进行。晨间锻炼以体操为主并配以跑步、体育游戏、器械活动等,主要是为了让幼儿进入初步的兴奋状态,有利于一天的活动,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 在晨间锻炼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组织幼儿进行晨间锻炼,精神饱满地与幼儿一同锻炼。 (2)注意变换活动形式,激发每一位幼儿参加锻炼的积极性。 (3)注意控制幼儿晨间锻炼的运动量,运动量过大会使幼儿很快疲劳,反而不利于一天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4)注意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保障幼儿安全。 【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幼儿园的小可爱 快乐的晨间活动”(网址:https://www./7005541747774358016) 【学生】观看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讲授法、师生互动、视频欣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的意义和内容,并掌握入园和晨间锻炼的管理要点,加强知识储备
第二节课
传授新知 (30min) 【教师】讲解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 二、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的内容与要求 (三)盥洗 盥洗在一日生活中多次进行。例如,餐前、便后、玩沙及一些体育活动后要组织幼儿洗手,早餐前还需要组织幼儿刷牙,户外活动后如果幼儿有汗需要组织幼儿洗脸等。寄宿制幼儿园还需要组织幼儿洗脚、洗澡等。 在盥洗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洗手、刷牙。给予小班幼儿个别指导或帮助,引导中、大班幼儿互相监督。 (2)提醒幼儿用自己的专用盥洗用具,用后将盥洗用具放好。 (3)组织幼儿有秩序地盥洗,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排队洗手、不拥挤等良好行为习惯。 (4)提醒幼儿盥洗时不玩水,节约用水。 (四)进餐 幼儿胃排空的时间为3~4小时,因此,幼儿两餐的最佳间隔时间应为3.5~4小时,从而保证幼儿进餐时既有食欲又不至于过分饥饿。全日制幼儿园一般安排“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其中“餐”是指早、中、晚的正餐,“点”是指在两次正餐之间为幼儿提供糕点、水果或果汁等。正餐进餐时间一般为25~30分钟,吃点心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在进餐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进餐前 餐前一段时间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安静的游戏(如听音乐、做手指游戏等);介绍即将进食的菜肴,引起幼儿的食欲;还可以介绍营养知识,教导幼儿不偏食、不挑食等。 需要注意的是,餐前情绪会影响幼儿进餐量、进餐速度和消化情况,因此教师应在进餐前尽量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更不能训斥或责怪幼儿。 2.进餐时 (1)为幼儿创设安静、轻松的用餐环境,引导幼儿安静、愉快进餐;提醒幼儿不要说话或玩闹以免呛到或噎住。 (2)纠正幼儿用餐时的坐姿和用餐具的方法。 (3)耐心地劝导偏食、挑食幼儿进食。 (4)提醒幼儿注意吐骨头、挑鱼刺。 (5)提醒幼儿进餐时干稀搭配,但不要吃汤泡饭。 (6)观察幼儿进餐情况,根据幼儿需求添饭。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幼儿的情况不同,教师不能强制幼儿多吃、快吃等,更不能进行吃饭比赛。此外,一般小班幼儿使用勺子,中、大班幼儿可使用筷子,教师要教会他们使用餐具的方法。如果小班幼儿用勺子吃饭有困难,教师要协助其进餐。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某中班幼儿非常挑食,不吃的食物比较多,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愉快的进餐呢?”并随机邀请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聆听、回答 3.进餐后 (1)提醒幼儿擦嘴、漱口。 (2)协助保育员为小班幼儿收拾餐具和餐桌。 (3)指导中、大班幼儿有序地倒掉食物残渣,收好餐具。 (4)指导大班幼儿帮忙收拾餐桌。 此外,午餐后散步可促进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能提高午睡质量。因此,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餐后应坚持组织幼儿到户外散步。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动作轻轻的‘小猫’”(详见教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培养幼儿进餐规则的技巧 【学生】阅读、记忆 (五)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是教师为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获得全面发展而组织的专门活动。一般来说,幼儿园一日可安排3节或4节教育活动,每节教育活动的时长根据幼儿的年龄不同有所区别,如下表所示。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活动时长 班级年龄段每次教育活动时长小班3~4周岁15~20分钟中班4~5周岁20~25分钟大班5~6周岁25~30分钟;下学期可延长至35分钟左右
教育活动应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以游戏的形式为主,难度适宜。 例如,歌唱活动能促进幼儿的声带和肺部发育,但要注意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舞蹈和体操活动能促进幼儿肢体协调等,但只需教幼儿做一些基本动作,不提倡让幼儿学习高难度动作。 总起来说,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设计教育活动的方案,安排场地,准备材料。 (2)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使用玩具、用具等,注意安全。 (4)提醒幼儿活动中轻声说话、轻声走路,轻拿轻放物品,遵守活动规则等。 (5)与其他教师协调、合作,注意对个别幼儿进行特殊指导。 (6)一天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穿插进行。 (7)指导中、大班幼儿协助分发材料和用具。 此外,教师要注意不以参加任何竞赛为理由打乱幼儿的正常生活秩序;不对幼儿进行机械的强化训练。 (六)户外活动 教师应多组织户外游戏或体育活动,让幼儿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获得成长。例如,在阳光照射下做课间操、玩运动器械或集体游戏,组织幼儿玩水、玩沙等。需要注意的是,户外活动不仅要在温暖季节进行,在寒冷季节也要进行。 【提示】《规程》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在户外活动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设计游戏活动,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与玩具。 (2)活动前提醒幼儿如厕,整理好服装,如系好鞋带、扣好扣子等。 (3)指导中、大班幼儿自己准备并整理活动用具和材料。 (4)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或体育活动,使幼儿情绪愉快,积极参与。 (5)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玩具,能爱护玩具,学习整理玩具。 (6)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互助、友爱等品质。 (7)保证充足的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卫生和安全。 (8)注意观察幼儿反应,掌握好活动量,对体弱幼儿进行个别照顾等。 (七)喝水、如厕 喝水和如厕环节贯穿幼儿一天的生活,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提醒幼儿按时用自己的水杯喝水,喝水后将水杯放在固定位置。 (2)鼓励幼儿多喝水,保证他们的饮水量足够。 (3)引导幼儿自己排队接水喝,不拥挤、不玩闹、不浪费水。 (4)注意小班幼儿口渴时可随时喝水。 (5)餐前、外出前、集体活动前及入睡前都要安排幼儿如厕,幼儿需要时也可以随时如厕。 (6)在一天中安排一次固定时间培养幼儿定时排大便的习惯,但不强制幼儿排便,也不应让幼儿蹲或坐便的时间过长。 (7)协助小班幼儿便后擦屁股、穿衣裤,并逐渐教会他们便后自理。 (8)督促保育员提前准备可饮用温水,卫生间备好手纸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班幼儿大多没有养成主动喝水和小便的习惯,因此需要教师的督促。 (八)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够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保持精力充沛,幼儿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一昼夜总的睡眠时间,小班幼儿约需要13个小时,中班幼儿约需要12个小时,大班幼儿约需要11个小时。这些睡眠时间在夜间很难满足,因此,幼儿园应每天安排一次午睡,时间为2~2.5小时。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午睡环节的工作”视频(详见教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生】观看 在睡眠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入睡前 (1)拉好卧室窗帘,营造安静的气氛,可播放轻柔音乐或给幼儿讲故事等。 (2)指导或帮助小班幼儿脱外衣和鞋;提醒中、大班幼儿按顺序自己脱外衣和鞋。 (3)提醒中、大班幼儿自己折叠好衣物并放在固定位置。 (4)做好睡前检查,收走幼儿带上床的小物件,以免发生意外。 2.睡眠中 (1)检查幼儿盖被情况,纠正不良睡姿,不要让幼儿趴着睡或蒙头睡。 (2)多次巡视,关注幼儿睡眠情况,不得离岗。 (3)做好午睡起床准备,如督促保育员领好点心、水果等。 3.起床后 (1)指导或帮助小班幼儿穿外衣和鞋,提醒中、大班幼儿按顺序自己穿外衣和鞋。 (2)指导中班幼儿学习整理床铺,鼓励大班幼儿自己整理床铺。 (3)鼓励中、大班幼儿互相检查着装,互相帮助整理等。 (4)帮助幼儿扎辫子、梳头发等。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午睡‘小插曲’”(详见教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幼儿午睡技巧 【学生】阅读、记忆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课堂讨论话题:“某大班午睡时总有一些幼儿睡不着,想一想幼儿睡不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午睡呢?”并随机邀请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聆听、回答 (九)离园 离园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是晚餐之后。教师要注意让幼儿稍休息一会儿再做离园准备。 在离园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如下: (1)帮助或提醒幼儿穿外套,冬天要戴好帽子、围巾及手套等。 (2)提醒幼儿带好自己的用品。 (3)组织幼儿排队,嘱咐他们跟紧队伍,不要乱跑,下楼梯注意安全。 (4)提醒幼儿向家长问好,向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5)把每一位幼儿亲手交给家长,如幼儿当日有身体不适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向家长说明。 保育员待幼儿全部离园后,消毒幼儿的个人用品,清扫、整理各活动室,并关闭电源,关好门窗。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利用视频欣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的内容与管理要点,提高管理技能
知识拓展 (10 min) 【教师】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某幼儿园 中五班 自主用餐”(网址:https://www./video/av767310601/) 【学生】观看、记忆 通过知识拓展的方式,让学生们开阔视野
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的意义和内容、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管理要点等知识;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的相关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管理要点,提高管理技能。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相关知识的印象
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概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的内容。 简述幼儿园睡眠活动中教师的管理要点。 上网搜集一些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的经典案例,并进行学习,积累经验。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复习并加深对幼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的记忆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师生互动环节中积极配合,较好的掌握了幼儿园班级生活常规概述知识,效果不错。教师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是与学生探讨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认识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