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幼儿园班级的安全管理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意义 (2)熟悉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内容 (3)掌握幼儿园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 (4)掌握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依据和原则 素质目标: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培养关注幼儿安全的意识 (2)培养关爱幼儿、尊重幼儿的良好师德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意义与内容、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依据和原则 教学难点:幼儿园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教学方法 讲授法、知识拓展法、师生互动法、视频欣赏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作业反馈(5 min)—导引案例(8 min)—传授新知(30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35min)—法治讲堂(5 min) —课堂小结(3 min)— 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反馈 (5 min) 【教师】教师邀请三位学生分享“思考与练习的案例分析题” 【学生】分享、回答 【教师】教师点评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 通过作业反馈的环节,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导引案例 (8 min) 【教师】教师讲解导引案例“晨间锻炼故事多”,并提出以下问题:“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在幼儿园班级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保障幼儿安全?当出现幼儿意外伤害事件时该如何处理呢?”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今天天气很好,王乐乐与李老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晨间锻炼,孩子们有的玩滑梯,有的推小推车,还有的在玩呼啦圈。 李老师站在滑梯旁组织玩滑梯的孩子们排队,教他们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滑,提醒每个幼儿坐着滑。轩轩滑到底刚要站起来时,却因为站立不稳又坐在了滑梯边上,这时睿睿已经往下滑了,眼看两人就要撞在一起,李老师一个健步冲过去把轩轩抱开,才避免了两人相撞。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 幼儿园班级的安全管理 通过导引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幼儿园班级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保障幼儿安全,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研究传授新知 (30min) 【教师】讲解第一节: 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概述 一、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意义 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就是班级教师为维护本班幼儿的人身和心理安全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意义有以下两方面。 (一)班级安全管理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 例如,户外锻炼和体育活动中保护幼儿防止摔倒、扭伤;一日生活中提醒幼儿不疯闹、不疯跑,避免划伤、磕碰;来园、离园时做好每个幼儿的交接,防止走失、被误领等。幼儿在园期间,教师要密切关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幼儿受到意外伤害,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班级安全管理是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例如,体育活动中一名幼儿意外扭伤脚,这名幼儿短时间内必然不能再参加体育活动;又如,某次午餐后大部分幼儿肠胃不适,那么,整个下午甚至接下来几天的班级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提示】《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二、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内容 一般来说,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实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幼儿园班级教师应落实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项。 1.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责任制度规定了幼儿园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范围及对没有承担好责任的处理措施等。班级教师应牢记自己的安全责任范围,在本班活动室及本班幼儿集体活动的其他场所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此外,要保障本班幼儿的安全还需要其他工作人员的支持,教师应与他们做好交接,协助他们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例如,晨检时协助保健医生做好幼儿药品信息登记;进厨房拿饭要遵守厨房卫生安全规定;配合后勤人员做好活动室设施、设备的安全排查和检修;幼儿中途需要被家长接走时,与门卫交接好家长的信息等。 2.专项安全管理制度 专项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幼儿园的重要工作环节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采取的工作流程、负责实施的具体人员等。例如,幼儿接送制度、门卫制度、食品留样试尝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服药安全制度、预防接种制度、消防制度、卫生消毒制度、集会和大型活动制度等。幼儿园班级教师要按照规定规范各环节的操作,确保幼儿安全。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某幼儿园幼儿服药安全制度“(详见教材),了解更多的专项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阅读、记忆 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突发性的具有重大危害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为降低事件造成的人身、财产及环境损失,对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人员、设备、设施,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件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幼儿园班级教师要认真学习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配合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练,确保真正发生事故的关键时刻能够保障幼儿安全。 (二)做好班级日常安全管理 1.创建安全的班级环境 良好班级环境的首要标准就是安全,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件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创建安全的班级环境是消除班级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 确保幼儿一日生活安全 【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幼儿一日生活安全小视频”(网址:https://www./video/av418760473/) 【学生】观看 例如,晨检时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活动时注意器械和场地是否安全;上下楼梯时注意幼儿是否按秩序走右侧;睡眠时检查幼儿的睡姿和盖被情况;离园时认清家长,准确交接等。 3.进行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生活的环境不可能没有任何危险,班级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一切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 (三)处理安全事件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措施都是为了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因此,班级教师要提高处理安全事件的能力,在面对安全事件时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做好应急处理,阻止或减少对幼儿的伤害。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对于幼儿园幼儿不小心被剪刀、小刀等文具划伤与切伤的情况,你应该如何处理呢?”并随机邀请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聆听、回答 【教师】讲解第二节 幼儿园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 一、创建安全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包括班级物质环境和班级精神环境。创建安全的班级环境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杜绝安全隐患,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 (1)合理规划班级空间,注意预留幼儿活动空间、安全通道,将现有设备(如橱柜、玩教具陈列柜、桌椅、多媒体设备、钢琴等)摆放在最佳、最能发挥作用、最有利于幼儿活动的位置,使空间安排体现流畅性和秩序性。 (2)随时清除班级活动室、走廊、户外场地的不安全因素,清除地上的砖头、石子、碎玻璃及树枝等。 (3)注意检查班级及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是否有损坏迹象,一经发现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 (4)幼儿常用物品,如玩教具、洗漱用品及餐具等要定期清理、严格消毒。 (5)将物品分开摆放,将幼儿不常用的物品和危险物品放置在幼儿摸不到、拿不到的地方。 (6)在容易发生安全事件的位置设置相应的警告标识,提醒幼儿注意危险,如台阶、楼梯口等处。 (7)不给幼儿玩体积小、锐利或带有毒性物质的玩具及物品,以免其地玩弄时伤害自己或他人。 (8)要做到人走灯灭,不使用的电器及时切断电源;正确使用紫外线消毒灯。 (9)建立消防常规,凡是幼儿经过的走廊、过道或场所应经常检查,不堆放杂物,尤其是教室门口及幼儿园安全通道,必须保证出入畅通无阻。 (10)班内不准存放药品、消毒液等;教师给患病幼儿服药前,要仔细核对幼儿姓名、药品名称及用量等信息,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班级精神环境主要指教师和幼儿、家长之间及幼儿与幼儿之间所构成的教育氛围及人际关系的综合。教师应通过对班级精神环境的管理,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和安全感,避免幼儿因为情绪不佳、过度紧张和恐惧而发生安全事件。 (1)教师要以尊重、平等、民主为基本原则,以身作则,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幼儿关系、成人关系(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和与家长的关系等)。 (2)教师要绝对避免以体罚、恐吓、讽刺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3)教师要注意控制自身的情绪,避免幼儿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产生恐惧感。 (4)教师要及时对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进行干预和疏导,避免影响到其他幼儿。 二、确保幼儿一日生活安全 (一)入园的安全 入园环节容易发生幼儿丢失、幼儿患传染病入园感染其他幼儿等安全事件。因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幼儿园的晨检流程”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你从视频中了解到幼儿园的晨检流程是什么? 【学生】观看、回答 (1)认清本班幼儿及家长,认真做好幼儿的交接,清点幼儿人数。 (2)协助保健医生晨检,如发现患传染病幼儿及时告知家长,请幼儿痊愈后再入园。 (3)记清身体状况不佳及需要喂药的幼儿,注意在一日生活中给予特殊照顾。 (4)检查幼儿身上是否带有玻璃球、黄豆、小石子或小钉子等物品,及时没收或交给家长,以免幼儿在把玩时发生危险。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晨检的流程”(详见教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生】聆听、阅读 (二)盥洗的安全 盥洗环节容易发生幼儿拥挤摔倒、滑倒等安全事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地面和洗手台没有积水,避免幼儿滑倒。 (2)组织幼儿排队按秩序盥洗,避免幼儿争抢、拥挤,弄湿衣物。 (3)积极与幼儿园相关人员协调,使盥洗水温度适宜,水龙头出水速度适当。 (4)采用多种方式督促幼儿正确盥洗,保持个人卫生。 (三)进餐的安全 进餐环节容易发生幼儿烫伤、鱼刺卡喉咙、噎食等安全事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刚做好的饭、菜等要等温度适宜后再拿进活动室,避免烫伤幼儿。 (2)做好餐前准备,保证用餐环境清洁、餐具清洁、幼儿手脸清洁。 (3)帮助小班幼儿剔除饭菜中的鱼刺、骨头等,避免幼儿吞咽。 (4)不进行吃饭比赛,阻止幼儿狼吞虎咽。 (5)合理控制幼儿食量,既允许幼儿添饭、加菜,又要避免幼儿吃得过饱。 (6)维护进餐秩序,避免幼儿说笑、打闹引起噎食。 (7)餐前、餐后不安排剧烈活动,以免引起幼儿胃部不适。 (四)喝水的安全 喝水环节容易发生幼儿烫伤、呛水等安全事件,还可能因为饮用水或用具不洁导致幼儿肠胃不适等,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热水瓶放置应远离幼儿,避免幼儿拿到或碰倒。 (2)给幼儿的饮用水应清洁、卫生,不能是生水,水温应在40℃左右。 (3)饮水设备应定期消毒、清洗,幼儿饮水用具应每天消毒。 (4)幼儿剧烈运动后应让其稍事休息后再喝水,饭前、饭后提醒幼儿少喝水。 (5)提醒幼儿每次取水适量,慢慢喝,不在口中含水。 (6)提醒幼儿喝水时不打闹、不说笑,避免呛水。 (五)如厕的安全 如厕环节容易发生幼儿滑倒、被衣裤绊倒等安全事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无安全隐患。 (2)及时给遗尿幼儿换衣裤,并做好幼儿心理疏导,不可批评。 (3)小班幼儿如厕时帮助其穿脱裤子,避免如厕时摔倒。 (4)如幼儿大便异常,应及时记录,并告知家长。 (六)睡眠的安全 睡眠环节容易发生幼儿坠床、窒息等安全事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幼儿睡觉时教师要来回巡视,不得离岗,避免幼儿坠床。 (2)给带药来园的幼儿服药后,注意观察其是否嗜睡、是否有不良反应,醒后精神状态是否正常等。 (3)认真检查幼儿是否带了小物件到床上,如有发现及时没收,以免发生危险。 (4)纠正幼儿睡姿,提醒其不能蒙头睡、趴着睡等,避免影响呼吸。 (5)注意室内空调、暖气、灭蚊灯等的使用是否不利于幼儿的安全。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经典实例讲解、知识拓展、视频欣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意义与内容,掌握并学会幼儿园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第二节课传授新知 (35min) 【教师】讲解第二节: 幼儿园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 二、确保幼儿一日生活安全 (七)室内教育活动的安全 室内教育活动环节容易发生划伤等安全事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场地、设备、材料和物品等是否安全。 (2)每次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向幼儿提出活动的具体注意事项。 (3)加强幼儿活动的常规培养,形成和谐有序的活动氛围,避免活动中出现意外。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奔跑摔倒的甜甜“(详见教材),了解更多的处理安全事件的方法 【学生】阅读、记忆 (八)户外活动的安全 户外活动环节容易发生幼儿摔倒、运动不当导致身体不适等安全事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活动场地、活动器械,检查幼儿着装,保证幼儿活动自如。 (2)合理利用户外活动场地,保证幼儿活动空间充足且安全。 (3)活动前带领幼儿做好准备活动,并交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4)活动中观察幼儿的神态及行为,如幼儿的脸色、呼吸、出汗情况,动作的协调性,有无危险动作等。 (5)控制好幼儿运动量,注意动静交替,防止幼儿因突然运动或剧烈运动造成拉伤、扭伤等。 (6)活动后带领幼儿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活动流程。 (九)离园的安全 离园环节容易发生幼儿被接错、走失等安全事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与家长见面,亲手将幼儿交给家长。 (2)如遇陌生面孔来接幼儿,要与家长电话确认。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失踪’的贝贝“(详见教材),了解离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学生】阅读、记忆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课堂讨论话题:“上述案例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也留给幼儿园班级教师许多警示。请你说一说在幼儿离园时间,班级教师怎样做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呢?”并随机邀请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聆听、回答 三、进行幼儿安全教育 (一)幼儿安全教育的目标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要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安全教育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1.小班幼儿的安全教育目标 (1)不远离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不接触危险的物品,不去危险的地方。 (3)懂得玩大型器械的方法与规则。 (4)上、下楼梯时不拥挤。 (5)不乱吃东西,不将异物放入口、耳、鼻中。 (6)身体不适时知道主动告诉成人,知道打针、吃药能治病、防病。 【提示】《纲要》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中班幼儿的安全教育目标 (1)知道自己的幼儿园名称,父母的姓名,家庭电话、住址,与家人失散时懂得找民警求助。 (2)不玩危险游戏,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与求救。 (3)不吃不清洁的食品,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 (4)能配合成人要求治病与防病。 3.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遇到危险时知道简单的自救方法。 (2)初步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功能,知道简单的保护方法。 (3)了解简单的防病知识,知道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来增强体质。 各班教师应在安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制订具体的安全教育活动计划,使安全教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贯穿于幼儿园班级管理全过程。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 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园内安全制度教育 例如,幼儿不得随便离开自己的班级;不得进入厨房、库房等区域;外出活动要听从教师的指挥,不能擅自离开集体等。 2.班级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例如,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活动时整理好衣、裤,系好鞋带;攀爬时抓好栏杆,不做任何危险动作等。 3.交通安全教育 例如,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或停车处玩耍;乘车时要扶好、坐稳,头、手不伸出窗外等。 4.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安全教育 例如,通过安全教育使幼儿认识到水、火、电的危险,教育幼儿远离河湖,不独自游泳,不玩火,不摸插座、不摆弄电器等。 5.简单自救教育 例如,遇到火灾要拨打119,用湿布捂住口鼻;遇到煤气泄漏要先通风、呼吸新鲜空气;遇到地震应有序疏散或找角落躲好;独自被锁车内时按响喇叭求救;在公共场所走失时,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长的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6.防拐骗教育 班级教师应教育幼儿区别对待陌生人和熟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随便开门;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陌生人的钱物;不擅自离园出走,不单独外出;人多拥挤处要与大人携手同行;学会遇到坏人时呼救和求救的方法等。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小班防拐骗教育活动:遇到陌生人“(详见教材),了解更多的防拐骗教育活动 【学生】阅读、记忆 【政策引领】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政策引领板块“《指南》中关于幼儿安全教育的建议“(详见教材),了解更多的安全教育政策 【学生】阅读、记忆 (三)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 一般来说,班级教师开展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通过创设环境开展安全教育 例如,在公共走廊玻璃上张贴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等,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在洗手池旁的地面贴上标记,提醒幼儿排队洗手、不拥挤等。 此外,还可以创设一些安全教育的自由活动区角,如交警指挥岗亭、公共汽车站、医院救护中心等,让幼儿通过在自由区角的活动学习安全知识。 2.通过一日生活开展安全教育 例如,集体教学时要求幼儿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告诉他们歪坐椅子会倒,自己也会跌伤;自由活动时要求幼儿不攀爬栏杆、窗户,以免坠落摔伤等。 3.通过游戏开展安全教育 游戏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愉快地学习安全知识,亲自尝试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要比教师说教有效得多。 4.通过故事开展安全教育 例如,在某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隔壁班小朋友前不久不小心割伤手的事例,以“伤疤的故事”为题开展活动,讲述小朋友受伤的经历,从而让幼儿牢记手工刀、手工剪等尖锐物品的危险性。 在运用故事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讲完故事后将安全知识也讲清楚。例如,在某大班“防止烫伤”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在讲述某幼儿被烫伤的故事后,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与讨论“什么原因导致小朋友受伤”“怎样做可以预防这次事故的发生”“被烫伤了该怎么办”等问题。 5.通过演练开展安全教育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幼儿园的消防演练”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你从视频中了解到幼儿园的消防演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学生】观看、回答 例如,在地震逃生演练活动中,教师按照演练方案,组织幼儿沿着事先确定好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到操场上;有些幼儿不能及时撤离,教师就告诉他们马上躲到课桌下、床下等待救援,争取将地震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6.通过家园合作开展安全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宣传栏、家长园地、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在生活中加强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家长学校中开展本班家长的安全教育培训,让家长自身增长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密切配合幼儿园做好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 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有趣的亲子互动活动,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懂得运用学到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来保护自己。 【教师】讲解第三节 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 一、常见的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 (一)环境因素引发的安全事件 1.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雨、洪水、台风等)是人力无法控制的,不仅会给幼儿园带来严重损失,还会直接威胁到幼儿的生命安全。 2.场地、设施引发的安全事件 例如,活动场地不平整导致幼儿摔伤,建筑物中的门窗或栏杆不牢固掉落后砸伤幼儿,安全出口少且狭窄导致紧急情况下幼儿不能顺利逃生或造成踩踏事故等。 3.材料物品等引发的安全事件 例如,幼儿园使用上下铺床位但防护措施不牢固导致幼儿坠落摔伤,家具甲醛超标导致幼儿患病,提供的玩教具有尖锐棱角导致幼儿被划伤等。 (二)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件 1.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引发的安全事件 例如,幼儿园接送制度不健全会导致幼儿被错接或走失,外来人员来访制度不健全会导致社会不良人士入园侵害幼儿,食品卫生制度不健全会导致幼儿因食物不洁生病甚至中毒等。 2.教师工作失职引发的安全事件 例如,因开紫外线消毒灯导致幼儿眼睛灼伤,外出活动看管不严使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导致幼儿走失或受伤,幼儿午休时间离岗或未检查幼儿睡姿导致幼儿坠床摔伤或窒息等。 3.幼儿缺乏安全意识引发的安全事件 例如,幼儿把小物体放入口、耳、鼻中造成异物入体或窒息;幼儿贪玩、好动,经常攀爬、跳跃导致摔伤或骨折;幼儿轻信陌生人导致被拐骗等。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原因分析“(详见教材),学会对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原因的合理分析 【学生】阅读、记忆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课堂讨论话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二、三、四安全事件反映出班级管理的问题。”并随机邀请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聆听、回答 二、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 (一)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依据 当班级中发生安全事件时,教师应做好事后处理,处理的依据主要是幼儿园的幼儿安全事件处理制度。 幼儿安全事件处理制度通常由园方(领导小组、教职工)与家长一起制订。制订幼儿园安全事件处理制度,一方面能让教师和家长明确各自的职责,避免出现互相推脱、互相谴责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安全事件处理的效率,保证急救工作有序进行。 (二)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 安全事件发生后,班级教师一定要冷静、迅速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果幼儿是意外受伤,教师首先要判断幼儿受伤的大致程度,程度较轻的(如轻微烫伤、表皮擦伤、碰伤等)可送往保健室;程度较重的(如伤口较大、脱臼、骨折、抽搐等)要第一时间告知园领导。若幼儿园不能解决,班级教师要立即将幼儿送往医院,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如果是遭遇火灾、地震等灾害,教师也要尽可能保持镇定,按照逃生演练的既定程序,第一时间将幼儿安全、有序地撤离现场。 2.以人为本原则 安全事件发生后,班级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和情绪状态,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能在幼儿面前表现得惊慌失措;其次,要及时安抚受伤幼儿及班级其他幼儿的情绪。 3.真诚沟通原则 安全事件发生后,教师首先要及时将消息告知幼儿家长,在说明事情发生的过程时一定要做到诚恳、诚实、诚意。首先,态度要诚恳,不能搪塞敷衍,更不能强词夺理。其次,转述要诚实,要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如实告知家长,不能逃避责任、隐瞒事实。最后,行动要有诚意,安全事件发生后,教师应适时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情况,并为幼儿及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勇于担责原则 安全事件发生后,真诚恳切地承认错误、承担后果,远比逃避和推卸责任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谅解。因此,教师应尽快从自责懊悔的情绪中走出来,以积极合作的态度面对家长,勇敢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经典实例“幼儿眼部意外伤害的处理“(详见教材),了解更多的处理幼儿意外伤害的技巧 【学生】阅读、记忆 【师生互动】教师讲解完成“拓展与实践——守护幼儿安全“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开展拓展与实践活动 【学生】聆听、记忆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通过经典实例讲解、视频欣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幼儿园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学会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方法法治讲堂 (5 min) 【教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法治讲堂——用法治思维为校园安全‘撑腰’’“(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畅谈学习感悟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成为悬在学校和教师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有些学校甚至受到“校闹”困扰,教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得不到维护,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责任。化解校园安全困境,需要用法治思维为校园安全“撑腰”。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通过法治讲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体悟用法治思维为校园安全“撑腰”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的意义与内容、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依据和原则及幼儿园班级的日常安全管理等知识;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幼儿园班级的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并学会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处理安全事件的能力。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幼儿园班级的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请认真完成“拓展与实践——守护幼儿安全“的实践活动。 简述幼儿园班级安全事件的处理依据和原则。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案例分析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复习并加深对幼儿园班级的安全管理的记忆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幼儿园班级的安全管理的知识,效果不错。教师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是与学生探讨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认识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