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16课 了解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相关法律法规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和消费者的其他权利的内容 (2)了解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方式的定义和类别 (3)了解网络纠纷的管辖权相关内容 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学习处理网络纠纷,增强学生的应对水平,培养学习正确处理纠纷的能力,从而养成遇事不骄不躁不推脱的良好性格,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和消费者的其他权利的内容 教学难点: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方式的定义和类别和网络纠纷的管辖权相关内容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 案例导入(5 min)→ 传授新知(25 min)→课堂拓展(10min)→活动评价(3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 传授新知(17 min)→ 分组讨论(15min)→活动评价(3 min)→ 课堂小结(3 min)→ 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 min)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导入 (5 min) 【教师】导入案例:进口奶粉不符合安全标准 消费者索赔十倍赔偿金(详见教材),提出问题,板书 案例中的淘宝店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学生】阅读案例、思考、自由讨论 【教师】随机叫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聆听、记录 【教师】板书 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 通过互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电子商务消费者相关的权利和保护措施有哪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新知 (25 min) 【教师】讲解新知: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及其保护和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及其保护 一、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及其保护 1.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的定义 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是指消费者使用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2.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二、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及其保护 1.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五款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在互联网中对个人信息的支配、控制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 《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和《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对电子商务活动中个人信息的保护做出了详细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收集、使用其用户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明示用户信息查询、更正、删除及用户注销的方式、程序,不得对用户信息查询、更正、删除及用户注销设置不合理条件。 【学生】聆听、记录、思考、记忆 【教师】引入案例:用户买机票后被骗12万 携程被曝存在信息管理漏洞 【学生】阅读、理解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消费者的其他权利 1.消费者结社权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2.消费者知识获取权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3.消费者监督权和检举权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及其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及其保护和消费者的其他权利的相关内容课堂拓展 (10 min) 【教师】讲解课堂拓展内容,提出问题并分组 阅读“淘宝网”有关消费者保障服务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淘宝网”的消费者保障服务策略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 【教师】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在支付消费者保护费之后,卖方获得消费者保护商店的标志,该标志更加清晰,并且将消费者保护商店与非消费者保护商店区分开来。增强了消费者保护商店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2.提高消费者对商店的信任。 3.随着商品流量和体积的增加,许多买家对保护消费者的卖家商店感兴趣。 通过课堂拓展,让学生了解淘宝网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哪些,从而巩固课堂知识活动评价 (3 min) 【教师】对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分值自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实得分能够理解电子商务消费者享有的各项权利40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为电商企业消费者保护提出建议40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10小组成员间协作良好10【学生】聆听、记录、思考 通过评价环节,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可以通过评价进行对比学习,取长补短第二节课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导入案例:eBay在线纠纷解决中心的设计理念与机制(详见教材),提出问题,板书 什么是电子商务在线纠纷解决?这种纠纷解决方式的产生有怎样的意义? 【学生】阅读案例、思考、自由讨论 【教师】随机叫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聆听、记录 【教师】板书 电子商务在线纠纷 通过互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电子商务在线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哪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新知 (17 min) 【教师】讲解新知: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方式的定义 在线争议解决方式,是指利用互联网虚拟性、全球性进行的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在线调解、在线投诉、在线仲裁、在线诉讼等方式。 在线争议解决方式适用于电子商务纠纷及包括传统商务活动在内的各种争议,电子商务纠纷也可以通过传统的争议解决方式来解决,究竟选择哪种解决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教师】提出问题 你认为在线争议解决方式与传统的诉讼方式有哪些不同?有何优点,又可能会有哪些不足? 【学生】思考、讨论、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方式的类别 1.在线调解 调解,是指中立第三方为双方当事人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 在线调解,是指中立第三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为双方当事人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一种在线争议解决方式。 在程序上,由一方当事人向调解中心提出调解申请,调解中心联系双方当事人,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调节。与传统线下调解相比,区别只在于交流方式转移到了线上。 2.在线投诉 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 在线投诉,是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中的投诉系统,向有关组织或部门提出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在线争议解决方式。 3.在线仲裁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具有强制执行力。 在线仲裁,是指纠纷双方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第三者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对争议进行评判、做出裁决,并约定自觉履行裁决的一种在线争议解决方式。 在线仲裁中,仲裁机构、仲裁员、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如仲裁文书、证据提交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实现网上虚拟庭审、网上虚拟合议等事项。 4.在线诉讼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 在线诉讼,是指依托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网上法庭中进行在线起诉、立案、举证、审理、裁判等庭审工作的一种网络司法方式。 在线诉讼的程序与法院庭审的程序是相同的,原告应准备起诉状、证据等材料,在线立案。被告会收到法院送达的应诉短信通知,在线接收起诉状、提交答辩状或提起反诉。庭审过程也通过网络进行,并在线接收裁判结果。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教师】讲解拓展内容: “互联网+司法”:北京互联网法院平均庭审时长37分钟,提出问题 “互联网+司法”有哪些优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 【教师】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网络纠纷的管辖权 1.国内纠纷管辖权 除法院明确规定外,一般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案件通常由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管辖权规定。(详见教材) 电子合同纠纷管辖权的关键,在于对合同签订地和履行地的确认。《合同法》中规定(详见教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详见教材)。 2.涉外纠纷管辖权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章“对涉外民事诉讼”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国境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国境内,或者被告在中国境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国境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上述地点都不在中国境内,只能向国外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学生】聆听、记录、思考、记忆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方式的定义是什么;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方式的类别有哪些;了解网络纠纷的管辖权的相关内容相关内容分组讨论 (15 min) 【教师】引入案例:互联网法院审理宣判全国首例“暗刷流量”案(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阅读 【教师】提出问题、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国内一些在线争议解决平台的相关资料,以PPT展示的形式分享给全班同学,对平台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尝试为平台的改进提出建议。(在线争议解决平台可选择“12309中国检察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和解监督平台”“北京/浙江/广州互联网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 【学生】讨论、思考、总结、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在线解决争议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同时出现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各平台水平参差不齐,各有好坏,大家要正确使用平台,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平台 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各平台在线解决争议的相关内容的了解,拓展知识面活动评价 (3 min) 【教师】对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分值自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实得分能够掌握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的方式40能够了解国内各个在线争议解决平台及各平台的管辖范围40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10小组成员间协作良好10【学生】聆听、记录、思考 通过评价环节,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可以通过评价进行对比学习,取长补短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电子商务消费者受尊重权、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和消费者的其他权利的内容;了解了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方式的定义和类别;了解网络纠纷的管辖权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及常见的在线解决争议的方式方法,正确对待电子商务消费权益和网络纠纷。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案例分析”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延展知识面,加深学习内容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少,贴近生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通过分组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利用案例分析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从而使课堂内容的吸收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