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7章 砂 浆7.1 砌筑砂浆7.2 抹面砂浆7.1 砌筑砂浆7.1.1 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及要求 1.水泥 水泥是砌筑砂浆中的主要胶凝材料,选用水泥时应满足下面的要求: 1)水泥的品种 应优先选用通用水泥中的品种,同时尽量不要混用不同品种的水泥,因为每一个品种水泥有其自身的特性,避免造成水泥性能的降低。 2)水泥的强度等级 砌筑砂浆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为了保证砂浆必要的和易性,《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中规定,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3,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与掺加料总量宜为(300~350)kg/m3。 2.石灰 为了改善砂浆的某些性能,常常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适量的石灰,配制成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石灰通常是以石灰膏的形式掺入,石灰膏是生石灰块经熟化后陈伏14d沉淀下的膏状体,主要是含过量水的Ca(OH)2,消石灰粉不得直接掺用。 3.砂 砌筑砂浆的用砂应符合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且对砂的最大粒径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砂的含泥量有严格规定。 4.塑化材料 粉煤灰是砂浆中较为理想的塑化材料,掺入砂浆后可提高或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塑性,同时又可节约水泥,降低工程成本。 微沫剂是砂浆中另一类塑化材料,是以普通型减水剂中木质素磺酸钙为主,可以达到增塑目的。 甲基纤维素作为增塑材料,主要作用是减少砂浆泌水,防止砂浆离析,便于施工操作。7.1.2 砌筑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 1.砂浆的和易性 为了保证砂浆硬化后的性能,砂浆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和易性良好的砂浆易于在块体材料上均匀铺展、厚度一致、灰层饱满,达到牢固黏结上下块材的目的。砂浆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 1)流动性(稠度) 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是否易于流动的性能。其大小用沉入度(或稠度值mm)表示,即砂浆稠度测定仪的圆锥体沉入砂浆深度的毫米数。 砂浆稠度的选择与砌体种类有关,可参考表7-1选用。表7-1 砌筑砂浆的稠度(JGJ98—2000) 2)保水性 保水性是指新拌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保水性好的砂浆不易分层、泌水,保水性差的砂浆会影响胶凝材料的正常硬化,从而降低砌体质量,尤其是砂浆在存放、运输和使用中,提出保水性要求,可以避免水分流失而影响施工作业面块体材料的黏结强度。 砂浆保水性常用分层度(mm)来表示。分层度大,砂浆保水性差,易产生分层离析,不便于保证施工的质量。分层度过小,其保水性太强,在砂浆硬化过程中易发生收缩开裂影响黏结力。砂浆分层度不宜大于20mm,通常以(10~20)mm为宜。 为改善砂浆保水性,常掺入石灰膏、粉煤灰或微沫剂、塑化剂等。 预拌砂浆的保水性测定可参照最新规范《预拌砂浆》(JG/T230—2007)进行。 2.硬化砂浆的技术性质 1)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 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砂浆的强度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块,按标准条件养护至28d的抗压强度平均值而确定的。砂浆强度等级有M20、M15、M10、M7.5、M5和M2.5六个级别,常用M2.5~M10的砂浆。对特别重要的砌体和耐久性要求高的工程,宜用强度等级高于M10的砂浆。 影响砂浆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用简单的公式表示砂浆的抗压强度与其组成之间的关系很困难,因此,实际工程中对于具体的材料大多根据经验和试配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用于不吸水底层材料(如致密的石材)的砂浆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灰水比,其关系式为(7-1)式中:fmu——砂浆28d的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28d的实测抗压强度(MPa); ? ?——灰水比;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由表7-2选用。 用于吸水底层材料(如砖)的砂浆,即使用水量不同,由于底层吸水且砂浆具有一定的保水性,经底层吸水后,所保留在砂浆中的水分几乎是相同的,因此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而与砂浆中的灰水比基本无关。强度公式如下(7-1)式中:fmu——砂浆28d的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28d的实测抗压强度(MPa); ?Qc——1m3砂浆中水泥用量(kg);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由表7-2选用表7-2 砂浆特征系数 2)黏结力 由于砖石等砌体是靠砂浆黏结成整体的,因此要求砂浆与基层之间有一定的黏结力。一般情况下砂浆的抗压强度越高,则其与基层之间的黏结力越强。此外,黏结力也与基层材料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润湿状况及施工养护条件等有关。 3)变形性 砂浆作为砌体的组成部分,相对块体材料而言,弹性模量较低,因此在承受荷载时,变形相对较大,易引起砌体发生沉降开裂。另外,砂浆常暴露于大气中受温度作用也易变形,因此,工程上应尽量将其变形控制在最小值。7.1.3 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1.确定砂浆的试配强度(fm,0)fm,0=f2+0.645(7-3)式中:fm,0——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f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σ——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1MPa。 砌筑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有统计资料时,应按下式计算(7-4)式中:fm,i——统计周期同一品种砂浆第i组试件的强度(MPa); ?μfm——统计周期同一品种砂浆m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同一品种砂浆试件的总组数,n≥25。 (2)当不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7-3取用。表7-3 砂浆强度标准差选用值2.计算水泥用量(Qc)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7-5)式中: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m3; ?fm,0——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fce——水泥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α=3.03,β=-15.09。 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值时,可按下式计算fcefce=γc·fce,k(7-6)式中:fce,k——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MPa); 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无统计资料时γc可取1.0。 3.确定混合材料用量(QD) 水泥混合砂浆中的掺和料应按下式确定:?QD=QA-Qc(7-7)式中:QD——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加料用量,精确至1kg(石灰膏、黏土膏和电石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mm±5mm,当石灰膏为不同稠度时,其换算系数如表7-5所示); 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Q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kg~350kg之间)。表7-4 石灰膏不同稠度时的换算系数4.确定砂用量Qs?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应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kg/m3)。 5.确定用水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用水量可根据砂浆稠度要求控制在240kg~310kg,并通过试验确定。7.2 抹面砂浆7.2.1 普通抹面砂浆 1.组成材料 1)胶凝材料 通用水泥品种均可使用,底层若用石灰砂浆,则石灰膏需陈伏两周以上,面层用石灰膏需陈伏一个月以上。 2)砂 宜用中砂或中砂与粗砂混合使用,在缺乏中砂、粗砂的地区,可以使用细砂,但不能单独使用粉砂。一般底层、中层用砂的最大粒径为2.5mm,面层用砂的最大粒径为1.2mm。 3)加筋材料 加筋材料包括麻刀(用麻刀机打成的絮状麻丝、碎丝纤维)、纸筋(稻草、麦秆的加工品)、玻璃纤维(玻璃的加工品)等。加入纤维材料是为了提高砂浆的抗拉强度,有效防止抹灰层开裂。 4)胶料 为提高砂浆黏结力,增加面层的柔韧性,常常在砂浆中掺入聚合物。 2.砂浆配比 对于抹面砂浆一般无具体强度要求,但对其流动性、保水性、黏结力要求很高,通常是选择经验配比,而不作计算。常用的抹面砂浆配合比见表7-6。表7-5 常用的抹面砂浆配合比 1.主要组成材料 1)胶凝材料 水泥,常用的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白色水泥、彩色水泥和铝酸盐水泥。 2)集料 装饰砂浆是通过集料的外露、色彩、粒径来表现其装饰性,因此除普通砂外,还常用彩釉砂和着色砂、石渣等。 彩釉砂是由各种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或白云石颗粒加颜料焙烧后再经化学处理制得的。其颜色有深黄、浅黄、象牙黄、玉绿、碧绿、赤红、天蓝等。 着色砂是在石英砂或白云石细粒表面进行人工着色而制得的。着色材料为矿物颜料。因此,人工着色的砂粒色彩鲜艳,耐久性好。 石渣也称为米石,是由天然大理石、花岗石等破碎加工而成的。按粒径可分为:大二分(20mm)、分半(15mm)、大八厘(8mm)、中八厘(6mm)、小八厘(4mm)和米粒石(?1.2mm?)。对石渣粒径的选择可根据要求而异,如表现粗犷、质感强烈的效果,选择粗石渣;趋于细腻,可选细石渣。 3)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可作为一种有机胶凝材料(俗称“胶料”)在灰浆、砂浆、混凝土中使用。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混合使用,达到互补、强化。装饰砂浆中常用的合成树脂主要品种有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醋酸乙烯等。 4)颜料 装饰砂浆用于室外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选择颜料时注意避免褪色、变色等问题,尽量选用耐久性好的颜料,以保证饰面质量。 2.装饰砂浆种类 装饰砂浆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1)灰浆类饰面 灰浆类饰面是通过对着色的水泥砂浆表面形态的艺术加工,获得一定的线条、纹理等质感的砂浆。其主要特点是施工操作方便、造价较低廉,装饰效果好。 常用的灰浆类饰面有: (1)拉毛。拉毛是用铁抹子,将未硬化的水泥灰浆罩面轻压后顺势拉起,反复拍拉后形成一种凹凸面层,一般的拉毛长(4~20)mm,质感丰富。拉毛抹灰多用于礼堂或家庭视听室的墙面、顶棚或外墙面上。 (2)甩云朵片。用铁抹子或胶辊压平一部分凸起浆块,产生一个个不规则又很美观的小平台面,形成类似于树皮状的砂浆,又像云朵,立体感很强。云朵片上还可给平面部分或全部墙面滚、喷涂料,变换色彩。 (3)拉条。拉条是在面层砂浆抹好后,用一凹凸状辊轴在砂浆表面滚压出线条,形成立体感强的条纹,条纹有半圆形、波纹形、梯形等多种图案,条纹粗细可分,间距可调。 (4)喷涂。喷涂是利用喷斗器或一种挤压式砂浆泵,将水泥砂浆喷涂在表面上,为了提高砂浆的喷涂效果,常掺入一些聚合物增加和易性,易于喷涂施工。由于喷涂时在表面形成了颗粒或花点状的饰面层,提高了面层的装饰效果,最后在面层上喷一层甲基硅树脂疏水剂,提高面层的耐污染性。 2)石渣类饰面 石渣类饰面是在水泥砂浆中再掺入各种彩色石渣,通过水洗、斧剁、磨平等工序除去表面浆层,半露或露出石渣,获得一定颜色、质感的砂浆。其主要特点是色泽明亮、质感丰富,不易褪色、经久耐用。 (1)水磨石。 水磨石是按设计要求在彩色水泥或普通灰水泥中加入一定规格、比例、色调的彩色石渣,加水拌匀作为面层材料,铺敷在普通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基层之上,经成型、养护、硬化后,再经洒水粗磨、细磨、抛光、切边(预制板)、打蜡而成的仿石饰面。 ①水磨石饰面的特点。强度高、耐久,面光而平,石渣显现自然色之美,装修操作灵活,所以应用广泛。墙面、地面、柱面、台面、踢脚、踏步、隔断、水池等处均可使用。 ②水磨石面层用料。水泥与石渣体积之比为1∶2~1∶3,石渣粒径不大于面层厚度的2/3,水灰比控制在0.45~0.55。拌匀后按序摊铺、滚压、拍抹整平。地面等处一般按设计要求用分格条划分方块或拼组花形。分格嵌缝条可用黄铜、铝、不锈钢或玻璃条。预先用水泥准确固定分格条,其高与水磨石面层设计厚度一致,一般是(10~15)mm。面层终凝后洒水养护(2~4)周。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后,经试磨成功,可正式磨平、磨光。大面积的用磨石机,小面积的或局部转角、窄边的可手工磨光。全部磨光后,清洗表面,上蜡或涂丙烯酸类树脂保护膜。 (2)水刷石。 将水泥石渣浆涂抹在基层上,待水泥浆初凝后,用水刷洗、冲淋以洗掉凝结后的水泥浆,使石渣外露的一种石质装饰层。其石质感强,且显粗犷。为了减轻普通水泥的沉暗色调,可用彩色水泥底的水刷石,装饰效果更好。 (3)干黏石。 又称甩石子,是在水泥浆或掺入聚合物水泥砂浆黏结层上将石渣或彩色石子等黏在其上、拍平、压实。石粒的2/3压入黏结层内,要求黏牢、不掉粒且不露浆。其施工操作比水磨石、水刷石等简单,与水刷石相比,一般可节省水泥30%~40%,节约石渣50%。 (4)剁斧石。 又称剁假石、斩假石。其与质感细腻的水磨石不同,是一种将凝固的水泥石渣面层剁琢变毛,呈现粗琢面具有天然石材质感的一种饰面。其最大特点是极像天然石材。剁斧石常用于勒脚、柱面、柱基、石阶、栏杆、花坛、矮墙等部位。 剁斧石用料为:32.5级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白水泥,纯洁粗砂或粒径小于2.5mm中砂,中八厘或小八厘石渣和石屑粉。欲获花岗石效果,须另加入适量(3~5)mm粒径的黑色或深色小粒矿石,以及无机矿物颜料和净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