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1张PPT)第11章 防水材料11.1 沥青11.2 防水卷材11.3 防水涂料11.1 沥 青11.1.1 石油沥青 1.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 1)组分 石油沥青是由许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组成是碳和氢。由于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常将石油沥青中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物质划分为若干组,称为“组分”。石油沥青中各组分含量的多少,与沥青的性质有直接关系。沥青中各组分的主要特性如下: (1)油分。油分是石油沥青中最轻的组分,密度为(0.7~1)g/cm3,常温下为淡黄色液体,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苯、三氯甲烷等),但不溶于酒精。油分在石油沥青中的含量为40%~60%,赋予石油沥青流动性。 (2)树脂。树脂为密度大于1g/cm3的黄色至黑褐色黏稠状半固体,能溶于汽油。树脂在石油沥青中的含量为15%~30%,赋予沥青塑性和流动性。 (3)地沥青质。地沥青质是石油沥青中最重的组分,密度大于1g/cm3,常温下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固体粉末,能溶于二硫化碳和三氯甲烷,但不溶于汽油和酒精。地沥青质在石油沥青中的含量约为10%~30%,其含量越多,石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黏性越大,也愈脆硬。 此外石油沥青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固体石蜡,它会降低沥青的黏性和塑性,同时对温度特别敏感(即温度敏感性大),是石油沥青中的有害成分。 石油沥青中各组分是不稳定的。在阳光、热、氧气、水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密度小的组分会逐渐转化为密度大的组分,油分、树脂的含量会逐渐减少,地沥青质的含量逐渐增多,这一过程称为沥青的老化。沥青老化后流动性、塑性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脆裂甚至松散,使沥青失去防水、防腐作用。 2)石油沥青的结构 胶体理论认为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是石油沥青的三大主要组分。油分和树脂可以互相溶解,树脂能浸润地沥青质,而在地沥青质的超细颗粒表面形成树脂膜。所以,石油沥青的结构是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形成胶团,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形成胶体结构。在沥青胶体中,从地沥青质到油分是均匀逐步递变的,并无明显界面。 根据石油沥青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其胶体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溶胶型结构、凝胶型结构和溶-凝胶型结构。 (1)溶胶型结构。当油分和树脂较多时,胶团外膜较厚,胶团之间相对运动较自由,这种胶体结构的石油沥青称为溶胶型石油沥青。溶胶型石油沥青的特点是,流动性和塑性较好,开裂后自行愈合能力较强,但对温度的稳定性较差,温度过高会流淌。 (2)凝胶型结构。当油分和树脂含量较少时,胶团外膜较薄,胶团靠近聚集,相互吸引力增大,胶团间相互移动比较困难,这种胶体结构的石油沥青称为凝胶型石油沥青。凝胶型石油沥青的特点是,弹性和黏性较高,温度敏感性较小,开裂后自行愈合能力较差,流动性和塑性较低。 (3)溶-凝胶型结构。当地沥青质不如凝胶型石油沥青中的多,而胶团间靠得又较近,相互间有一定的吸引力,形成一种介于溶胶型和凝胶型两者之间的结构,即溶-凝胶型结构。溶-凝胶型结构石油沥青的性质也介于溶胶型和凝胶型二者之间。这类沥青在高温时具有较低的感温性,低温时又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大多数优质的石油沥青都属于这种结构类型。 2.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黏滞性(黏性) 黏滞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黏滞性大小与温度、石油沥青各组分含量有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黏滞性降低;反之,则黏滞性提高。石油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较多,同时有适量的树脂,而油分含量较少时,其黏滞性较大。 液态石油沥青的黏滞性用黏度表示,以液态石油沥青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经过规定直径的孔漏下50ml所需的时间(s)表示。黏度越大,沥青流出时间越长,则黏滞性越大。 固态或半固态石油沥青的黏滞性用针入度表示。针入度是指在25℃的条件下,以质量为100g的标准针,经5s的时间沉入沥青中的深度,每深入1/10mm定为1度。针入度越大,石油沥青的流动性越大,黏滞性越小。针入度是划分石油沥青牌号的主要依据。 2)塑性 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不破坏,外力去掉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塑性是沥青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石油沥青之所以能被制造成性能良好的柔性防水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塑性。 石油沥青塑性大小与温度及各组分含量有关,温度升高,塑性增大,反之塑性降低。当石油沥青中树脂含量较多,同时有适量的油分和地沥青质存在时,塑性越大。塑性反映了石油沥青开裂后的自愈能力及受机械应力作用产生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在常温下,塑性较好的沥青产生裂缝时,也可能由于特有的黏塑性而自行愈合。 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延伸度)表示。延度是石油沥青被拉断时拉伸的长度,以cm为单位。延度越大,石油沥青的塑性越好。 3)温度敏感性 温度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性能,是沥青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变化程度越小,表示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反之,温度敏感性越大。温度敏感性大的沥青,温度降低时,很快变成脆硬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非常容易产生裂缝以致破坏;而当温度升高时即成为液体流淌,失去防水能力。因此,用于防水工程的石油沥青,要求具有较小的温度敏感性,以免出现低温时脆裂、高温时流淌的现象。 石油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其温度敏感性。沥青中含蜡量较多时,则会增大其温度敏感性。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加入滑石粉、石灰石粉、橡胶或其他矿物填料来减小其温度敏感性。 石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表示。软化点是指石油沥青材料由固体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黏稠液体状态时的温度。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 4)大气稳定性 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也称为石油沥青材料的耐久性。在自然气候作用下,沥青的化学组分和性能都会发生变化,油分和树脂逐渐减少,地沥青质逐渐增多,使沥青的流动性和塑性逐渐减少,硬脆性逐渐增大,甚至脆裂。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加热蒸发损失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其测定方法是:先测定沥青试样的质量和针入度,然后将试样置于加热损失专用烘箱内,在163℃条件下蒸发5h,待冷却后再测定其质量和针入度。沥青的蒸发损失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可分别按下式计算:(11-1)(11-2)? 沥青的蒸发损失率越小,蒸发后针入度比越大,表示大气稳定性越好,老化越慢,耐久性越高。 5)安全性 沥青的闪点和燃点可用来评定其安全性品质。闪点和燃点的高低表明沥青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大小,关系到运输、储存和加热使用等方面的安全。 石油沥青加热后会产生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火即发生闪火现象。当开始出现闪火时的沥青温度,称为闪点。是从防火要求提出的指标。施工时熬制沥青的温度不得超过闪点温度。 燃点是指加热沥青产生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能持续燃烧5s以上时,此时沥青的温度即为燃点。燃点温度比闪点温度约高10℃。 3.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和选用 1)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石油沥青按用途不同分为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防水防潮石油沥青和普通石油沥青。石油沥青的牌号主要根据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等指标划分,并以针入度值表示其牌号。沥青的牌号越大,黏滞性越小(即针入度越大),塑性越好(即延度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大(即软化点越低)。 土木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是建筑石油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这两类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见表11-1。表11-1 建筑石油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2) 石油沥青的选用 选用沥青材料时,应根据工程性质及当地气候条件、工作性质(房屋、道路、防腐)、使用部位(屋面、地下)以及施工方法等来选用不同品种和牌号的沥青(或选用2种牌号沥青混合使用)。对一般温暖地区、受日晒或经常受热部位,为防止受热软化,应选择牌号较小的沥青;在寒冷地区,夏季曝晒、冬季受冻的部位,要同时考虑受热软化和低温脆断,应选用中等牌号沥青;对一些不易受温度影响的部位,应选用牌号较大的沥青。当缺乏所需牌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牌号的沥青进行掺配。 建筑石油沥青黏滞性较大,耐热性较好,塑性较差,主要用于生产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沥青嵌缝油膏等,广泛应用于建筑防水及防腐工程。用于屋面防水的沥青材料不但要求黏滞性大,以便与基层联结牢固,同时要求温度敏感性小(即软化点高),以防夏季高温流淌,冬季低温脆裂。一般屋面沥青材料的软化点要高于当地历年来最高气温20℃以上,但不宜过高,以防冬季开裂。对于屋面防水工程,需要选择软化点较高的沥青,常用10号或10号与30号掺配的混合沥青;对于地下防水工程要考虑沥青的耐老化性,—般选用软化点较低的沥青,通常为40号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主要用于道路路面及厂房地面,用于拌制成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可用作密封材料以及沥青涂料等。一般选用黏滞性较大和软化点较高的沥青品种。 4.沥青的掺配 当单独使用一种沥青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可用同产源的两种不同牌号沥青进行掺配。所谓同产源是指同属石油沥青,或同属煤沥青。两种沥青掺配的比例可按下式计算:(11-3)软硬沥青掺量(%)=100-较软沥青掺量11.1.2 煤沥青 煤沥青是由煤干馏得到煤焦油,再将煤焦油蒸馏出轻油、中油、重油和蒽油后所剩的残渣中得到的副产品。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韧性较差,容易因变形而开裂;温度敏感性较大,夏天易软化流淌,冬天易脆断;大气稳定性差,易脆断老化;含有蒽、萘和酚,故有毒性和刺激性臭味,具有较高的抗腐蚀作用;因表面活性物质较多,与矿物表面的黏附力好。煤沥青主要用于铺路、配制防腐剂和黏合剂,也可用于地面防潮、地下防水等工程。11.1.3 改性石油沥青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应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如在高温条件下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低温条件下具备良好的弹性和塑性;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老化能力;与各种矿物和结构表面要有较强的黏附力等。通常石油加工厂生产的沥青不—定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使沥青防水工程漏水严重,缩短使用寿命。为此,常在沥青中加入橡胶、树脂和矿物填料等改性材料,来改善沥青的多种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1.橡胶改性沥青 橡胶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常用的橡胶改性材料有氯丁橡胶、再生橡胶、热塑性丁苯橡胶(SBS)等。橡胶和沥青有很好的共混性,并能使石油沥青兼具橡胶的很多优点,如高温变形小,低温柔韧性好等。橡胶改性沥青克服了传统沥青材料热淌冷脆的缺点,提高了沥青材料的强度和耐老化性。 2.树脂改性沥青 在沥青中掺入适量的树脂改性材料后,可以改善沥青的耐寒性、耐热性、黏结性和抗老化性。但树脂和石油沥青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可利用的树脂品种也较少,常用的树脂改性材料有古马隆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 3.橡胶和树脂共混改性沥青 在沥青材料中同时掺入橡胶和树脂,使沥青同时具有橡胶和树脂的特性,而且树脂比橡胶便宜,橡胶和树脂又有较好的混溶性,故改性效果较好。常用的有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改性沥青、聚氯乙烯-橡胶共混改性沥青等。 配制时,采用的原材料品种、配比、制作工艺不同可以得到许多性能各异的产品,如卷材、密封材料、防水涂料等。 4.矿物填料改性沥青 在沥青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矿物填料,可提高沥青的耐热性、黏滞性和大气稳定性,减小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同时可节省沥青用量。一般矿物填料的掺量为20%~40%。 常用的矿物填料有粉状和纤维状两大类。粉状的有滑石粉、白云石粉、石灰石粉、粉煤灰、磨细砂等,纤维状的有石棉粉等。粉状矿物填料加入沥青中,可提高沥青的大气稳定性,降低温度敏感性,纤维状的石棉粉加入沥青中,可提高沥青的抗拉强度和耐热性。 11.2 防水卷材11.2.1 沥青防水卷材 1.石油沥青纸胎油毡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是用较低软化点的石油沥青浸渍原纸制成油纸,然后用较高软化点的石油沥青涂盖油纸两面,再撒布或涂布隔离材料所制成的一种纸胎防水卷材。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按所用隔离材料不同分为粉状面油毡和片状面油毡,表示为“粉毡”和“片毡”。 油毡按所用纸胎1m2的重量克数分为200号、350号和500号3种标号,按物理性能分为合格品、一等品和优等品3个等级。各标号、等级油毡的物理性能见表11-2。其中,200号油毡适用于简易防水、临时性建筑防水、防潮包装等,350号和500号油毡适用于屋面、地下工程的多层防水。表11-2 石油沥青油毡物理性能 2.其他沥青卷材 为了克服纸胎油毡耐久性差、易腐烂、抗拉强度低、优质纸源消耗量大等缺点,通过改进胎体材料来改善沥青防水卷材的性能。目前建筑工程中已大量使用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布、压纹铝箔等为胎体材料生产沥青防水卷材,开发出玻璃布沥青油毡、玻璃纤维胎沥青油毡、铝箔胎沥青油毡、黄麻织物沥青油毡等一系列沥青防水卷材。常用沥青防水卷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见表11-3。表11-3 常用沥青防水卷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1.2.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作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属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中的一种。是以聚酯毡或玻璃纤维毡为胎基,以SBS作为改性剂涂盖在经沥青浸渍后的胎基两面,上表面撒以细砂、矿物粒(片)料或覆盖聚乙烯膜,下表面撒以细砂或覆盖聚乙烯膜所制成的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10m2卷材的标称质量(kg)作为卷材的标号,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4的规定。表11-4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物理力学性能表11-4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物理力学性能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和低温柔性,同时还具有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腐蚀性及耐热性等优点。SBS卷材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及地下、卫生间等的防水、防潮,以及游泳池、隧道、蓄水池等的防水工程。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和结构变形频繁的建筑物防水。一般35号及其以下标号产品用于多层防水;45号及其以上标号的产品可作单层防水或多层防水的面层,可采用热熔法施工,也可采用胶黏剂进行冷黏法施工。 2.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无规聚丙烯酯(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属塑性体沥青防水卷材中的一种,是采用APP作为改性剂涂盖在经浸渍后的胎基两面,在上表面撒以细砂、矿物粒(片)料或覆盖聚乙烯膜,下表面撒以细砂或覆盖聚乙烯膜研制成的一种沥青防水卷材。胎基材料主要为玻璃纤维毡、聚酯毡等。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按其每10m2的质量数(kg)来划分牌号,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1-5的规定。表11-5 APP卷材物理力学性能表11-5 APP卷材物理力学性能 与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相比,塑性体防水卷材具有更高的耐热性,但低温柔韧性较差。塑性体沥青防水卷材除了与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的适用范围基本一致外,尤其适用于高温或有强烈太阳辐射地区的建筑物防水。一般35号以下标号产品用于多层防水;45号及以上的产品可作单层防水或多层防水的面层,施工方法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相同。 3.其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除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还有许多其他品种,它们因高聚物品种和胎体品种的不同而性能各异,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的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常见的几种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见表11-6,在防水设计时可参考选用。 对于屋面防水工程,根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B50207—2002)规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级(特别重要的民用建筑和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防水耐用年限为25年)、Ⅱ级(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高层建筑,防水耐用年限为15年)和Ⅲ级的屋面防水工程。对于I级屋面防水工程,除规定的一道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外,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用于应有的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设防的各层,且厚度不宜小于3mm。对于Ⅱ级屋面防水工程,在应有的二道防水设防中,应优先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且厚度不宜小于3mm。对于Ⅲ级屋面防水工程,应有一道防水设防,或两种防水材料复合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2mm。表11-6 常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1.2.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1.树脂基防水卷材 1)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是由聚氯乙烯、软化剂或增塑剂、填料、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经过混炼、压延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弹塑性卷材。由于软化剂和增塑剂的掺入,使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变形能力和低温柔性大大提高。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1-7的要求。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性能优于沥青防水卷材,其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高,低温柔性好、吸水率小、卷材的尺寸稳定、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为(10~15)年以上。聚氯乙烯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屋面防水要求高的工程和水池、堤坝等防水、抗渗工程,施工时一般采用全贴法,也可用局部粘贴法。表11-7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主要技术要求 2)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是以含氯量为30%~40%的氯化聚乙烯为主加入适量的填料和其他的化学添加剂后经混炼、压延等工序加工而成。含氯量为30%~40%的氯化聚乙烯除具有热塑性树脂的性质之外,还具有橡胶的弹性。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分为非增强型(Ⅰ)和增强型(Ⅱ)两种,其技术性能见表11-8。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拉伸强度和不透水性好、耐老化、耐酸碱、断裂伸长率高、低温柔性好,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表11-8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主要技术要求 3)聚乙烯防水卷材 聚乙烯防水卷材又称丙纶无纺布双覆面聚乙烯防水卷材,是由聚乙烯树脂、填料、增塑剂、抗氧化剂等经混炼、压延,并双面覆丙纶无纺布而成。聚乙烯防水卷材拉伸强度和不透水性好、耐老化、断裂伸长率高(40%~150%),低温柔性好、与基层的黏结力强,使用寿命为15年以上,可用于屋面、地下等防水工程,特别适合于寒冷地区的防水工程。 2.橡胶基防水卷材 1)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是以三元乙丙橡胶为主,加入交联剂、填料等,经密炼、压延或挤出、硫化等工序而成的一种高弹性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1-9中的要求。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拉伸强度高、耐高低温性能好,断裂伸长率高,能适应防水基层伸缩与开裂变形的需要,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为20年以上。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最适合于屋面防水工程作单层外露防水、严寒地区及有较大变形的部位,也可用于其他防水工程。表11-9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主要技术要求 2) 氯丁橡胶防水卷材 氯丁橡胶防水卷材是以氯丁橡胶为主,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填料等,经混炼、压延或挤出、硫化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弹性防水卷材,氯丁橡胶防水卷材具有拉伸强度高、断裂伸长率高、耐油、耐臭氧及耐候性好等特点,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其与三元乙丙防水卷材相比除耐低温性能稍差外,其他性能基本相同。 3.树脂-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1)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由含氯量为30%~40%的热塑性弹性体氯化聚乙烯和合成橡胶为主体,加入适量的交联剂、稳定剂、填充料等,经混炼、压延或挤出、硫化等工序制成的高弹性防水卷材。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具有断裂伸长率高、耐候性及低温柔性好的特点,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其特别适合用作屋面中层外露防水及严寒地区或有较大变形的部位,也适合用于有保护层的屋面或地下室、蓄水池等防水工程。 (2)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以聚乙烯(或聚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为主,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填充料等,经混炼、压延或挤出、硫化等工序制成的热塑性弹性防水卷材。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而且价格适中。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防水卷材适用于屋面作单层外露防水,也适用于有保护层的屋面、地下室、蓄水池等防水工程。 对于屋面防水工程,按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级、Ⅱ级和Ⅲ级的屋面防水工程。在I级屋面防水工程中,必须至少有一道厚度不小于1.5mm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在Ⅱ级屋面防水工程中,可采用一道或两道厚度不小于1.2mm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在Ⅲ级屋面防水工程中,可采用一道厚度不小于1.2mm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11.3 防水涂料11.3.1 沥青基防水涂料 1.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是用建筑石油沥青加入汽油、煤油、苯等溶剂(稀释剂)融合,或用软化点为50℃~70℃的煤沥青加入苯融合而配成的沥青涂料。由于它一般在常温下用于防水工程的底层,所以改名为冷底子油。冷底子油流动性能好,便于喷涂。施工时将冷底子油涂刷在混凝土砂浆或木材等基面上,能很快渗透进基面表面的毛细孔隙中,待溶剂挥发后,便与基面牢固结合,并使基面具有憎水性,为黏结同类防水材料创造了有利条件。若在这种冷底子油层上面铺热沥青胶粘贴卷材时,可使防水层与基层粘贴牢固。 冷底子油常用30%~40%的石油沥青和60%~70%的溶剂(汽油或煤油)混合而成,施工时随用随配,首先将沥青加热180℃~200℃,脱水后冷却至130℃~140℃,并加入溶剂量10%的煤油,待温度降至约70℃时,再加入余下的溶剂搅拌均匀为止。储存时应采用密闭容器,以防溶剂挥发。 2.沥青胶 沥青胶是用沥青材料加入粉状或纤维填充料均匀混合制成。填充料加入量一般为10%~30%,由试验确定。填充料主要有粉状的,如滑石粉、石灰石粉、普通水泥和白云石等;还有纤维状的,如石棉粉、木屑粉等;或用二者的混合物。填充料可以提高沥青胶的黏结性、耐热性和大气稳定性,增加韧性,降低低温脆性,节省沥青用量。沥青胶主要用于粘贴各层石油沥青油毡、涂刷面层油、绿豆砂的铺设、油毡面层补漏以及做防水层的底层等,其与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都具有良好的黏结性。沥青胶的技术性能要符合耐热度、柔韧度和黏结性要求(表11-10)。表11-10 沥青胶的质量要求 沥青胶的配置和使用方法分为热用和冷用两种。热用沥青胶(热沥青玛蹄脂),是将70%~90%的沥青加热至180℃~200℃,使其脱水后与10%~30%干燥填料加热混合均匀,热用施工;冷用沥青胶(冷沥青玛蹄脂)是将40%~50%的沥青熔化脱水后,缓慢加入25%~30%的溶剂,再掺入25%~30%的填料,混合均匀制成,在常温下施工。冷用沥青胶比热用沥青胶施工方便,涂层薄,节省沥青,但耗费溶剂。 3.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又称为乳化沥青,是借助于乳化剂作用,在机械强力搅拌下,将熔化的沥青微粒(<10μm)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使其形成稳定的悬浮体。沥青基本未改性或改性作用不大。与其他类型的防水涂料相比,乳化沥青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潮湿的基础上使用,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黏结力。乳化沥青的最主要优点是可以冷施工,不需要加热,避免了采用热沥青施工可能造成的烫伤、中毒事故等,可以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这一类材料价格便宜,施工机具容易清洗,因此在沥青基涂料中占有60%以上的市场。乳化沥青的另一优点是与一般的橡胶乳液、树脂乳液具有良好的互溶性,而且混溶以后的性能比较稳定,能显著地改善乳化沥青的耐高温性能和低温柔性。 乳化沥青的贮存则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否则容易引起凝聚分层而变质。贮存温度不得低于0℃,不宜在0℃以下施工,以免水分结冰而破坏防水层;也不宜在夏季烈日下施工,因水分蒸发过决,乳化沥青结膜快,会导致膜内水分蒸发不出而产生气泡。11.3.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1.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溶剂型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是以再生橡胶为改性剂,汽油为溶剂,再添加其他填料(滑石粉、碳酸钙等)经加热搅拌而成。该产品改善了沥青防水涂料的柔韧性和耐久性,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但由于以汽油为溶剂,虽然固化速度快,但生产、储存和运输时都要特别注意防火、通风及环境保护,而且需要多次涂刷才能形成较厚的涂膜。溶剂型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在常温和低温下都能施工,适用于建筑物的屋面、地下室、水池、冷库、涵洞、桥梁的防水和防潮。 如果用水代替汽油,就形成了水乳型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其具有水乳型防水涂料的优点,而无溶剂型防水涂料的缺点(易燃、污染环境),但固化速度稍慢,储存稳定性差一些。水乳型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可在潮湿但无积水的基层上施工,适用于建筑混凝土基层屋面及地下混凝土防潮、防水。 2.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 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是以氯丁橡胶和石油沥青为主要原料,选用阳离子乳化剂和其他助剂,经软化乳化而制备的一种水溶性防水涂料。这种涂料的特点是成膜性好,强度高,耐热性能优良,低温柔性好,延伸性能好,能充分适应基层变化。该产品耐臭氧、耐老化、耐腐蚀、不透水,是一种安全的防水涂料,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补漏、防腐蚀,也可用于沼气池提高抗渗性和气密性。 3.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是把小片的丁基橡胶加到溶剂中搅拌成浓溶液,同时将沥青加热脱水熔化成液体状沥青,再把两种液体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而成。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分解性,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和耐热性。若溶剂采用汽油(或甲苯),可制成溶剂性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若以水代替汽油(或甲苯),则可制成水乳性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成本相应降低,且不燃、不爆、无毒、操作安全。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屋面、室内地面、地下室、水箱、涵洞等的防水和防潮,也可在渗漏的卷材或刚性防水层上进行防水修补施工。 4.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是以SBS树脂改性沥青为主,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及少量其他树脂等制成水乳性的弹性防水涂料。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低温柔性、抗裂性、黏结性、耐老化性和防水性,可采用冷施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无毒、不污染环境,适用于复杂基层的防水工程,如厕所浴室、厨房、地下室、水池及屋面、地面等的防水、防潮。11.3.3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1.聚氨酯防水涂料 聚氨酯防水涂料为双组分反应型涂料,甲组分为含有氰酸剂预聚体,乙组分为固化剂、稀释剂及填充料等。使用时按比例将甲、乙两组分混合均匀后涂刷在基层的表面上,经固化反应形成均匀的整体弹性涂膜。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主要技术要求有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柔性、不透水性等,并应满足表11-11的要求。表11-11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主要技术要求 2.丙烯酸酯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防水涂料是以丙烯酸树脂乳液为主,加入适量的填充料、颜料等配制而成的水乳性防水涂料,具有耐高低温性好、不透水性强、无毒、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在各种复杂的基层表面上施工,有白色、多种浅色、黑色等,使用寿命为(10~15)年,广泛用于外墙防水装饰及各种彩色防水层。丙烯酸涂料的缺点是延伸率较小。 3.有机硅防水涂料 有机硅防水涂料是由甲基硅醇钠或乙基硅醇钠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水涂料。在固化后形成一层肉眼觉察不到的透明薄膜层,该薄膜层具有优良的憎水性和透气性,并对建筑材料的表面起到防污染、防风化等作用。有机硅憎水剂主要用于外墙防水处理、外墙装饰材料的罩面涂层,使用寿命一般为(3~7)年。 在生产或配制建筑防水材料时也可将有机硅憎水剂作为一种组成材料掺入,如在配制防水砂浆或防水石膏时即可掺入有机硅憎水剂,从而使砂浆或石膏具有憎水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