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七章 利润分配管理*◇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熟悉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掌握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类型、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2)能力目标:能制定企业利润分配程序;会分析企业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能确定企业股利支付形式。◇ 学习任务1. 利润分配认知;2. 掌握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3. 掌握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的确定。*任务一 利润分配认知*一、利润分配基本原则*财务管理中的利润分配:主要指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的实质就是确定给投资者分红与企业留用利润的比例。基本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企业必须依据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若干法规,包括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序和重大比例等,以规范自己的利润分配行为。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企业除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以外,可适当留存一部分利润作为积累,以利于为企业扩大生产筹措资金,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供未来年度进行分配,起到以丰补欠、平抑利润分配数额波动、稳定投资报酬率的作用。3.兼顾职工利益原则:企业的利润是由全体职工的劳动创造的,他们除了获得工资和奖金等劳动报酬以外,还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净利润的分配。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企业利润分配应当体现“谁投资谁收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即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这是正确处理企业与投资者利益关系的立足点。二、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利润分配程序:是指公司制企业根据适用法律、法规或规定,对企业一定期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分派必须经过的先后步骤。*非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一)非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税后净利润的分配顺序:(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法定公益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非股份制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应按国家有关税法的规定作相应的调整,然后依法交纳所得税。(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按我国财务和税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年度亏损,可以由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税前利润尚不足于弥补的,可以由以后年度的利润继续弥补,但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连续期限不超过5年。5年内弥补不足的,从第六年起用本年税后利润弥补。本年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为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只有可供分配的利润大于零时,企业才能进行后续分配。*(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的必要条件:可供分配的利润大于零。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额=(净利润-以前年度亏损)×10%。当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主要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和按规定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一般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3)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提取额=(净利润-以前年度亏损)×(5%~10%);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福利设施支出。*企业本年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后的余额,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即为企业本年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照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确定应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数额。应遵循的原则:纳税在先、企业积累在先、无盈余不分利。(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二)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税后净利润的分配顺序:(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提取法定公益金;(4)支付优先股股息:一般地,优先股按事先约定的股息率取得股息,不受企业盈利与否或多少的影响。(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自行提取的公积金,其提取基数与计提盈余公积金的基数相同,计提比例由股东会根据需要决定。(6)支付普通股股利。*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选择*影响因素:一、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1.法律因素 资本保全限制 资本积累限制偿债能力限制2.企业因素 资产的流动性 投资机会筹资能力 盈利的稳定性资本成本3.股东意愿 避税考虑 规避风险稳定收入 股权稀释4.其他因素 债务合同约束 通货膨胀的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股利分配政策:是指企业管理层对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方针策略。二、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类型*包括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一)剩余股利政策1.指导思想:主张企业未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企业设定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定未来投资所需的权益资金,先最大限度地使用留用利润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然后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2.剩余股利政策成立的基础:(1)如果企业再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投资者在同样风险下其他投资的收益率,他们宁愿把利润保留下来用于企业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支付股利。(2)如果投资者能够找到其他投资机会,使得投资收益大于企业利用保留利润再投资的收益,则投资者更喜欢发放现金股利。——意味着投资者对于盈利的留存或发放股利毫无偏好,关键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必须大于零。优点 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再投资的权益资金需要,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并能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缺点 ① 忽略了不同股东对资本利得与股利的偏好,损害那些偏好现金股利的股东利益,从而有可能影响股东对企业的信心。② 剩余股利政策是以投资的未来收益为前提的,由于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不一定了解企业投资未来收益水平,也会影响股东对企业的信心。*3.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缺点(二)固定股利政策1.基本特征:不论经济情况如何,也不论企业经营好坏,不降低股利的发放额,将企业每年的每股股利支付额,稳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保持不变,只有企业管理当局认为企业的盈利确已增加,而且未来的盈利足以支付更多的股利时,企业才会提高每股股利支付额。*2.优点:稳定的股利政策有助于消除投资者心中的不确定感,对于那些期望每期有固定数额收入的投资者,则更喜欢比较稳定的股利政策。因此,许多企业都在努力促使其股利的稳定性。3.缺点:股利的支付与盈利相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股利,可能会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4.适用范围:该政策适用于盈利稳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实质 是将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优点 维持固定股利支付率,能使股利与公司盈利紧密结合,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只有如此才算真正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股东。缺点 如果企业的盈利各年间波动不定,则其股利也随之波动。由于股利随盈利而波动,会影响股东对企业未来经营的信心,不利于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的稳定与上涨。——大多数企业并不采用这一股利政策。*(四)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性质 是介于固定股利与固定股利支付率之间的一种股利政策。特征 企业一般每年都支付较低的固定股利,当盈利增长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付额外股利。即当企业盈余较低或现金投资较多时,可维护较低的固定股利,而当企业盈利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加付额外股利。优点 既能保证股利的稳定性,使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又能做到股利和盈利有较好的配合,使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用范围 适用于盈利与现金流量波动不够稳定的企业,被大多数企业所采用。*任务三 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确定*一、股利支付形式*形式一般形式常见形式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现金股利股票股利(一)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是指企业现金的方式向股东支付股利,也称为红利。*现金股利是企业最常见的、也是最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股利支付方式。企业支付现金股利,除了要有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外,还要有足够的现金。企业一旦向股东宣告发放股利,就对股东承担了支付的责任,必须如期履约,否则,不仅会丧失企业信誉,而且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指应分给股东的股利以额外增发股票形式来发放。以股票作为股利,一般都是按在册股东持有股份的一定比例来发放,对于不满一股的股利仍采用现金发放。优点:节约现金支出,因而常被现金短缺的企业所采用。(三)财产股利财产股利是指公司以现金以外的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的股利,如存货、不动产、有价证券等。最常见的财产股利形式是公司所持有的其他公司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因为这种支付形式不会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出,所以当公司需要足够的现金而公司资产变现能力较弱时可以考虑这种支付股利方式。(四)负债股利负债股利是指公司以负债的形式发放的股利。通常以应付票据或公司债券的形式来支付。发放负债股利,一方面会相应地减少留存收益,另一方面会相应地增加负债,其实质是权益间的一种转换,即将股东权益转换为债权人权益。因此,股利派发后,股东权益总额将会减少,而负债总额将会增加。*二、股利支付程序*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发放日是指董事会将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分红方案(或发放股利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是指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是指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相互分离的日期。即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