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任务二服装面料再造训练 教案(表格式)-《服装设计基础》(高教版 第2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七任务二服装面料再造训练 教案(表格式)-《服装设计基础》(高教版 第2版)

资源简介

项目七 服装面料运用训练
任务二 服装面料再造练习 教案
一、教学分析
授课 内容 项目七 服装面料运用训练 任务二 服装面料再造练习 授课 地点 理实一体教室
授课 对象 服装设计专业 二年级 第二学期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使用 教材 《服装设计基础》(“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 形式 理实一体
授课 教师 班级 人数
计划 学时 内 容 建议课时数 合 计
实训1--服装面料再造(起筋) 1课时 4课时
实训2--服装面料再造(缉带) 1课时
实训3--服装面料再造(抽褶、扎结) 1课时
实训4--服装面料再造(拼缀、镂空) 1课时
教学 内容 分析 服装构成的三要素包括服装的面料部分,面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服装的呈现和效果,本项目就是解决服装设计中面料的设计问题,服装的面料第一次创造是在生产厂家,从而导致设计者在选择面料时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打破限制和制约,我们就需要对面料进行改造,改造的过程就是二次加工,改造体现了创意的无限性,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拓展设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者分析 中职二年级学生对于专业课有一定的认知,已经建立起了学习兴趣。学生经过前一学年的基础造型训练,对服装有一定的认识对绘画能力有一些基础。第二学年开始接触服装配色和技法练习,以及设计的基本理论认识,又增加了专业基础能力。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需要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反复练习,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有效提高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设计分析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把服装面料再造的基本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实际的面料再造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综合能力。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服装面料设计与再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本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服装面料再创造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钻研、加深交流、展示成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创新的能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与创新意识,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设计的能力。通过本次课教学,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就业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 重点 理解、掌握服装面料设计与再造的方法。
教学 难点 面料再造的创意设计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法
学法 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
二、教学策略与设计
教学 设计 思路 1.课前:首先,教师在学习平台上传学习资料,前期设计作业进行生评和师评。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完成知识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对旧知识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其次,提前做好分组,确定小组负责人;最后布置学习用具的准备,提前确保课上的有效学习。 2.课中:讲授新知,服装面料再造的方法与设计。实践环节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布置主题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演示教学,演示各种常用再造面料的方法。分析每个学生的创意思维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在本节课当中,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发布任务、分解任务、完成任务、反馈任务等环节。给学生创造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3.课后:学生梳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反思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巩固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任务。
教学 流程
教学 环境 教室布置示意: 教学设备:黑板、多媒体投影仪、桌椅等。 教学准备: 师:PPT、《教学评价量规》; 生:面料小样、针、线、辅料等
三、教 学 实 施
教学 环节 第一阶段:课前导学
课前 导学 <教学意图> 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做学情分析,确定重难点、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资源手段> 多媒体、教育平台 <教学活动> 师:检查、查阅前期作业,上传本课任务单,下发预习任务 生:绘画工具的准备,预习本课,查找素材 导言服装的面料第一次创造是在生产厂家,从而导致设计者在选择面料时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打破限制和制约,我们就需要对面料进行改造,改造的过程就是二次加工,改造体现了创意的无限性。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对服装面料进行再造。
第二阶段:课中研学
环节一 ( 10 分钟) <教学意图> 根据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服装面料的再造原理,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辅助讲解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资源手段> 多媒体 <教学活动> 师:讲解、演示 生:观察、思考、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教学内容 服装面料的再造原理 服装面料的再造,是指服装设计师按照具体的服装款式和服装设计的需要,对面料的外观状态进行的再加工和改造。 服装面料再造的目的,就是使面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新鲜感,使面料更加符合服装设计效果的需要。 从服装面料生产、销售的过程来看,服装面料的第一次创造是在面料的生产厂家,是由面料生产厂家的科研技术人员负责完成的。 从服装设计、制作的需要来看,服装设计贵在创新,服装要给人一种新鲜感。这就要求服装设计,不仅要在款式造型上追求新奇,还要在面料外观上寻求新意。不仅创意型时装设计如此,实用型服装的设计,尤其是流行时装的设计更是如此。在服装面料的外观上寻求新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一些简便易行的服装面料再造手段,对其进行改造。以注入设计师与众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在服装的制作过程中,创意时装往往是以单套或是系列的形式出现的。面料的用量很少,很适合对面料进行改造;流行时装的制作,虽然是以批量生产的形式进行,但已经朝着小批量、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同样的面料,对其进行不同的改造,就能生产更多的新款式,增加更多的新品种。
环节二 (35 分钟)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演示方法学生模仿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讲练结合,及时评价,加强学习效果。随堂实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资源手段> 多媒体 <教学活动> 师:演示 生:模仿、总结归纳、生评 任务实施实训内容一: 实训内容:服装面料的再造方法 实训任务指导: 起筋 起筋,也称缉裥。就是用缝纫机在面料表面缉缝出一条条棱状形态。 方法是:先把面料向反面对折,再用熨斗把折边烫实,然后按照折痕缉出裥缝。缉缝完了把面料展平,面料表面就会出现棱状纹理。起筋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可多可少、可疏可密,还可横竖交叉进行缉缝。起筋大多都是上下贯通的,但也有一端起筋,一端松开,或只在中段起筋,两端松开。起筋的方法,还可以把面料折转缉缝处加宽,在里面串入一根毛线或线绳,使其凸起,起到装饰作用。另外,还可以把起筋的缉线缉缝在面料反面,正面就会出现只有折痕而无缉线的装饰效果。
环节三 ( 45 分钟)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演示方法学生模仿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讲练结合,及时评价,加强学习效果。随堂实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资源手段> 多媒体 <教学活动> 师:演示 生:模仿、总结归纳、生评 任务实施实训内容二: 实训内容: 服装面料的再造方法 实训任务指导: 缉带 缉带,就是用缝纫机把丝带缉缝固定在面料的表面。 方法是:先在面料裁片上用圆珠笔画好丝带行走的线路,再把丝带放在裁片上面。用缝纫机将丝带与同色的丝线缉缝固定即可。丝带有各种颜色和不同的宽窄,缉缝时可利用曲、折、盘、绕等手段设计丝带的线路和纹样。缉带在单色面料上进行效果最好。如果想让纹样呈现鲜明的效果,就选择与面料不同色的丝带;如果想让纹样呈现若隐若现的效果,就选择与面料同色的丝带。缉缝时要注意:要把丝带的头和尾,隐藏在夹缝里或是扣压在丝带的下面。
环节四 (20 分钟)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演示方法学生模仿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讲练结合,及时评价,加强学习效果。随堂实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资源手段> 多媒体 <教学活动> 师:演示 生:模仿、总结归纳、生评 任务实施实训内容三: 实训内容: 服装面料的再造方法 实训任务指导: 抽褶 抽褶,就是利用某些手段把面料的某些部分抽紧,形成面料表面的松紧和起伏的效果。 抽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松紧带抽褶、缝纫机抽褶、手针抽褶。 松紧带抽褶 先把松紧带的两端固定在面料的反面,再把松紧带拉长绷紧,用缝纫机顺着松紧带把它和面料缉缝在一起。当把松紧带放松后,面料表面就会出现松紧不平的褶皱。抽褶时,松紧带在面料上既可以上下贯通,也可以放在面料一端或两端;还可以只放在面料的中段。多条松紧带的摆放,既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 缝纫机抽褶 先把缝纫机的针码放到最大,再在面料上缉缝一、两条明线。然后,用一只手拽住底线的一端逐渐拉紧;另一只手要朝相反方向推积面料,面料表面就会出现较为规则的褶皱。 手针抽褶 与缝纫机抽褶的方法基本相同。在手针一针上、一针下地串缝之后,再把线抽紧。然后,再用缝纫机在手针线迹旁缉缝明线固定,并把手针缝线抽出。
环节五 ( 25 分钟)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演示方法学生模仿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讲练结合,及时评价,加强学习效果。随堂实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资源手段> 多媒体 <教学活动> 师: 演示 生:模仿、总结归纳、生评 任务实施实训内容四: 实训内容: 服装面料的再造方法 实训任务指导: 扎结 扎结,就是用针线在面料上进行系结,使面料表面出现部分凸起的纹理效果。 方法是:先把一些棉花团成小球,再把棉球放在较薄的面料反面。然后,用针线在面料正面把棉球包扎系牢。接着,再用同样方法在这个棉球附近再扎结其他的棉球。待棉球扎结一定数量之后,平整的面料表面就会出现凸凹不平的视觉效果。扎结时,棉球也可以用纽扣代替。纽扣可以大小相同,也可以大小不等。扎结的排列,可以是规则有序地排列,也可以是无序自由地排列。扎结用在服装上,既可以饰满全身;也可以只装饰一部分;还可以把扎结后的面料翻过来使用,效果也很不错。
环节六 ( 20 分钟)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演示方法学生模仿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讲练结合,及时评价,加强学习效果。随堂实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资源手段> 多媒体 <教学活动> 师:演示 生:模仿、总结归纳、生评 任务实施实训内容五: 实训内容: 服装面料的再造方法 实训任务指导: 拼缀 拼缀,就是把面料裁剪成条状或是块状,再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进行拼接。 方法是:先把面料按自己构想的形状及大小裁好,最好面料要挑选并设计好面料组合方案。然后,就把两块面料正面重合,用缝纫机在边缝处平缝后拷边。接着,在面料的另一边上继续拼接,直至全部拼接完成。拼缀既可以利用面料的正反、横顺进行拼地;也可以利用两块面料的不同颜色或是两种面料的不同肌理进行拼接。尤其是条纹和大花型的花色面料拼缀的效果最好。拼缀时,可以把条纹的角度改变再对接,把完整的大花型打乱再结合。
环节七 ( 25 分钟)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演示方法学生模仿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讲练结合,及时评价,加强学习效果。随堂实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资源手段> 多媒体 <教学活动> 师:演示 生:模仿、总结归纳、生评 任务实施实训内容六: 实训内容:服装面料的再造方法 实训任务指导: 镂空 镂空,就是用剪子在面料上剪出若干个空洞或是抽出部分纱线。 全透露 用剪子在面料上剪出空洞之后,让其自然透露着,以显露服装内衣的颜色。但要注意:要选择质地密实、不损纱的面料,而且空洞也不能剪得太大。 半透露 就是用剪子在面料上剪出空洞之后,把边直接扣好或经滚边。然后,再把透明纱料附贴在面料反面,用手针扦好后再用缝纫机在面料正面缉缝,就会造成半遮半透的视觉效果。 不透露 就是用剪子在面料上剪出空洞之后,把边扣好。再把另一种颜色或是花色的面料附贴在面料反面,用手针扦好后再用缝纫机在面料正面缉缝。空洞处就会显露另一种颜色效果。 抽纱镂空 就是选用较为粗糙的平纹面料,把其中的部分纱线横向或纵向抽出,就会造成镂空效果。
第三阶段:课后拓学
思考 与练习 什么是面料的再造? 面料再造的意义是什么? 面料再造有哪些方法。举出一些面料再造的例子。 尝试一些创新面料再造的方法。
任务拓展 <教学意图> 通过教师布置任务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与课后进行鲜明对比,展示学习成果,树立学习信心 <资源手段> 多媒体,学习平台 <教学活动> 师:布置拓展任务,实时指导、检查,组织评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与职场精神和自主学习、探究精神。 生:独立解决任务 拓展实训内容: 题目:创作新型的面料再造方法
教 学 评 价
学习领域服装设计基础学习情境服装面料运用训练任务名称服装面料再造练习任务完成时间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生评师评生评师评任务分解完成评价任务实施能力评 价 面料选择符合再造要求20面料再造方法准确20面料再造工艺精美20任务实施态度评 价任务完成数量10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10团结合作与敬业精神10评价结论班级姓名学号组别合计分数评语 评价等 级教师评价人签字评价日期
诊改 反思 成效
不足
改进措施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