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01
02
03
04
自主学习
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刑法第一篇
刑法第二篇
作用:
内容:
量刑
定罪
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案例我来判
北京西城区法院接到一个案例:某小区居民9次将未灭的烟头从高空抛下,楼下居民烦不胜烦。报案后,经公安机关查证,此系本栋12楼居民王某从家中扔下。请问:王某是否构成犯罪?
辩一辩
正方:构成犯罪
反方:不构成犯罪
犯罪含义: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法律后果
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犯罪的含义和三个基本特征
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考考你
(法律)
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的区别:
刑法明确了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处罚方法)
拘留,罚款适用于
拘役、罚金适用于
“刑法”与“刑罚”的区别
刑法:
刑罚:
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刑事违法/严重违法行为)
原因我来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岁中学生陈某和肖某,通过手机软件“快手”结识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后,经常旷课、出入网吧、沉迷网络,因此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但们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后因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们竟拦路抢劫。他们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不会受法律制裁。而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直到孩子被抓,才知道二人参与抢劫。最终,他们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思考: 1自学教材P56,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分类。(3分)
2、结合材料,分析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P55-56的知识,分角度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几点建议。(6分)
1、不良行为:旷课、出入网吧、沉迷网络
一般违法行为: 偷窃财物
犯罪:拦路抢劫
2、①陈某和肖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未合理利用网络,交友不慎,法治观念淡薄。
②家庭保护缺位,监护不严;社会环境中还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因素。
3、①自我:生活在法治社会,青少年要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②社会:净化社会风气,落实各种社会保护措施,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③家庭: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
1、珍惜美好生活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加强自
我防范
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含义
刑罚(主刑和附加刑)
预防犯罪
课堂小结:
罪与罚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
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 江西上饶第五小学,一名年仅9岁的男孩被同班女孩的父亲刺死,案件令社会震惊。2021年1月28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罪犯王某建执行了死刑。这表明( )
A.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
B.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C.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 严打犯罪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作
A
当堂演练
2. 某市警方破获一起入室抢窃案,4名嫌疑人归案,涉案金额达6万余元。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在校初中生,年龄最小的13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B )
①4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未满14周岁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③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品德培养,严加管教
④4人应该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B
当堂演练
3、周某因侵害他人名誉被人民法院判处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周某、某化工厂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A. 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
B. 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C. 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
D. 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
当堂演练
D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