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202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考古学上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围绕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中心聚落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
A.等级秩序分明 B.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C.建筑技术发展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西周时期的“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的礼制局面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打破,个人逐渐摆脱对宗族的依赖而自由经商。庶人可以通过工商致富,富贵不再合一。这种变化( )
A.导致士阶层丧失政治优势 B.实现了社会成员的平等
C.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D.使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3.图1是出土于云南的汉代文物,被称为“滇国三印”。可用来印证( )
图1
滇王之印 滇国相印 益州太守章
A.少数民族对中原的文化认同 B.云南开始进入国家版图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发 D.汉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4.《旧唐书》卷一二三《第五琦传》云:至德元年(756年)奏事至蜀中,琦得谒见(玄宗),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奏言折射出( )
A.经济重心渐趋南移 B.赋税改革的必要性
C.中央集权体制强化 D.南方整体实力占优
5.宋朝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王朝的属下臣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有追求的精英分子,再一类是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对于精英,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百姓,应该给他们“活路”。关于材料中所说的“活路”,宋朝采取的做法包含( )
①完善选官制度 ②打破市坊制度 ③规范土地租佃 ④不定田宅、职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明朝政府对海外国家载运来的朝贡方物抽取货物税。按规定,如国王、王妃及陪臣等附搭的货物,先抽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给值收购;如附带来贸易的货物,船进入港口后,即全部封舱,待抽20%的货物税后,才准开舱贸易。由此可见朝贡贸易( )
A.以经济目的为主 B.蕴含了商业因素
C.支撑了主要财源 D.破坏了宗藩体制
7.19世纪90年代末,康有为力主将中国“定为工国”,认为“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梁启超则认为保护关税政策是“病国之道”,自由贸易乃“天地自然之理”。二者意在( )
A.揭示中国孱弱的根源 B.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强调政治变革的必要 D.突破传统思想禁锢
8.1921年,胡先骕的《学衡》杂志、章士钊的《甲寅》周刊,先后对白话文进行攻击。中国共产党也与国民党合作,在文化上以《向导周报》、上海的《民国日报》等为阵地,共同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国共在舆论上的合作旨在( )
A.进行文化上反封建斗争 B.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批判封建教育弊端
9.1957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传递了一种态度:“我们必须有那么一个国家,有那么一个党,它随时可以召集会议。既然需要一个首,那么,谁为首呢?苏联不为首哪一个为首?”这一态度表明中国( )
A.背离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C.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 D.基于特殊环境下的理性选择
10.图2为中国某沿海城市的发展趋势图,据图2可知该城市为( )
图2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成都
11.有学者研究发现,早在公元前1世纪,水车作为农业灌溉的有利工具,就已为罗马帝国东部行省所知,但直到公元4世纪奴隶来源枯竭时,才为罗马所采用。该学者意在揭示,罗马( )
A.社会转型利于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及时
C.对外战争严重耗损国力 D.政治分裂制约社会进步
12.在工业以前的时代,传统印度社会的基本单位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都是村庄。在村庄内部,重要的不是个人,而是联合家庭和种姓,这种形式不仅是社会稳定的根源,也是民族衰弱的根源。据此可知,印度村庄( )
A.体现世界文明进程高度一致 B.否认个人价值存在
C.推动了印度民族精神的形成 D.具有血缘亲族特征
13.自1160年巴黎大学兴起后,巴黎主教竭力反对巴黎大学发展,但教皇则比巴黎主教表现得更加仁慈。自13世纪起,多位教皇就授予巴黎大学各种特许权。诸如巴黎大学可以在校内设立内部法庭,外人与学生发生诉讼案时一律由大学审理;大学有权颁发教学许可证,持证者方可上岗教学,师生有罢教和迁居的自由……由此可知,巴黎大学( )
A.对教会的依附日益加强 B.受益于工商业的复兴和繁荣
C.提升了城市的自治能力 D.可用民族语言开展教学活动
14.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因巧妙地与木板活版印刷结合而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广为流行。“浮世”一词是取意于日本自中世以来的佛教概念中相对净土的充满忧虑的现世。图3是日本最著名的画作。
图3
《神奈川冲·浪里》,1830,日本
该画以富士山为背景,描绘了“神奈川冲”(即神奈川外海)的巨浪掀卷着渔船,船工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图像
关于浮世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重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 B.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多元特征
C.真实再现日本的社会现状 D.折射出日本对外政策的转变
15.表1为一战前后主要国家军事支出(亿美元)情况( )
表1
1913年 1915年 1917年 1918年
英国 6.8 167.9 810.4
法国 6.7 123.5 8770.8
俄国 8.5 85.7 404
德国 8.8 178.5 877.9
奥匈帝国 3.8 200 200 200
意大利 4 10.20 10.2 10.20
美国 6.3 65.9 877.9
日本 1.9 15 15
A.1917年是一战转折点 B.传统国际格局的崩溃
C.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败 D.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16.1993年美国社会学家发布了年度“社会健康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分析相关社会问题来检测美国社会的福利,这些问题包括失业、中学退学率和可购住房的供应量等。据报告统计,最好的年份是1973年,指数达到77.5。但在1993年,该指数降到了38.8。“社会健康指数”下降源于( )
A.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B.美国福利规模缩小
C.经济滞涨局面出现 D.政府职能严重缺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汪遵的《汴河》诗:“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昆仑水别流,还待春风锦帆暖,柳阴相送到迷楼。”
李敬方的《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材料二
贯通东西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全长41.5公里,沿线发现各类文化遗产点20多处。这些珍贵的运河文化遗产如珍珠般镶嵌在运河岸边的村镇田野中,丰富了淮北市境内隋唐大运河的内涵和申遗的价值比重。
——摘自郭云修《情系大运河——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前前后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隋修筑大运河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试阐述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从历史底蕴、世界价值、文化价值等多角度作答)。(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发展到晚明时期,不可遏制地涌现异己因素,不断地侵蚀封建伦理关系的统治序列。儒生多弃儒从商,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是明朝政府仍定性商业为末业。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地方文书中很清楚地记载在临清关,由于沿途抽税严重,以前缎店三十二家,如今有二十一家关门;布店七十三家,已有四十五家关门。
——摘编自刘志琴《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
材料二 10~16世纪间,中世纪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欧洲社会不断涌现出掌握新财富乃至实力的新贵,他们无法在既有的等级体制中找到容身之处,便向传统发起挑战。他们很快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社会形态、行会、传说和团体,使商人的社会身份拥有了新的定义。商人阶级的兴起几乎完全是城镇发展的结果,商人的出现与这一中世纪欧洲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密不可分。任何地区的领主都寻求城市的支持,以便对抗国王;而国王则争取市民的支持,借助他们的财力以打压势力过大的属臣,并因此向城镇授予特许状和特权。
——摘编自[英]J.M.罗伯茨《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评析晚明商业发展境况。(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欧洲商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及其影响。(5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商业发展的看法。(2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姑嫂选笔》,由画家忻礼良创作,1964年出版)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集装箱运输
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改进货物运输的方式。1956年,马尔康·麦克林提出了集装箱的概念,并发明了一个可以用于货物运输的集装箱,随后在船运进行了多次试验。随着集装箱的出现,全球货运变得更加高效和经济。
196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标准集装箱尺寸,即20英尺和40英尺。这种标准化尺寸的集装箱可以在船运、火车运输和卡车运输模式中使用。20世纪70年代,集装箱的使用迅速扩展到全球。船运公司开始采用集装箱船,这些船可以快速、安全地运输数千个集装箱。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装箱船的大小和容量也越来越大。21世纪,集装箱已成为全球贸易和货运的主要手段之一。许多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系统都为集装箱运输提供了便利的设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还应用于临时住房、办公室、展览和其他用途。
——摘编自《集装箱资讯》
(1)根据材料,概括集装箱的优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集装箱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集装箱运输。(6分)
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C D A C B B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A D C B D C
17、(12分)(1)便利皇帝出行、游玩;搜刮东南的财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巩固统一;便利南北交通;有利于东都洛阳修建(2分)(6分)
(2)历史底蕴:大运河是中国的历史象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世界价值: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较早的运河,对全球运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价值:大运河是中国的文化象征,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技术能力,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6分)
18.(14分)(1)晚明时期商业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封建经济的持续发展;新航路开辟推动长途贩运和大宗贸易。(3分)
但商业仍被定性为末业;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重农抑商之下政府对商人的盘剥严重;文化专制,禁锢思想;(4分)
(2)因素:二元政治格局;农业手工业发展,城市兴起。(2分)
影响:为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有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
(3)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政治环境;农业和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2分)
19、(12分)
主题 《姑嫂选笔》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村新风尚。(2分)
时代背景 20世纪60年代,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调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
材料内容 姑嫂作为中国基层农民的代表,在农业生产之余,结伴来到销售文具的摊位前,一起商量着选购钢笔和本子等学习用品。(2分)二人面带微笑、神情专注,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欢。(2分)
历史评价 体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基层群众对学知识,学文化的热情,契合了国家注重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时代要求,也为国家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3分)
20.(14分)
(1)优势:运输成本低;安全、便捷、高效;标准化程度高;适用于多种运输模式;用途广泛(具有普遍适用性)。(4分)
原因:货物运输的现实需要;道路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科技的不断进步;发明者的努力和试验;全球贸易网的形成。(4分)
(2)改变了航运业,加速了国际分工和协作,推动全球贸易网深入发展,对人类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集装箱运输深受世界经济局势影响,也只是为世界经济联系提供了便利和机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经济发展问题。(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