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声声慢·寻寻觅觅》
——乱世中的生命况味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积累文化常识。
2. 理解文意,分析中国传统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含义。
3.准确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体会李清照的爱国情。
一、背景导入
公元1103年,北宋王朝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一代文豪苏轼在这一年去世一代文豪就此陨落,举国哀悼;第二件事是张择端捧着5米长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诚惶诚恐的觐见浑身充满着艺术细菌的宋徽宗,没想到大受到称赞,这幅高清无码的长图分分钟刷爆了当时的朋朋友圈;第三件事情是一个喜事儿,18岁的大才女和一个高干子弟赵明诚领证结婚了,轰动了全国,这个人是谁呀?就是李清照,凭借着一首《如梦令》在文坛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当时名家辈出的宋朝,一位女性是如何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成为一代词宗的呢?她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声声慢》来了解这位伟大的词人。
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
她的作品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如《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等。后期主要抒发悼广之悲和怀旧之思,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如《武陵春》《蝶恋花》《声声慢》。
二、文学常识
出身名门
不知死于何时何处。
李清照
1101
1127
1129
1132
1151—1155
1084
18


于琴
赵瑟
明和
诚鸣
46岁赵明诚亡

丧夫

49






再讼
嫁而
张离
汝之

,。
没有子嗣
,独居终老

44


宋破灭






44


宋破灭




46岁赵明诚亡

丧夫
49






再讼
嫁而
,。
婚变
没有子嗣
,独居终老

人生五大挫折: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南渡
欢乐自由的少女生活
颠沛流离的孀居生活
平静悠闲的少妇生活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三、整体感知——初读入情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缓慢的语速
1.凄凄惨惨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
3.最难将息
4.憔悴损
5.有谁堪摘
6.怎生得黑
三、整体感知——初识文意
忧愁悲哀的样子
忽暖忽冷
调养,静息

能够
怎么挨到天黑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09404B8122E755E8D50F2EB8F385E18313826A9D5FC56A252BE1477DBA86F063A13A534DCD014D15A741296C1B0F0370
声声慢[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整体感知——初识文意
请用第一人称“我”来释义这首词的大意
三、整体感知——初识文意
译: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让人凄凄惨惨戚戚。忽寒忽暖季节,最难调养安息。喝三两杯淡酒,怎么抵得住晚上风急?正伤心的时候,大雁过去了,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
译:菊花谢落,满地堆积,憔悴枯黄,如今有谁还会来摘?守着窗户,一个人怎么能捱到天黑?更加上细雨落在梧桐叶上,到黄昏还点点滴滴不停息。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一)思考:全词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词人的感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深入研讨
(二)词人是怎么来表现其“愁”情的?
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
四、深入研讨
1.直接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③雁过也,正伤心。
四、深入研讨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孤独 沉痛寂寥
1、形式上:① 音乐美、音韵美,② 增强感情。
2、内容上: 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我”在寻觅什么?
寻找曾经的美好家园,逝去的美好生活......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2.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间接写愁?
淡酒、急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四、深入研讨
⑴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
⑵酒为什么淡?
⑶看到大雁为什么伤心?
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⑸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组合作探讨——意象分析
四、深入研讨

三杯两盏淡酒
①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杜甫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李白
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一范仲淹
意象分析
思考:为何说是“淡酒”?
酒是“愁”的象征

三杯两盏淡酒
①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宋】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明 薄雾浓云愁永昼》
意象分析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淡酒反衬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意象分析
过雁象征思乡、离愁
旧时之大雁:带来的是甜蜜的回忆和相逢的希望。
今日之大雁:古有雁足传书的说法,旧时相识之雁漠然从词人头顶飞过,没有留下只字信息,让人伤心,伤心之下,猛然意识到故土沦陷,丈夫离逝,大雁本来就无信可带,无信息可传,岂不更让人伤心。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意象分析
以乐景衬哀情一菊花繁盛衬托自己憔悴
盛开的菊花让诗人想起了变老的容颜、流逝的青春、幸福的过往。黄花愈美丽,诗人愈伤怀。满地盛开的菊花正是词人愁心的体现。
黄花比喻女子
憔悴的容颜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②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更漏子》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④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意象分析
以动衬静。梧桐是孤清寂静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与细雨已被赋予无边的愁情。
思考:通过意象,营造了怎么样的意境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意象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 境
冷清
凄婉
愁苦
情 感
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
四、深入研讨
根据背景思考“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愁”的具体内涵。
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084—1101年 出生,名门之后。
1101-1126年 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次年,北宋灭亡,夫妻南渡。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去世,终年49岁。李时年46岁
1130年 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 居浙江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二年。
1151-1155年 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四、深入研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孀居之悲
流离之苦
故国之思
金石遗失之伤
四、深入研讨
全词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心中极愁,景中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词中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直到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才出现“愁”。由此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五、总结
六、拓展延伸——类文练习
添字丑奴儿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注],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首句,似询问,似埋怨,直抒胸臆,表达了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意绪。B.上阕从视觉入手,写出芭蕉枝干高大、枝叶繁茂舒展的特点,衬托环境幽暗。C.下阕笔锋转折,写夜雨打在芭蕉上,声声入耳,使辗转难眠的词人更加愁苦。D.全词明白晓畅,借助双声叠韵、重言叠句,形成参差错落、顿挫有致的韵律。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完成课后题第五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