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2024年山东省中考生物(济南版)一轮复习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二章 生态系统理考点·固基础讲重难·提能力重探究·破实验聚焦山东·精练命题点易错字提示:土壤 消费者 食物链 竞争 捕食 生物富集 逐级递减 多级利用 周而复始一、食物链与食物网例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此相关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BA.蝉 螳螂 黄雀 B.植物 蝉 螳螂 黄雀C.螳螂 蝉 黄雀 细菌 D.阳光 植物 螳螂 蝉 黄雀解题指导: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都属于分解者,所以不能出现在食物链中。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例2 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甲 丁 乙 丙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空气、阳光等非生物成分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C.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D.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题指导:此类题目一般要根据图中的信息(生物的相对数量或有机物的含量或有害物质的含量等),写出食物链,然后再甄别各选项。实验九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2021青岛)【提出问题】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器具】黄粉虫幼虫;镊子,玻璃板,不透光的纸盒和纸板等。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制订并实施计划】1.设计具有明显区别的阴暗和明亮两种实验环境。2.分别在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放置10条等大的黄粉虫幼虫。3.静置 分钟,统计两种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的个体数量。4.按照小组的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计算各组所记录数据的平均值。【实验现象与结论】环境 明亮处 阴暗处现象 黄粉虫幼虫数量少 黄粉虫幼虫数量多结论 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且黄粉虫幼虫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一、减小误差的措施1.实验中选取1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实验偶然性,增加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二、科学探究的原则2.逆向思维 为控制单一变量,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选取等大的黄粉虫幼虫(合理即可)3.实验中一侧阴暗,一侧明亮,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作用。对照4.逆向思维 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重复多次实验,计算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合理即可)三、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5.影响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单一变量(合理即可)6.某小组在实验中某一次的数据出现异常,明亮处的黄粉虫幼虫多于阴暗处,则这组数据需要舍弃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需要,科学探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四、实验变量更换,深入探究7.光照 湿度 某兴趣小组同学想利用本装置继续探究土壤湿度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于是对装置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下图:(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湿度(或土壤湿度)(2)除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黄粉虫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温度(合理即可)例 (2022常德改编)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 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危害我们的健康。科研人员研究了微塑料 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组 别 小鼠数量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的状态 体重增长值(克/只)甲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乙 20 每日饲喂含 微塑料 的普通饲料8克 只, 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丙 20 每日饲喂含 微塑料 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 27天 基本消失请分析作答:(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塑料 对小鼠消化系统有影响吗(2)甲组采取的饲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该组的目的是________。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 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作对照(3)每组小鼠数量20只,实验中科研人员得到各组数据后采取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取平均值(4)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塑料 可以破坏小鼠的小肠绒毛,影响小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5)科研人员为消除微塑料 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数量多,排列整齐(6)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相比,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增长值均______,运用“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7)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我们除了可寻找无害化分解塑料的微生物以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不随便扔塑料垃圾(或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减少或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1&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5年18考)1.(2022威海)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A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2.(2023潍坊)为研究菊花开花与光照时间及光照部位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的实验及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A.该实验存在光照时间和光照部位两个变量B.仅甲、乙两组对比,说明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C.仅丙、丁两组对比,说明菊花感受光照部位是叶D.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解析] 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乙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另一组是丙、丁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部位;甲、乙两组对比,乙组全株接受短日照提前开花,说明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丙、丁两组对比,丙组顶端长日照菊花提前开花,说明菊花感受光照的部位是花;通过两组实验对照,可以得出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3.(2023滨州)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B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5年17考)4.(2023济南)济南的冬天,垂柳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种现象体现了( )CA.垂柳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比垂柳更高等C.垂柳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垂柳和松树存在着竞争关系[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以及热量的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5.(2022德州)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BA.蚯蚓能翻耕土壤 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C.夏天温度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6.(2023泰安)如图所示,同种树在同一地区单独生长和成群生长时形态呈现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乙中成群生长的树与树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影响甲、乙树形态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等D.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解析] 甲、乙树属于同种树,树冠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乙中成群生长的树与树之间竞争阳光、水分等,存在竞争关系;影响甲、乙树形态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等;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故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各自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3& 生态系统的组成(5年26考)7.(2021东营)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为东营市广利河中生态浮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B.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C.生态浮床中植物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自水体D.污水流入后该水域仍能保持动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8.(2022菏泽)为保护鸟类的多样性,某地依据下面示意图将荒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以作为鸟类的栖息地。计划从草本植物、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中选择适宜植物种植在水岸高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宜选择种植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C.深水区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随深度增加越来越多D.该荒地改建成湿地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解析] 深水区阳光较弱,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深水区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随深度增加越来越少。&4& 食物链和食物网(5年50考)9.(2020威海)兔吃草,狐狸吃兔。这三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应写成( )BA.草 狐狸 兔 B.草 兔 狐狸 C.兔 草 狐狸 D.狐狸 兔 草10.(2020德州)在“农作物 田鼠 蛇 鹰”这条食物链中描述正确的是( )CA.只有田鼠是消费者 B.蛇属于第二营养级C.只有农作物是生产者 D.鹰属于四级消费者11.(2019德州)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A.最高级消费者是鹰B.昆虫与兔存在竞争关系C.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D.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5&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年18考)12.(2022德州)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C.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都流向分解者D.由于能量流动递减,所以消费者的数量一定比生产者少13.(2023泰安)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过程 表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B.过程 表示动物和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过程 表示细菌、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D.物质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解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14.(2023济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济南市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黄河沿岸开展生态调查活动。图一是调查后绘制的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的食物网共有___条食物链,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7有机物(2)图一中,白鹭属于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三、四、五(或3、4、5)捕食和竞争(3)若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乙、丙(4)一般来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 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该食物网中,若食草昆虫含有500千焦的能量,理论上,白鹭最少获得____千焦的能量。0.5(5)白鹭被视为“环保使者”,也是济南市市鸟,飞行时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岸边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逐渐增强,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双重呼吸自我调节&6& 生态系统的类型(5年3考)15.(2019日照)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 )D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7&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5年29考)16.(2019烟台)生物社团拍摄的生态系统照片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DA.&8& B.&9& C.&10& D.&11&17.(2023烟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D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C.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我调节的结果[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18.(2022菏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示(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无机环境的是____。乙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 、 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写出鹰处于第四营养级的食物链: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 昆虫 食虫鸟 鹰(3)图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填字母)。、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该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小(6)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两个方面各答一点)。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19.(2023永州)思维导图作为新型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这体现了图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______环境。适应(2)图中兔取食白菜,狼捕食兔,三者间食物链狼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 ,则 是________。在 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3)现实生活中,水果放久了就会有酒味,主要是图中________发酵的结果。酵母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