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
1.(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ráo)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会议还未开始,会场里熙熙攘攘(ráng),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喧、敬礼、握手。(《长征胜利万岁》)
C.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jǐ)予爱护和照顾。(《大战中的插曲》)
D.笑那连茅草都不长的老碱(jiǎn)窝开始出现了碧绿的庄稼,笑那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压在人们头上的大自然的暴君,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不能在任意摆布人们的命运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挠náo;
B攘 rǎnɡ,寒喧—寒暄;
D在--再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关于字音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关于字形,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2.(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A.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B.治之于未乱
C.仁以为己任 D.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
【答案】B
【知识点】文言句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状语后置句,句意为:古代想要把自己光明德性在天下昭明的人。
A项,判断句,句意为: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
B项,状语后置句,句意为:在事物没有出现乱象之前,就要治理好。
C项,宾语前置句,“以仁为己任”,句意为: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
D项,省略句,“或以(之)封”,句意为: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3.(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B.我世世为洴澼絖 若火之始然
C.曰余食赘行 故不孝不慈亡有
D.其脆易泮 当察乱何自起
【答案】A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项,“内”通“纳”,纳交,词组,结交。
B项,“絖”通“纩”,绵絮;“然”通“燃”,燃烧。
C项,“行”通“形”,形体;“亡”通“无”,没有,不存在。
D项,“泮”通“判”,分离;“当”通“尝”,尝试。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
4.(2023高二上·常州月考)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而不仁,如礼何 静而后能安
B.迩之事父 兄之不慈弟
C.见贤思齐焉 焉能攻之
D.不足以事父母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答案】D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文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虚词辨析的能力。
A.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承接。
B.助词,调节音节/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兼词,于此/连词,于是。
D.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虚词辨析的能力。 正确使用虚词是高考考查的另一个能力点,考查内容有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考查近义虚词为主。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在辨析时要注意分清它们间的细微差别,明确虚词的位置,防止滥用虚词,再结合语境及句子内部关系,并注意词与词间的配套搭配。
5.(2022高二上·聊城月考)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恻隐之心(哀痛,怜悯)
D.天下归仁焉(归顺)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
【答案】C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A敏:勤勉;B忍:狠心对待;D归:称赞,称许。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6.(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是“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小说主线。小说中米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为“米考伯主义”。
B.圣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他面对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和多舛的命运,表现出顽强的毅力,他虽然失败,但仍然是英雄,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C.乌尔苏拉是一位开拓者,是她打破了马孔多的闭塞,使马孔多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她又率先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忙于兴隆的买卖,用积攒起来的钱不断扩展家业。
D.玛丝洛娃认出聂赫留朵夫后,并没有破口大骂,而是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说明她已经完全麻木,并不为自己的屈辱和苦难感到痛苦。
【答案】D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项,“她已经完全麻木,并不为自己屈辱和苦难感到痛苦”有误。玛丝洛娃在“最初一刹那”感到震惊和痛苦,她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是因为想起这些太痛苦了,所以想逃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语言文字运用
众所周知,我国“50后”“60后”一代,甚至更老一点的和更年轻一点的,很多人都受过马尔克斯的影响,其中又以“寻根派”为甚。首先,(  )。它从第一句“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布思迪亚上校面对行刑队,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开始,____
____般地瞻前顾后、纵横捭阖。这是一种集神话叙述与个性化叙述于一体的马尔克斯方式。其次,是他的成功为中国作家走向世界树立了信心。虽然马尔克斯那一拨拉美作家大获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冷战是个____的客观因素,但他们处理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方法, ① 。
当然,魔幻现实主义不尽是《百年孤独》, ② ,比如《彼得罗·巴拉莫》《玉米人》》消逝的足迹》《深沉的河流》等。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不是美妙地表现并重新表达了美洲混血文化。其中令人____的集体无意识则是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为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披上了神秘色彩。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内心,一旦你____ ,它就会产生作用——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历史还是现实。
(摘编自陈众议《二十年后谈“孤独”》)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百年孤独》独特的叙事方式震撼了无数作家
B.《百年孤独》叙事方式的独特震撼了无数作家
C.无数作家被《百年孤独》独特的叙事方式震撼了
D.无数作家被《百年孤独》叙事方式的独特震撼了
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A.挥洒自如 不可小觑 扑朔迷离 信以为真
B.行云流水 不可小觑 眼花缭乱 信以为真
C.行云流水 不可估量 扑朔迷离 深信不疑
D.挥洒自如 不可估量 眼花缭乱 深信不疑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不是重新发现并美妙地表现了美洲混血文化。
B.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不是重新发现并美妙地表达了美洲混血文化。
C.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是重新表达并美妙地表现了美洲混血文化。
D.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是重新发现并美妙地表现了美洲混血文化。
1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①②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7.A
8.B
9.D
10.①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②它含括了一批优秀小说。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句子的衔接;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本题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连贯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
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从下一句“它的第一句”,可以判断这一句的主语应该是“《百年孤独》”所以排除答案C、D。又因为这里强调的是“叙事方式”所以排除B。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B 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这里强调文章的布局与发展,所以选“行云流水”。不可小觑,不可小看;不可估量,难以估计。这里强调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选“不可小觑”。眼花缭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此处强调无法辨清,所以选“眼花缭乱”。信以为真:以为某件事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这里强调把假的当成真的,所以选“信以为真”。
故答案为:B。
9.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D “无疑不是”多重否定造成句子不合逻辑;“美妙表达与重新发现”句序不合理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本题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连贯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①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②它含括了一批优秀小说。意思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文言文阅读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1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若不忧A德B之C不D建E而F患H货G之I不J足K将L吊O不P暇Q何R贺S之T有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卒之田:即一百顷,古制百人为卒,五百为旅。上卿所享受的待遇是一旅。
B.宗器:是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以示虔敬和基业的不可移易。
C.略则:指侵害法则。“则”与《离骚》中“背绳墨以追曲兮”的“绳墨”含义相似。
D.稽首:跪拜时叩头至地,头叩地停留多时才起。和佛教的叩头动作相同。
1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栾武子做上卿时未能享受应有的财富,却能遵循法制,亲近诸侯,安定晋国。叔向希望韩宣子不嫌贫穷,并能施行栾武子那样的德行。
B.桓子贪婪骄横而没有限度,最终遭遇祸殃。怀子也因受父亲桓子的牵连而流亡到楚国。叔向以此事例教育韩宣子应安贫乐道。
C.郤昭子曾经显赫一时,但是倚仗自己的财富地位在晋国骄纵放肆,导致其最后尸首示众,宗族覆灭,其根本原因是德行沦丧。
D.韩宣子认为自己本来将要走向灭亡,是叔向的开导拯救了自己,并表示自己先祖桓叔以下的世世代代都将铭记叔向的恩赐。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②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15.太傅叔是怎样劝说韩起应当“忧德”而不应“忧贫”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答案】11.E K Q
12.D
13.B
14.①(桓子)借货牟利,积蓄财物,本应当遭到祸难,却依靠他父亲栾武子的余荫,竟得以善终。
②现今您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您也能有他的德行,因此向您表示祝贺。
15.韩起忧虑贫困,太傅叔向引用晋国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亡历史,指出富贵奢侈容易败坏德行而招致祸患,所以反而向韩起道贺,向他阐述了“忧德”而不应“忧贫”的道理。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古代度量衡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发扬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过失,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够荣耀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11.句意: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句式一致,之间断开;
“何贺之有”,宾语前置,之前断开。
即: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故答案为: E K Q
12.D “稽首……与佛教叩头动作一样”说法错误。佛教的叩头动作手心是向上的,意为承接佛法。
故答案为:D。
13.B桓子贪婪骄横,是事实,但他沾了父亲栾武子光,免于因祸亡身而混过一生。故答案为:B。
14.①假:借;居:积蓄;赖:依靠。
②贫:清贫;德:德行;是以:因此。
故答案为: ①(桓子)借货牟利,积蓄财物,本应当遭到祸难,却依靠他父亲栾武子的余荫,竟得以善终。
②现今您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您也能有他的德行,因此向您表示祝贺。
1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材料中第二段是历史上的事件,第三段是观点,“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即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用自己的话表达。
故答案为:韩起忧虑贫困,太傅叔向引用晋国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亡历史,指出富贵奢侈容易败坏德行而招致祸患,所以反而向韩起道贺,向他阐述了“忧德”而不应“忧贫”的道理。
(2022高二上·佳木斯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①,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②,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②乾坤万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第二次登临岳阳楼,依然被岳阳楼的景象吸引,于是触景生情,赋诗抒怀。
B.在岳阳楼上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江堤蜿蜒,草木葱茏,江湖异态,风壮浪涌。
C.“风壮浪涌”既写出水势的湍急汹涌,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汹涌的波涛。
D.同是登高题材的作品,这首诗和杜甫《登高》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
17.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6.D
17.①对岳阳楼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②国家破亡的担忧之情。③长期迁谪之愁。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6.D项,“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错,这首诗的描写角度是从楼上向远方俯视,故是远景、俯视,没有近景和仰视;《登高》的描写角度远近高低均有,是远近、俯仰结合。
故答案为:D。
17.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前四句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观:江边长堤,连绵不断;草木葱茏,相连不绝,延伸到僻远的南方;江水浊黄,湖水清碧,异态纷呈。表达了对岳阳楼周边美景的赞美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的情感。诗人触景生情,迁谪之恨、国家兴衰之感一齐涌上心头,这也反映在诗人花白的双鬓上。诗人联想到古往今来,与自己遭际相近的不止一人,然而诗人此时的处境比古人更困窘。诗人即使想凭吊古人,也感到力不从心,难以下笔,于是面对风壮浪涌的长江、洞庭只能茫然无语。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和个人经历的深沉感慨。
故答案为: ①对岳阳楼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②国家破亡的担忧之情。③长期迁谪之愁。
18.(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泰伯》)
(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   ”的结论。
(4)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国家与家庭关系我们应“   ,   。”
(5)   ,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6)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
【答案】(1)知者不惑
(2)任重而道远
(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
(5)人生代代无穷已
(6)莫使金樽空对月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惑 、已、樽的书写。
故答案为:(1)知者不惑
(2)任重而道远
(3)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4)欲治其国者 先治其家
(5)人生代代无穷已
(6)莫使金樽空对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认真审题,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的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构建积极的社会心态。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构建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钟健《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
材料二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上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
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进一步说,“996”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成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临近年末,很多机构相继发布了不同版本的年度热词,其选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流行语只能投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并不能代表时代的全部。流行语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1日05版)
材料三
微博、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兴起,着实让网络变得沸腾起来,不断涌现的网络词汇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也是一种进步,激活了网民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不少网络词汇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的热情更加高涨。市民陈小姐认为:“现在网络发展太过迅速,几乎每天都会有很多新词出现,平时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别人时不时会说一些比较潮的词语,很多我都不太懂,然后就去百度,有的很有意思,也很容易接受,比如‘囧’‘么么哒’等,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不会被淘汰,用网络词汇武装自己,看起来也很潮不是么?”网络词汇的涌现已经势不可挡,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这些词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虽然具有新意与活力,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市民担忧,过度简单化,碎片化、卡通化,是否会对下一代产生不好的影响呢?也有部分市民对此持不同观点,市民易先生说:“就像古时候的成语一样,网络词汇都是通过不断积累而来的,有很多表达贴切,极具新意,如果能从中不断吸收好的部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部分词汇超文化底线,好词坏词能否“一刀切”?由于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正能量”“给力”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文雅的词汇,例如“屌丝”“撕逼”“绿茶婊”等。这种特定含义的网络词汇并不那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
(摘编自高然《网络流行语来袭,传统汉语“伤不起”?》)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流行语接地气的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
B.流行语的去留符合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在不能为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的时候,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
C.流行语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促使网友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汇进入人词典。
D.流行语的流行和积累与成语有相似性,只有不断从中吸收符合时代潮流的好的部分,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2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作用,可以用来引领社会心态,帮助个人寻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流行语具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也都认为流行语有助于个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
C.流行语有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两个层面,其中,“我太难了”属于低层次的个人表达,“文明互鉴”是高层次的宏大叙事。
D.中国科技领域持续更新的流行语,既反映出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也折射出中国取得的新成果和创造的新辉煌。
21.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
A.“教科书式”源自2018年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其中记录的执法程序和现场指令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般的规范性。
B.营造网络流行语不等于塑造低俗的全民意识,主流媒体要做到坚决不用低俗流行语,鼓励全体网民主动抵制低俗流行语。
C.我们要从网络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座语言的城市更繁荣。
D.若真想让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力量,那么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与使用作一些适当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22.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19.D
20.C
21.C
22.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论点,引导读者辩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
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
③论证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社科类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论证特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具体判断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再组织语言作答。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利用流行语……传播价值观”错误,原文是“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构建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文中是“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选项偷换概念,换为“价值观”,同时“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B项,“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理解错误,原文是“但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C项,“流行语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促使网友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汇进入人词典”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不少网络词汇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是“网络词汇进入词典”“让网友们热情更加高涨”,而不是“这促使网友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汇进入人词典”。故答案为:D。
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项,“其中,‘我太难了’属于低层次的个人表达……宏大叙事”说法错误,由材料二中的“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上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可知,“从更大层面上看”中的“大”指流行语的适用范围相对于“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更大,并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层次高低。“文明互鉴”已经超越了“宏大叙事”的范畴,是中国主张。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和论点关系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然后把握材料二的观点,接着分析四个选项,找出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材料二主要讲了流行语所展示出的时代活力。A项,侧重流行语的来源;B项,侧重主流媒体对待低俗流行语的态度;C项,侧重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载体,能够体现时代进步;D项,侧重流行语的规范问题。由此可知,C项的论据与材料二的观点是一致,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论证特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论证特点既包括论证思路上的特点,也包括论证方式上的特点,然后浏览文本,分析材料二的思路和论证的方式。本题中,材料二用“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开篇,结尾段首句也是“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论点,引导读者辩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结构上采用“总一分—总”的方式,开头结尾相互照应,中间的分论点以并列式展开论证,二、三两段说的是“新与旧”,四、五两段说的是“小与大”,第六段说的是“变与不变”,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如“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是引用论证,“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是对比论证,“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是举例论证等。
故答案为: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论点,引导读者辩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
③论证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吃家
刘建超
①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②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炒面。炒面上桌,吃客只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你家大厨的手艺。徒弟只好把炒面端回。大厨一笑,把炒面倒回锅里,双手抓面揉搓了几下说中了。徒弟再端上去,吃客尝一口,嗯嗯,就是这个味。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吃家。被称为吃家在老街就是最高荣誉了,他们类似于在电视餐饮大赛节目中的美食家评委,会吃会做会摆活,譬如今天要给您说的费爷。
③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
④正是清晨匆忙时分,街上都是急匆匆奔走的人,许多人手里拿着早点,边走边吃。费爷一身休闲唐装,脚踏千层底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平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
⑤熟人打招呼,费爷,您老去哪啊?费爷头不低,步不停,喝汤。您老今儿个是去哪家喝汤?大石桥火街羊肉汤。
⑥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
⑦费爷微微笑着,不再回话,踏上大石桥。
⑧老街有句谚语:吃喝不用瞅,只管跟着吃家走。费爷的身后就跟随了一群吃货。
⑨生在古城,食在老街。外地人来老街吃个热闹,老街人却是要吃门道的。
⑩在古城开个汤铺不难,难的是在老街开个汤铺子。老街人喝汤都喝成精怪了,嘴巴刁钻认熟欺生、爱逛老店铺,不太凑新店铺的热闹。你若开个新汤铺子,如果没老街吃家的光顾,三五年也别想在老街兴起。唉,还就这么邪。
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老街,吃着佳肴,听着吃家给你数叨着店铺的趣闻轶事,那才算得上享受。
费爷站在铺子前,并不急着进店,背着手看着店门上方的牌匾。
费爷自言自语道,火街羊肉汤这几个字撇捺放纵,笔画粗重,尤其这火字,夸大捺脚,雄健足可扛鼎。颜黄融化合度,磅礴大气。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
火街羊肉汤的老板叫袁成,四十开外的豫西汉子,憨厚豪爽。老板袁成迎出店外,拱手作揖连连点头称是。
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随着费爷一同进店的人也附和着,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
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
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
羊汤端上,费爷端起碗先嗅了嗅,嘴贴着碗沿轻嘬一口。懂行的都知道,老街人喝羊汤是喝甜汤的,这个甜就是不放盐、淡的意思。
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上好的羊汤,羊,要当天宰杀,羊骨砸断铺在锅底,再将成坨的羊肉羊杂铺在羊骨之上,放入自家的香料秘方,一锅汤烧开,中途不能再兑水,慢炖八个小时以上,这叫原汤原味。
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说,羊是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远闻清香,近闻不膻,肉质鲜嫩,味美清口。
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
吃货也跟着喊,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
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
袁老板点头称是。
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
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
(有删改)
2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大早,费爷就走在了老街青石板路上,碰到熟人也头不低,步不停,他将前去给袁成新开张的汤铺店捧场。
B.老街是浸染过九个朝代皇帝的紫气的老街,老街的店主做生意有情怀、有格调、有格局,与老街的吃家相得益彰。
C.费爷对袁成所制作的羊汤进行了细细品味与鉴定,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仍对此加以高度肯定。
D.费爷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很鲜明,文中运用了烘托等多种描写手法对其进行塑造,人物形象显得更有立体感。
24.关于小说开头介绍老街食客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街食客层次不一,最高层次属吃家,其次是吃客,最招饭铺待见的是吃货。
B.文中对老街三种食客的介绍,体现了老街饮食文化上的浓厚氛围与历史底蕴。
C.文中所述老街一位吃客的故事,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
D.文章开头对老街食客中的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叙述,引出下文吃家费爷的出场。
25.刘建超的“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6.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23.C
24.C
25.①本文交代了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火街的命名来源以及火街的羊肉汤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老街人的生活习俗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这些内容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增添了老街的神秘色彩。
②本文写老街人开店做生意有情怀、有格调、有格局;吃家能把老街的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作为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费爷对喝汤的步骤很懂行,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新店铺的牌匾为老街写家后人所写;等等。处处体现了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26.①情节上:照应了费爷给新铺子捧场一事的原因,对袁老板的妻子的发问进行了释疑。
②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等句子突出了费爷扶贫济困的形象特点。
③主题上: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出了老街人美好的人性光辉。
④效果上:“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一句意蕴悠悠,使文章生出一片温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小说阅读选择题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要读懂文章,主要分析对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表述是否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4)本题考查分析学生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错,由文中“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等相关信息可知,费爷告知了袁成其汤的不足之处,随即提出了建议,并没有不动声色。故答案为:C。
2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C.“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错,文中所述老街一位吃客费爷光顾新店的故事,其目的是塑造费爷心地善良、扶贫济困的人物特点,突出吃家在老街的地位和影响力,目的不是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故答案为:C。
2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①由“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可知,本文交代了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火街的命名来源以及火街的羊肉汤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老街人的生活习俗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这些内容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增添了老街的神秘色彩。②由“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可知,本文写老街人开店做生意有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如此才有格调、有格局;从“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可知,吃家能把老街的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从“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可知,作为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费爷对喝汤的步骤很懂行,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从“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可知,新店铺的牌匾为老街写家后人所写。综上可见,文章处处体现了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26.本题考查分析学生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由“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可知,照应了费爷给新铺子捧场一事的原因,对袁老板的妻子的发问进行了释疑。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由“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等句子可知,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袁老板家境的艰难,突出了费爷扶贫济困的形象特点。③从揭示主题的角度看,由“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可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赞扬了费爷对生活艰辛的袁老板一家的帮扶,点出了老街人美好的人性光辉。④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看,“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一句意蕴悠悠,通过充满暖意的环境的烘托,使文章生出一片温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非常耐人寻味。
四、作文(60分)
27.(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干扰。在意他人的看法,关注外界的评论,沉迷冗杂的信息。日积月累之下,渐渐地把自己的一生,从一条康庄大道,走成狭窄隧道。拥有屏蔽力,才是现代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屏蔽喧嚣和干扰,收获快意人生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信息过载,习惯群居、害怕孤独的人们,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干扰。于是乎,我们生在他人的看法里,活在外界的评论中,沉迷于冗杂的信息间,过得疲累而又没了自我,弄得忙碌而又毫无效果。与其如此耗尽心力却又纷乱无序,何不屏蔽这些喧嚣和干扰,收获一个畅快适意的人生?
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屏蔽掉他人于我们无益的看法,心无旁骛,自在行走,要的是一份轻松,得的是一份畅快。
苏武屏蔽掉卫律、李陵的威逼利诱,勇敢选择了矢志不渝的坚守,尽享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快意。孙权屏蔽掉东吴诸将的迎降主张,明智首肯了联刘抗曹的建议,稳操一份三国鼎立的新局面的胜券。而赵王听信了秦将王翦的离间,草率杀害了英勇善战的李牧,却使秦国轻易灭掉了经历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强大起来的赵国。
不可否认,他人中肯的意见,由衷的纠偏,逆耳的忠言,的确于我们大有裨益。但是,一些不怀好意的指点,一些信口开河的意见,一些断章取义的理念,一旦嫁接上我们的生活,便如同一颗摆脱不掉的毒瘤,让我们的生活扭曲变形,面目不堪。因此,扼腕于前人的这些经验教训,面对他人的看法,我们应该多一份屏蔽的机警。
今人常说:“我的地盘我做主!”屏蔽掉外界冗杂纷扰的信息,撇去浮沫,自主选择,念的是一份可心,想的是一份适意。
众所周知,世界日新月异,时代突飞猛进,信息铺天盖地,让我们目不暇接甚或有点无所适从。于是,为了跟上这高速运转的时代之轮,为了紧贴这眼花缭乱的尘世生活,多少年轻人患上了“手机成瘾症”,分分秒秒都在刷新动态,被冗杂的信息裹挟得乐此不疲。在鱼龙混杂稂莠不齐的信息洪流面前,尊重事实,发挥理性,保持定力,有效地屏蔽掉国际上的一些无脑抹黑、极端反华的声音,能让我们耳根清净,心智坚定,不改初心,自强不息,为伟大祖国走向盛世繁华贡献力量。
毋庸置疑,外界的信息,社会的动向,世界的态势,与我们息息相关亦不可不知。但若一味沉迷其中,难免误入泥潭深处而不知归路,使我们的生活捉襟见肘,死水无澜。所以,享受着眼前的清静无忧,面对冗杂的信息,我们应该添一份屏蔽的自觉。
无论多少看法,无论多少评论,无论多少信息,任他弱水三千,若能在狂风巨浪中立定根基,保持定力,不忘初心,取有益于自己的那一瓢饮,我们的人生终将是一首快意的歌。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题干分析】
材料由四个句子组成。第一句话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抵御外部干扰。第二句列出了难以抵御外部干扰的具体表现。第三句指出了无法抵抗外部干扰的后果:从宽阔的大道走到狭窄的隧道。第四句强调屏蔽力是现代人最显著的能力。
材料的关键词是:抗外部干扰和屏蔽力。由此可见,这个问题考验的是对“屏蔽力”概念的理解和思考。屏蔽力是一个人消除负面信息和屏蔽无效信息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许多人过度关注他人的意见,过度关注外部评论,沉迷于复杂的信息,越来越无法抵御外部干扰。因此,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屏蔽能力,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屏蔽力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屏蔽能力是区分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提高屏蔽能力是现代人的必修课。这个世界可能看起来很复杂,但事实上,它仍然是你自己的世界。如果你是清白的,世界将是清白无瑕的。如果你很简单,这个世界就会很难变得复杂。为了获得更有意义的生活,一个人必须保护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只有拥有强大的屏蔽能力,才能抵御外部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并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过滤信息,关注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重要的是要建立信心,不要过度关心他人的意见,增强心理韧性;此外,有必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于无用的信息。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们的屏蔽能力,以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从“联想与反思”可以看出,一种文体是一种叙事性或议论文。如果写叙事,一个人的叙事应该紧紧围绕着屏蔽力。运用对比、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突出屏蔽力的重要性,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主旨。如果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以用一个渐进的结构来首先解释什么是屏蔽力,然后分析屏蔽力对现代社会每个人的重要性,最后解释我们如何提高屏蔽力。
【立意选取】
1.屏蔽力,是每个人应该置顶的一种能力。
2.屏蔽喧嚣和干扰,收获宁静和专注。
3.屏蔽他人看法,活出真我风采。
4.屏蔽掉生活中的浮沫,开启轻松愉悦的人生旅程。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
1.(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ráo)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会议还未开始,会场里熙熙攘攘(ráng),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喧、敬礼、握手。(《长征胜利万岁》)
C.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被俘士兵我们决不伤害,对日本人民我们不仅不伤害,还要尽最大力量给(jǐ)予爱护和照顾。(《大战中的插曲》)
D.笑那连茅草都不长的老碱(jiǎn)窝开始出现了碧绿的庄稼,笑那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压在人们头上的大自然的暴君,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不能在任意摆布人们的命运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A.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B.治之于未乱
C.仁以为己任 D.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
3.(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B.我世世为洴澼絖 若火之始然
C.曰余食赘行 故不孝不慈亡有
D.其脆易泮 当察乱何自起
4.(2023高二上·常州月考)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而不仁,如礼何 静而后能安
B.迩之事父 兄之不慈弟
C.见贤思齐焉 焉能攻之
D.不足以事父母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5.(2022高二上·聊城月考)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恻隐之心(哀痛,怜悯)
D.天下归仁焉(归顺)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
6.(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是“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小说主线。小说中米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为“米考伯主义”。
B.圣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他面对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和多舛的命运,表现出顽强的毅力,他虽然失败,但仍然是英雄,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C.乌尔苏拉是一位开拓者,是她打破了马孔多的闭塞,使马孔多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她又率先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忙于兴隆的买卖,用积攒起来的钱不断扩展家业。
D.玛丝洛娃认出聂赫留朵夫后,并没有破口大骂,而是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说明她已经完全麻木,并不为自己的屈辱和苦难感到痛苦。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语言文字运用
众所周知,我国“50后”“60后”一代,甚至更老一点的和更年轻一点的,很多人都受过马尔克斯的影响,其中又以“寻根派”为甚。首先,(  )。它从第一句“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布思迪亚上校面对行刑队,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开始,____
____般地瞻前顾后、纵横捭阖。这是一种集神话叙述与个性化叙述于一体的马尔克斯方式。其次,是他的成功为中国作家走向世界树立了信心。虽然马尔克斯那一拨拉美作家大获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冷战是个____的客观因素,但他们处理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方法, ① 。
当然,魔幻现实主义不尽是《百年孤独》, ② ,比如《彼得罗·巴拉莫》《玉米人》》消逝的足迹》《深沉的河流》等。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不是美妙地表现并重新表达了美洲混血文化。其中令人____的集体无意识则是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为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披上了神秘色彩。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内心,一旦你____ ,它就会产生作用——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历史还是现实。
(摘编自陈众议《二十年后谈“孤独”》)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百年孤独》独特的叙事方式震撼了无数作家
B.《百年孤独》叙事方式的独特震撼了无数作家
C.无数作家被《百年孤独》独特的叙事方式震撼了
D.无数作家被《百年孤独》叙事方式的独特震撼了
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A.挥洒自如 不可小觑 扑朔迷离 信以为真
B.行云流水 不可小觑 眼花缭乱 信以为真
C.行云流水 不可估量 扑朔迷离 深信不疑
D.挥洒自如 不可估量 眼花缭乱 深信不疑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不是重新发现并美妙地表现了美洲混血文化。
B.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不是重新发现并美妙地表达了美洲混血文化。
C.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是重新表达并美妙地表现了美洲混血文化。
D.它们最大的魅力无疑是重新发现并美妙地表现了美洲混血文化。
1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①②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文言文阅读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1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若不忧A德B之C不D建E而F患H货G之I不J足K将L吊O不P暇Q何R贺S之T有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卒之田:即一百顷,古制百人为卒,五百为旅。上卿所享受的待遇是一旅。
B.宗器:是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以示虔敬和基业的不可移易。
C.略则:指侵害法则。“则”与《离骚》中“背绳墨以追曲兮”的“绳墨”含义相似。
D.稽首:跪拜时叩头至地,头叩地停留多时才起。和佛教的叩头动作相同。
1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栾武子做上卿时未能享受应有的财富,却能遵循法制,亲近诸侯,安定晋国。叔向希望韩宣子不嫌贫穷,并能施行栾武子那样的德行。
B.桓子贪婪骄横而没有限度,最终遭遇祸殃。怀子也因受父亲桓子的牵连而流亡到楚国。叔向以此事例教育韩宣子应安贫乐道。
C.郤昭子曾经显赫一时,但是倚仗自己的财富地位在晋国骄纵放肆,导致其最后尸首示众,宗族覆灭,其根本原因是德行沦丧。
D.韩宣子认为自己本来将要走向灭亡,是叔向的开导拯救了自己,并表示自己先祖桓叔以下的世世代代都将铭记叔向的恩赐。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②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15.太傅叔是怎样劝说韩起应当“忧德”而不应“忧贫”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022高二上·佳木斯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①,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②,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②乾坤万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第二次登临岳阳楼,依然被岳阳楼的景象吸引,于是触景生情,赋诗抒怀。
B.在岳阳楼上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江堤蜿蜒,草木葱茏,江湖异态,风壮浪涌。
C.“风壮浪涌”既写出水势的湍急汹涌,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汹涌的波涛。
D.同是登高题材的作品,这首诗和杜甫《登高》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
17.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8.(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泰伯》)
(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   ”的结论。
(4)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国家与家庭关系我们应“   ,   。”
(5)   ,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6)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的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构建积极的社会心态。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构建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钟健《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
材料二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上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
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进一步说,“996”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成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临近年末,很多机构相继发布了不同版本的年度热词,其选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流行语只能投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并不能代表时代的全部。流行语选择越多样、变化越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1日05版)
材料三
微博、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兴起,着实让网络变得沸腾起来,不断涌现的网络词汇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也是一种进步,激活了网民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不少网络词汇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的热情更加高涨。市民陈小姐认为:“现在网络发展太过迅速,几乎每天都会有很多新词出现,平时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别人时不时会说一些比较潮的词语,很多我都不太懂,然后就去百度,有的很有意思,也很容易接受,比如‘囧’‘么么哒’等,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不会被淘汰,用网络词汇武装自己,看起来也很潮不是么?”网络词汇的涌现已经势不可挡,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这些词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虽然具有新意与活力,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市民担忧,过度简单化,碎片化、卡通化,是否会对下一代产生不好的影响呢?也有部分市民对此持不同观点,市民易先生说:“就像古时候的成语一样,网络词汇都是通过不断积累而来的,有很多表达贴切,极具新意,如果能从中不断吸收好的部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部分词汇超文化底线,好词坏词能否“一刀切”?由于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正能量”“给力”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文雅的词汇,例如“屌丝”“撕逼”“绿茶婊”等。这种特定含义的网络词汇并不那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
(摘编自高然《网络流行语来袭,传统汉语“伤不起”?》)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流行语接地气的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
B.流行语的去留符合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在不能为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的时候,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
C.流行语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促使网友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汇进入人词典。
D.流行语的流行和积累与成语有相似性,只有不断从中吸收符合时代潮流的好的部分,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2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作用,可以用来引领社会心态,帮助个人寻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流行语具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也都认为流行语有助于个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
C.流行语有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两个层面,其中,“我太难了”属于低层次的个人表达,“文明互鉴”是高层次的宏大叙事。
D.中国科技领域持续更新的流行语,既反映出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也折射出中国取得的新成果和创造的新辉煌。
21.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
A.“教科书式”源自2018年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其中记录的执法程序和现场指令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般的规范性。
B.营造网络流行语不等于塑造低俗的全民意识,主流媒体要做到坚决不用低俗流行语,鼓励全体网民主动抵制低俗流行语。
C.我们要从网络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座语言的城市更繁荣。
D.若真想让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力量,那么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与使用作一些适当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22.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吃家
刘建超
①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②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炒面。炒面上桌,吃客只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你家大厨的手艺。徒弟只好把炒面端回。大厨一笑,把炒面倒回锅里,双手抓面揉搓了几下说中了。徒弟再端上去,吃客尝一口,嗯嗯,就是这个味。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吃家。被称为吃家在老街就是最高荣誉了,他们类似于在电视餐饮大赛节目中的美食家评委,会吃会做会摆活,譬如今天要给您说的费爷。
③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
④正是清晨匆忙时分,街上都是急匆匆奔走的人,许多人手里拿着早点,边走边吃。费爷一身休闲唐装,脚踏千层底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平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
⑤熟人打招呼,费爷,您老去哪啊?费爷头不低,步不停,喝汤。您老今儿个是去哪家喝汤?大石桥火街羊肉汤。
⑥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
⑦费爷微微笑着,不再回话,踏上大石桥。
⑧老街有句谚语:吃喝不用瞅,只管跟着吃家走。费爷的身后就跟随了一群吃货。
⑨生在古城,食在老街。外地人来老街吃个热闹,老街人却是要吃门道的。
⑩在古城开个汤铺不难,难的是在老街开个汤铺子。老街人喝汤都喝成精怪了,嘴巴刁钻认熟欺生、爱逛老店铺,不太凑新店铺的热闹。你若开个新汤铺子,如果没老街吃家的光顾,三五年也别想在老街兴起。唉,还就这么邪。
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老街,吃着佳肴,听着吃家给你数叨着店铺的趣闻轶事,那才算得上享受。
费爷站在铺子前,并不急着进店,背着手看着店门上方的牌匾。
费爷自言自语道,火街羊肉汤这几个字撇捺放纵,笔画粗重,尤其这火字,夸大捺脚,雄健足可扛鼎。颜黄融化合度,磅礴大气。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
火街羊肉汤的老板叫袁成,四十开外的豫西汉子,憨厚豪爽。老板袁成迎出店外,拱手作揖连连点头称是。
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随着费爷一同进店的人也附和着,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
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
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
羊汤端上,费爷端起碗先嗅了嗅,嘴贴着碗沿轻嘬一口。懂行的都知道,老街人喝羊汤是喝甜汤的,这个甜就是不放盐、淡的意思。
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上好的羊汤,羊,要当天宰杀,羊骨砸断铺在锅底,再将成坨的羊肉羊杂铺在羊骨之上,放入自家的香料秘方,一锅汤烧开,中途不能再兑水,慢炖八个小时以上,这叫原汤原味。
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说,羊是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远闻清香,近闻不膻,肉质鲜嫩,味美清口。
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
吃货也跟着喊,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
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
袁老板点头称是。
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
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
(有删改)
2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大早,费爷就走在了老街青石板路上,碰到熟人也头不低,步不停,他将前去给袁成新开张的汤铺店捧场。
B.老街是浸染过九个朝代皇帝的紫气的老街,老街的店主做生意有情怀、有格调、有格局,与老街的吃家相得益彰。
C.费爷对袁成所制作的羊汤进行了细细品味与鉴定,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仍对此加以高度肯定。
D.费爷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很鲜明,文中运用了烘托等多种描写手法对其进行塑造,人物形象显得更有立体感。
24.关于小说开头介绍老街食客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街食客层次不一,最高层次属吃家,其次是吃客,最招饭铺待见的是吃货。
B.文中对老街三种食客的介绍,体现了老街饮食文化上的浓厚氛围与历史底蕴。
C.文中所述老街一位吃客的故事,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
D.文章开头对老街食客中的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叙述,引出下文吃家费爷的出场。
25.刘建超的“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6.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作文(60分)
27.(2023高二上·宁德月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干扰。在意他人的看法,关注外界的评论,沉迷冗杂的信息。日积月累之下,渐渐地把自己的一生,从一条康庄大道,走成狭窄隧道。拥有屏蔽力,才是现代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挠náo;
B攘 rǎnɡ,寒喧—寒暄;
D在--再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关于字音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关于字形,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2.【答案】B
【知识点】文言句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状语后置句,句意为:古代想要把自己光明德性在天下昭明的人。
A项,判断句,句意为: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
B项,状语后置句,句意为:在事物没有出现乱象之前,就要治理好。
C项,宾语前置句,“以仁为己任”,句意为: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
D项,省略句,“或以(之)封”,句意为: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3.【答案】A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项,“内”通“纳”,纳交,词组,结交。
B项,“絖”通“纩”,绵絮;“然”通“燃”,燃烧。
C项,“行”通“形”,形体;“亡”通“无”,没有,不存在。
D项,“泮”通“判”,分离;“当”通“尝”,尝试。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从本质上说体现的是文字之间一种共时的关系。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能够从具体的句子中合理地推断出有可能的通假字。
4.【答案】D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文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虚词辨析的能力。
A.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承接。
B.助词,调节音节/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兼词,于此/连词,于是。
D.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虚词辨析的能力。 正确使用虚词是高考考查的另一个能力点,考查内容有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考查近义虚词为主。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在辨析时要注意分清它们间的细微差别,明确虚词的位置,防止滥用虚词,再结合语境及句子内部关系,并注意词与词间的配套搭配。
5.【答案】C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A敏:勤勉;B忍:狠心对待;D归:称赞,称许。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6.【答案】D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项,“她已经完全麻木,并不为自己屈辱和苦难感到痛苦”有误。玛丝洛娃在“最初一刹那”感到震惊和痛苦,她说“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是因为想起这些太痛苦了,所以想逃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7.A
8.B
9.D
10.①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②它含括了一批优秀小说。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句子的衔接;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本题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连贯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
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从下一句“它的第一句”,可以判断这一句的主语应该是“《百年孤独》”所以排除答案C、D。又因为这里强调的是“叙事方式”所以排除B。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B 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这里强调文章的布局与发展,所以选“行云流水”。不可小觑,不可小看;不可估量,难以估计。这里强调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选“不可小觑”。眼花缭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此处强调无法辨清,所以选“眼花缭乱”。信以为真:以为某件事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这里强调把假的当成真的,所以选“信以为真”。
故答案为:B。
9.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D “无疑不是”多重否定造成句子不合逻辑;“美妙表达与重新发现”句序不合理
故答案为:D。
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本题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连贯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①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②它含括了一批优秀小说。意思对即可.
【答案】11.E K Q
12.D
13.B
14.①(桓子)借货牟利,积蓄财物,本应当遭到祸难,却依靠他父亲栾武子的余荫,竟得以善终。
②现今您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您也能有他的德行,因此向您表示祝贺。
15.韩起忧虑贫困,太傅叔向引用晋国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亡历史,指出富贵奢侈容易败坏德行而招致祸患,所以反而向韩起道贺,向他阐述了“忧德”而不应“忧贫”的道理。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古代度量衡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发扬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过失,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够荣耀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11.句意: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句式一致,之间断开;
“何贺之有”,宾语前置,之前断开。
即: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故答案为: E K Q
12.D “稽首……与佛教叩头动作一样”说法错误。佛教的叩头动作手心是向上的,意为承接佛法。
故答案为:D。
13.B桓子贪婪骄横,是事实,但他沾了父亲栾武子光,免于因祸亡身而混过一生。故答案为:B。
14.①假:借;居:积蓄;赖:依靠。
②贫:清贫;德:德行;是以:因此。
故答案为: ①(桓子)借货牟利,积蓄财物,本应当遭到祸难,却依靠他父亲栾武子的余荫,竟得以善终。
②现今您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您也能有他的德行,因此向您表示祝贺。
1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材料中第二段是历史上的事件,第三段是观点,“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即 “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用自己的话表达。
故答案为:韩起忧虑贫困,太傅叔向引用晋国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兴亡历史,指出富贵奢侈容易败坏德行而招致祸患,所以反而向韩起道贺,向他阐述了“忧德”而不应“忧贫”的道理。
【答案】16.D
17.①对岳阳楼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②国家破亡的担忧之情。③长期迁谪之愁。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6.D项,“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错,这首诗的描写角度是从楼上向远方俯视,故是远景、俯视,没有近景和仰视;《登高》的描写角度远近高低均有,是远近、俯仰结合。
故答案为:D。
17.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前四句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观:江边长堤,连绵不断;草木葱茏,相连不绝,延伸到僻远的南方;江水浊黄,湖水清碧,异态纷呈。表达了对岳阳楼周边美景的赞美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的情感。诗人触景生情,迁谪之恨、国家兴衰之感一齐涌上心头,这也反映在诗人花白的双鬓上。诗人联想到古往今来,与自己遭际相近的不止一人,然而诗人此时的处境比古人更困窘。诗人即使想凭吊古人,也感到力不从心,难以下笔,于是面对风壮浪涌的长江、洞庭只能茫然无语。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和个人经历的深沉感慨。
故答案为: ①对岳阳楼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②国家破亡的担忧之情。③长期迁谪之愁。
18.【答案】(1)知者不惑
(2)任重而道远
(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
(5)人生代代无穷已
(6)莫使金樽空对月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惑 、已、樽的书写。
故答案为:(1)知者不惑
(2)任重而道远
(3)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4)欲治其国者 先治其家
(5)人生代代无穷已
(6)莫使金樽空对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认真审题,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9.D
20.C
21.C
22.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论点,引导读者辩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
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
③论证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社科类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论证特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具体判断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再组织语言作答。
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利用流行语……传播价值观”错误,原文是“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构建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文中是“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选项偷换概念,换为“价值观”,同时“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B项,“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消失的结局”理解错误,原文是“但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C项,“流行语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促使网友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汇进入人词典”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不少网络词汇也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是“网络词汇进入词典”“让网友们热情更加高涨”,而不是“这促使网友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汇进入人词典”。故答案为:D。
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项,“其中,‘我太难了’属于低层次的个人表达……宏大叙事”说法错误,由材料二中的“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上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可知,“从更大层面上看”中的“大”指流行语的适用范围相对于“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更大,并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层次高低。“文明互鉴”已经超越了“宏大叙事”的范畴,是中国主张。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和论点关系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然后把握材料二的观点,接着分析四个选项,找出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材料二主要讲了流行语所展示出的时代活力。A项,侧重流行语的来源;B项,侧重主流媒体对待低俗流行语的态度;C项,侧重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载体,能够体现时代进步;D项,侧重流行语的规范问题。由此可知,C项的论据与材料二的观点是一致,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故答案为:C。
2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论证特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论证特点既包括论证思路上的特点,也包括论证方式上的特点,然后浏览文本,分析材料二的思路和论证的方式。本题中,材料二用“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开篇,结尾段首句也是“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论点,引导读者辩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结构上采用“总一分—总”的方式,开头结尾相互照应,中间的分论点以并列式展开论证,二、三两段说的是“新与旧”,四、五两段说的是“小与大”,第六段说的是“变与不变”,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如“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是引用论证,“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是对比论证,“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是举例论证等。
故答案为: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论点,引导读者辩证地看待流行语现象。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
③论证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答案】23.C
24.C
25.①本文交代了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火街的命名来源以及火街的羊肉汤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老街人的生活习俗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这些内容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增添了老街的神秘色彩。
②本文写老街人开店做生意有情怀、有格调、有格局;吃家能把老街的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作为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费爷对喝汤的步骤很懂行,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新店铺的牌匾为老街写家后人所写;等等。处处体现了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26.①情节上:照应了费爷给新铺子捧场一事的原因,对袁老板的妻子的发问进行了释疑。
②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等句子突出了费爷扶贫济困的形象特点。
③主题上: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出了老街人美好的人性光辉。
④效果上:“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一句意蕴悠悠,使文章生出一片温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小说阅读选择题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要读懂文章,主要分析对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表述是否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4)本题考查分析学生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错,由文中“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等相关信息可知,费爷告知了袁成其汤的不足之处,随即提出了建议,并没有不动声色。故答案为:C。
2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C.“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错,文中所述老街一位吃客费爷光顾新店的故事,其目的是塑造费爷心地善良、扶贫济困的人物特点,突出吃家在老街的地位和影响力,目的不是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故答案为:C。
2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①由“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可知,本文交代了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火街的命名来源以及火街的羊肉汤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老街人的生活习俗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这些内容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增添了老街的神秘色彩。②由“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可知,本文写老街人开店做生意有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如此才有格调、有格局;从“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可知,吃家能把老街的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从“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可知,作为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费爷对喝汤的步骤很懂行,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从“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可知,新店铺的牌匾为老街写家后人所写。综上可见,文章处处体现了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26.本题考查分析学生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由“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可知,照应了费爷给新铺子捧场一事的原因,对袁老板的妻子的发问进行了释疑。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由“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等句子可知,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袁老板家境的艰难,突出了费爷扶贫济困的形象特点。③从揭示主题的角度看,由“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可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赞扬了费爷对生活艰辛的袁老板一家的帮扶,点出了老街人美好的人性光辉。④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看,“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一句意蕴悠悠,通过充满暖意的环境的烘托,使文章生出一片温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非常耐人寻味。
27.【答案】【参考例文】
屏蔽喧嚣和干扰,收获快意人生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信息过载,习惯群居、害怕孤独的人们,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干扰。于是乎,我们生在他人的看法里,活在外界的评论中,沉迷于冗杂的信息间,过得疲累而又没了自我,弄得忙碌而又毫无效果。与其如此耗尽心力却又纷乱无序,何不屏蔽这些喧嚣和干扰,收获一个畅快适意的人生?
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屏蔽掉他人于我们无益的看法,心无旁骛,自在行走,要的是一份轻松,得的是一份畅快。
苏武屏蔽掉卫律、李陵的威逼利诱,勇敢选择了矢志不渝的坚守,尽享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快意。孙权屏蔽掉东吴诸将的迎降主张,明智首肯了联刘抗曹的建议,稳操一份三国鼎立的新局面的胜券。而赵王听信了秦将王翦的离间,草率杀害了英勇善战的李牧,却使秦国轻易灭掉了经历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强大起来的赵国。
不可否认,他人中肯的意见,由衷的纠偏,逆耳的忠言,的确于我们大有裨益。但是,一些不怀好意的指点,一些信口开河的意见,一些断章取义的理念,一旦嫁接上我们的生活,便如同一颗摆脱不掉的毒瘤,让我们的生活扭曲变形,面目不堪。因此,扼腕于前人的这些经验教训,面对他人的看法,我们应该多一份屏蔽的机警。
今人常说:“我的地盘我做主!”屏蔽掉外界冗杂纷扰的信息,撇去浮沫,自主选择,念的是一份可心,想的是一份适意。
众所周知,世界日新月异,时代突飞猛进,信息铺天盖地,让我们目不暇接甚或有点无所适从。于是,为了跟上这高速运转的时代之轮,为了紧贴这眼花缭乱的尘世生活,多少年轻人患上了“手机成瘾症”,分分秒秒都在刷新动态,被冗杂的信息裹挟得乐此不疲。在鱼龙混杂稂莠不齐的信息洪流面前,尊重事实,发挥理性,保持定力,有效地屏蔽掉国际上的一些无脑抹黑、极端反华的声音,能让我们耳根清净,心智坚定,不改初心,自强不息,为伟大祖国走向盛世繁华贡献力量。
毋庸置疑,外界的信息,社会的动向,世界的态势,与我们息息相关亦不可不知。但若一味沉迷其中,难免误入泥潭深处而不知归路,使我们的生活捉襟见肘,死水无澜。所以,享受着眼前的清静无忧,面对冗杂的信息,我们应该添一份屏蔽的自觉。
无论多少看法,无论多少评论,无论多少信息,任他弱水三千,若能在狂风巨浪中立定根基,保持定力,不忘初心,取有益于自己的那一瓢饮,我们的人生终将是一首快意的歌。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题干分析】
材料由四个句子组成。第一句话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抵御外部干扰。第二句列出了难以抵御外部干扰的具体表现。第三句指出了无法抵抗外部干扰的后果:从宽阔的大道走到狭窄的隧道。第四句强调屏蔽力是现代人最显著的能力。
材料的关键词是:抗外部干扰和屏蔽力。由此可见,这个问题考验的是对“屏蔽力”概念的理解和思考。屏蔽力是一个人消除负面信息和屏蔽无效信息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许多人过度关注他人的意见,过度关注外部评论,沉迷于复杂的信息,越来越无法抵御外部干扰。因此,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屏蔽能力,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屏蔽力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屏蔽能力是区分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提高屏蔽能力是现代人的必修课。这个世界可能看起来很复杂,但事实上,它仍然是你自己的世界。如果你是清白的,世界将是清白无瑕的。如果你很简单,这个世界就会很难变得复杂。为了获得更有意义的生活,一个人必须保护一切不需要的东西。只有拥有强大的屏蔽能力,才能抵御外部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并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过滤信息,关注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重要的是要建立信心,不要过度关心他人的意见,增强心理韧性;此外,有必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于无用的信息。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们的屏蔽能力,以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从“联想与反思”可以看出,一种文体是一种叙事性或议论文。如果写叙事,一个人的叙事应该紧紧围绕着屏蔽力。运用对比、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突出屏蔽力的重要性,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主旨。如果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以用一个渐进的结构来首先解释什么是屏蔽力,然后分析屏蔽力对现代社会每个人的重要性,最后解释我们如何提高屏蔽力。
【立意选取】
1.屏蔽力,是每个人应该置顶的一种能力。
2.屏蔽喧嚣和干扰,收获宁静和专注。
3.屏蔽他人看法,活出真我风采。
4.屏蔽掉生活中的浮沫,开启轻松愉悦的人生旅程。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