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课件(共80张PPT)- 《建筑CAD》同步教学(大连理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课件(共80张PPT)- 《建筑CAD》同步教学(大连理工版)

资源简介

(共80张PPT)
建筑CAD应用教程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第2章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教学内容】
点绘图命令
直线、多线、多段线和构造线绘图命令
矩形和正多边形绘图命令
圆、圆弧、椭圆、椭圆弧和圆环绘图命令
图案填充绘图命令
删除编辑命令
复制、镜像、阵列和偏移编辑命令
建筑CAD应用教程
第2章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教学内容】
移动和旋转编辑命令
缩放、拉伸和拉长编辑命令
修剪和延伸编辑命令
打断、合并和分解编辑命令
倒角和圆角编辑命令
夹点编辑命令
对象特性编辑命令
建筑CAD应用教程
第2章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教学重点与难点】
直线、多线、多段线和构造线绘图命令
矩形绘图命令
圆、圆弧绘图命令
图案填充绘图命令
复制、镜像、阵列和偏移编辑命令
移动和旋转编辑命令
缩放、拉伸和拉长编辑命令
修剪和延伸编辑命令
夹点编辑命令
特性编辑命令
建筑CAD应用教程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 实例1 “点”“直线”绘图命令
2.1.1 点的绘制
2.1.2 直线的绘制
例2-1:应用“点”和“直线”命令绘制如图所示储物柜平面图。
所用命令
启动方法:
命令行 :DDPtype↙
下拉菜单:“格式”→“点样式”
2.1.1 点的绘制
点的绘制步骤:
设置点样式 绘制点
1. 点样式设置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① 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Point(或po) ↙(绘制单点)
下拉菜单:“绘图”|“点”(绘制单点和多点)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点 ”(绘制多点)
在AutoCAD 2009中,可以通过“单点”、“多点”、“定数等分”和“定距等分”4种方法创建点对象。
2. 点的绘制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③点的“定距等分”命令启动方法
下拉菜单:“绘图”| “点”| “定距等分 ”
命令行:MEASURE(ME) ↙
②点的“定数等分”命令启动方法
下拉菜单:“绘图”|“点”|“定数等分 ”
命令行:DIVIDE ↙
2. 点的绘制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启动方法:
命令行:Line(或L) ↙
下拉菜单:“绘图”|“ 直线”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直线 ”
2.1.2 绘制直线
绘制具有起点和终点的线段,是建筑绘图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对象。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绘图步骤分解: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1. 用“直线”绘图命令绘制完成储物柜平面图外轮廓线。
2. 设置“点样式”。
3. 用“点”绘图命令的“定数等分”三等分直线AB、用“定距等分”将直线CD分为每段长度为600mm的三条线段。
4. 用“直线”绘图命令连接对应点后,删除图形中的点即可绘制完成储物柜平面图。
详例演示:
例3-2:用“构造线”绘制如图所示轴网图。
构造线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 实例2 “构造线”绘图命令
使用命令
2.2.1 绘制构造线
操作方法:
命令行:xline(或xl) ↙
下拉菜单: “绘图”| “构造线”
功能区: “默认”选项卡| “绘图”面板| “构造线”
绘制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直线,主要用于辅助绘图和轴线的绘制。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绘图步骤分解: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1. 启动构造线命令。
2. 使用“水平(H)”选项绘制轴线A,使用“垂直 (V)”
选项绘制轴线1。
3. 使用“偏移(o)”选项,设置偏移距离为3000,偏移
出轴线B、C。
4. 使用“偏移(o)”选项,设置偏移距离为6000,偏移
出轴线2、3。
详例演示:
例2-3:应用“矩形”绘图命令和“删除”编辑命令绘制
如图所示窗户立面图。
运用矩形和删除绘制窗户
2.3 实例3 “矩形”绘图命令、
“删除”编辑命令
使用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①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Rectang(或Rec) ↙
2) 下拉菜单:“绘图”| “ 矩形”
3)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 矩形”
作用:通过指定两个角点的方式绘制矩形,或带有倒角和倒圆的矩形,执行该命令时,可改变线的宽度。
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图框、标题栏、窗户等。
2.3.1 绘制矩形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如右图是不同参数设置绘制的矩形
② 选项说明
Z轴坐标
设置具有圆角的矩形
设置矩形三维厚度
设置矩形的倒角
设置矩形轮廓线的宽度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第4章基本编辑命令
作用:删除指定的实体,相当于手工绘图中的橡皮 擦图。
启动方法:
命令行:Erase(或E)↙
下拉菜单:“修改”→“ 删除”
“修改”工具栏 → “ 删除 ”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删除 ”
键盘输入:Delete
2.3.2 删除
绘图步骤分解: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1. 用“矩形”绘图命令绘制完成窗户外框线。
2. 应用“构造线”作辅助线,如图所示。
3.应用“矩形”绘图命令,捕捉辅助线交点完成内部窗格
的绘制。
4.应用“删除”编辑命令删除辅助线,完成窗户立面图
绘制。
详例演示:
例2-4:应用“修剪”编辑命令完成如图所示轴网图(外墙370,内墙240)。
2.4 实例4 “修剪”编辑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利用修剪修剪构造线绘制的轴网
使用命令
作用:利用边界修剪指定的对象。
2.4.1 修剪命令
①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Trim(或Tr)↙
2) 下拉菜单:“修改”→“ 修剪”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修剪 ”
第4章基本编辑命令
注:1)修剪命令执行时首先必须选择修剪边界,按“回车”键后再选择被修剪的对象。
2)执行TRIM命令时,当提示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时,如果按住shift键,选择对象就转换成执行延伸功能。剪切边暂时起延伸边作用。
绘图步骤分解: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1. 用“矩形”绘图命令绘制“修剪边界”。
2. 用“修剪”编辑命令修剪边界外的构造线。
3. 用“删除”编辑命令删除矩形框。
详例演示:
例2-5:应用 “圆”绘图命令在已绘制轴网上绘制完成下图所示的轴线圆。
2.5 实例5 “圆”绘图命令,
“复制”编辑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利用圆、复制绘制的轴线圆
使用命令
在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轴线圆、指北针、圆形建筑物或构筑物等。
2.5.1 绘制圆
①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Circle (或C)↙
2) 下拉菜单:“绘图”→“ 圆”
3)“绘图”工具栏 → “圆 ”
4)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 圆”
如下图所示为绘制圆的不同方法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5.2 复制命令
启动方法:
命令行 : Copy(或Cp、Co)↙
下拉菜单: “修改”→“ 复制”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复制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绘图步骤分解: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1. 用“圆”绘图命令绘制第一个轴线圆。
2. 用“复制”编辑命令绘制完成其他轴线圆。
详例演示:
例2-4:应用“多线”编辑命令完成如图所示墙体图(外墙370,内墙240)。
2.6 实例6 “多线”绘图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利用多线绘制墙体
使用命令
2.6.1 绘制多线
① 设置多线样式
命令的启动方式:
1) 命令行:mlstyle
2)下拉菜单:“格式”| “多线样式”
作用:绘制多条(1~16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且各条直线可以设置不同颜色和线型。
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墙体、多路平行排列的不同管线。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② 绘制多线
命令的启动方式:
命令行:mline(或ml) ↙
下拉菜单:“绘图”| “ 多线”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③ 编辑多线
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mledit
下拉菜单:“修改”|“对象”|“多线”
双击多线
作用:处理多种类型的多线交叉点(十字交叉、T型交叉、交点),断开和连接多线。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绘图步骤分解: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1.设置墙体的多线样式。
2. 应用“多线”绘图命令绘制墙体。
3. 应用“多线编辑”命令完成墙体。
详例演示:
例2-7:应用多段线命令绘制1800弯钩的钢筋(水平段长度自定尺寸)。
多线段绘制钢筋
2.7 实例7 “多段线”绘图命令
使用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7.1 绘制多线段
作用:提供了绘制由若干直线和圆弧连接而成的不同宽度的曲线或折线,且是一个实体。
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钢筋、箭头、指北针等。
多线应用步骤:(1)绘制多段线;
(2)编辑多段线。
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pline(或pl) ↙
下拉菜单:“绘图”| “ 多段线”
功能区:“常用”标签|“绘图”面板|“ 多段线”
① 绘制多线段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pedit(或pe) ↙
2) 下拉菜单:“修改”| “对象”|“ 多段线”
3) 功能区:“默认”标签|“修改”面板|编辑“多段线 ”
4) 双击需要编辑的多段线
② 编辑多段线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8 绘制圆弧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8: 应用“圆弧”绘图命令绘制如图2-43所示所示90°方
向开启的门,门的宽度为900mm,厚度为50mm。
1.用“直线”绘图命令绘制门。
2.用“圆弧”绘图命令绘制门的开启方向。
使用命令
2.8 绘制圆弧
①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Arc (或A)↙
2) 下拉菜单:“绘图”→“ 圆弧”
3)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绘图”面板→“ 圆弧”
在AutoCAD 2009中,圆弧的绘制方法有11种。
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门,圆弧形的建筑物等。
② 绘制圆弧的方法(多种)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9 绘制正多边形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9:应用“多边形”绘图命令绘制:
①边长为10mm的正六边形;
②正六边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0mm的正六边形;
③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为10mm的正六边形。
2.9 绘制正多边形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POLUGON(或pol)↙
2) 下拉菜单:“绘图”→“ 正多边形”
3)“绘图”工具栏 :“ 正多边形 ”
4)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矩形后面 “ 正多边形”
作用:可以绘制边数为3~1024的正多边形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0 绘制椭圆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0:应用“椭圆”绘图命令的两种方法绘制如下图所示长轴为150mm,
短轴长为100mm的椭圆。
①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Ellipse(或EL) ↙
2) 下拉菜单:“绘图”→“ 椭圆”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 椭圆”
2.10 绘制椭圆
② 绘制椭圆的方法(多种)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1 绘制椭圆弧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1:应用“椭圆弧”绘图命令绘制如下图所示的椭圆弧,虚线所
示椭圆尺寸、方向自行确定。
2.11 绘制椭圆弧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Ellipse(或EL) ↙。
2) 下拉菜单:“绘图”→“ 椭圆”→“圆弧” 。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 椭圆” →“ 椭圆弧”。
注:绘制出完整的椭圆后,还需要继续确定椭圆弧的起始与终止位置。全椭圆中心与长轴第一点的连线方向为0度起始方向,逆时针为正;如果先定义短轴,0度方向为短轴的第一端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方向。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2 绘制圆环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2:应用“圆环” 绘图命令绘制如下图所示的圆环。
2.12 绘制圆环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Donut(或Do) ↙
2) 下拉菜单:“绘图”→“ 圆环”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 圆环”
如下图为圆环的绘制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3 偏移命令
作用:与“XL”的参数“O”相似,开放型图形(例如直线产生平行线);封闭型图形则是源对象的放大或缩小(例如圆偏移后将生成同心圆)。
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轴网、墙体、窗户、台阶、道路等。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3:应用“直线”绘图命令和“偏移”编辑命令绘制 如下图所示的平开窗平面图。
2.13 偏移命令
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 Offset(或O)↙
下拉菜单: “修改”→“ 偏移”
“修改”工具栏 → “ 偏移 ”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 “修改”面板→“ 偏移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4 “移动”、“镜像”、 “复制”、 命令
移动的作用:将对象移动到另一新的位置
镜像的作用:用于复制具有对称性或部分具有对称性的图样,将指定的对象按给定的镜像线镜像处理(镜像线可以是任意角度的直线)。建筑制图中经常用于绘制双开门,对称的建筑平面图等。
复制的作用:将对象复制出一个或多个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4 “移动”、“镜像”、 “复制”、 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4:应用“移动”和“镜像”或 “复制”编辑命令绘制完成如下图所示的窗户。
注:移动和平移的差别
2.14.1移动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 Move(或M)↙
下拉菜单: “修改”→“ 移动”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 “修改”面板→“ 移动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4.2 镜像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Mirror(或Mi)↙
下拉菜单:“修改”→“ 镜像”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镜像 ”
2.14.3 复制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Copy(或Co)↙
下拉菜单:“修改”→“ 复制”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复制 ”
图案填充是一种使用指定线条图案、颜色来充满指定区域的操作,常常用于表达剖切面和不同类型物体对象的外观纹理等,被广泛应用在绘制机械图、建筑图及地质构造图等各类图形中。
2.15 图案填充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5:应用“图案填充”绘图命令绘制完成如下图所示 的地面装饰图。
2.15图案填充
①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 Hatch(或BH或H) ↙
2) 下拉菜单:“绘图” →“ 图案填充”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 图案填充”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5 图案填充
设置图案填充
打开“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的“图案填充”选项卡,可以设置图案填充时的类型和图案、角度和比例等特性。
设置孤岛
在进行图案填充时,通常将位于一个已定义好的填充区域内的封闭区域称为孤岛。单击“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右下角的按钮,将显示更多选项,可以对孤岛和边界进行设置。
②选项说明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设置渐变色填充
使用“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的“渐变色”选项卡,可以创建单色或双色渐变色,并对图案进行填充。
②选项说明
2.15 图案填充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创建了图案填充后,如果需要修改填充图案或修改图案区域的边界:
1) 下拉菜单:“修改”→“对象” →“图案填充”
2)功能区:“常用”标签→“修改”面板→“编辑图案填充 ”
3)鼠标左键双击已经填充的将要编辑的图案
③编辑图案填充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6 旋转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6:应用“旋转” 编辑命令绘制完成如下图所示的矩形1—2边与直线重合。
2.16 旋转命令
如图指定旋转角度为60
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 Rotate(或Ro)↙
下拉菜单: “修改”→ “ 旋转 ”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修改”面板→ “旋转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7 “分解”、“打断” 命令
作用:分解整体图形对象(例如矩形、多线、多段线等)。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7:应用 “分解”、“打断”、“旋转”、“移动”和“镜像”编辑命令绘制完成下图所示的门。
2.17.1 “分解” 命令
注: 1)具有一定宽度的多段线分解之后,其宽度为0。
2)带有属性的图块分解后,其属性值将被还原为属性定义标签。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 Explode(或E)↙
2) 下拉菜单: “修改”→“ 分解”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修改”面板→“ 分解”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7.2 打断命令
②操作说明
作用:将被选实体从某一点处断开或删除对象某一部分。
“BR”命令可以用两个打断点或一个打断点打断图形对象
①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Break(或Br)↙
2) 下拉菜单:“修改”→“ 打断”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打断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18 阵列命令
作用:按矩形或环形方式多重复制指定的对象。
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柱网,剧场内弧形排列的座位,沿道路布置的树木等。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7:应用 “阵列”编辑命令绘制下图所示的柱网图。
2.18 阵列命令
作用:按矩形或环形方式多重复制指定的对象。
建筑制图中的应用:绘制柱网,剧场内弧形排列的座位,沿道路布置的树木等。
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 Array(或Ar)↙
下拉菜单:“修改”→“ 阵列 ”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阵列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① 矩形阵列
将选定的对象进行多重复制后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排列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②环形阵列
围绕给定的圆心或者一个基点来复制选定的对象并在其周围呈圆周排列或一定角度的扇形排列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作用:将对象按指定的比例因子相对于指定的基点放大或缩小。
2.19 缩放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19:应用“缩放”编辑命令将图 (a)的矩形放大两倍成(b)所示矩形,并保留原图形。
作用:将对象按指定的比例因子相对于指定的基点放大或缩小。
2.19 缩放命令
①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 Scale(或Sc)↙
下拉菜单: “修改”→“ 缩放”
功能区: “默认”选项卡→“修改”面板→ “ 缩放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0 拉伸命令
作用:用于将图样拉伸或压缩一定的值。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0:应用“拉伸”编辑命令将图(a)的窗户宽度尺寸调整图(b)为3300mm。
2.20 拉伸命令
命令启动方法
命令行: Stretch(或S)↙
下拉菜单: “修改”→“ 拉伸”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修改”面板→“ 拉伸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注:
① 执行命令时,提示“选择对象”时,必须用“交叉窗口或交叉多边形”选择对象,如果用其他选择对象的方法选择对象,则图形对象仅仅发生移动,而不会被拉伸。
② 在使用“拉伸”编辑命令时,图形选择窗口外的部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图像选择窗口内的部分会随图像选择窗口的移动而移动,但形状和尺寸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有与图形选择窗口相交的部分会被拉伸。如图所示。
2.21 延伸命令
作用:用于将指定的对象延伸到指定的边界。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1:应用“延伸”编辑命令给椭圆弧加上长轴方向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绘图步骤分解:
应用“直线”绘图命令绘制半轴线。
应用“延伸”编辑命令绘制完成轴线。
2.21 延伸命令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Extend(或EX)↙
2) 下拉菜单:“修改”→“ 延伸”
3)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修改”面板→“ 延伸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2 拉长命令
作用:用于改变直线、多段线、圆弧、椭圆弧和非封闭曲线的长度。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2:应用“拉长”编辑命令将图(a)的椭圆弧拉长为半个椭圆的长度,如图(b)所示。
2.22 拉长命令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 Lengthen(或Len)↙
2) 下拉菜单: “修改”→“ 拉长”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修改”面板→ “ 拉长”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3 合并命令
作用:连接某一连续图形上的两个部分,或者将某段圆弧闭合为整圆。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3: 应用“合并”编辑命令将图(a)图通过“合并”方式完成图(b)所示圆。
2.23 合并命令
注:合并的对象必须相似,直线与圆弧是不能合并的。但是多段线可以与圆和直线合并。并且要合并的对象必须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如果是两条直线合并,则其中一条直线必须在另外一条直线的延长线上,否则无法合并。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Join(或J)↙
2) 下拉菜单: “修改”→“ 合并”
3) 功能区:“常用”标签→ “修改”面板→“ 合并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4 倒角、圆角命令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3:分别应用“倒角”、“圆角”编辑命令将下图进行倒角和圆角。
倒角作用:用一条斜线连接两个非平行的对象。
圆角作用:用一段指定半径的圆弧光滑地连接两个对象。
倒角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Chsmfer (或CHA)↙
2) 下拉菜单: “修改”→“ 倒角”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修改”面板→“ 倒角”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4 倒角、圆角命令
圆角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 Fillet (或F)↙
2) 下拉菜单: “修改”→“ 圆角”
3)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修改”面板→ “ 圆角”
注: 1)如果设置远角半径为R=0时,将延伸或剪切两个所选的对象,使之形成一个直角;如果圆角半径设置过大,使两对象之间容纳不下这么大的圆弧,则无法对两个对象进行圆角操作。
2)两平行线可以进行圆角设置,此时无论新设置的圆角半径多大,AutoCAD将自动在其端点画一半圆且半圆的直径为两平行线间距离。
2.25 “夹点”命令
夹点的定义:在未执行任何命令的情况下,选择要编辑的实体目标,则被选的图形实体将出现若干个带颜色的小方框,这些小方框是图形实体的特征点。利用夹点可以快速地选择要编辑的实体。
夹点有两种状态:热态和冷态。
1. 使用夹点拉伸对象
2. 使用夹点移动对象
3. 使用夹点缩放对象
4. 使用夹点镜像对象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5 应用“夹点”编辑命令将如图拉伸至1500mm。
在不执行任何命令的情况下选择对象,显示其夹点,然后单击其中一个夹点作为拉伸的基点,命令行将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 拉伸 **
指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1. 使用夹点拉伸对象
2. 使用夹点移动对象
3. 使用夹点缩放对象
4. 使用夹点镜像对象
在夹点编辑模式下确定基点后,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MO”进入移动模式,命令行将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 移动 **
指定移动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通过输入点的坐标或拾取点的方式来确定平移对象的目的点后,即可以基点为平移的起点,以目的点为终点将所选对象平移到新位置。
在夹点编辑模式下确定基点后,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SC”进入缩放模式,命令行将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 比例缩放 **
指定比例因子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参照(R)/退出(X)]:
默认情况下,当确定了缩放的比例因子后,AutoCAD将相对于基点进行缩放对象操作。当比例因子大于1时放大对象;当比例因子大于0而小于1时缩小对象。
与“镜像”命令的功能类似,镜像操作后将删除原对象。在夹点编辑模式下确定基点后,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MI进入镜像模式,命令行将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 镜像 **
指定第二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AutoCAD将以基点作为镜像线上的第1点,新指定的点为镜像线上的第2个点,将对象进行镜像操作并删除原对象。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6 “特性”编辑命令
作用:通过“特性”选项板,可以浏览、修改对象的特性,也可以通过浏览、修改满足应用程序接口标准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对象。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6: 应用“特性”编辑命令将下图的圆改为半径为1000mm的圆。
2.26 “特性”编辑命令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Properties(或ch、mo、props、ddchprop、ddchprop)↙
2) 下拉菜单: “工具”→“选项板” → “ 特性 ”
3) 下拉菜单:“修改”→“ 特性 ”
4) 功能区:“默认”选项卡 →“ 特性 ”面板
5) 快捷菜单:选择要查看或修改其特性的对象,在绘图区域中单击鼠标右 键,然后单击“ 特性”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2.27 特性匹配
命令启动方法
1) 命令行:Matchprop↙
2) 下拉菜单: “修改”→“ 特性匹配 ”
3) 功能区: “默认”选项卡→“特性”面板→“ 特性匹配 ”
第2章 基本绘图和编辑命令
例2-27 应用“特性匹配”编辑命令将图2-110的大矩形线型改为点画线。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