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3三下·莲都期末)(  )是直线运动。
A.乘坐电梯 B.荡秋千 C.老鹰盘旋
【答案】A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荡秋千、老鹰盘旋属于曲线运动;乘坐电梯是直线运动。
2.(2023三下·莲都期末)下列物体轻轻放在斜面上后,一定会滚动的是(  )。
A.小立方体 B.小球 C.六棱柱
【答案】B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小立方体和六棱柱轻轻放在斜面上后,一般会是滑动,也可能是滚动;但是小球轻轻放在斜面上后,一定会滚动。
3.(2023三下·莲都期末)做“追及跑”游戏时,小科离前面的小明越来越远,说明(  )。
A.小科快 B.小明快 C.一样快
【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做“追及跑”游戏时,小科离前面的小明越来越远,说明在相同时间内小明经过的距离长,所以小明速度快。
4.(2023三下·莲都期末)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一般流程是(  )。
A.设计→制作→评价 B.评价→设计→制作 C.制作一设计→评价
【答案】A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5.(2023三下·莲都期末)蚕茧是由(  )根蚕丝缠绕而成的。
A.1 B.2 C.3
【答案】A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 900~1500 米。
6.(2023三下·莲都期末)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  )天。
A.7 B.21 C.56
【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
7.(2023三下·莲都期末)人的一生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体重 B.身高 C.外部形态特征
【答案】C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人的一生中,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身高和体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外部形态特征没有明显变化。
8.(2023三下·莲都期末)下列现象最能推测出地球形状是球形的是(  )。
A.观察远处行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
B.太阳东升西落
C.太阳、月球都是球形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 A:观察远处行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正确;
B:太阳东升西落,错误;这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的,与地球“天圆地方”这一观点无关;
C:太阳、月球都是球形,错误;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无法判断地球也是球形的。
9.(2023三下·莲都期末)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我们知道地球表面(  )。
A.大部分是海洋
B.大部分是陆地
C.海洋、陆地各占一半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借助地图比较陆地与海洋面积大小,可以用的方法是数格子。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所以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10.(2023三下·莲都期末)我国生物学家(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生物实验,培育出新品种的鱼,被命名为“童鱼”。
A.童第周 B.竺可桢 C.钱学森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童第周在显微镜下,用比绣花针还细的玻璃注射针,把从单尾鳃鱼的卵细胞质取出来的物质,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金鱼的卵还没有小米粒大,做这样的实验该有多难啊!可是童第周成功了,孵化出的幼鱼中,有一条鱼披着金色的鳞片,长着单尾鳃鱼那样的单尾巴,鲫鱼的遗传基因在金鱼卵中发生了作用。这种鱼因为是童第周创造出来的,因此,国际生物学界叫它“童鱼”。
二、实验探究
11.(2023三下·莲都期末)影子的秘密。
小科用简易日晷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图是一天中任意三个时刻画的3个影子;下表是他每隔0.5小时测量晷针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统计表。
(1)利用   (填器材名称)确定实际的方向,此时图1的指针朝向是   (选填“南北”或“东西”)。此实验中还需要的材料有   。
(2)小科记录图1中影子乙时,影子的方向位于(  );分析表中第7次测量的数据,太阳的方向位于(  ),物体影子的方向位于(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3)图1中三个影子出现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4)从表中发现,第   次测量时影子最短,这时大概是一天中的   ,此后,物体的影子将变   .
(5)如果继续测量第8次,晷针影长大约是   厘米。
(6)从实验中可知,影响晷针影子长短变化的是(  )。
A.晷针的长度 B.太阳的位置 C.晷针的位置
(7)小科在探究影子变化规律时,下列想法正确的是(  )。
A.影子不可能比物体本身长
B.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阻挡物和屏
C.日晷能在阴天使用
【答案】(1)指南针;南北;手表
(2)C
(3)A
(4)5;14时;长
(5)35
(6)B
(7)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指南针可以用来确定实际的方向,手表可以用来计时。
(2)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小科记录图1中影子乙时,影子的方向位于西北方。表中第7次测量的数据应该是下午,所以太阳的方向位于西方,影子位于东方。
(3)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所以图1中三个影子出现的顺序是甲→乙→丙。
(4)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根据题干可知,第5次测量时影子最短,这时大概是一天中的14时,此后,物体的影子将变长。
(5)根据题干可知,如果继续测量第8次,晷针影长大约和第二次影长差不对,约35厘米。
(6)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通常由晷针与晷盘组成,且晷针与晷盘垂直。其工作原理是:将晷针指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晷盘上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影响晷针影子长短变化的是太阳的位置。
(7) A:影子不可能比物体本身长,错误;影子有时候比物体长;
B: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阻挡物和屏,正确;
C:日晷能在阴天使用,错误;日晷在阴雨天无法使用。
12.(2023三下·莲都期末)科学养蚕。
小科利用纸盒为蚕宝宝建了一个家,开始了他的养蚕历程。
(1)小科先在纸盒上面扎了一些小孔,这有利于   流通。
(2)换桑叶时,可以借助毛笔转移蚁蚕,使用毛笔的目的是   。
(3)养蚕的房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往(  )喷一些水。
A.蚕身上 B.空气中 C.地面
(4)如果桑树被打了杀虫剂,可以用(  )临时替代桑叶。
A.莴苣叶 B.樟树叶 C.牛奶
(5)养蚕的过程中有些蚕生病了,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将病蚕(  )。
A.放在另一个纸盒 B.喂食更多桑叶 C.放到阳光下晒
(6)小科多次将大龄蚕放在户外长势良好的桑树上养殖却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缺乏食物 B.身体娇弱 C.被鸟吃了
(7)蚕蛾从茧中爬出后,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提供桑叶,产的卵可以   (选填“冷藏”或“冷冻”)保存。
【答案】(1)空气
(2)避免伤害到蚁蚕
(3)A
(4)A
(5)A
(6)A
(7)不需要;冷藏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1)养蚕室一定要加强通风换气,防止蚕儿高温闷热。所以小科先在纸盒上面扎了一些小孔,这有利于空气流通。
(2)蚁蚕较细小,用柔软的毛笔可以避免伤害到它们。
(3)大蚕期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最弱,相对湿度需保持在75%,蚕座也应保持干燥。所以不应该往蚕身上喷一些水。
(4)在蚕的周围放一些干燥的嫩桑叶和别的植物的嫩叶,我们发现蚕宝宝只喜欢吃桑叶,它也吃莴苣叶、榆树叶等叶,但吃了长不好,有的发生死蚕或不产卵等现象。当桑叶和其它叶混在一起时,蚕寻找桑叶吃,很多植物的叶根本不吃。通过对蚕的饲养可知,蚕喜欢吃新鲜的桑叶,也吃莴苣叶、榆树叶等,但是吃了长不好,只能作为临时食物。
(5)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的过程中有些蚕生病了,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将病蚕放在另一个纸盒,防止传染。
(6)小科多次将大龄蚕放在户外长势良好的桑树上养殖却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缺乏食物,因为就在桑树上养殖,不缺乏桑叶。
(7)蚕蛾从茧中爬出后,不需要提供食物,因为成虫状态的蚕经过繁殖后就会死去。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可以是冷藏。蚕卵被产下后,需要先在25℃的温度中保护一点时间,之后放入5℃的环境中冷藏即可。在冷藏的过程中,需要每日取出部分蚕卵进行催青,用来作为蚕卵滞育的发育时间。
13.(2023三下·莲都期末)蚕的形态变化。
蚕的一生要经历四种形态变化,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下列选项中,对蚕的一生排序正确的是(  )。
A.卵→蛹→幼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成虫→卵→幼虫→蛹
(2)通过观察,小科发现卵的大小像   ,即将孵化的蚕卵颜色是   。
(3)观察蚕的胸部,发现有(  )对胸足,协助进食。
A.3 B.4 C.1
(4)蚕在生长过程中,表皮不会生长,所以需要进行   。这之前蚕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   。
(5)五龄蚕和二龄蚕相比较,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重 B.体长 C.体节
(6)当蚕身体变透明时,即将吐丝结茧,蚕茧的作用是   。小科想要观察蚕蛹,将蚕茧剪开后,蚕蛹   (选填“会”或“不会”)死。
(7)蚕的成虫和蛹具有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头、胸、腹 B.身体颜色 C.身体外形
(8)具有蚕蛾这样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称为   。请再举出一种和蚕蛾身体结构相同的动物:   .
【答案】(1)B
(2)小米粒;灰绿色或紫色
(3)A
(4)蜕皮;眠
(5)C
(6)保护蚕;不会
(7)A
(8)昆虫;蚂蚁、蜻蜓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
(2)蚕卵是椭圆形的,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3)蚕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身体上有环节。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4)刚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幼虫。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是因为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准备蜕皮。
(5)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经过四次蜕皮,称为五龄蚕后,蚕的体色会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不爱吃桑叶了,这表示它开始准备结茧吐丝了。五龄蚕和二龄蚕相比较,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体节。
(6)蚕茧是在自然环境中保护蚕蛹不受捕食者伤害的。蚕茧剪开后蚕蛹还能活。蚕茧是保护蚕不受伤害的,离开蚕茧也不会死亡。
(7)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蚕的成虫和蛹具有的相同点是都有头、胸、腹。
(8)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具有蚕蛾这样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称为昆虫,比如还有蚂蚁、蜻蜓等。
14.(2023三下·莲都期末)月球的秘密。
小科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和月球模型,如图摆放好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从右侧照射。
(1)为了让月球模型更像月球,可以在上地球面按一些坑,这些坑用来模拟   ,它们的特点是   、   等
(2)月球上出现这么多坑的主要原因是(  )。
A.土质松软 B.无大气层 C.月球引力小
(3)请把图中甲和丙月球暗面涂黑。
(4)月球从甲位置经乙、丙、丁后再回到甲位置,实际需要的时间是   。
(5)月球运动到位置乙时出现满月,一般在农历   ,此时   (选填“太阳”或“地球”)在中间。
(6)月相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7)关于月球,除了以上内容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至少写出两点)
   ;   。
【答案】(1)环形山;大小;分布不一
(2)C
(3)
(4)一个月
(5)十五;地球
(6)A
(7)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为了让月球模型更像月球,可以在上地球面按一些坑,这些坑用来模拟环形山。
(2)与地球相比,月球周围无大气层保护,使得撞向月球的许多陨石可以直接撞击到其表面,因此月球表面多“月坑”。环形山大小、分布不一,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且方向相同。
(4)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
(5)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球运动到位置乙时出现满月,一般在农历十五。这个时候地球在中间。
(6)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所以月相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
15.(2023三下·莲都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
小科从地球上观察月球和太阳,发现两者的大小差不多,对此他展开了研究。
(1)小科用图3中的材料进行了模拟实验,纸筒模拟(    ),小圆纸片模拟(    ),大圆纸片模拟(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上的观察视角
(2)图3中,小科观察到两圆纸片靠近时,   圆纸片看起小圆纸片来比较大;当小圆纸片往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时,会和大圆纸纸筒大圆纸片片看起来差不多大。
(3)通过模拟实验,推测我们看图3到的月球比星星大得多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C;B;A
(2)大;左
(3)月球距离地球较近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1)我们模拟站在地球上的人,把观察纸筒放在右眼观察,由于太阳体积大,所以大圆纸片模拟太阳;月球体积小,小圆纸片模拟月球。
(2)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由于大圆纸片体积较大,所以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大圆纸片;如果继续移动大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距离越远,看到的大圆纸片就越小。
(3)星星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虽然比地球小很多,但是和星星比,要小更多。但是月亮离地球近,看起来就会大。因为星星比月亮离地球更远,所以我们月球比星星大得多。
三、实践应用
16.(2023三下·莲都期末)各种各样的动物。
小科奶奶在家门口的池塘旁养了鸡、狗、兔子,小科经常去观察这些小动物。
(1)母鸡孵蛋时一动不动趴在鸡蛋上,是为了让鸡蛋获得(  )。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适宜的湿度
(2)下列最有可能孵出小鸡的是(  )。
A.带有“小白点”的熟鸡蛋
B.带有“小白点”的生鸡蛋
C.没有“小白点”的生鸡蛋
(3)小科查阅资料后发现鸡和狗的(  )是相同的。
A.身体特征 B.生命历程 C.生活习性
(4)与兔子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
A.鱼 B.鸡 C.狗
(5)小科在池塘边观察到一些动物的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    )行为,青蛙大声鸣叫是(    )行为。
A.产卵 B.求偶 C.孵化
(6)小科发现池塘中有很多蛙卵,于是设计了实验进行研究。
①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全   (选填“25”或“15”)。
②如果要研究水源与蛙卵孵化的关系,小科应该选择编号   和   进行研究。
③小科选择了编号C和D,他研究的是   与蛙卵孵化的关系。
【答案】(1)B
(2)B
(3)B
(4)C
(5)A;B
(6)15;A;C;水温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1)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母鸡孵蛋时一动不动趴在鸡蛋上,是为了让鸡蛋获得适宜的温度。
(2)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带有“小白点”的生鸡蛋才最有可能孵出小鸡。
(3)鸡和狗的生命历程是相同的,都是胎生动物。
(4)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鱼和鸡的繁殖方式都是卵生;与兔子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狗,繁殖方式都是胎生
(5)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育婴等,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蜻蜓点水是产卵行为,青蛙的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6)①根据题干可知,B组池塘水的温度应该与A组不一样,和D组自来水的温度一样,都是15℃,这样可以更好对比。
②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源与蛙卵孵化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水源,所以应该选择A和C进行研究;
③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编号C和D唯一的变量是水温,所以研究的是水温与蛙卵孵化的关系。
17.(2023三下·莲都期末)中国大事件。
事件一:2023年5月28日10时32分,中国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了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事件二: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图1 图2
(1)我们一般用   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方向,观察图1,北京在上海的   方向,如果我们想确定北京的位置,图1还需要知道上海到北京的   。
(2)图2中,飞机在跑道上起步滑行阶段,机翼下发动机里的风扇是(    )的,飞机机身是(    )的。
A.滚动 B.转动 C.平动
(3)飞机飞行过程中,乘客看到白云都在往   (选填“前”或“后”)移动;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和座位旁的窗户比较,乘客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C919大型客机的最快速度约为980千米/小时,神舟十六号与空间站对接时的速度约为28000千米/小时。如果C919大型客机和神舟十六号按以上速度运动2个小时,   运动的距离远,你的判断依据是   
【答案】(1)8;西北;距离
(2)B;C
(3)后;静止
(4)神舟十六号;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参照物
【解析】【分析】(1)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方向,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所以北京在上海的西北方向。而要想确定北京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还需要指导上海到北京的距离。
(2)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图2中,飞机在跑道上起步滑行阶段,机翼下发动机里的风扇是转动的,飞机机身是平动的。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就处于运动状态;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飞机飞行过程中,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看到白云都在往后移动;如果以座位旁的窗户为参照物。乘客自己是静止的。
(4)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神舟十六号的速度比C919大型客机的速度快得多,所以如果都运动2个小时,那么神舟十六号经过的距离远。
18.(2023三下·莲都期末)物体的运动。
图1 图2
(1)小球在“过山车”模型上的运动。
第一次测试(如图1):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2.9秒。第二次测试(如图2):小科增加了轨道起点高度,发现小球很容易从轨道上飞出。小科调整转弯处轨道的倾斜图 1角度后,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1.8秒。
①此实验中,我们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软尺”或“秒表”)。
②两次测试,第   次用时短,速度快。
③此实验说明物体运动速度主要与(    )有关。
A.轨道的坡度 B.轨道的长度 C.轨道的朝向
④第二次测试中,小球飞出轨道,在空中的运动是   运动(选填“直线”或“曲线”)。
⑤小科在测试时每次都只测试了1次,你觉得合理吗 说明你的理由   。
(2)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运动。
①高速公路上会在一段距离内设置两个测速设备,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原理是通过相同   ,测量   。(均选填“时间”或“距离”)
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下坡时,车辆需要   (选填“加速”或“减速”),主要原因是车辆在斜面上,往下运动时速度较   
③遇到紧急情况,如果司机踩紧刹车,此时车轮运动形式变成   (选填“滚动”或“滑动”)。
④图3方框中的示意图是高速公路上的转弯路段,为了安全快速通过,下列三种设计比较合理的是(    )。
A.向内侧倾斜 B.水平 C.向外侧倾斜
【答案】(1)秒表;2;A;曲线;不合理,偶然性太大
(2)距离;时间;减速;快;滑动;A
【知识点】运动形式;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速度;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①此实验中,我们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用来测量时间。
②第一次测试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2.9秒;第二次测试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1.8秒,所以两次测试,第2次用时短,速度快。
③根据题干可知,此实验说明物体运动速度主要与轨道的坡度有关。坡度大,速度就快。
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第二次测试中,小球飞出轨道,在空中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⑤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①高速公路上会在一段距离内设置两个测速设备,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原理是通过相同距离来测量时间。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下坡时,车辆需要减速,因为车辆在斜面上,往下运动时速度较快,容易出交通事故。
③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遇到紧急情况,如果司机踩紧刹车,此时车轮运动形式变成滑动。
④车辆在拐弯时,由于离心力,车辆有一种即将被甩出去的感觉。因此,为了防止被甩出去,就把外侧垫高一些,从而形成了外高内低,向里倾斜。
1 / 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3三下·莲都期末)(  )是直线运动。
A.乘坐电梯 B.荡秋千 C.老鹰盘旋
2.(2023三下·莲都期末)下列物体轻轻放在斜面上后,一定会滚动的是(  )。
A.小立方体 B.小球 C.六棱柱
3.(2023三下·莲都期末)做“追及跑”游戏时,小科离前面的小明越来越远,说明(  )。
A.小科快 B.小明快 C.一样快
4.(2023三下·莲都期末)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一般流程是(  )。
A.设计→制作→评价 B.评价→设计→制作 C.制作一设计→评价
5.(2023三下·莲都期末)蚕茧是由(  )根蚕丝缠绕而成的。
A.1 B.2 C.3
6.(2023三下·莲都期末)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  )天。
A.7 B.21 C.56
7.(2023三下·莲都期末)人的一生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体重 B.身高 C.外部形态特征
8.(2023三下·莲都期末)下列现象最能推测出地球形状是球形的是(  )。
A.观察远处行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
B.太阳东升西落
C.太阳、月球都是球形
9.(2023三下·莲都期末)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我们知道地球表面(  )。
A.大部分是海洋
B.大部分是陆地
C.海洋、陆地各占一半
10.(2023三下·莲都期末)我国生物学家(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生物实验,培育出新品种的鱼,被命名为“童鱼”。
A.童第周 B.竺可桢 C.钱学森
二、实验探究
11.(2023三下·莲都期末)影子的秘密。
小科用简易日晷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图是一天中任意三个时刻画的3个影子;下表是他每隔0.5小时测量晷针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统计表。
(1)利用   (填器材名称)确定实际的方向,此时图1的指针朝向是   (选填“南北”或“东西”)。此实验中还需要的材料有   。
(2)小科记录图1中影子乙时,影子的方向位于(  );分析表中第7次测量的数据,太阳的方向位于(  ),物体影子的方向位于(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3)图1中三个影子出现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4)从表中发现,第   次测量时影子最短,这时大概是一天中的   ,此后,物体的影子将变   .
(5)如果继续测量第8次,晷针影长大约是   厘米。
(6)从实验中可知,影响晷针影子长短变化的是(  )。
A.晷针的长度 B.太阳的位置 C.晷针的位置
(7)小科在探究影子变化规律时,下列想法正确的是(  )。
A.影子不可能比物体本身长
B.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阻挡物和屏
C.日晷能在阴天使用
12.(2023三下·莲都期末)科学养蚕。
小科利用纸盒为蚕宝宝建了一个家,开始了他的养蚕历程。
(1)小科先在纸盒上面扎了一些小孔,这有利于   流通。
(2)换桑叶时,可以借助毛笔转移蚁蚕,使用毛笔的目的是   。
(3)养蚕的房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往(  )喷一些水。
A.蚕身上 B.空气中 C.地面
(4)如果桑树被打了杀虫剂,可以用(  )临时替代桑叶。
A.莴苣叶 B.樟树叶 C.牛奶
(5)养蚕的过程中有些蚕生病了,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将病蚕(  )。
A.放在另一个纸盒 B.喂食更多桑叶 C.放到阳光下晒
(6)小科多次将大龄蚕放在户外长势良好的桑树上养殖却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缺乏食物 B.身体娇弱 C.被鸟吃了
(7)蚕蛾从茧中爬出后,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提供桑叶,产的卵可以   (选填“冷藏”或“冷冻”)保存。
13.(2023三下·莲都期末)蚕的形态变化。
蚕的一生要经历四种形态变化,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下列选项中,对蚕的一生排序正确的是(  )。
A.卵→蛹→幼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成虫→卵→幼虫→蛹
(2)通过观察,小科发现卵的大小像   ,即将孵化的蚕卵颜色是   。
(3)观察蚕的胸部,发现有(  )对胸足,协助进食。
A.3 B.4 C.1
(4)蚕在生长过程中,表皮不会生长,所以需要进行   。这之前蚕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   。
(5)五龄蚕和二龄蚕相比较,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重 B.体长 C.体节
(6)当蚕身体变透明时,即将吐丝结茧,蚕茧的作用是   。小科想要观察蚕蛹,将蚕茧剪开后,蚕蛹   (选填“会”或“不会”)死。
(7)蚕的成虫和蛹具有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头、胸、腹 B.身体颜色 C.身体外形
(8)具有蚕蛾这样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称为   。请再举出一种和蚕蛾身体结构相同的动物:   .
14.(2023三下·莲都期末)月球的秘密。
小科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和月球模型,如图摆放好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从右侧照射。
(1)为了让月球模型更像月球,可以在上地球面按一些坑,这些坑用来模拟   ,它们的特点是   、   等
(2)月球上出现这么多坑的主要原因是(  )。
A.土质松软 B.无大气层 C.月球引力小
(3)请把图中甲和丙月球暗面涂黑。
(4)月球从甲位置经乙、丙、丁后再回到甲位置,实际需要的时间是   。
(5)月球运动到位置乙时出现满月,一般在农历   ,此时   (选填“太阳”或“地球”)在中间。
(6)月相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7)关于月球,除了以上内容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至少写出两点)
   ;   。
15.(2023三下·莲都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
小科从地球上观察月球和太阳,发现两者的大小差不多,对此他展开了研究。
(1)小科用图3中的材料进行了模拟实验,纸筒模拟(    ),小圆纸片模拟(    ),大圆纸片模拟(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上的观察视角
(2)图3中,小科观察到两圆纸片靠近时,   圆纸片看起小圆纸片来比较大;当小圆纸片往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时,会和大圆纸纸筒大圆纸片片看起来差不多大。
(3)通过模拟实验,推测我们看图3到的月球比星星大得多的原因可能是:   。
三、实践应用
16.(2023三下·莲都期末)各种各样的动物。
小科奶奶在家门口的池塘旁养了鸡、狗、兔子,小科经常去观察这些小动物。
(1)母鸡孵蛋时一动不动趴在鸡蛋上,是为了让鸡蛋获得(  )。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适宜的湿度
(2)下列最有可能孵出小鸡的是(  )。
A.带有“小白点”的熟鸡蛋
B.带有“小白点”的生鸡蛋
C.没有“小白点”的生鸡蛋
(3)小科查阅资料后发现鸡和狗的(  )是相同的。
A.身体特征 B.生命历程 C.生活习性
(4)与兔子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
A.鱼 B.鸡 C.狗
(5)小科在池塘边观察到一些动物的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    )行为,青蛙大声鸣叫是(    )行为。
A.产卵 B.求偶 C.孵化
(6)小科发现池塘中有很多蛙卵,于是设计了实验进行研究。
①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全   (选填“25”或“15”)。
②如果要研究水源与蛙卵孵化的关系,小科应该选择编号   和   进行研究。
③小科选择了编号C和D,他研究的是   与蛙卵孵化的关系。
17.(2023三下·莲都期末)中国大事件。
事件一:2023年5月28日10时32分,中国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了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事件二: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图1 图2
(1)我们一般用   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方向,观察图1,北京在上海的   方向,如果我们想确定北京的位置,图1还需要知道上海到北京的   。
(2)图2中,飞机在跑道上起步滑行阶段,机翼下发动机里的风扇是(    )的,飞机机身是(    )的。
A.滚动 B.转动 C.平动
(3)飞机飞行过程中,乘客看到白云都在往   (选填“前”或“后”)移动;坐在座位上的乘客和座位旁的窗户比较,乘客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C919大型客机的最快速度约为980千米/小时,神舟十六号与空间站对接时的速度约为28000千米/小时。如果C919大型客机和神舟十六号按以上速度运动2个小时,   运动的距离远,你的判断依据是   
18.(2023三下·莲都期末)物体的运动。
图1 图2
(1)小球在“过山车”模型上的运动。
第一次测试(如图1):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2.9秒。第二次测试(如图2):小科增加了轨道起点高度,发现小球很容易从轨道上飞出。小科调整转弯处轨道的倾斜图 1角度后,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1.8秒。
①此实验中,我们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软尺”或“秒表”)。
②两次测试,第   次用时短,速度快。
③此实验说明物体运动速度主要与(    )有关。
A.轨道的坡度 B.轨道的长度 C.轨道的朝向
④第二次测试中,小球飞出轨道,在空中的运动是   运动(选填“直线”或“曲线”)。
⑤小科在测试时每次都只测试了1次,你觉得合理吗 说明你的理由   。
(2)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运动。
①高速公路上会在一段距离内设置两个测速设备,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原理是通过相同   ,测量   。(均选填“时间”或“距离”)
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下坡时,车辆需要   (选填“加速”或“减速”),主要原因是车辆在斜面上,往下运动时速度较   
③遇到紧急情况,如果司机踩紧刹车,此时车轮运动形式变成   (选填“滚动”或“滑动”)。
④图3方框中的示意图是高速公路上的转弯路段,为了安全快速通过,下列三种设计比较合理的是(    )。
A.向内侧倾斜 B.水平 C.向外侧倾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荡秋千、老鹰盘旋属于曲线运动;乘坐电梯是直线运动。
2.【答案】B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小立方体和六棱柱轻轻放在斜面上后,一般会是滑动,也可能是滚动;但是小球轻轻放在斜面上后,一定会滚动。
3.【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做“追及跑”游戏时,小科离前面的小明越来越远,说明在相同时间内小明经过的距离长,所以小明速度快。
4.【答案】A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5.【答案】A
【知识点】蚕蛹
【解析】【分析】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 900~1500 米。
6.【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
7.【答案】C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人的一生中,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身高和体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外部形态特征没有明显变化。
8.【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 A:观察远处行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正确;
B:太阳东升西落,错误;这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的,与地球“天圆地方”这一观点无关;
C:太阳、月球都是球形,错误;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无法判断地球也是球形的。
9.【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借助地图比较陆地与海洋面积大小,可以用的方法是数格子。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所以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10.【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童第周在显微镜下,用比绣花针还细的玻璃注射针,把从单尾鳃鱼的卵细胞质取出来的物质,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金鱼的卵还没有小米粒大,做这样的实验该有多难啊!可是童第周成功了,孵化出的幼鱼中,有一条鱼披着金色的鳞片,长着单尾鳃鱼那样的单尾巴,鲫鱼的遗传基因在金鱼卵中发生了作用。这种鱼因为是童第周创造出来的,因此,国际生物学界叫它“童鱼”。
11.【答案】(1)指南针;南北;手表
(2)C
(3)A
(4)5;14时;长
(5)35
(6)B
(7)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指南针可以用来确定实际的方向,手表可以用来计时。
(2)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小科记录图1中影子乙时,影子的方向位于西北方。表中第7次测量的数据应该是下午,所以太阳的方向位于西方,影子位于东方。
(3)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所以图1中三个影子出现的顺序是甲→乙→丙。
(4)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根据题干可知,第5次测量时影子最短,这时大概是一天中的14时,此后,物体的影子将变长。
(5)根据题干可知,如果继续测量第8次,晷针影长大约和第二次影长差不对,约35厘米。
(6)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通常由晷针与晷盘组成,且晷针与晷盘垂直。其工作原理是:将晷针指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晷盘上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影响晷针影子长短变化的是太阳的位置。
(7) A:影子不可能比物体本身长,错误;影子有时候比物体长;
B: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阻挡物和屏,正确;
C:日晷能在阴天使用,错误;日晷在阴雨天无法使用。
12.【答案】(1)空气
(2)避免伤害到蚁蚕
(3)A
(4)A
(5)A
(6)A
(7)不需要;冷藏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1)养蚕室一定要加强通风换气,防止蚕儿高温闷热。所以小科先在纸盒上面扎了一些小孔,这有利于空气流通。
(2)蚁蚕较细小,用柔软的毛笔可以避免伤害到它们。
(3)大蚕期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最弱,相对湿度需保持在75%,蚕座也应保持干燥。所以不应该往蚕身上喷一些水。
(4)在蚕的周围放一些干燥的嫩桑叶和别的植物的嫩叶,我们发现蚕宝宝只喜欢吃桑叶,它也吃莴苣叶、榆树叶等叶,但吃了长不好,有的发生死蚕或不产卵等现象。当桑叶和其它叶混在一起时,蚕寻找桑叶吃,很多植物的叶根本不吃。通过对蚕的饲养可知,蚕喜欢吃新鲜的桑叶,也吃莴苣叶、榆树叶等,但是吃了长不好,只能作为临时食物。
(5)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的过程中有些蚕生病了,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将病蚕放在另一个纸盒,防止传染。
(6)小科多次将大龄蚕放在户外长势良好的桑树上养殖却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缺乏食物,因为就在桑树上养殖,不缺乏桑叶。
(7)蚕蛾从茧中爬出后,不需要提供食物,因为成虫状态的蚕经过繁殖后就会死去。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可以是冷藏。蚕卵被产下后,需要先在25℃的温度中保护一点时间,之后放入5℃的环境中冷藏即可。在冷藏的过程中,需要每日取出部分蚕卵进行催青,用来作为蚕卵滞育的发育时间。
13.【答案】(1)B
(2)小米粒;灰绿色或紫色
(3)A
(4)蜕皮;眠
(5)C
(6)保护蚕;不会
(7)A
(8)昆虫;蚂蚁、蜻蜓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
(2)蚕卵是椭圆形的,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蚕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3)蚕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身体上有环节。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4)刚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幼虫。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是因为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准备蜕皮。
(5)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经过四次蜕皮,称为五龄蚕后,蚕的体色会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不爱吃桑叶了,这表示它开始准备结茧吐丝了。五龄蚕和二龄蚕相比较,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体节。
(6)蚕茧是在自然环境中保护蚕蛹不受捕食者伤害的。蚕茧剪开后蚕蛹还能活。蚕茧是保护蚕不受伤害的,离开蚕茧也不会死亡。
(7)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蚕的成虫和蛹具有的相同点是都有头、胸、腹。
(8)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具有蚕蛾这样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称为昆虫,比如还有蚂蚁、蜻蜓等。
14.【答案】(1)环形山;大小;分布不一
(2)C
(3)
(4)一个月
(5)十五;地球
(6)A
(7)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为了让月球模型更像月球,可以在上地球面按一些坑,这些坑用来模拟环形山。
(2)与地球相比,月球周围无大气层保护,使得撞向月球的许多陨石可以直接撞击到其表面,因此月球表面多“月坑”。环形山大小、分布不一,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且方向相同。
(4)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
(5)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球运动到位置乙时出现满月,一般在农历十五。这个时候地球在中间。
(6)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所以月相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
15.【答案】(1)C;B;A
(2)大;左
(3)月球距离地球较近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1)我们模拟站在地球上的人,把观察纸筒放在右眼观察,由于太阳体积大,所以大圆纸片模拟太阳;月球体积小,小圆纸片模拟月球。
(2)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由于大圆纸片体积较大,所以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大圆纸片;如果继续移动大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距离越远,看到的大圆纸片就越小。
(3)星星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虽然比地球小很多,但是和星星比,要小更多。但是月亮离地球近,看起来就会大。因为星星比月亮离地球更远,所以我们月球比星星大得多。
16.【答案】(1)B
(2)B
(3)B
(4)C
(5)A;B
(6)15;A;C;水温
【知识点】卵生;胎生
【解析】【分析】(1)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母鸡孵蛋时一动不动趴在鸡蛋上,是为了让鸡蛋获得适宜的温度。
(2)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带有“小白点”的生鸡蛋才最有可能孵出小鸡。
(3)鸡和狗的生命历程是相同的,都是胎生动物。
(4)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鱼和鸡的繁殖方式都是卵生;与兔子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狗,繁殖方式都是胎生
(5)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育婴等,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蜻蜓点水是产卵行为,青蛙的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6)①根据题干可知,B组池塘水的温度应该与A组不一样,和D组自来水的温度一样,都是15℃,这样可以更好对比。
②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源与蛙卵孵化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水源,所以应该选择A和C进行研究;
③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编号C和D唯一的变量是水温,所以研究的是水温与蛙卵孵化的关系。
17.【答案】(1)8;西北;距离
(2)B;C
(3)后;静止
(4)神舟十六号;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参照物
【解析】【分析】(1)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方向,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所以北京在上海的西北方向。而要想确定北京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还需要指导上海到北京的距离。
(2)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图2中,飞机在跑道上起步滑行阶段,机翼下发动机里的风扇是转动的,飞机机身是平动的。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就处于运动状态;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飞机飞行过程中,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看到白云都在往后移动;如果以座位旁的窗户为参照物。乘客自己是静止的。
(4)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神舟十六号的速度比C919大型客机的速度快得多,所以如果都运动2个小时,那么神舟十六号经过的距离远。
18.【答案】(1)秒表;2;A;曲线;不合理,偶然性太大
(2)距离;时间;减速;快;滑动;A
【知识点】运动形式;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速度;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①此实验中,我们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用来测量时间。
②第一次测试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2.9秒;第二次测试小球跑完全部轨道用时1.8秒,所以两次测试,第2次用时短,速度快。
③根据题干可知,此实验说明物体运动速度主要与轨道的坡度有关。坡度大,速度就快。
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第二次测试中,小球飞出轨道,在空中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⑤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①高速公路上会在一段距离内设置两个测速设备,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原理是通过相同距离来测量时间。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下坡时,车辆需要减速,因为车辆在斜面上,往下运动时速度较快,容易出交通事故。
③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遇到紧急情况,如果司机踩紧刹车,此时车轮运动形式变成滑动。
④车辆在拐弯时,由于离心力,车辆有一种即将被甩出去的感觉。因此,为了防止被甩出去,就把外侧垫高一些,从而形成了外高内低,向里倾斜。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