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3讲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5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河北省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3讲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54张PPT)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2024河北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函数
第13讲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理考点·练基础
聚焦河北·精练命题点
&1& 二次函数的概念(10年10考)
一般地,如果①________________ ( , , 是常数, ≠0) ,那么 叫做
的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0年10考)
图象
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
顶点坐标 对称轴 直线①_ ________
增减性 当 ②_ ______时, 随 的增大 而减小; 当 ③_ ______时, 随 的增大 而增大 当 时, 随 的增大而④
______;
当 时, 随 的增大而⑤
______
函数最值 当 ⑥_ ____时, 有最⑦____ 值,为 ⑧_ ______ 当 ⑨_ ____时, 有最⑩____
值,为 _ ______
增大
减小


续表
画法 (1)列表:表示几组对应值,一般找五个点(顶点,对称轴两侧各两
点);
(2)描点:以表中 与 的对应值为坐标,描出各点;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这些点即可
画草图步骤:画对称轴 确定顶点 确定与 轴的交点 确定与
轴的交点 连线
续表
求抛物线的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抛物线 = 2 + + 的对称轴为直线 = 2 .
2.配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配方成顶点式 = 2 + ,对称轴为直线
= .
3.根据对称性求解:若抛物线上两点的纵坐标相等,则说明这两点是关于抛物线的
对称轴对称的,对称轴是这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若抛物线过点 1 , ,
2 , ,则对称轴为直线 = 1 + 2 2 .
1.关于二次函数 =2 3 2 +5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有最大值3 B.有最小值3 C.有最大值5 D.有最小值5
2.已知二次函数 = 2 + + 的 , 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则该二次函数图象
的对称轴为( )
0 1 2 3
6 2 2
A
A.直线 = 3 2 B.直线 = 5 2 C.直线 =2 D. 轴
3.若某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点 2, 1 , 1, 2 ,且 1 < 2 ,则该二次函数的解
析式可能是( )
D
A. = 2 B. = 2 3 C. = 2 +3 D. = 2 +2 +3
二次函数 = + + ≠ 的图象与 ,
, 符号
符号 图象的特征 确定抛物线的开口 方向 开口向①____ 越大,开口越
③____
开口向②____ , 共同确定抛物 线对称轴的位置 对称轴为④_ __轴 , 同 号 对称轴在 轴的⑤____侧 简称:同左异右
, 异 号 对称轴在 轴的⑥____侧 确定抛物线与 轴 交点的位置 抛物线经过⑦______ 抛物线与 轴交于⑧________ 抛物线与 轴交于⑨________ 上




原点
正半轴
负半轴
特殊关系:对于二次函数 = 2 + + ≠0 :
(1)当 =1 时, = + + ;当 = 1 时, = + .
(2)若 + + >0 ,即当 =1 时, >0 ;若 + <0 ,即当 = 1
时, <0 .
4.(2023贵州)已知,二次函数 = 2 + + 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点 , 所在的象限是( )
D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2023张家口四模)如图是二次函数 = 2 + + 图象的一
部分,且过点 3,0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1 ,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
D
A. 2 <4 B. >0 C. 2 =0 D. + =0
&4&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0年10考)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一般式、顶点式和交点式三种,在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时,要根据题中不同的已知条件,设出相应的解析式,再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
解析式 适用条件
一般式 已知图象上三点或三对 , 的值,则可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①_____
____________
顶点式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方程或最大(小)值,则可设二
次函数的解析式为②_ ________________
交点式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 , ,则可设二次函
数的解析式为③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
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对于二次函数解析式 = 2 + + ,若系数 , , 中有一个未知,则代入二
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坐标;若有两个未知,则代入二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两点坐标.
2.对未给定二次函数解析式,根据所给点坐标选择适当的表达式:
①顶点在原点,可设为 = 2 ;
②对称轴是 轴(或顶点在 轴上),可设为 = 2 + ;
③顶点在 轴上,可设为 = 2 ;
④抛物线过原点,可设为 = 2 + ;
⑤已知顶点 , 时,可设为顶点式 = 2 + ;
⑥已知抛物线与 轴的两交点坐标为 1 ,0 , 2 ,0 时,或已知对称轴及与 轴的
一个交点 1 ,0 ,利用对称轴可求出另外一个交点的坐标 2 ,0 ,可设为交点式
= 1 2 ;
⑦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三点,可设为 = 2 + + .
3.联立一次方程(组),求得系数或常数项.
4.将所得系数或常数项代入解析式即可.
6.(2023长安区模拟)抛物线的形状、开口方向与 = 1 2 2 4 +3 相同,顶点在
2,1 ,则关系式为( )
C
A. = 1 2 2 2 +1 B. = 1 2 +2 2 1
C. = 1 2 +2 2 +1 D. = 1 2 +2 2 +1
7.(2023上海)一个二次函数 = 2 + + 的顶点在 轴正半轴上,且其对称
轴左侧的部分是上升的,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 +1 (答案不唯一)
8.已知抛物线经过 3,0 , 0,3 两点,且其对称轴为直线 = 1 .求此抛物线
的解析式.
解:方法一(交点式) :∵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抛物线与 轴的一
个交点为 , ,则抛物线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 .
把 , 代入,得 = ,解得 =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
即 = + .
方法二(顶点式) :∵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则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 .
将 , , , 分别代入,
得 & = + , & = + , 解得 & = , & = ,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 ,即 = + .
&5& 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0年2考)
1.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对抛物线顶点的平移,然后根据顶点式写
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平移的规律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二次函数 = 2 + 的图象的平移规律
(1)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 2 + ;
(2)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2 + ;
(3)向上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2 + + ;
(4)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2 + .
3.二次函数的对称变换
(1)关于 轴对称:抛物线 = 2 + + 关于 轴对称后,得到抛物线 = ①
______________;抛物线 = 2 + 关于 轴对称后,得到抛物线 =
②_ ______________.
(2)关于 轴对称:抛物线 = 2 + + 关于 轴对称后,得到抛物线 = ③
_____________;抛物线 = 2 + 关于 轴对称后,得到抛物线 =
④_ ____________.
(3)关于原点对称:抛物线 = 2 + +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抛物线 =
⑤______________;抛物线 = 2 +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抛物线 =
⑥_ ______________.
1.在一般式 = 2 + + ≠0 或顶点式 = 2 + ≠0 中,左右
平移给 加减平移单位长度,上下平移给等号右边整体加减平移单位长度.
2.二次函数图象平移的实质是图象上点坐标的整体平移(研究顶点坐标为主),平
移过程中 不变,因此可先求出其顶点坐标,根据顶点坐标的平移求解即可.
9.(2023新华区模拟)把抛物线 = 2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
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为( )
D
A. = 2 2 3 B. = +2 2 +3
C. = +2 2 3 D. = 2 2 +3
10.将抛物线 = +3 2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后,
得到的新抛物线经过原点.
2或4
&6&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1)一元二次方程 2 + + =0 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图象与 轴交点的
①________.
横坐标
(2)判别式 = 2 4 决定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个数.
① >0 方程 2 + +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抛物线与 轴有
②______交点;
② =0 方程 2 + +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抛物线与 轴有
③______交点;
③ <0 方程 2 + + =0 没有实数根 抛物线与 轴④______交点.
两个
一个
没有
2.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
不等式
函数图象
观察方法 函数 的图象位 于 轴上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的 取值范围 函数 的图象位
于 轴下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的
取值范围
解集 或
11.如图,抛物线 = 2 + + 与直线 = + 交于
, 两点,下列是关于 的不等式或方程,结论正确的是
( )
D
A. 2 + + > 的解集是 2< <4
B. 2 + + > 的解集是 >4
C. 2 + + > 的解集是 <2
D. 2 + + = 的解是 1 =2 , 2 =4
&7&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0年10考)
类型一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0年6考)
第1题图
1.(2020河北15题2分)如图,现要在抛物线 = 4 上
找点 , ,针对 的不同取值,所找点 的个数,三人的
说法如下:
甲:若 =5 ,则点 的个数为0;
乙:若 =4 ,则点 的个数为1;
丙:若 =3 ,则点 的个数为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A.乙错,丙对 B.甲和乙都错 C.乙对,丙错 D.甲错,丙对
母题变式1-1图
如图,对于抛物线 : = 4 + 与直
线 : = ( 为常数),针对 的不同取值,三人的说法
如下.
甲:无论 为何值, 与 轴总有两个交点;
乙:无论 为何值, 与 不会有交点;
丙:无论 为何值, 与 总有两个交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A.只有甲错 B.只有丙对 C.甲、乙、丙都对 D.甲、乙、丙都错
[解析] = + = + + ,令 = ,则
+ + = .∵ = + × × = + , ∴ 当 =
时, = ,此时抛物线与 轴只有一个交点, ∴ 甲的说法不正确;令 = ,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论 为何值, + ≥ ,
∴ + + > ,即 > , ∴ 无论 为何值, 与 总有两个交点, ∴ 乙
的说法不正确,丙的说法正确.
2.(2023河北16题2分)已知二次函数 = 2 + 2 和 = 2 2 ( 是常数)
的图象与 轴都有两个交点,且这四个交点中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相等,则这两
个函数图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
A
A.2 B. 2 C.4 D. 2 2
[解析] 令 = ,则 + = 和 = , ∴ = 或 = 或
= 或 = .∵ 这四个交点中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相等,若 > ,则
= , ∴ = ,若 < 时,则 = , ∴ = .∵ 抛物线
= 的对称轴为 = ,抛物线 = + 的对称轴为 = , ∴
这两个函数图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 .
3.(2018河北16题2分)对于题目“一段抛物线 : = 3 + 0≤ ≤3 与
直线 : = +2 有唯一公共点,若 为整数,确定所有 的值”,甲的结果是
=1 ,乙的结果是 =3 或4,则( )
D
A.甲的结果正确 B.乙的结果正确
C.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 D.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也不正确
4.(2013河北20题3分)如图,一段抛物线:
= 3 0≤ ≤3 ,记为 1 ,它与 轴交于点
, 1 ;
将 1 绕点 1 旋转 180 得 2 ,交 轴于点 2 ;
2
将 2 绕点 2 旋转 180 得 3 ,交 轴于点 3 ;…
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 13 .若 37, 在第13段抛物线 13 上,则 = ___.
类型二 二次函数简单应用(10年2考)
5.(2022河北23题10分)如图,点 ,3 在抛物线
: =4 6 2 上,且在 的对称轴右侧.
(1)写出 的对称轴和 的最大值,并求 的值;
解: ∵ 抛物线 : = ( ) = + ,
∴ 抛物线的顶点为 , ,对称轴为直线 = , 的
最大值为4.
当 = 时, = + ,
解得 = 或 = .
∵ 点 在对称轴的右侧, ∴ , , ∴ = .
(2)坐标平面上放置一透明胶片,并在胶片上描画出点 及 的一段,分别记为
′ , ′ .平移该胶片,使 ′ 所在抛物线对应的函数恰为 = 2 +6 9 .求点 ′
移动的最短路程.
解: ∵ 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 ,
∴ 平移后的顶点 ′ , .
∵ 平移前抛物线的顶点 , ,
∴ 点 ′ 移动的最短路程为 ′= + = .
6.(2015河北25题11分)如图,已知点 0,0 , 5,0 ,
2,1 ,抛物线 : = 2 +1 ( 为常数)与 轴的
交点为 .
(1) 经过点 ,求它的解析式,并写出此时 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解:把点 的坐标 , 代入 = + ,
得 = + ,
解得 = ,
则该函数解析式为 = + = + ,
故抛物线 的对称轴为直线 = ,顶点坐标是 , .
(2)设点 的纵坐标为 ,求 的最大值,此时 上有两点 1 , 1 , 2 , 2 ,
其中 1 > 2 ≥0 ,比较 1 与 2 的大小;
解:点 的横坐标为0,则 = + .
当 = 时, 有最大值1,
此时,抛物线 为 = + ,对称轴为 轴,开口方向向下,
∴ 当 ≥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
∵ > ≥ , ∴ < .
(3)当线段 被 只分为两部分,且这两部分的比是 1:4 时,求 的值.
解: ∵ 线段 被 只分为两部分,且这两部分的比是 : ,且 , ,
, ,
∴ 把线段 被 只分为两部分的点的坐标分别是 , , , .
把 = , = 代入 = + ,得
= + ,
解得 = , = .
但是当 = 时,线段 被抛物线 分为三部分,不合题意,舍去.
同样,把 = , = 代入 = + ,解得 = 或 = (舍
去).
综上所述, 的值是0或 .
类型三 二次函数与其他函数结合(10年2考)
7.(2019河北26题12分)如图,若 是正数,直线 : = 与
轴交于点 ;直线 : = 与 轴交于点 ;抛物线
: = 2 + 的顶点为 ,且 与 轴右交点为 .
(1)若 =8 ,求 的值,并求此时 的对称轴与 的交点坐标;
解:当 = 时, = = ,
∴ , .
∵ = ,而 , ,
∴ = , ∴ = .
∴ : = + ,
∴ 的对称轴为直线 = .
当 = 时, = = ,
∴ 的对称轴与 的交点坐标为 , .
(2)当点 在 下方时,求点 与 距离的最大值;
解: = + = + ,
∴ 的顶点 , . ∵ 点 在 下方,
∴ 与 的距离 = + ≤ ,
∴ 点 与 距离的最大值为1.
(3)设 0 ≠0 ,点 0 , 1 , 0 , 2 , 0 , 3 分别在 , 和 上,且 3 是
1 , 2 的平均数,求点 0 ,0 与点 间的距离;
解:由题意,得 = + ,即 + = ,
∴ + = + ,
解得 = 或 = .
∵ ≠ , ∴ = .
对于 ,当 = 时, = + ,即 = ,解得 = , = .
∵ > , ∴ 右交点 , .
∴ 点 , 与点 间的距离为 = .
(4)在 和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边界上,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美
点”,分别直接写出 =2 019 和 =2 019.5 时“美点”的个数.
解: = 时“美点”的个数为4 040个, = . 时“美点”的个数为1 010个.
[解析] ①当 = 时,抛物线解析式 : = + ,直线解析式
: = ,联立上述两个解析式可得 = , = , ∴ 可知每
一个整数 的值都对应的一个整数 值,且 和2 019之间(包括 和 )
共有2 021个整数. ∵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边界分两部分:线段和抛物线, ∴ 线段和
抛物线上各有2 021个整数点, ∴ 总计4 042个点. ∵ 这两段图象交点有2个点重
复, ∴ “美点”的个数为 = (个).②当 = . 时,抛物线
解析式 : = + . ,直线解析式 : = . ,联立上述两
个解析式可得 = , = . , ∴ 当 取整数时,在一次函数
= . 上, 取不到整数值,因此在该图象上“美点”为0,在二次函数
= + . 图象上,当 为偶数时,函数值 可取整数,可知 到
. 之间有1 010个偶数,因此“美点”共有1 010个.故 = 时,“美点”的
个数为4 040个, = . 时,“美点”的个数为1 010个.
8.(2016河北26题12分)如图,抛物线
: = 1 2 ( ) +4 (常数 >0 )与 轴从左
到右的交点为 , ,过线段 的中点 作 ⊥ 轴,
交双曲线 = >0, >0 于点 ,且 =12 .
(1)求 值;
解:设点 , ,则 = ,由 的中点为 可知 = ,代入
= ,
得 = ,即 = ,
∴ = = .
(2)当 =1 时,求 的长,并求直线 与 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答案] 当 = 时,令 = , = + ,
解得 = 或 .
∵ 点 在点 左边,
∴ , , , , ∴ = ,
∵ 的对称轴为直线 = ,且 为 , ,
∴ 与 对称轴的距离为 = .
(3)把 在直线 左侧部分的图象(含与直线 的交点)记为 ,用 表示图
象 最高点的坐标;
[答案] ∵ , , , ,
∴ 的对称轴为直线 = .
又 ∵ = , ∴ 直线 的解析式为 = .
当 ≤ ,即 ≤ 时,顶点 , 就是 的最高点.
当 > ,即 > 时,联立 与 ,
解得 , + 就是 的最高点.
(4)设 与双曲线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 0 ,且满足 4≤ 0 ≤6 ,通过 位置随
变化的过程,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答案] ≤ ≤ 或 ≤ ≤ + .
[解析] 对双曲线,当 ≤ ≤ 时, ≤ ≤ ,即
与双曲线在 , , , 之间的一段有个交点.①由
= + ,解得 = 或7.②由
= + ,解得 = 或 + .
当 = 时, 右侧过点 .当 = < 时, 右侧过点 ,即
≤ ≤ .当 < < 时, 右侧离开了点 ,而左侧未到达点 ,
即 与该段无交点,舍去.当 = 时, 左侧过点 .当 = + 时, 左侧过
点 ,即 ≤ ≤ +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为 ≤ ≤ 或
≤ ≤ + .
随 的逐渐增加, 的位置随着 , 向右平移,如图所示.
检测学习效果,请用《高分分层训练》第37—39页。祝你取得好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