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 35 生命活动的调节2024 年浙江省中考一轮复习一 、选择题1.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一现象, 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阳光2.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变态的巨型蝌蚪。由此推测, 当地婴幼儿比其他地区患病机会增多的疾病是( )A.呆小症 B.糖尿病 C.侏儒症 D.坏血病3.正常人体内的温度是( )A.36℃ B.37℃ C.38℃ D.40℃4.上午第四节课进行体育锻炼时, 人体中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关系是( )A.血糖浓度降低, 胰岛素分泌量减少B.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C.血糖浓度基本不变, 胰岛素分泌量减少D.血糖浓度基本不变,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5.饮酒会损伤神经系统,少量饮酒能促进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使神经中枢“ 中毒 ”,导致思维 混乱, 说话不清,产生幻觉。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 )A.大脑、小脑 B.脑干、小脑 C.大脑、脑干 D.脊髓、小脑6.冬天, 小金把放在阳台的“橡皮树 ”移入室内防冻,发现靠近窗台的绿色枝条都伸向外生长,以下现象与之不同类的是( )A.郁金香的茎总是背着地面生长B.含羞草触碰时会把叶片全部合起来C.桂花树的根在土壤中朝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D.梧桐树的根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会朝水多的一侧生长7.如下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 叙述正确的是( )第 1 页(共 15 页)A. ②是大脑B. 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C. 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D. 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8.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 10 时前入睡,且睡足 9 个小时, 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 这种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9.下列植物感应性现象中, 不是由于环境因素单向刺激引起的是()A.茎总是向上生长B.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C.根朝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D.爬山虎总是能沿着墙壁向上生长10.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只雄性幼狗进行实验:甲不做处理,乙、丙分别 切除某种内分泌腺, 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 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 微克/100ml 血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激素名称 甲 乙 丙甲状腺激素 3 0.1 2.8生长激素 6 5.8 0.1A.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切除的是甲状腺C.丙切除的是垂体 D.乙狗手术后发育正常二 、填空题11.当人感到饥饿时,为使血糖稳定的调节过程是胰岛素的分泌 (填“增多”或“减少”),使血糖浓度 (填“升高”或“降 低”)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第 2 页(共 15 页)12.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 这是植物对 刺激的反应;(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 刺激的反应。13.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 花盆 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 装置如图。(1)一周后, 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填序号) ;(2)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是 (填激素名称)。14.如图为正常人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 正常人的血糖基本上维持在 左右。(2)饭后 1 小时(BC 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 。(3)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患糖尿病的病人,在饭后同样时间内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直接画在原图中)。15.美国职业蓝球联赛(NBA)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 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有极大考验。 2016 年 4 月 38 岁的传奇巨星科比 布莱恩特宣布退役,最后一场比赛他仍旧交出了 60 分 4 篮板 4 助攻的出色战绩。请据图回答:第 3 页(共 15 页)(1)科比在投篮过程中维持其在比赛过程中正常的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2)运动员在对抗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力量、方向以及进攻的手段主要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选择投篮作为进攻结束动作时, 产生该动作的上肢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3)对抗过程中某球员腰部遭到剧烈撞击受伤离场,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了下肢行动障碍,造成该问题的结构是[ ] 受损。(4)科比的出色是反复练习的结果, 他在赛场上的每一次投篮属于 反射。三 、实验探究题16.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 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1)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研究小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②待实验鼠安静后, 测实验鼠体长, 计算平均值: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 乙组每天注射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 鼠的体长平均值: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 进而得出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 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b、步骤③中, 乙组每天注射c、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2)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 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个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 两组实验: 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 丁组 ;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 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 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第 4 页(共 15 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n1 ~ n4 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17.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 生长较长时间, 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 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步骤 一 选择 10 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 A 组和 B 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 料步骤 二 ① 。 设置对照实验步骤 三 ② 。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 的主要因素的干扰步骤 四 ③几天后, 观察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 象四 、解答题18.下表所示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劳动或运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产热量/%安静 劳动或运动脑 16 1第 5 页(共 15 页)内脏 56 8骨骼肌 18 90其他 10 1(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 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 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 其原因是 。19. “植物人 ”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 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 “植物人 ”不同于“脑死亡 ”。(1)“植物人 ”小便会失禁, 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 ;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2)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 出的特征是能够对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3)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当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 式属于 。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 其余部分完好, 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 。20.阅读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产热比例安静时 劳动或运动时脑 1% 1%内脏 56% 8%骨骼肌 18% 90%第 6 页(共 15 页)其他 10% 1%(1)人在睡眠时产生的热量来自 ;人在打篮球时,主要由 产生热量。(2)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可以使体内热量增加的方式: 。第 7 页(共 15 页)专题 35 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解析2024 年浙江省中考一轮复习一 、选择题1.D【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的诗句描述了大自然春意盎然的景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 枝红杏出墙来 ”是抑制顶端优势的结果, 产生的原因: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使侧芽附近生 长素浓度加大,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 同时, 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所以这种现象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生长素的分布不均主要是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造成的。故 D 正确; ABC 错误。故答案为: A.2.A【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反应迟钝, 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某山区溪流中常发现不变态的巨型蝌蚪, 说明蝌蚪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 主要原料, 因此该地区缺碘,使得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量减少。幼年时期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 足,会引起呆小症。糖尿病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侏儒症。坏血病是因为饮食中缺维生素 C。故答案为: A3.B【解析】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人体体表的温度是身体表面的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 常常测量体表温度,用体温计测量。测量的 第 8 页(共 15 页)部位主要有腋窝、口腔、直肠, 口腔温度为 36.7℃~37.7℃, 腋窝温度为 36℃~37.4℃,直肠温度为36.9℃~37.9℃,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 正常人体内的温度是 37℃。故答案为: B4.C【解析】根据人体的激素调节相关知识解题,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解: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趋于稳定, 因此血糖不变。但运动过程中呼吸作用强,糖类消耗快,而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因此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故答案为: C。5.A【解析】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使大脑皮层, 约有 140 亿个神经细胞, 具有感觉、运动、 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 运动, 维持身体平衡。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连接, 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 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 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脊髓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 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A.过量饮酒会使神经中枢“ 中毒 ”,导致思维混乱,说话不清,产生幻觉。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 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因为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神经中枢,因此说话不清楚,就是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大脑, 动作不协调就是因为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小脑,因为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故答案为: A6.B【解析】小金把放在阳台的“橡皮树 ”移入室内防冻,发现靠近窗台的绿色枝条都伸向外生长, 属于 向性运动。 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 素的不同, 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触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是生长性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A.郁金香的茎总是背着地面生长,属于向性运动, A 不符合题意;B、含羞草触碰时会把叶片全部合起来,属于感性运动, B 符合题意;第 9 页(共 15 页)C、桂花树的根在土壤中朝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属于向性运动,C 不符合题意;D、梧桐树的根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会朝水多的一侧生长, 属于向性运动,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7.D【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叫中枢神 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图中①位周围神经系统,②为脑,③为大脑,④为神经元, ⑤为突起。A.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 所以②是脑, 故 A 措误。B.人体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脑干, 故 B 错误。C.④是神经元, 神经元包含细胞体和突起,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故 C 错误。D. ⑤为突起, 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8.C【解析】根据常见的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解题即可;解: A.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 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故 A 不符合题意;B.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故 B 不符合题意;C.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每天 10 点前入睡,且睡足 9 小时,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促进人体生长。故 C 符合题意;D.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9.B【解析】(1)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2)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 称为向性运动,据此解答。A.重力引起生 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 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 那么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 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 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 即茎总是向上生长,故 A 不合题意;第 10 页(共 15 页)B.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属于感性运动, 故 B 符合题意;C.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属于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 故 C 不符合题意;D.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脚触着墙的时候, 就趴住墙,是由环境因素单向引起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解析】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人的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 含量是一致的,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不是抑制生长发育。解: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 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 因此甲组是 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乙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乙组切除的是甲状腺。丙组的生长激素 含量过低,切除的是垂体,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因此乙组的 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 身材矮小,因此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故选: D。二 、填空题11.【解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解:胰岛素有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 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当人感到饥饿时,为使血糖稳定的调节过程是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使血糖浓度 升高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 过正常值, 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常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症状, 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故答案为: 减少;升高.12.(1)地心引力(或重力)(2)光照【解析】植物的感应性是指植物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有向光性, 向地性,向水性等。向地性是指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地心引力)的作用,植物的根总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生长;背地性(负 第 11 页(共 15 页)向地性)是指植物的前端具有面向天,背离地生长的特性。植物的这种向上和向下的运动方式是以重 力为参照物的, 也就是与重力方向相同的为“下 ”,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为“上 ”,也就是我们说的根 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向光性是指植物受单侧光的照射,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从而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少生长慢,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多生长快,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1)根向下生长,即向地性, 向地性是指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地心引力) 的作用, 植物的根总 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生长。(2)“红杏出墙 ”是指杏树受到墙外阳光的照射引起的, 是植物的向光性。故答案为: 1、地心引力(重力);2、光照13.(1)②(2)生长素【解析】因为花盆 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 说明幼苗受到的光照是均匀的。(1)、因为花盆 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 说明幼苗受到的光照是均匀的,所以其会直立生长;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②;(2)、在单侧光的照射下,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会从向光一侧移向背光一次,从而使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的更快, 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是生长素;故答案为:(1)②(2) 生长素14.(1)90 毫克/100 毫升左右(2)消化和吸收(糖类物质经消化变为葡萄糖后, 被吸收进入血液)(3)【解析】(1)正常人饭后 2-3 小时血糖达到正常水平,据此判断血糖范围;(2)人吃入的食物都会转化为葡萄糖的形式, 才能被人体吸收;(3)糖尿病人的血糖比正常人高,但变化趋势与正常人的变化相似。(1)图中可以看出:正常人的血糖饭后有较大幅度的升高,但随着胰岛素的调节, 基本稳定在 100mg/100mL;(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第 12 页(共 15 页)度会升高, 故答案为:消化和吸收(糖类物质经消化变为葡萄糖后, 被吸收进入血液);(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 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如图所示:15.(1)③; 脑干(2)效应器(3)④; 脊髓(4)条件【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1)脑位于颅腔内, 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灰 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科比在投篮过程中维持其在比赛过程中正常的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③脑干。(2) 运动员在对抗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力量、方向以及进攻的手段主要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选择投篮作为进攻结束动作时, 产生该动作的上肢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3)腰部受伤的病人, 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 说明 4 脊髓从腰部横断, 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导致大小便失禁。(4)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科比的出色表现是反复练习的结果,他在赛场上的每一次投篮属于条件反射。三 、实验探究题16.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等量生理盐水 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n4>n1+n3-n2第 13 页(共 15 页)【分析】(1)探究实验的原则: 变量的唯一性和设置对照实验。(2)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3)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详解】(1)ab、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 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这样甲与乙形成以甲状腺激素 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c、实验中有明显的错误: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2)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实验设计: 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 激素制剂, 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长激素, 丁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 长激素。据柱状图可见: n4-n2>n1-n2+n3-n2,从而推出 n4>n1+n3-n2,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 具有协同作用。【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以及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17.将 A 组玉米幼苗竖放,B 组玉米幼苗横放; 用大纸板箱罩住 AB 两组玉米幼苗, 放在温度适宜环境中培养; 两组玉米幼苗茎的生长方向【解析】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吗? 由此可知实验的变量是茎的方 向不同,实验中可以设置一组茎(玉米幼苗) 自然直立, 另一组茎(玉米幼苗)平放, 保证其它量相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玉米茎的生长方向。(1)选择 10 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分别为 A 组和 B 组, 是为了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可以将 A 组玉米幼苗竖放,B 组玉米幼苗横放。(2)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为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光的干扰,可以用大纸板箱等罩住 AB两组玉米幼苗, 放在温度适宜环境中培养。(3)培养几天后, 观察两组玉米幼苗茎的生长方向,并如实做好记录.最后比较 A,B 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故答案为:(1)将 A 组玉米幼苗竖放,B 组玉米幼苗横放(2)用大纸板箱罩住 AB 两组玉米幼苗, 放在温度适宜环境中培养(3)两组玉米幼苗茎的生长方向四 、解答题18.内脏 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汗液蒸发 皮肤 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 导致体温升高或产热与散热不平衡【分析】第 14 页(共 15 页)人在安静和运动时不同部位的产热量,不同状态下,不同器官产热量不同。【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 运动和劳动状态下, 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肌肉。(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3)由图可知人体在剧烈运动时, 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4)夏季, 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 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 导致体温升高或产热与散热不平衡。【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表中的数字分析,灵活答题, 同时要提高分析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2)大脑皮层;语言和文字(3)非条件反射; 能感到疼痛, 但不会缩手【解析】(1)植物人会小便失禁,是因为大脑受损失去对排尿中枢的控制,这个现象说明脊髓还有传 导功能;(2)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语言和文字的识别;(3)接触到针尖,手立即缩回来,其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由图可知,乙是脊髓,当脊髓受损后, 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但能够感觉到疼痛;20.(1)内脏;骨骼肌(2)如运动、吃火锅、喝热水等【解析】人体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 人体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人体的体温是一个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过程, 一般维持在 37℃左右;(1)、人在睡眠时产生的热量来自内脏; 人在打篮球时, 主要由骨骼肌产生热量。(2)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可以使体内热量增加的方式:如运动、吃火锅、喝热水等 ;故答案为:(1)内脏;骨骼肌(2) 如运动、吃火锅、喝热水等第 15 页(共 1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