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认识承揽合同和配送合同 教案(表格式)《物流法律与法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认识承揽合同和配送合同 教案(表格式)《物流法律与法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认识承揽合同和配送合同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流通加工的类型和作用 (2)了解与流通加工有关的法律规范 (3)掌握承揽合同的特征、类型和内容 (4)掌握承揽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5)了解配送的分类和特征 (6)理解配送涉及的法律关系,了解与配送有关的法律规范。 (7)掌握配送合同的种类、特征和主要内容 (8)掌握配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技能目标: (1)能够分析出承揽合同案件中定作人、承揽人的责任和责任界定的依据 (2)能够分析出配送合同案件中配送人、客户的责任和责任界定的依据 素质目标: (1)了解我国物流领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强化科技兴国意识 (2)了解技术、专利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提高保密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承揽合同与配送合同的种类、特征和内容 教学难点:承揽合同与配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流通加工与配送相关的法律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 与流通加工有关的法律规范有哪些?配送涉及哪些法律关系?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找资料,思考并留言讨论
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案例导入 【教师】讲述“任务导入”的案例(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思考: (1)A家具厂提出9月底付款的要求合理吗? (2)B配送中心能否拒绝交付加工完毕的家具?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认识承揽合同和配送合同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承揽合同的相关内容 一、流通加工概述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请谈谈你对流通加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根据客户的需要对货物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一)流通加工的类型 (1)为弥补生产加工中的不足所进行的流通加工。 (2)为保护货物所进行的流通加工。 (3)为提高物流效率的流通加工。 (4)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二)流通加工的作用 (1)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的延伸,能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使产需双方更好地衔接。 (2)对流通过程中的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可以为物流其他环节创造条件,提高物流效率和设施设备及原材料的利用率。 (3)流通加工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加工方式,能够提高货物的附加值,是物流的“第三利润源泉”。 (三)与流通加工有关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流通加工的法律,流通加工中产生的纠纷适合用《民法典》(合同编)中关于承揽合同的相关条款来调解。除此之外,规范流通加工市场秩序的法律还有《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探渊索珠】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详见教材),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物流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突破、求发展,在流通加工环节应如何做?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二、承揽合同的特征、类型和内容 【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承揽合同的概念和特征”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承揽合同有哪些特征?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一)承揽合同的特征 承揽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在承揽合同关系中,承揽人的义务是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的义务是受领该工作成果并支付约定的报酬。当事人双方任何一方取得利益均应有所付出,所以承揽合同是有偿合同。 (2)承揽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互负义务,且其义务存在对价关系,所以承揽合同是双务合同。 (3)承揽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承揽合同即告成立,而不以实际交付标的物为合同成立的要件,所以承揽合同是诺成合同。 (4)在承揽合同中,承揽人为了完成工作成果,需要付出劳动,但劳动本身不是承揽的目的,而是承揽人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承揽人完成约定的承揽工作后产生的工作成果,才是承揽工作完成的标志。 (5)承揽合同的标的物是承揽人完成并交付的工作成果,可以是体力劳动成果,也可以是脑力劳动成果,但都必须具有特定性。 实践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对于生产上的承揽项目或者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应当采用书面合同形式。 (二)承揽合同的类型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承揽合同有哪些类型?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1.加工合同 加工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具体要求,使用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对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然后将工作成果交付定作人,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该合同的特点是定作人提供大部分或全部原材料,承揽人只提供辅助材料和收取加工费用。 2.定作合同 定作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具体要求,使用自己的设备、技术、原材料和劳动,为定作人制作成品,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定作合同与加工合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作所需要的原材料全部由承揽人提供,承揽人收取的报酬包括加工费用和原材料费用。 3.修理合同 修理合同是指承揽人为定作人修理损坏或发生故障的设备或其他物品,使其达到正常使用的状态,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修理合同中,定作人可以提供原材料,也可以不提供原材料。在不提供原材料的情况下,定作人所支付的报酬中包括了原材料的价值。物流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货物和包装的破损不可避免,修理合同履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三)承揽合同的内容 承揽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违约责任等条款。其中,材料的提供条款在承揽合同中非常重要,关系到承揽合同的类型,因此在承揽合同中应明确由谁提供原材料。如果规定原材料由定作人提供,则应明确定作人提供原材料的具体日期;如果规定由承揽人提供,则应约定原材料的品牌、质量、型号、数量等,以便计算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避免在交付货款时发生纠纷。 三、承揽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承揽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承揽合同中,承揽人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有哪些?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一)定作人的权利与义务 1.定作人的权利 (1)对材料的检验权。 (2)监督检验承揽人工作的权利。 (3)变更定作要求的权利。 (4)请求交付工作成果的权利。 (5)解除合同的权利。 ……(详见教材) 2.定作人的义务 (1)按照约定提供材料、设计图纸或技术要求。 (2)协助承揽人完成承揽工作。 (3)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 (4)及时验收并受领工作成果。 ……(详见教材) 【同步案例】 【教师】讲述同步案例内容(详见教材),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 案例中,乙物流公司要求甲公司赔偿相关损失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二)承揽人的权利与义务 1.承揽人的权利 在承揽合同中,承揽人的主要权利为收益权和留置权。承揽人在承揽合同中的收益权表现为承揽人在交付工作成果后,有权向定作人收取报酬或材料费等价款。《民法典》第783条规定:“定作人未向承揽人支付报酬或者材料费等价款的,承揽人对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权或者有权拒绝交付,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对于承揽人已完成工作但不便于行使留置权的,可通过拒绝交付的形式合法占有定作物。 2.承揽人的义务 (1)承揽人有亲自完成承揽工作的义务。承揽工作分为主要工作和辅助工作,主要工作是指决定工作成果质量的工作,也可以指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承揽工作。主要工作以外的辅助工作,承揽人可以将其交给第三人来完成。 【小提示】 一般情况下,承揽人与接受辅助工作的第三人之间会形成新的承揽关系。承揽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不影响承揽人对定作人所负的义务,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合同效力也不影响承揽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合同效力。 【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想一想”中内容(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作答 【学生】讨论、答题 (2)验收与通知义务。 (3)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及完成的工作成果。 (4)接受定作人的检查。 (5)承揽人应按时向定作人交付已完成的工作成果。 【小提示】 交付工作成果后,工作成果的占有权、所有权就会发生转移。若工作所需的材料主要或完全由定作人提供,工作成果的所有权归定作人所有,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时,完成了对工作成果占有权的转移;若工作所需的材料主要或完全由承揽人提供,工作成果的所有权归承揽人所有,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时,该工作成果的所有权也发生了转移。 (6)保密义务。 ……(详见教材) 【课堂讨论】 【教师】讲述案例(详见教材),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 案例中,A公司是否应按B公司所说赔偿其损失?本案的责任该如何界定?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案例解析】 【教师】对“任务导入”中所述案例进行解析 (1)A家具厂与B配送中心没有对付款时间进行约定,根据《民法典》782条的规定,A家具厂应该在2020年5月25日提货时向B配送中心支付加工费,因此A家具厂提出的9月底付款的要求不合理。 (2)A家具厂未向B配送中心按时支付加工费,根据《民法典》783条的规定,B配送中心可以行使留置权扣留已经加工完毕的家具。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教师】讲解配送合同的相关知识 一、配送概述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配送?配送的分类有哪些?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货物进行拣选、加工、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一)配送的分类 配送的分类多种多样。按配送主体不同,配送可分为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商店配送等;按配送时间和数量不同,配送可分为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即时配送等;按配送的组织形式不同,配送可分为销售配送、供应配送、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代存代供配送等;按配送货物种类和数量多少不同,配送可分为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少批量配送,配套配送等。 (二)配送的特征 (1)配送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服务。 (2)配送是短距离的末端运输。 (3)配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4)配送是各种业务的有机结合。 ……(详见教材) (三)配送涉及的法律关系 1.配送服务法律关系 物流企业仅为客户提供货物的拣选、加工、包装、组配等配送服务时,其与客户总是以配送合同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此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为配送服务法律关系。 2.买卖法律关系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他们作为商品的供应方在销售其商品时,往往还将配送服务作为附带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单独的配送合同,商品销售方和购买者之间是买卖法律关系,其权利与义务是根据买卖合同来确定的。 (四)与配送有关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物流配送的法律,配送所涉及的各环节作业遵循《民法典》(合同编)中关于买卖合同、仓储合同、运输合同、承揽合同等的规定。实践中,当事人双方一般会在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自由约定,当约定意思不明确或没有约定时,配送关系才由相关法律规范来调整。 【探渊索珠】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无人配送车的相关材料(详见教材),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在物流配送领域的创新不止于此,除上述无人配送车外,你还知道哪些高科技配送设备?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二、配送合同的种类、特征和主要内容 【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配送合同简介”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配送合同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配送合同是指配送人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其提供配送服务,客户支付费用的合同。 (一)配送合同的种类 在实践中,配送人与客户一般以配送服务合同或销售配送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配送服务合同 配送服务合同是指配送人接收客户待运送的货物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对货物进行拣选、加工、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照客户指定的时间将货物送达客户指定的地点,由客户支付配送服务费的合同。在配送服务合同中,货物的所有权始终归客户所有。 2.销售配送合同 销售配送合同是指配送人将货物所有权转移给客户的同时,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由客户支付货物价款和配送服务费的合同。 【小提示】 因为销售配送合同中包含了买卖关系,所以才涉及货物所有权的转移问题,这也是销售配送合同与配送服务合同的主要区别。销售配送合同中关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问题,完全可以用与买卖合同有关的法律规范来解决。 (二)配送合同的特征 (1)配送合同是无名合同。 (2)配送合同是有偿合同。 (3)配送合同是诺成合同。 ……(详见教材) (三)配送合同的主要内容 配送合同种类繁多,但其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具体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的标的物、配送服务项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配送费、合同的期限、合同的变更与终止、违约责任、纠纷处理等。其中,合同的标的物条款、配送服务项目条款、配送费条款的内容如下: (1)合同的标的物。 (2)配送服务项目。 (3)配送费。 ……(详见教材) 三、配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配送人的权利与义务 1.配送人的权利 (1)要求客户支付配送费的权利。 (2)要求客户协助的权利。 (3)要求收货人及时受领货物的权利。 (4)要求客户按约定提供原始货物的权利。 ……(详见教材) 2.配送人的义务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配送合同中,配送人有哪些义务?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1)妥善保管的义务。 (2)告知义务。 (3)及时提供有效的配送服务的义务。 (4)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的义务。 ……(详见教材) 【小提示】 销售配送合同中的配送人同时也是出卖人,配送人不仅有转移货物所有权的义务,还有保证不会出现第三人对货物主张权利的义务。 【同步案例】 【教师】讲述同步案例内容(详见教材),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 案例中,配送人是否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请说明理由。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二)客户的权利和义务 配送合同中,客户的权利有:享受安全、及时的配送服务;了解货物的配送状况。客户的义务有:支付配送费;及时向配送人提供所需配送的货物;告知配送人货物的性质;及时收取配送的货物。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探索活动 【教师】讲述任务一“实战演练”中的案例(详见教材),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本案的责任应如何界定? 要求:2~3人一组,借助网络和书籍查找上述案例涉及的法律规范,然后将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总并形成Word文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学生】聆听、思考、查找资料、整理答案 【教师】让各小组分别展示答案,并阐述理由 【学生】阐述、聆听 【教师】讲述任务二“实战演练”中的案例(详见教材),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本案的责任应如何界定? 要求:2~3人一组,借助网络和书籍查找上述案例涉及的法律规范,然后将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总并形成Word文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学生】聆听、思考、查找资料、整理答案 【教师】让各小组分别展示答案,并阐述理由 【学生】阐述、聆听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流通加工的概念、类型、作用及与流通加工有关的法律规范,承揽合同的特征、类型和内容,承揽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配送的分类和特征,配送涉及的法律关系,配送合同的种类、特征和主要内容,配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请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的“项目考核”。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