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要求: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课前预习】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____________的影响,自然景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受____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线变化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在中纬度地区,受____________影响,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的地带组合。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受____________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以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编号为基础。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____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随着海拔的变化,高大的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_____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的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所在的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____________越低.____________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课堂互动】[知识点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问题探究〗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难点分解〗纬度位置 ——→ 热量 植被 地理位置 气候 自然带 海陆位置 ——→ 水分 土壤2.对比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样的关系?〖对比分析〗(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点分解〗一种气候条件下可以有多种自然带,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带大陆性气候下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等;一种自然带中可能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草原带有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两种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也有两种温带季风和温带草原两种气候类型。[知识点2]地域分异规律〖问题探究〗1.读图5.6,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然后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2.读图5.6分析我国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分布的地域差异,并分析原因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什么差异〖比较分析〗类 型 形成基础 变化方向 分布规律 显著地区水平地带性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带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4.读图5.11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的南坡自然植被比北坡丰富〖难点分解〗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分异其形成基础是水热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朝向水热条件不同,喜马拉雅山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其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好,而且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南坡水热条件都比北坡好,而且落差远超过北坡所以比北坡丰富。5.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数目取决于什么?〖难点分解〗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知识结构】(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试身手】单项选择题:1.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形成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其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 C.植被 D.土壤2.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 C.植被 D.土壤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低纬和高纬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自然景观更替上表现为 ( )A.荒漠带一草原带一森林带 B.草原带一荒漠带一森林带C.森林带一荒漠带一草原带 D.森林带一草原带一荒漠带5.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土壤不同 B.植被不同 C.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D.气压不同【课后练习】一、选择题:古诗云:“才从塞北蹋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2题。1.诗文所描写的是: ( )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3.图5-2-1为“非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 )A.主要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B.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D.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读“某区域自然状况分布图(图5-2-2)”,回答4~5题。4.图中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5.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是 (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土壤图5-2-3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6~7题。6.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7.该山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400S附近 C. 400N附近 D.极圈附近8.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天山 B.喜马拉雅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富士山9.下列关于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季”现象属非地带性现象 ②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半环状结构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③地表各自然带之间总是存在着过渡带 ④从海南岛起,经南岭.秦岭到大兴安岭北部,自然带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下列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 )①秘鲁、智利临海的沙漠②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③我国天山和昆仑山麓地带的绿洲④积雪冰川、高寒荒漠、高山草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二、判断题11. 非洲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比欧洲阿尔卑斯山简单。( )12.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递变主要是由热量的差异造成的。 ( )13.同处于北纬30°—40°的两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陆东岸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大陆西岸却分布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14.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 ( )15.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 ( )三、综合题:16.读“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图5-2-4,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G处自然带的名称是 ,与D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不同,其原因是 。⑵由C→E→F→H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带从 的地域分异规律。⑶自然带B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影响,而B自然带在南半球的缺失,这种现象属于 分布规律。17.读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带图(图5-2-5)及材料,回答: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并顺利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2005年10月9日,中国国家测绘局向世界公布其主峰的新高程为8844.43米。(1)依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如果同纬度海平面的气温为23℃,则珠穆朗玛峰顶的气温约为 ℃。(2)珠穆朗玛峰自然带自上而下的变化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 规律。该地域分异与山地的 、 等因素密切相关。(3)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类型比北坡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质疑】图3图5-2-1图5-2-2图5-2-3图5-2-4图5-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