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与传递(二) 课件(共81张PPT)-《基础会计(第2版)》同步教学(清华大学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三 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与传递(二) 课件(共81张PPT)-《基础会计(第2版)》同步教学(清华大学版)

资源简介

(共81张PPT)
本章以制造业经济活动为例来说明。
制造业是以产品的加工制造和销售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任务六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福建省台福食品有限公司组织架构
总 经 理
营销

生产

管理部
技术部
财务部
采购部
外贸部
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资金
投入
资金
使用
资金
退出
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上缴税金
分配利润
固定资产
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
主要包括:
1、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
2、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3、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4、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5、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一)筹资渠道
(1) 向企业投资者筹集权益性资金,它形成企业的永久性资金,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构成部分。
(2) 向债权人筹集债务性资金,它形成企业的负债。
一、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
(二)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账户;
2.“资本公积”账户;
3.“银行存款”账户;
4.“短期借款”账户;
5.“应付利息”账户;
6.“财务费用”账户;
7.“长期借款”账户。
(三)账务处理
1.接受投资的核算
2.银行借款业务核算
1.接受投资的业务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实收资本-A企业 600000
【例3-25】榕新公司吸收A企业投入货币资金6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股本 4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60000
【例3-26】 榕新公司发行普通股40 000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0元,收到款项并存入银行。
2.银行借款的业务
【例3-27】 榕新公司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 000元,期限3个月,年利率6%,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例3-28】月末,预提本月应负担的利息500元。
借:财务费用 500
贷:应付利息 500
【例3-29】榕新公司为购买一项设备,从银行取得一项长期借款400 000元,存入银行,期限2年,年利率12%。
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长期借款 400000
【例3-29】 2019年10月31日,用银行存款400000元,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4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
二、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在生产准备中:应购建厂房和机器设备(即固定资产)和购买生产过程中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
◆材料物资是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账户设置
1.“固定资产”账户;
2.“在建工程”账户;
3.“在途物资”账户;
4.“原材料”账户;
5.“应付账款”账户;
6.“应付票据”账户;
7.“预付账款”账户;
8.“应交税费”账户等。
(二)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1.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例3-30】 榕新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发票价款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13 000元,包装费2 000元,运输费1 000元,保险费8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付讫。
借:固定资产--设备 103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000
贷:银行存款 116 800
1.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例3-31】 榕新公司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发票价款90 000元,增值税税额11700元,支付的运杂费2 000元,保险费700元,款项以存款付讫,设备已交付安装。
借:在建工程--设备 92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 700
贷:银行存款 104 400
1.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例3-32】【例3-31】中的设备安装时领用材料3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安装工人工资1 000元。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交付使用。
借:在建工程--设备 4 000
贷:原材料 3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 000
1.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时,应将已确定的固定资产原价从“在建工程”账户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借:固定资产--设备 96 700
贷:在建工程--设备 96 70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33】 榕新公司从金辉工厂购买甲材料200千克,单价5元,价款1 000元,增值税税额13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200元,均以银行存款付讫,材料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
贷:银行存款 1 33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34】 榕新公司从红星公司购进乙材料400千克,单价10元,增值税税率13%,对方代垫运杂费1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4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20
贷:应付账款--红星公司 4 62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35】 榕新公司根据合同规定,以银行存款向红星公司预付购买乙材料的货款3 000元。
借:预付账款--红星公司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36】 榕新公司收到红星公司运来的乙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载明乙材料300千克,单价10元,价款3 000元,增值税税额390元,红星公司代垫运杂费150元。【例3-35】中已预付货款3 000元,材料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3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90
贷:预付账款--红星公司 3 54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37】 榕新公司以存款补付欠红星公司乙材料的货款。
借:预付账款--红星公司 540
贷:银行存款 54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38】 榕新公司开出一张转账支票,支付欠红星公司购买乙材料的货款4 620元。
借:应付账款--红星公司 4 620
贷:银行存款 4 62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39】 榕新公司从南方公司采购甲材料400千克,乙材料200千克,单价分别是5元、10元,增值税税率为13%,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 000
--乙材料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20
贷:银行存款 4520
材料采购费用的分摊及核算
具体分摊方法如下:计算公式为: ◆采购费用分摊率 =采购费用总额÷材料的总重量 (或买价等) ◆某种材料应分担的采购费用 =该材料的总重量(或买价等) ×采购费用分摊率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40】 榕新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甲、乙材料的运杂费600元。
运杂费分配率=600÷(400+200)=1(元/千克)
甲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400×1=400(元)
乙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200×1=200(元)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400
--乙材料 200
贷:银行存款 60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41】 榕新公司购入的甲、乙两种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采购成本。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甲、乙两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确定后,应从“在途物资”账户的贷方转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
借:原材料--甲材料 3 600
--乙材料 9 45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3 600
--乙材料 9 450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例3-42】 榕新公司从光明公司购入丁材料1 000千克,单价10元,价款10 000元,增值税税额1 3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丁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3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三、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生产过程:是指从生产领用原材料开始,一直到产品加工完毕验收合格入库为止这个阶段。
费用: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为:
费用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采用“制造成本法”。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产品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指生产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而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等。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福利费等薪酬。 指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 。
产品成本项目:
1.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产品成本的计算。
生产过程的主要业务:
(一)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
2.制造费用;
3.管理费用;
4.应付职工薪酬;
5.累计折旧;
6.库存商品。
【例3-43】榕新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某日领料情况如表3-26所示。
(二)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500
--B产品 11250
贷:原材料--甲材料 36000
--乙材料 15750
【例3-44】 榕新公司15日根据工资分配表分配12月份工资费用,相关计算、分配资料如下。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4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2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00
--B产品 2000
制造费用 2500
管理费用 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9500
【例3-45】 榕新公司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职工福利费1380元,其中生产工人的福利费840元(A产品生产工人560元、B产品生产工人28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85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福利费140元。
(1)支付职工福利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1830
贷:银行存款 1830
(2)列支福利费时。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60
--B产品 280
制造费用 850
管理费用 14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1830
【例3-46】 榕新公司车间领用丙材料5吨,单价110元,计550元,用于一般耗费,会计部门根据仓库、车间转来的领料单审核无误,予以核算。
借:制造费用 550
贷:原材料 550
【例3-47】 本月发生车间办公费5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制造费用--办公费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例3-48】 本月车间固定资产计提折旧400元。
借:制造费用 400
贷:累计折旧 400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例3-49】本月A产品生产工时为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4 000小时,本月制造费用总额为4 800元。按生产工时标准计算A产品和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如下。
1.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时总额
=4 800÷(6 000+4 000)
=0.48
2.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6 000×0.48=2 880(元)
3.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0.48=1 920(元)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生产工时 分配率 分配金额
A产品 6000 2880
B产品 4000 1920
合计 10000 0.48 4800
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880
--B产品 1920
贷:制造费用 4800
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例3-50】 月终,上述A、B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A产品 47 940
--B产品 15 45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47 940
--B产品 15 450
四、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销售过程:是指企业按照协议或合同从发出库存商品到确认销售收入和收取款项及结转销售成本这个阶段,也称销售阶段。
1.确认销售收入;
2.货款结算;
3.确定销售费用;
4.计算并结转已销商品的生产成本;
5.计算和缴纳收取增值税、营业税金等。
☆销售过程业务的主要内容:
(一)账户设置
1.主营业务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3.应收账款;
4.预收账款;
5.应收票据;
6.主营业务成本;
7.税金及附加;
8.其他业务成本 ;
9.销售费用。
(二)账务处理
【例3-51】 榕新公司12月8日出售A产品给欣荣公司300件,每件售价700元,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13%,货款及增值税税额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37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2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300
【例3-52】 榕新公司12月10日出售B产品200件给宏达公司,每件售价1 000元,共计200 000元,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13%,计26 000元,货已发出,用支票支付代垫运杂费1 000元,已办妥托收手续,货款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宏达公司 22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000
银行存款 1000
【例3-53】 榕新公司销售材料一批,共500千克,单价20元,增值税税额1 300元,款已收。
借:银行存款 11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
【例3-54】 榕新公司汇总本月已销售A产品300件,单位成本为400元;销售B产品200件,单位成本700元。月末结转已销售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120000
--B产品 140000
贷:库存商品 --A产品 120000
--B产品 140000
【例3-55】榕新公司月末计算应交纳消费税20 000元,教育费附加5 000元。
借:税金及附加 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 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5 000
【例3-56】 榕新公司本月应付销售人员工资5 700元。
借:销售费用 57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700
【例3-57】 榕新公司以存款支付应由本单位负担的销售产品运输费2 300元。
借:销售费用 2300
贷:银行存款 2300
【例3-58】 月末,结转已售材料成本9 000元,消费税5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9 000
贷:原材料 9 000
借:税金及附加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0
五、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在财务上所实现的结果(利润)。是将一定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各项费用支出相抵后形成的最终经营成果。
当收入大于费用时为盈利,当费用大于收入时为亏损。
1.利润形成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利润分配
企业财务成果业务
利润分配的程序:
企业取得净利润后应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1)按当期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按规定根据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业务:
1.营业利润的确认和记录;
2.营业外收支的确认和记录;
3.利润总额的确认和记录;
4.应纳和缴纳所得税的确认和记录;
5.净利润的确认与记录;
6.利润分配的确认与记录等。
(一)账户设置
1.本年利润;
2.营业外收入;
3.营业外支出;
4.所得税费用;
5.利润分配;
6.盈余公积;
7.应付股利。
借方 本年利润 贷方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收入
税金及附加 投资收益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收入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1.“本年利润”账户
(二)账务处理
1.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
2.财务成果实现的账务处理;
3.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1.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
【例3-59】 由于对方单位违约,收取违约金6 000元。
借:银行存款 6 000
贷:营业外收入 6 000
1.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
【例3-60】 公司以银行存款向慈善机构捐赠7 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 7000
贷:银行存款 7000
2.财务成果实现的账务处理
借方 本年利润 贷方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收入
税金及附加 投资收益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收入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例3-61】 榕新公司月末将本期各项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贷方余额41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贷方余额10 000元;“营业外收入”贷方余额6 0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41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营业外收入 6 000
贷:本年利润 426 000
【例3-62】榕新公司月末将本期各项成本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成本费用有关账户借方余额如下。“主营业务成本”借方余额260 000元;“税金及附加”借方余额25 500元;“其他业务成本”借方余额9 000元;“营业外支出”借方余额7 000元;“管理费用”借方余额1 140元;“销售费用”借方余额8 000元;“财务费用”借方余额500元)
借:本年利润 31114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60000
税金及附加 25500
其他业务成本 9000
营业外支出 7000
管理费用 1140
销售费用 8000
财务费用 500
【例3-63】 假设税法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总额是一致的,期末按25%的税率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即:
企业应交的所得税=114 860×25%
=28 715(元)
借:所得税费用 287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8715
【例3-64】 将上述所得税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28715
贷:所得税费用 28715
净利润=114 860 -28 715=86 145(元)
【例3-65】 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861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6145
【例3-66】 榕新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614.5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8 614.50
【例3-67】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6 00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6000
贷:应付股利 6000
【例3-68】 年终,应将“利润分配”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中。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614.5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614.50
—应付现金股利 6000
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方
14614.50 86145
未分配利润
71530.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