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知道产业转移的概念,区分产业转移的类型,简述产业转移的规律,了解产业转移的目的。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学习过程】活动一:认识产业转移读5.7 我国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思考: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反映的是什么现象?2、a、b、c三家企业中,a、b属于 产业转移,c属于 。3、从本质上讲,企业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活动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思考:、仅从提高利润方面考虑,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1、劳动力因素读材料分析2002------2004年劳动力价格对比表。各国制造业雇员工资 单位:美元/小时 2002年 2003年 2004年中国(B) 0.67 0.75 0.84美国(A) 15.29 15.74 16.14日本(B) 16.54 16.55 --法国(B) 12.30 -- --马来西亚 2.78 2.90 --印度* 0.43 0.33 --表中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有何差异?②完成P88思考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思考:内部交易成本包括包括哪些方面?完成P89思考3、市场因素思考:为什么跨国公司要到我国兴办汽车组装厂?应用分析:读书本P87图5.7,思考影响各图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应用分析:完成P90页活动题【方法指导】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人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①分析影响产业部门的区位因素,确定出主导因素②对比分析产业部门转人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③综合分析,确定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②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活动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法指导】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迁入地”或“迁出地,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去分析,同时要分“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两方面。1、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根据下表在书本上作好标注。移出地(利弊分析) 移入地(利弊分析)产业结构(经济)产业分工(经济)地理环境(生态)劳动力就业(社会)书本P92思考【典型例题】例1: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城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2)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3)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 )A.原料、燃料丰富 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C.水能丰富,劳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例2:读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2)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甲国―→乙国―→丙国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例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入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1)图中甲地为________(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巩固训练】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2.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读“甲、乙两地某同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回答3~4题。表 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3.该类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C.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方,降低生产成本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4.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调整C.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就业率下降 D.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6题。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读“2007年江苏省外资实际投资部门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2007年江苏外资实际投资的特点。(2)近年来,盐城的大丰与上海农工商集团缔结战略伙伴关系,上海纺织工业园项目也落户大丰。简要分析上海纺织工业园项目落户大丰市的原因。(3)简述上海产业大规模向苏北转移对上海及苏北发展的有利影响。8.甲和乙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 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主要开发的能源 主要环境问题甲乙(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原因上的差异。(3)甲、乙两区域都有我国著名的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原因。(4)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与此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________工程。(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