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小升初科学真题汇编【高频考点】-09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试题)-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62359241"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二.多选题(共1小题) 2三.判断题(共3小题) 2四.连线题(共2小题) 3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3六.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5一.选择题(共8小题) 6二.多选题(共1小题) 9三.判断题(共3小题) 9四.连线题(共2小题) 10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六.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4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3 温州)下列谚语或古诗词描述的变化,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2023 东阳市)下列成语或俗语既涉及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 B.以卵击石 C.海枯石烂 D.沙里淘金3.(2023 东阳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颜色改变 B.新物质生成C.发光发热 D.产生沉淀4.(2023 越城区)白醋倒入水中引起变化是(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有物理变化还有化学变化5.(2023 越城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最主要的区别是( )A.化学变化能产生新物质B.能发光发热C.能变颜色6.(2023 椒江区)稻谷收割后,会将谷粒晒干,除去水分。谷粒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没有变化7.(2023 平湖市)在加热白糖探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白糖发生了下面的变化①白砂糖颜色变成淡黄②冒黑烟并能被点燃③气泡数量逐渐减少④熔化产生液态的糖这些现象中最后出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2023 平湖市)下列现象与白糖燃烧属于同种变化的是( )①冰熔化成水②烟花燃放③泥水静置④植物变成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二.多选题(共1小题)(多选)9.(2023 南湖区)下列成语描述的物质变化中,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滴水成冰 B.火上浇油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三.判断题(共3小题)10.(2023 温州)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伴随很多现象,如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 (判断对错)11.(2023 临平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解释了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判断对错)12.(2023 萧山区)冰融化成水,白糖加热后变成黑色物质,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判断对错)四.连线题(共2小题)13.(2023 东阳市)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些变化对人类有益,有些则有害,请分析以下变化,并完成连线。铁生锈米煮成饭物理变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 有益化学变化 石墨制成铅笔芯 有害南极冰山消融燃放烟花14.(2023 兰溪市)厨房中的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请用线连起来。饭菜变质 生米煮成熟饭煤气燃烧 化学变化 食盐放入热菜中消失不见用厨余垃圾堆肥 物理变化 铁具生锈虾放入热水中变色 打开可乐瓶冒出泡泡水烧开了 用刀切开青菜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5.(2023 萧山区)实验二:B同学做了一朵白色纸花,她先在“花瓣”上涂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再把紫甘蓝水喷洒在“花瓣”上,发现“花瓣”变成了红色。(1)实验中,“花瓣”上涂的液体有可能是 。A.白醋B.水C.小苏打溶液D.以上都有可能(2)实验中,“花瓣”上产生的变化是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形态变化D.状态变化(3)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的面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属于化学变化C.把沙子放进水中,看到沙子沉淀,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光发热,但一定有新物质产生16.(2023 永康市)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厨房里存在着各种物质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1)小科不小心把鸡蛋壳掉进了白醋中,发现产生了气体。于是,他把这些气体收集在一个瓶子中,并把这些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发现火焰熄灭了。请根据这个现象推测,这种气体具有哪些特点? (多选题,选错及多选均不给分)A.会流动 B.不会流动 C.支持燃烧 D.不支持燃烧 E.比空气重 F.比空气轻(2)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发现米饭上出现蓝紫色,据此判断,米饭中含有 。在涂柠檬汁的纸上撒上紫甘蓝水,发现纸变成红色。这两种变化都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3)做糖醋排骨,把白糖放入锅里进行加热,会发现固态白糖先变成 (填形态)的糖,然后颜色慢慢变成 (填颜色),这时要及时放入排骨进行翻炒,不然如果继续加热白糖就会变成 (填颜色)的物质。六.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17.(2023 平阳县)我是小小化学家平阳糖画,于2016年入选第十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在进行绘制糖人之前要先熬糖。把一个铜锅放在火上,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白砂糖。白砂糖放入以后要轻轻搅动一下,防止粘底。水开之后,把水蒸气排到空气中。这时,糖液的温度逐渐变高,糖液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可以看到,糖液开始起大泡了,这是因为糖液中的水分少了,熬糖的合适温度是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就差不多了。然后利用熬好的糖造型,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糖画就完成了。(1)从以上信息中,做糖画时,将糖熬到最合适的状态是: ,依据这个状态我认为糖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用熬好的糖制作成糖画的这个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3)我们在课堂上会用蜡烛来加热白糖,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依据观察到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内壁出现水雾是由于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没有新物质产生。B.蜡烛燃烧时的变化与小苏打遇上白醋的变化是一样的,都只有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时会冒出黑烟,说明有新物质产生(4)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化无处不在,我们对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溶解贝类生物的外壳,造成贝类的死亡,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写出一个可能的办法。办法一: 。浙江省小升初科学真题汇编【高频考点】-09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试题)-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3 温州)下列谚语或古诗词描述的变化,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A【解答】A.铁杵磨针是把减小了它的体积,没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大火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爆竹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属于化学变化。所以A为物理变化,B、C、D为化学变化。故选:A。2.(2023 东阳市)下列成语或俗语既涉及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 B.以卵击石 C.海枯石烂 D.沙里淘金【答案】C【解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水滴石穿、以卵击石、沙里淘金,没有新物质产生,都属于物理变化;海枯石烂的过程中,海水干涸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岩石风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海枯石烂具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故选:C。3.(2023 东阳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颜色改变 B.新物质生成C.发光发热 D.产生沉淀【答案】B【解答】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因此,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故B选项正确。故选:B。4.(2023 越城区)白醋倒入水中引起变化是(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有物理变化还有化学变化【答案】A【解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白醋倒入水中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只是白醋和水的混合,引起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5.(2023 越城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最主要的区别是( )A.化学变化能产生新物质B.能发光发热C.能变颜色【答案】A【解答】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能产生新物质,发光发热、能变颜色不一定能产生新物质,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BC错误。故选:A。6.(2023 椒江区)稻谷收割后,会将谷粒晒干,除去水分。谷粒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没有变化【答案】A【解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将谷粒晒干,除去水分,这一过程中,水分蒸发了,水变成了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7.(2023 平湖市)在加热白糖探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白糖发生了下面的变化①白砂糖颜色变成淡黄②冒黑烟并能被点燃③气泡数量逐渐减少④熔化产生液态的糖这些现象中最后出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答】在加热白糖探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白糖发生了下面一系列的变化: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的糖,变成淡黄色,冒出淡淡的香味,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逐渐减少,变成焦黑色,冒出浓浓的烟,继续加热能被点燃。所以,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最后出现的现象是冒黑烟并能被点燃。故选:B。8.(2023 平湖市)下列现象与白糖燃烧属于同种变化的是( )①冰熔化成水②烟花燃放③泥水静置④植物变成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答】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白糖燃烧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烟花燃放、植物变成煤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与白糖燃烧同属于化学变化;冰熔化成水、泥水静置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多选题(共1小题)(多选)9.(2023 南湖区)下列成语描述的物质变化中,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滴水成冰 B.火上浇油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答案】BC【解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木已成舟、滴水成冰是物体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百炼成钢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BC。三.判断题(共3小题)10.(2023 温州)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伴随很多现象,如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题干正确。故答案为:√。11.(2023 临平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解释了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所有的物质都是处在变化中的,有的变化快,有的慢;“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解释了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2.(2023 萧山区)冰融化成水,白糖加热后变成黑色物质,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 (判断对错)【答案】×【解答】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冰融化成水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白糖加热后变成黑色物质,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四.连线题(共2小题)13.(2023 东阳市)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些变化对人类有益,有些则有害,请分析以下变化,并完成连线。铁生锈米煮成饭物理变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 有益化学变化 石墨制成铅笔芯 有害南极冰山消融燃放烟花【答案】【解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也就是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些变化对人类有益,有些则有害。铁生锈、米煮成饭、植物的光合作用、燃放烟花等有新物质产生,都属于化学变化;石墨制成铅笔芯、南极冰山消融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米煮成饭、植物的光合作用、石墨制成铅笔芯都是对人有益的变化;而铁生锈、燃放烟花、南极冰山消融属于对人类有害的变化。故答案为:。14.(2023 兰溪市)厨房中的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请用线连起来。饭菜变质 生米煮成熟饭煤气燃烧 化学变化 食盐放入热菜中消失不见用厨余垃圾堆肥 物理变化 铁具生锈虾放入热水中变色 打开可乐瓶冒出泡泡水烧开了 用刀切开青菜【答案】【解答】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饭菜变质、煤气燃烧、用厨余垃圾堆肥、虾放入热水中变色、生米煮成熟饭、铁具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水烧开了、食盐放入热菜中消失不见、打开可乐瓶冒出泡泡、用刀切开青菜,都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5.(2023 萧山区)实验二:B同学做了一朵白色纸花,她先在“花瓣”上涂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再把紫甘蓝水喷洒在“花瓣”上,发现“花瓣”变成了红色。(1)实验中,“花瓣”上涂的液体有可能是 A 。A.白醋B.水C.小苏打溶液D.以上都有可能(2)实验中,“花瓣”上产生的变化是 B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形态变化D.状态变化(3)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只要物体的面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属于化学变化C.把沙子放进水中,看到沙子沉淀,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光发热,但一定有新物质产生【答案】(1)A。(2)B。(3)D。【解答】(1)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显酸性,遇紫甘蓝变红,发生了化学变化,A是正确的选项。(2)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实验中,“花瓣”变成了红色,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A.物体的面色发生变化,有可能是物理变化,有可能是化学变化,关键看有无新物质生成,选项观点错误;B.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电由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为物理变化,选项观点错误;C.把沙子放进水中,看到沙子沉淀,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观点错误;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光发热,但一定有新物质产生,选项观点正确;故答案为:(1)A。(2)B。(3)D。16.(2023 永康市)厨房里的物质变化。厨房里存在着各种物质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1)小科不小心把鸡蛋壳掉进了白醋中,发现产生了气体。于是,他把这些气体收集在一个瓶子中,并把这些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发现火焰熄灭了。请根据这个现象推测,这种气体具有哪些特点? ADE (多选题,选错及多选均不给分)A.会流动 B.不会流动 C.支持燃烧 D.不支持燃烧 E.比空气重 F.比空气轻(2)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发现米饭上出现蓝紫色,据此判断,米饭中含有 淀粉 。在涂柠檬汁的纸上撒上紫甘蓝水,发现纸变成红色。这两种变化都属于 化学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3)做糖醋排骨,把白糖放入锅里进行加热,会发现固态白糖先变成 液态 (填形态)的糖,然后颜色慢慢变成 棕黄色 (填颜色),这时要及时放入排骨进行翻炒,不然如果继续加热白糖就会变成 黑色 (填颜色)的物质。【答案】(1)ADE;淀粉;化学;(2)淀粉;化学;(3)液态;棕黄色;黑色。【解答】(1)小科不小心把鸡蛋壳掉进了白醋中,发现产生了气体。于是,他把这些气体收集在一个瓶子中,并把这些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发现火焰熄灭了。根据这个现象推测,这种气体具有会流动、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特点,故选项ADE正确。(2)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发现米饭上出现蓝紫色,据此判断,米饭中含有淀粉,因为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在涂柠檬汁的纸上撒上紫甘蓝水,发现纸变成红色,这是因为柠檬汁是酸性物质,酸性物质遇紫甘蓝水变成红色。这两种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都属于化学变化。(3)做糖醋排骨,把白糖放入锅里进行加热,会发现固态白糖先变成液态的糖,这一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然后颜色慢慢变成棕黄色,这一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这时要及时放入排骨进行翻炒,不然如果继续加热白糖就会变成黑色的物质。故答案为:(1)ADE;淀粉;化学;(2)淀粉;化学;(3)液态;棕黄色;黑色。六.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17.(2023 平阳县)我是小小化学家平阳糖画,于2016年入选第十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在进行绘制糖人之前要先熬糖。把一个铜锅放在火上,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白砂糖。白砂糖放入以后要轻轻搅动一下,防止粘底。水开之后,把水蒸气排到空气中。这时,糖液的温度逐渐变高,糖液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可以看到,糖液开始起大泡了,这是因为糖液中的水分少了,熬糖的合适温度是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就差不多了。然后利用熬好的糖造型,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糖画就完成了。(1)从以上信息中,做糖画时,将糖熬到最合适的状态是: 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 ,依据这个状态我认为糖发生的变化是 化学变化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用熬好的糖制作成糖画的这个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3)我们在课堂上会用蜡烛来加热白糖,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依据观察到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A.蜡烛燃烧时,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内壁出现水雾是由于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没有新物质产生。B.蜡烛燃烧时的变化与小苏打遇上白醋的变化是一样的,都只有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时会冒出黑烟,说明有新物质产生(4)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化无处不在,我们对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溶解贝类生物的外壳,造成贝类的死亡,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写出一个可能的办法。办法一: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环保新能源的使用和替代,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等 。【答案】(1)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3)C。(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环保新能源的使用和替代,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等。【解答】(1)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从以上信息中,做糖画时,将糖熬到最合适的状态是: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用熬好的糖制作成糖画的这个过程,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的物质生成。(3)A.蜡烛燃烧时,在蜡烛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内壁出现水雾是由于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说明产生了水蒸气,有新物质产生,选项观点错误;B.蜡烛燃烧时的变化与小苏打遇上白醋的变化是不一样的,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选项观点错误;C.蜡烛燃烧时会冒出黑烟,说明有新物质产生,选项观点正确。故选:C。(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大气污染、酸雨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为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环保新能源的使用和替代,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等。故答案为:(1)色泽稍微变黄,大泡变为小泡;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3)C。(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环保新能源的使用和替代,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