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3.5月球——地球的卫星 知识点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3.5月球——地球的卫星 知识点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3.5月球——地球的卫星
知识点梳理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围绕地球自西 向东运行。月球的年龄约 45 亿年,直径约 3500 千米,月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
2.月球基本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大,声音无法传播,所以月球上不适宜人类居住。
3. 1969年7月,美国的宇航员河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面对这样的成就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4.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
5.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6.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7.模拟制造环形山的步骤: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3)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8.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
9.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同步精练
一、选择题
1.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并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的探测器是( )。
A.神舟飞船 B.嫦娥四号 C.天宫一号
2.月球看上去光亮的部分是( )。
A.大海 B.平原 C.高山
3.模拟环形山形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
B.有的坑深,有的坑浅
C.有的坑重叠,有的没有坑
4.关于月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空气 B.有环形山 C.能自己发光
5.观察月球时,小临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 )。
A.火山 B.沙漠 C.环形山
6.月球是( )的卫星。
A.地球 B.太阳 C.金星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他在自转的同时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转,运转一周是( )。
A.一天 B.一年 C.一个月
8.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时,我们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其中沙盘模拟的是( )。
A.月球表面 B.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C.大小不同的陨石
二、填空题
9.月球的年龄约为( )年,直径约( )千米,与地球距离约( )万千米。
10. 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它的地形地貌主要有 和 。
11.月球绕地球逆时针运动,月球的亮面永远向着( )(选填“地球”、“太阳”)。
12.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 )
A.月球 B.小行星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13.在模拟环形山的实验中,丁丁认为应该选择大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投掷下去,小明认为应该选择大小不同的小球从不同高度投掷下去。你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 。
14.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这是在模拟 的形成。
三、连线题
15.把下列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连起来。
大小不同的球 月球表面
托盘和细沙 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不同大小的坑 不同大小的陨石
四、实验题
为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3(1)班的同学们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模拟实验。他们先将沙盘里的沙弄平整,然后将各球从空中落入沙中,观察沙坑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6.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A.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B.环形山可能是由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形成的
C.环形山可能是外星人挖掘后留下的痕迹
17.实验中的“大小不同的球”代表( );“沙坑”代表( )。
18.实验发现球撞击沙盘里的沙后留下了一个个凹形的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19.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 )、质量( )的小球,从( )高度落下。(都选填“相同”或“不同”)
五、综合题
我来推理:月球相关的知识。
“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于1969年7月20号降落在月球表面的一个月海,宇航员阿尔德林穿着厚厚的宇航服走出登月舱,他在月球的天空上没有看到朵朵白云,他迎着太阳在月面上兴奋地半跑半跳地走着,并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20.登月舱为什么选择在月海登陆,我的推测理由是 。
21.在月球上,夜晚如果阿尔德林没穿厚厚的宇航服,他将 ,我推测的理由是 。
22.为什么他在月球的天空上没有看到朵朵白云?
23.阿尔德林在月面上能否像在地球上一样一步一步的行走?我的推测是 ,理由是 。
24.阿尔德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清晰的脚印,是因为月面上覆盖着 性质的土壤。
参考答案:
1.B
【详解】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就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故选B。
2.C
【详解】月球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等。月球表面阴暗状况不同,明亮的部分是月球上的高山,阴暗部分是广阔的平原。故选C。
3.C
【详解】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用沙面模拟月球表面,用石块模拟流星,用手电筒的光模拟阳光,用丢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我们会看到沙面上有大小、深浅不一的坑。AB正确,C错误。
4.C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水,月球上有“环形山”“月海”,月球所所发出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故选C。
5.C
【详解】观察月球时,小临发现月球表面有坑坑洼洼的凹坑,这些凹坑其实是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6.A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我们看到的月光就是反射的太阳光。故选A。
7.C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8.A
【详解】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时,我们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其中沙盘模拟的是月球表面。A是正确的选项。
9. 45亿 3500 38
【详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致陪伴着地球。月球年龄约45亿年,月球直径约3500千米,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
10. 月球 环形山 月海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它的地形地貌主要有 环形山和月海。
11.地球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球的亮面永远向着地球。
12. A B
【详解】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如此多的环形山是陨石撞击月球的结果,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保护月面,使得陨石可以很轻易的在月面上留下痕迹。模拟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准备了沙子和大小不同的球。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月球;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小行星。
13. 小明 环形山的大小深浅不一,应该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拟陨石并从不同高度投掷
【详解】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赞同小明的观点,因为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环形山的大小深浅不一,应该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拟陨石并从不同高度投掷。
14.环形山
【详解】模拟环形山形成实验中,沙盘模拟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流星和陨石,撞击后的沙盘模拟的是陨石撞击后的月球表面。所以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这是在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15.
【详解】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探索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实验,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拟不同大小的陨石,托盘和细沙球模月球表面,不同大小的坑模拟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16.A 17. 陨石
环形山 18.“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可以形成环形山 19. 相同 不同 相同
【分析】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环形山的形成。
16.阅读题干可知,这个模拟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17.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实验中的“大小不同的球”代表大小不同的陨石;“沙坑”代表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18.实验发现球撞击沙盘里的沙后留下了一个个凹形的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可以形成环形山。
19.对比实验中要注意变量的控制,为了研究沙坑的大小与球质量是否有关,同学们应该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落下。
20.月海是平原 21. 冻死 夜晚月球的温度可以最低打到零下180摄氏度 22.月球上没有空气 23. 不能 月球上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24.火山灰
【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全面。
20.“月海”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7世纪初提出来的,月海其实是平原。月面上覆盖着的是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土壤,有的地方只有30多厘米厚,有的地方却有好几米厚,甚至更厚些。所以登月舱选择在月海登陆。
21.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至今也没发现有生命,温差大,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到130℃;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180℃,所以阿尔德林要穿厚厚的宇航服,否则会被冻死。
22.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至今也没发现有生命,温差大,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到130℃;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180℃
23.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没有大气层和液态水,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尔德林在月面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一步一步的行走,宇航员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
24.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月球充满探索。月球表层土壤疏松,覆盖着火山灰性质的土壤,月面上能留下清晰的脚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