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这首歌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哪一地区的哪一个事?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一、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或背景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894—1895年 发动甲午战争侵华,占领台湾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1901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中国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根本原因(2)日本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加快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历史原因(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帝国主义道路,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一、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或背景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 蒙古全中国称霸全世界田中奏折——大陆政策“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
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二、“九一八”事变简述“九一八”事变的概况被炸毁的柳条湖路段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东三省沦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1年7月9日,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7月12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8月16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巡查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问题:
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时,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
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对的?依据地图:
1)说一说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分析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侵略中国?2)想一想,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地理上离日本较近,自然资源丰富。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可以更多更快地掠夺资源,用于战争。也可以此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基地。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 华北危急!!!日军的侵华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2)一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 (3)华北事变 1935 日本欲使“华北独立”。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民族危机:2、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 学生:东北人民、音乐家: 国民党爱国官兵: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1.这首歌名?它的时间和背景?
2.新的长城是指什么?四、西安事变2)西安事变为什么会 爆发?1)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
1.说一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西安事变的结果如何?
3.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3、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蒋介石被扣押后该如何处置?你说我说2、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方向装换的枢纽”。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
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顺应了抗日形
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
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杨置
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
民族精神。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一、九一八事变
二、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背景
经过
结果背景
经过
结果
意义思考: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
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如何评价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顺应了抗日形
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
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杨置
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
民族精神。张学良,何人也?他出身不凡——东北王张作霖长子他年少掌权——28岁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他婚姻美满,风流倜傥——深得夫人于凤至的敬爱,
又得赵四小姐的青睐追随他身居要职——30岁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
地位仅次于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他长命百岁——活到101岁西安事变后各方的态度一、国际势力的态度
首先是苏联,他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来回沟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次,在于瑞纳的帮助,他为蒋介石带去宋美龄的信,给以蒋精神动力。再加上英美等国受法西斯的侵略也希望中国能和平解决问题并快点参战。二、中国共产党主张
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考虑到当时局势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群雄割据的局面,日本便有机可乘。如果放了蒋介石,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接受抗日主张。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 三、国民党的努力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 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