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细胞,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能。
2.通过显微镜观察,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进而认识到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通过观察细胞,寻找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尝试从进化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
【学习重难点】
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预习新知】
观察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1)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①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倒 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若观察的实物为“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为“ q ”,将物像旋转180°与实物相同。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2)显微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①调焦时,先旋转粗准焦螺旋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准焦螺旋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准焦螺旋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②观察时,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像清晰并移动标本,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标本,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使物像清晰。
3.制作临时装片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2)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以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
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外表皮。把撕下的外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
即:擦→滴→取→放→盖。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比较:
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多样性的体现: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2)统一性的体现: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点拨:菌类的判断方法: 凡“菌”字前面有“杆”“球”“弧”及“螺旋”等字的都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等则为真核生物。
【易错提示】
常见的原核生物及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菌:“菌”字前常带有“杆、球、螺旋、弧”字 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毛霉等)、食用菌
放线菌:放线菌、链霉菌
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色球蓝细菌、发菜 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团藻、水绵等)、褐藻(如海带、裙带菜等)、红藻(如紫菜、石花菜等)
衣原体、支原体(无细胞壁)、立克次氏体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巩固训练】
1.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相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④中100倍下视野中细胞为64个,则400倍下可看到16个
B.若要将图②中c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将装片向右移动
C.显微镜下观察到图③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相反
D.将图①中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亮度将减小
2.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主要侵染人体肺部细胞,新型冠状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均可引起肺炎,下列有关这两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B.肺炎支原体细胞无细胞壁
C.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新冠病毒的繁殖需要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
3.科学家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能与其他细菌争夺阳光来维持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该菌与念珠蓝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
C.该菌含有叶绿体,能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
D.该菌与草履虫共有的结构包含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等
4.下列关于病毒和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蓝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繁殖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
D.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壁且能够独立代谢
5.下列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真菌和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B.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C.原核生物不都是单细胞生物
D.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图④所示放大倍数为100倍,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放大倍数变为400倍,则面积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2=16倍,此时看到的细胞数目是64÷16-4个,A错误;B、若图②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图像,c细胞位于视野的左方,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呈倒立的虚像,物像实际位于视野的右方,故若要在高倍镜下位于视野左侧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下观察到图③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一致,C错误;D、由图观察可知,a、b是物镜,b离玻片的距离比a近,说明b的放大倍数大于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是低倍镜切换为高倍镜,则视野亮度将减小,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A正确。B、支原体细胞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无细胞壁,B正确。C、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肺炎支原体细胞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D、病毒营寄生生活,它的繁殖需要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D正确。
3.答案:B
解析:A、该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A错误; B、该菌是一种细菌,为原核生物,念珠藻是一种蓝细菌,也为原核生物,因此两者均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 C、该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 D、该菌与草履虫共有的结构包含细胞壁、细胞质、核糖体等,不包含细胞核,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A正确;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壁且能够独立代谢,D正确。
5.答案:B
解析: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原核生物中有自养生物,如蓝细菌,也有异养生物,如大肠杆菌,B正确;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C错误;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等,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高等动植物等,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