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营养物质的利用任务2.3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其含量测定 课件(共25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同步(高教第三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2营养物质的利用任务2.3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其含量测定 课件(共25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同步(高教第三版)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项目2营养物质的利用
任务2.3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其含量测定
非皂化脂类
可皂化脂类
脂类
简单脂类
复合脂类
磷脂类
鞘脂类
糖脂类
脂蛋白质
固醇类
类胡萝卜素类
脂溶性维生素
一.脂类的组成与分类
简单脂类 是动物营养中的重要脂类,不含N的有机物,甘油三酯是重要的形式,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存在于植物种籽和动物脂肪组织中。
非皂化脂类 在动植物内种类甚多,但含量少,常与动物特定生理代谢功能相联系.
复合脂类 是动植物细胞中的结构物质,平均占细胞膜干物质(DM)一半或一半以上。
(1)脂类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2)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禽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更充分吸收;
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
2)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耗;
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3)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放大
细胞膜结构
2.脂类在体内物质合成中的作用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磷脂脂肪酸
碳 水 化 合 物
蛋 白 质
细 胞 膜
糖脂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多糖体核心基坐
(1)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
3. 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其他作用
鸡日粮含脂0.07%类胡萝卜素吸收率仅20%,而含脂4%的时候,类胡萝卜素吸收率为60%。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皮下脂肪:抵抗微生物侵袭,保护机体;绝热,防寒保暖(水生哺乳动物尤为重要)。
尾脂腺:抗湿作用。
(2)脂类的防护作用
(3)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磷脂分子中既含有亲水的磷酸基因,又含有输水的脂肪酸链,因而具有乳化剂特性,对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以及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等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脂肪和脂溶性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4)磷脂的乳化特性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是甲壳类动物必需的营养素, 有助于甲壳类动物包括虾转化合成维生素D,性激素,胆酸,蜕皮激素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虾的正常蜕皮,消化、生长和繁殖。
(5) 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6)脂类也是动物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乳糜微粒
十二指肠 空肠 血液
小肠黏膜
脂肪
脂蛋白
三、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 肪
瘤胃
脂肪酸
甘油
饱和脂肪酸
异构化脂肪酸
完全氢化
部分氢化
挥发性脂肪酸
微生物分解
支链脂肪酸
奇数碳脂肪酸
微生物合成
混合乳糜微粒
小肠
四、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酰CoA
血: 葡萄糖
脂肪组织:
乙酸
脂蛋白质-甘油三脂
游离脂肪酸
脂肪酸
甘油三脂
脂肪组织中脂肪的代谢
氧化供能
五、脂类的代谢及代谢紊乱
脂肪沉积的效率
五、脂类的代谢及代谢紊乱
脂肪肝出血综合症
五、脂类的代谢及代谢紊乱
(一)、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与种类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些脂肪酸,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对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如果不从饲料中供给,就会严重地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生理机能紊乱或者缺乏症,这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
通常将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称为EFA。
1、概念
六.必需脂肪酸
(1) -6系 该系列PUFA中第一个双键位于“ ”第6和第7位碳原子之间。该系列的第一个成员为亚油酸,由亚油酸可以合成该系列的其它PUFA
(2) -3系列 该系列PUFA中第一个双键位于“ ”第3和第4位碳原子之间。该系列的第一个成员为 -亚麻油酸,由 -亚麻油酸可以合成该系列的其它PUFA
2、种类
C18:2 -6(亚油酸)
C18:3 -6( -亚麻油酸)
C20:3 -6
C20:4 -6(花生四烯酸)
C22:4 -6
C22:5 -6
C18:3 -3( -亚麻油酸)
C18:4 -3
C20:4 -3
C20:5 -3
C22:5 -3
C22:6 -3
(1)EFA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质的主要成分,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作用,也参与磷脂的合成;
(2)EFA是合成类二十烷的前体物质;
(3)EFA能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4)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二).作用与缺乏症
1、生物学作用
(1)影响生产性能:引起生长速度下降,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
(2)皮肤病变: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
(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
(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机能混乱,导致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
2、缺乏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