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项目3饲料的加工与利用任务3.2粗饲料及其加工处理粗饲料的概念是什么?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为饲喂形式的饲料。粗饲料的来源广、种类多、产量大、价格低,主要为农作物秸秆秕壳,总量是粮食产量的1~4倍之多,是草食家畜冬春两季的主要饲料来源。一、粗饲料的营养特性二、粗饲料的种类三、粗饲料的加工一、粗饲料的营养特性(1)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2)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3)磷的含量低,豆科粗饲料含钙较丰富(4)维生素D丰富,但其他维生素较缺乏(5)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管蠕动作用二、粗饲料的种类粗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秸秆、秕壳和树叶等。(一)干草干草是指凡青草(或其他青绿饲料植物),在未结籽实前收割后干制成的饲料。由于干草是由青绿植物制成。在干制后仍然保留一定青绿颜色,故有人又称之为青干草。干制青饲料的目的与青贮相同,主要是为了保存青饲料的营养成份,便于随时取用,以代替青饲料。1.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1)植物种类:CP的含量是豆科高于禾本科和禾谷类(2)收割期:收割越晚,产量越高,但粗纤维含量也越高,因此其消化率和净能值低。(3)干制方法:干制速度越快,营养物质损失则越少。2.青干草的调制方法自然干燥:田间干燥法:方便,品质好草架干燥法:易在多雨季节和湿润地区使用,成本高,品质好人工干燥:利用燃油烘干机和太阳能烘干机——费用高,国内目前还难以接受。人工干燥的损失的特点:营养损失少,仅为自然干燥的1/3-1/10粗蛋白质损失只有5%、胡萝卜素损失10%维生素D缺乏热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成本较高(二)秸秆和秕壳类1.秸秆类如:麦秸 稻草 玉米秸 高粱秸 豆秸 谷草等特点:蛋白质低, 粗灰分和粗纤维含量高,不易消化2.秕壳类如:谷壳 高粱壳 花生壳 豆荚 棉籽壳等特点:蛋白质较秸秆高,较易消化(三)树叶类如:槐树叶 榆树叶 桑叶 银合欢叶等特点:蛋白质较高, 维生素含量较丰富三、粗饲料的加工作物秸秆中,细胞壁含量占70%以上,粗蛋白含量一般为3-6%,只能满足维持需要的65%左右。矿物质磷不足,含磷量变动在0.02-0.16%,而牛日粮配合所需的含磷量都在0.2%以上。饲喂秸秆日粮时必须注意磷和氮的补充。由于纤维含量高造成的消化率低和能量进食量不足,是影响秸秆饲料价值的最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加以解决。(一)物理加工物理加工切短机械加工粉碎揉碎加工后便于咀嚼,减少能耗,提高采食量,并减少饲喂过程中的饲料浪费草 粉颗 粒切 短膨 化1.饲料的切断与粉碎饲料切短后可减少咀嚼时能量消耗,也可减少饲料的浪费;饲料粉碎后增加了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但粉碎过细会引起消化率降低。2.制成颗粒饲料制成颗粒后,有利于机械化饲养,减少了饲料浪费,由于风尘少,质地硬,大小合适,故适口性强。3.揉碎饲料揉碎后提高了适口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二)化学加工法1.秸秆碱化湿法碱化法干法碱化法喷洒碱水快速碱化法喷洒碱水堆放发热处理法喷洒碱水封存处理法氢氧化钠与生石灰混合处理法草捆浸泽碱化法生石灰碱化法“湿法”碱化法:所谓“湿法”碱化,是将秸秆浸泡在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每100千克秸秆需要1000千克碱溶液,浸泡24~48小时后,捞出秸秆,淋去多余的碱液(碱液仍可重复使用,但需不断增加氢氧化钠,以保持碱液浓度,再用清水反复清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提高饲料消化率25%以上,效果显著。但主要缺点是:在清水冲洗过程中,有机物及其他营养物质损失较多和污水量大,需要净化处理,否则会污染环境。因此这个方法在60年代后较少采用。“干法”碱化法:鉴于“湿法”碱化法存在上述缺点,1964年威尔逊(Wilson)等提出改进方法,用4%~5%(占秸秆风干重)的氢氧化钠(NaOH),配制成浓度为30%~40%的碱溶液,喷洒在粉碎的秸秆上,堆积数日后不经冲洗,直接喂饲反刍家畜,秸秆消化率可提高12%~20%。此方法的优点:不需用清水冲洗,可减少有机物的损失和对污水的处理,并便于机械化生产。但牲畜长期喂用这种碱化饲料,其粪便中钠离子(Na+)增多,若用作肥料,对土壤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会使土壤碱化。氢氧化钠与生石灰混合处理法:原料含水率65%~75%的高水分秸秆,整株平铺在水泥地面上,每层15~20厘米厚度,用喷雾器喷洒1.5%~2%的氢氧化钠和1.5%~2.0%生石灰混合液,分层喷洒并压实。每吨秸秆需喷0.8~1.2吨混合液,经7~8天后,秸秆内温度达到50~55℃,秸秆呈淡绿色,并有新鲜的青贮味道。处理后的秸秆粗纤维消化率可由40%提高到70%。用氢氧化钠与生石灰混合液处理秸秆,不仅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同时使动物获得适当的钙和钠。如果仅利用一种碱,则因饲料中某种物质积累过多,会影响动物的采食。2.秸秆氨化堆垛法氨化窖(池)法氨化塑料袋氨 源 处理方法 条 件氨水或 无水氨 ⑴将原料垛成方形或圆形垛,用聚乙烯薄膜盖严,注入氨 ⑵草捆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分别用氨处理 按DM计,加入3 %~3.5 %氨,原料水分15 %~20 %,在温度5~15 ℃条件处理1-8周同上无水氨 ⑴在密封箱或室中进行,无需加热 ⑵在氨化炉内进行,加热 同上温度90 ℃,3 %~3.5 %氨化处理17 h静置5 h,换入新鲜空气尿素 ⑴将原料青贮在土坑、青贮窖或成堆青贮 ⑵将原料切短或磨细,加入尿素后制粒 5 %尿素水溶液与原料按50︰50混合,>20 ℃温度下青贮1周以上2 %~3 %的尿素液,温度不低于133 ℃,原料水分15 %~20 %碳酸铵或 碳酸氢铵 按尿素处理⑴方法进行,用量为秸秆重的10 %~12 % 温度60~110 ℃氨化池地面氨化(1)饲料氨化后效果:CP含量提高100-150%纤维素降低10%有机物消化率提高20%提高适口性(质地松软,气味糊香,颜色棕黄),进食量提高40%以上是牛、羊反刍家畜良好的粗饲料,提高肉牛的增重速度10%和奶牛产奶量5%以上。(2)饲料氨化注意事项:氨源的选择:无水氨(液氨)、氨水、尿素、碳铵氨的用量氨化时间: 氨处理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在5-15℃下需4-8周;在15-30 ℃时需1-4周;在30 ℃以上1周即可。在氨化炉中,70-80 ℃处理24小时即可完成处理。提高处理温度有利于氨的扩散,从而加快处理速度。放掉余氨训饲霉烂的部分不能饲用注意补充其他养分与NaOH处理不同,氨处理秸秆对于环境无污染,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但取决于氨源的价格。由于氨化饲料制作方法简便,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显著,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我国自8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应用,每年制作数量达2150万t。(三)生物加工法主要指用酶和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处理。秸秆纤维的降解有赖于多种酶的联合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酶为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但由于成本高,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四、课堂练习1.粗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一般在()之间,干草的含水量一般为()。2.粗饲料主要包括()()()和()。3.干草调制包括()和()两个步骤,干燥分为()和()两种方法。4.粗饲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其中,物理加工有()()()()等,化学加工主要用()()()等碱性物质处理粗饲料。5.秸秆的碱化处理方法主要有()()()()()()()()等八种方法,主要使用的药物是()和()。通过处理后的秸秆可有效提高饲料的消化率。6.秸秆的氨化处理方法主要有()()()等三种方法,使用的药物主要有()()()()等。7.粗饲料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的分解破坏植物的(),产生()和(),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