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预混料的配制 课件(共52张PPT)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预混料的配制 课件(共52张PPT)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任务4.4 预混料的配制
任务目标
知识:
1.理解预混料的基本概念。
2.掌握预混料的分类。
3.掌握载体与稀释剂原料的基本要求。
4.添加剂预混料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5.掌握预混料的加工工艺。
任务目标
技能:
1.会设计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方。
2.会设计维生素预混料的配方。
3.会设计复合预混料配方。
一、预混料的概述
(一)预混料的概念与分类
预混料: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任务准备
预混料可分为单项预混料和综合性预混料两类。
单项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
复合预混料:如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其他成分混合在一起的预混料。
预混料的优点:
一是配料的速度快、精度高、混合均匀度好;
二是配好的添加剂预混料能克服某些添加剂稳定性差、易产生静电感应及吸湿结块的缺点;
三是有利于标准化,有利于配合饲料的生产与应用。
(二)添加剂预混料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基本要求:
1.要尽可能地保护微量成分的活性。
2.生产工艺要简便高效。
3.对生产设备要求高。
4.生产技术水平高,经营管理要严格。
5.劳动保护要求高。
(三)载体与稀释剂的选择
载体:能接受和承载粉状活性微量组分的非活性物质。
稀释剂:一类能改变微量组分浓度,但不能改变其混合特性的可饲物质,
载体与稀释剂原料的基本要求:
1.含水量低:含水量一般不应超过10。
2.粒度较细:载体粒度要求在0.177~0.59 mm之间;稀释剂的细度在0.074~0.59 mm之间。
3.不影响全价饲料的营养平衡:应尽量避免选用高蛋白原料做载体或稀释剂。
4.酸碱特性:以pH衡量,pH接近7为最好。
5.质量浓度:载体和稀释剂的质量浓度与微量组分的质量浓度相接近。
6.表面特性:载体有粗。糙的表面或表面有小孔、皱脊等。
7.静电吸附特性:选用适当的载体和稀释剂。
(四)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注意事项
1.配方设计可以饲养标准为依据。
2.正确使用添加剂原料。
3.注意添加剂之间的配伍。
二、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制
(一)选择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基本原则
1.有效性
2.安全性
3.经济性
(二)微量元素添加剂预混料的配合技术
1.微量元素种类及适宜用量的确定。
微量元素的种类:铜、铁、锰、锌、碘、硒、钴等。
微量元素适宜添加量的确定:将实际需要量作为添加量,而基础饲料中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部分。
2.原料选择。
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目前使用的微量元素仍以无机化合物为主。
3.载体选择。
适宜的载体有石粉、沸石粉、膨润土、硅藻土粉、白陶土粉等,可根据当地原料价格与实际情况选用。
(三)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方计算
配方计算过程:确定预混料的添加量→根据养殖对象的营养标准,以及各种其他因素确定各种矿物元素的添加种类与添加量→选择适宜的原料→选择适宜的载体→计算原料与载体的实际用量→整理出预混料的配方。
配方设计示例:产蛋鸡的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方。
第一步:根据饲养标准确定微量元素用量。由我国鸡饲养标准中查出产蛋鸡的微量元素需要量即添加量。
微量元素 铜 碘 铁 锰 硒 锌
添加量 3 0.3 50 25 0.1 50
第二步 微量元素原料选择。
商品微量元素盐 分子式 所含元素的含量(%) 商品原料纯度(%)
硫酸铜 CuSO4﹒5H2O Cu:25.5 96
碘化钾 KI I:76.4 98
硫酸亚铁 FeSO4﹒7H2O Fe:20.1 98.5
硫酸锰 MnSO4﹒H2O Mn:32.5 98
亚硒酸钠 Na2SeO3﹒5H2O Se:30.0 85
硫酸锌 ZnSO4﹒7H2O Zn:22.7 99
第三步 计算商品原料量。将需要添加的各微量元素折合为每千克风干全价配合饲料中的商品原料量。即:
商品原料量=某微量元素需要量/纯品中该元素含量/商品原料纯度
商品原料 计算式 商品原料量/(mg/kg)
硫酸铜 3÷25.5%÷96% 12.3
碘化钾 0.3÷76.4%÷98% 0.4
硫酸亚铁 50÷20.1%÷98.5% 252.5
硫酸锰 25÷32.5%÷98% 78.5
亚硒酸钠 0.1÷30.0%÷85% 0.39
硫酸锌 50÷22.7%÷99% 222.5
合 计 566.59
第四步 计算预混料中原料的添加量。
商品原料 计算式 商品原料量/(mg/kg) 商品原料量/(g/kg)
硫酸铜 12.3÷0.2% 6125 6.125
碘化钾 0.4÷0.2% 200 0.2
硫酸亚铁 252.5÷0.2% 126250 126.25
硫酸锰 78.5÷0.2% 39250 39.25
亚硒酸钠 0.39÷0.2% 195 0.195
硫酸锌 222.5÷0.2% 111250 111.25
合 计 283.27
第五步 计算载体用量。每一千克预混料中含有商品原料的总量为283.27克,则载体的用量为1000-283.27=716.73(g)所以每吨全价配合料中载体用量为716.73 g。
商品原料 每吨全价料用量或2 kg预混料用量/(g) 每吨预混料用量/(kg) 配合比例/(%)
硫酸铜 12.3 6.15 0.615
碘化钾 0.4 0.2 0.02
硫酸亚铁 252.5 126.25 12.625
硫酸锰 78.5 39.25 3.925
亚硒酸钠 0.39 0.195 0.0195
硫酸锌 222.5 111.25 11.125
载 体 1433.41 716.705 71.6705
合 计 2000.00 1000.00 100.00
(四)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预处理
1.微量元素的前处理
(1)干燥处理。
(2)防结块及包装处理。
2.载体的前处理
载体预处理:当载体、稀释剂的水分含量超过需要的界限时,应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水分含量在8%以下。载体的粒度应在30~80目之间,稀释剂的粒度一般在80~200目之间。
(五)微量元素预混料的加工工艺
1.配料工艺
配料的精度至少应达到0.1%,应选用两种以上的秤,即大料用大秤,小料用小秤,天平或秤等衡器应定期校正。
2.混合工艺
微量元素添加剂预混料要求混合均匀度高,变异系数不应超过5%;预混料在混合机内的残留量少,不大于0.1 g/kg;尽可能减少粉尘。
预混合工艺包括稀释混合和载体混合两种。
稀释混合:指对一些用量少且原料纯度高的微量元素先进行稀释。
载体混合:指用载体承载微量元素活性成分的混合过程。
3.包装与贮存
微量元素添加剂预混料在主混合机内混匀后应尽量减产输送距离,直接打包,预混料应避免散装。
三、维生素预混料的配制
(一)确定维生素添加量的原则
1.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应包括最低需要量和最适需要量。
2.最低需要量指在试验条件下,为预防出现某种维生素缺乏症的产生,动物对该种维生素的需要量。
3.最适需要量则是指取得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时的维生素需要量。
4.总供给量是指实际供给畜禽的某种维生素的总量,它应包括两部分,即基础饲料中的原有含量和通过添加剂所添加的量。
(二)确定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1.需要量推荐标准。
2.动物本自的生理特点。
3.养殖环境与应激的影响。
4.产品贮存、加工过程的损失。
5.经济因素。
(三)维生素预混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有效
安全
经济
(四)维生素预混料的配方设计方法
1.根据饲养标准确定维生素的需要量。
2.计算维生素的添加量。
3.选择适宜的维生素原料。
4.添加量与原料换算。
5.选择适宜的载体种类并确定其用量。
(五)维生素预混料的配方计算
为35~60 kg阶段生长肥育猪配制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
第一步,查出30~60 kg生长肥育猪的维生素需要量。
第二步,选择相应的维生素原料,根据不同种类维生素商品的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出不同维生素的添加量。
第三步,根据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在全价料中的添加比例(如0.02%),计算载体添加量。
维生素种类 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 维生素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每千克预混料中维生素的添加量/(g) 每千克预混剂中的原料用量/(g)
维生素A 3 300 IU 50万IU 16500000IU 33
维生素D3 300 IU 50万IU 1500000IU 3
维生素E 11 mg 50 mg 55000mg 110
维生素K 1.0 mg 50.0% 5000mg 10
维生素B1 1.0 mg 98.0% 5000mg 5.1
维生素B2 2.0 mg 96.0% 10000mg 10.42
维生素B3 10.0 mg 98.0% 50000mg 51.02
维生素B6 1.0 mg 98.0% 5000mg 5.10
烟酸 16.0 mg 99.0% 80000mg 80.81
维生素B12 0.01 mg 1.0% 50mg 5
生物素 0.05 mg 2.0% 250mg 12.5
载体 674.05
合计 1000
(六)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生产工艺
1.维生素原料的预处理
处理工艺包括乳化、酯化、粉化、包被。
2.载体预处理
载体含水量一般为8%~10%,粒度在30~80目,如载体含水量过高则应烘干后使用。
3.配料工艺
配料方式在小型饲料厂可采用人工配料方式,其特点是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较为准确,但效率低下。
大型饲料厂可采用自动配料工艺,其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4.混合工艺
混合时加料的顺序为:载体先送入混合机,搅拌的同时加入油脂并继续混合,最后加入维生素添加剂充分混合。
5.输送工艺
混合好的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应减少输送过程,以免造成残留与分级现象。
6.包装与贮藏
配制好的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不宜散装运输。一般要求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在生产后的一个月内用完,最多不可超过3个月。维生素添加剂预混料成品的贮藏条件要求通风、干燥、低温、隔热、避免日光直射等。
四、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
配制1%复合预混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维生素预混料用量应比直接添加到日粮中的用量要提高5%~10%。而且复合预混料中应加抗氧化剂。
使用中草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时,应符合有关规定,应注意药物的配伍原则。
一般1%复合预混料的产品不宜久放,保质期为3个月。
计算1%复合预混料配方示例:
0~21日龄肉鸡日粮组成中,已知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等用量,即可计算出1%复合预混料的配方组成。
组成复合预混料的原料 100kg全价料中原料用量(g) 1%复合预混料组成(%)
维生素预混料 20 2.0
微量元素预混料 200 20.0
蛋氨酸 180 18.0
氯化胆碱(50%) 60 6.0
杆菌肽锌(10%) 20 2.0
杆菌肽锌(10%) 20 2.0
载体 500 50.0
合 计 1000 100
任务实施
一、目的要求
学会设计动物的浓缩饲料配方。
二、材料准备
计算器、白纸、笔
三、操作步骤
为4~6周龄肉用仔鸡设计一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
第一步,根据饲养标准确定微量元素用量。由我国鸡饲养标准中查出4~6周龄肉用仔鸡的微量元素需要量即添加量。
微量元素 铜 碘 铁 锰 硒 锌
添加量 8 0.7 80 100 0.3 80
第二步 微量元素原料选择。
商品微量元素盐 分子式 所含元素的含量(%) 商品原料纯度(%)
硫酸铜 CuSO4﹒5H2O Cu:25.5 96
碘化钾 KI I:76.4 98
硫酸亚铁 FeSO4﹒7H2O Fe:20.1 98.5
硫酸锰 MnSO4﹒H2O Mn:32.5 98
亚硒酸钠 Na2SeO3﹒5H2O Se:30.0 85
硫酸锌 ZnSO4﹒7H2O Zn:22.7 99
第三步,计算商品原料量。将需要添加的各微量元素折合为每千克风干全价配合饲料中的商品原料量。即:
商品原料量=某微量元素需要量÷纯品中该元素含量÷商品原料纯度
商品原料 计算式 商品原料量/(mg/kg)
硫酸铜 8÷25.5%÷96% 32.68
碘化钾 0.7÷76.4%÷98% 0.93
硫酸亚铁 80÷20.1%÷98.5% 404.07
硫酸锰 100÷32.5%÷98% 313.97
亚硒酸钠 0.3÷30%÷85% 1.17
硫酸锌 80÷22.7%÷99% 355.98
合 计 1108.8
第四步 计算载体用量。若预混料在全价配合饲料中占0.2%(即每吨全价配合饲料有预混料2 kg),则预混料中载体用量等于预混料与微量元素盐商品原料量之差。即:2-1.1088=0.8912(kg)所以每吨全价配合料中载体用量为0.8814kg。
第五步 列出4~6周龄肉用仔鸡微量元素预混料的生产配方。
商品原料 每吨全价料用量或2kg预混料用(g) 每吨预混料用量(kg) 配合比例(%)
硫酸铜 32.68 16.34 1.634
碘化钾 0.93 0.465 0.0465
硫酸亚铁 404.07 202.035 20.2035
硫酸锰 323.88 161.945 16.19
亚硒酸钠 1.05 0.525 0.053
硫酸锌 355.98 177.99 17.799
载 体 0.8813 440.695 44.070
合 计 1999.99≈2000 999.995≈1000 99.996≈100
效果评价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评价方式
1 合作意识 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与小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0 小组自评20%组间互评30%教师评价30%企业评价20%
2 沟通精神 成员之间能沟通解决问题的思路 30
3 正确快速计算 能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出动物的消化率 40
4 记录与总结 能完成全部任务,记录详细、清晰、总结报告正确并及时上交 20
5 合计 100
任务反思
1.什么是载体和稀释剂?
2.如何选择载体和稀释剂?
3.如何设计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
4.如何设计维生素预混料的配方?
5.如何设计复合预混料配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