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项目2 营养物质的利用任务2.5 维生素的营养作用及其缺乏症2主要内容一、维生素的分类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一、维生素的分类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已发现在动物体内有三十多种。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一)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它们均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不能合成这些维生素,消化管中的微生物也只能合成维生素K,所以,生产中必须单独补充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维生素A来源于动物体,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A,而含有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维生素A为黄色晶体,易受紫外线照射而被破坏,耐热和碱,易被空气氧化,无氧气时可耐120℃~130℃的高温,0℃以下可长期保存。饲料中的脂肪酸败时,维生素A会遭到严重破坏。维生素A的营养作用(1)保护畜禽黏膜上皮组织的健康,抵抗疾病的侵袭。(2)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觉,防止夜盲症的发生。(3)促进畜禽的生长。(4)维持畜禽正常的繁殖力。(5)维护畜禽正常的神经功能。2.维生素D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包括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两种活性形式。维生素D性质稳定,能耐热,不易被酸碱氧化,但脂肪酸败时可引起维生素D的破坏。动物性饲料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3,如动物的肝脏、鱼肝油、蛋黄、鱼粉等。(1)维生素D的营养生理作用促进钙、磷在肠道内的吸收和在肾小管内的重吸收,提高血液中钙和磷的水平;促进钙和磷在骨骼中的沉积,加快骨的钙化;调节钙、磷比例。(2)维生素D缺乏症导致畜禽体内钙、磷代谢失衡。缺乏症表现:食欲降低,生长停滞;幼畜出现佝偻病,成畜尤其是妊娠母畜和泌乳母畜患骨质疏松症,蛋鸡除骨骼变化外,产薄壳蛋或软壳蛋,产蛋率及种蛋孵化率下降。3.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维生素E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无氧时可耐200℃高温,有氧时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失活,饲料中的维生素E在脂肪酸败时易被破坏。(1)维生素E的营养生理作用可防止维生素A、细胞膜、线粒体膜等物质被氧化;在畜禽体内主要作为生化反应的催化剂,与硒协同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合成前列腺素,调节DNA的合成等;适量的维生素E,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反应,提高动物的抗病力。(2)维生素E缺乏症各种动物都可能发生维生素E缺乏,其中幼年动物发病较多。维生素E缺乏症:可致幼龄动物患白肌病。影响繁殖功能。可致雏鸡患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症。(3)适量供给维生素E广泛分布于家畜饲料中。维生素E易于氧化,在生产中应适量购买,随时注意添加。4.维生素K是萘醌的衍生物,其活性物质有两种:一种是维生素K1,另一种是维生素K2。前者为黄色黏稠状液体,由植物合成;后者为淡黄色结晶,由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合成。维生素K耐热,易被碱、强酸和光破坏。维生素K3、维生素K4是人工合成的产品。(1)维生素K的营养生理作用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参与凝血过程,加速血液的凝固,以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2)维生素K缺乏症缺乏维生素K可致凝血时间延长,缺乏症主要发生于禽类。家禽缺乏维生素K的原因:①日粮中维生素K含量;②母体维生素K水平;③肠道合成不足;④磺胺类药物使用;⑤球虫病等侵袭。(二)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泛酸、烟酸、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钴胺素)、胆碱等。水溶性维生素除了含有碳、氢、氧等元素外,多数都含有氮,有的还含有硫或钴。水溶性维生素除了维生素B12之外,其余的很少或几乎不在动物体内贮存。因此,必须经常补给。1.维生素B1(硫胺素)分子结构中含有硫和氨基,故又称硫胺素。维生素B1是白色结晶粉末,在干燥、黑暗中稳定,受热、遇碱易被破坏。(1)维生素B1的营养生理作用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糖类代谢的三羧酸循环,影响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和脂肪酸的合成。保持胃肠正常的蠕动。(2)维生素B1缺乏症多发性神经炎,出现神经症状。鸡和牛犊都呈角弓反张,特别是生长速度快的鸡最易发生。鸡呈现“观星状”。猪缺乏时厌食,消化紊乱;鸡缺乏时表现为食欲下降、消瘦、痉挛等症状。可引起繁殖力的降低,甚至是丧失。VB1缺乏症VB1缺乏症2.维生素B2(核黄素)由一个黄色素和一个核糖组成,故又称核黄素。维生素B2为橘黄色结晶粉末,耐热、耐氧,易受紫外线及碱的破坏。饲料中的维生素B2大多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的形式存在。(1)营养生理作用是动物机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的成分,通过辅酶来参与调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2)缺乏症。猪、鸡最易出现维生素B2缺乏症。猪:食欲减退、生长停滞、被毛粗乱,并常为脂腺渗出物所黏结,眼角分泌物增多,常伴有腹泻,繁殖和泌乳能力下降。家禽:生长受阻,饲料消耗增加。雏鸡:卷爪麻痹症。母鸡:产蛋率显著下降,种蛋的孵化率极低,胚胎常在孵化12d左右死亡,或发育到21d后亦难出壳。3.泛酸在水中对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很稳定,但遇酸、碱和干热易被破坏。(1)营养生理作用是合成辅酶A的原料,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2)缺乏症猪、禽、狗、鼠较为敏感。牛、羊、马等可以由消化道中微生物合成。生长猪:增重缓慢、食欲差、皮肤粘膜病变,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脱毛、步态不正,出现典型症状“鹅步”。种猪:影响生殖机能、新生仔猪畸形。雏鸡:眼分泌物增加与眼睑粘合在一起,喙角及趾部形成痂皮、生长受阻。母鸡:产蛋率、种蛋孵化率均下降,鸡胚胎死亡,严重时影响卵的形成。4.烟酸(维生素PP)包括:烟酸(尼克酸)和烟酰胺(尼克酰胺),为白色结晶粉末,稳定性强,耐热、耐酸、耐碱和潮湿,在饲料中能长期存在。烟酸广泛存在于糠麸、酵母及青绿饲料中。在家畜体内可由色氨酸合成。(1)烟酸的营养生理作用尼克酸在体内转变成尼克酰胺,畜禽以此合成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参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2)烟酸缺乏症烟酸和烟酰胺合成不足影响生物氧化反应,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出现“癞皮病”、角膜炎、神经和消化系统的障碍等。猪:腹泻、呕吐;鸡:生长缓慢等症状,产蛋鸡产蛋率及种蛋孵化率降低,雏鸡发生口腔炎症。5.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吡哆醇能转化成吡哆醛和吡哆胺,此反应不可逆,但吡哆醛和吡哆胺可以相互转化,在酸性溶液中稳定,而碱性溶液中却易被破坏。维生素B6极易被光破坏,在空气中较稳定,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和种子外皮中。(1)营养生理作用维生素B6在氨基酸代谢中可形成转氨酶、脱羧酶的辅酶,也可直接参与含硫氨基酸和色氨酸的正常代谢。(2)缺乏症鸡:因眼睑水肿而导致眼闭合,羽毛粗糙、脱落;猪:皮肤粗糙,生长停滞,应激性增加,可出现癫痫性惊厥;幼小动物:生长缓慢。6.生物素(维生素H)有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在畜禽体内以辅酶的形式广泛参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生物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常温下相当稳定,但高温和氧化剂易使其丧失活性。一般情况下,家畜不会缺乏生物素。家禽缺乏时常表现为生长不良、皮炎及羽毛脱落等症状。种禽的蛋孵化率降低,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骨畸形。7.叶酸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因绿叶中含量丰富,故称为叶酸。叶酸为黄色结晶粉末,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对热稳定,在水溶液中易被光破坏。叶酸能促进血细胞的形成,抗贫血,与维生素B12有协同作用,可以加氢变成四氢叶酸,它是体内一碳基团转移酶系统的辅酶,参与核酸的代谢。畜禽缺乏叶酸的特征是呈现营养性贫血及生长减缓。8.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唯一一种分子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维生素B12为深红色结晶粉末,对热较稳定,但在强酸、强碱、光照、有氧化剂和还原剂条件下易被破坏。(1)营养生理作用维生素B12以辅酶的形式与四氢叶酸一起完成一碳基团的转移。参与丙酸的代谢、蛋白质的代谢及核酸的代谢,促进红细胞的发育成熟,维持神经系统的完整等。(2)维生素B12缺乏症主要发生在缺钴地区。最明显的症状:生长受阻,继而表现为步态不协调、不稳定。犊牛:厌食、营养不良、生长停滞、肌肉软弱等;猪:生长缓慢、贫血、毛粗乱、皮炎及后肢运动失调、神经过敏、食欲下降等;母猪:产仔数明显下降,且仔猪成活率低,泌乳力下降。雏鸡:羽毛不丰满、肾脏损害,若同时缺乏胆碱或蛋氨酸,可出现滑腱症;产蛋鸡:产蛋率低、种蛋孵化率下降,母鸡肌胃炎症、体况下降。可引起恶性贫血及其他代谢障碍。9.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在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中加热较稳定,而在碱性及氧化剂存在下易被破坏;在畜禽体内能合成,而人体内不能合成。(1)营养生理作用有解毒作用;脱氢成为脱氢抗坏血酸,在体内参与生物氧化反应;促进肠内铁的吸收,是造血过程中的辅助因子;是合成胶原和黏多糖等细胞间质所必需的物质。家禽在应激条件下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明显下降,若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可显著提高家禽抗应激和免疫应答能力,从而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2)缺乏症缺乏维生素C,畜禽会患“坏血病”,毛细血管细胞间质减少、变脆,通透性增大,皮下、肌肉、胃肠黏膜出血,骨和牙齿容易折断或脱落,创口溃疡不易愈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