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饲料的加工与利用 课件(共88张PPT)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 饲料的加工与利用 课件(共88张PPT)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简介

(共88张PPT)
项目3 饲料的加工与利用
—各种饲料均含哪些营养
饲料的概念及分类
几种不同的饲料
粗饲料
青绿饲料
青贮饲料
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
饲料添加剂
任务3.1 饲料的分类及常用饲料的识别
一、概念
饲料是含有一种以上养分,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利用,并对畜禽无毒、无害的物质。
二、分类
1.国际饲料分类法(8类)
2.中国饲料分类法(16亚类)
1.国际饲料分类法
(1)分类依据:自然含水量、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含量和粗蛋白含量。
(2)类别
粗饲料:粗纤维≥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
青绿饲料:自然含水量≥45%,新鲜饲草或以放牧形式
青贮饲料:自然含水量≥45%,新鲜植物经青贮方式调制
能量饲料:粗纤维<18%,粗蛋白<20%,自然水<45%
蛋白质饲料:粗纤维<18%,粗蛋白≥ 20%,自然水< 45%
矿物质饲料: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或化工无机盐
维生素饲料:工业合成的维生素制剂
饲料添加剂:掺入饲料中的少量营养或非营养性物质
2.中国饲料分类法
(1)分类依据
将中国饲料传统分类法与国际饲料分类规则相结合
(2)类别
青绿饲料、树叶类、青贮饲料、根茎瓜果类、干草类、农副产品、谷实类、糠麸类、豆类、饼粕类、糟渣类、草籽树实类、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及其他
任务3.2 粗饲料及粗饲料加工处理
一、粗饲料的营养特性
1. 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
2. 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
3. 磷的含量低,而豆科粗饲料含钙丰富
4. 维生素D含量丰富,但其他维生素较缺乏
5. 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器官正常蠕动的作用
二、种类
干草、秸秆、秕壳和树叶
(一)干草
青草、青绿饲料在未结籽实前收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
1.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
原料的种类、收割期和干制方法
2. 青干草的调制方法
(1)自然干燥——两阶段,慢,含VD
(2)人工干燥——速度快,但不含VD
(二)秸秆和秕壳类
秸秆是脱粒后的植物茎秆和叶
秕壳类是农作物籽实脱壳后的副产品
树叶类 大多数树叶及嫩枝可用作畜禽的饲料
三、粗饲料的加工
(一)物理方法
1.饲料的切短与粉碎
2.制成颗粒
3.揉碎
(二)化学方法
用氢氧化钠、氨、尿素等碱性物质处理粗饲料,使之更易被瘤胃微生物消化。
常见方法:
1.秸秆碱化
2.秸秆氨化
1.秸秆碱化的主要方法
(1)“湿法”碱化法(泡)
(2)“干法”碱化法(喷)
(3)喷洒碱水快速碱化法(浓度低,量少)
(4)喷洒碱水堆放发热处理法(浓度高,量大,发热)
(5)喷洒碱水封贮处理法(秸秆含水量大;浓度高,发热)
(6)氢氧化钠与生石灰混合处理法(浓度低)
(7)草捆浸渍(浓度低,泡)
(8)生石灰碱化法(生石灰+食盐)
2.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
(1)堆垛法
(2)氨化窖(池)法
(3)氨化塑料袋
氨化秸秆的主要氨源:
液氨、尿素、碳酸氢铵和氨水
(1)堆垛法
选择地址
秸秆处理
堆垛注入液氨
塑料薄膜的选用及膜罩制作
秸秆堆垛质量的估算
注入氨量的计算
(2)氨化窖(池)法
操作步骤:
①尿素氨化秸秆
②将秸秆一批批装入窖内,摊平、踩实
③原料高于窖口,薄膜覆盖窖口
④碎土覆盖薄膜
(3)氨化塑料袋
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
尿素或碳酸氢铵溶解秸秆,
秸秆装入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
放于棚架或屋顶上15-20天可喂用。
(三)生物方法
也称微生物处理,是利用具有分解粗纤维能力的细菌和真菌,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发酵秸秆秕类饲料,使植物细胞壁破碎,并且产生糖和菌体蛋白,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任务3.3 青绿饲料的识别与应用
常见的青绿饲料
一、营养特性
1.含水量高
2.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粗纤维含量较低
4.钙磷比例适宜
5.维生素含量丰富
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种类、生长阶段、土壤质地和施肥、部位不同
二、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
(一)豆科
1.紫花苜蓿 2.草木樨
(二)禾本科
(三)叶菜类
1.苦荬菜 2.串叶松香草
3.聚合草 4.籽粒苋
(四)水生饲料及其他
三水一萍
三、青绿饲料的饲喂
(一)用量
反刍动物可大量利用青绿多汁饲料;
单胃动物不能消化大量粗纤维,所以青绿饲料用量不可太多,只能在精饲料中适量添加青绿饲料
(二)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1.防止亚硝酸盐中毒
2.防止氢氰酸中毒
3.防止其他青绿饲料中毒
任务3.4 青贮饲料的调制与应用
青绿饲料与青贮饲料有什么区别?
青贮只是青绿饲料的一种储存方式
青贮是一种怎样的储存方式呢?
青贮与粗饲料的加工储存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要青贮?
青贮的意义
青贮的原理
一般青贮
特殊青贮
青贮的设备
青贮饲料的制作
青贮饲料的开窖与使用
一、青贮的意义
1.有效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
2.保持原料青绿时的鲜嫩汁液
3.扩大饲料资源
4.杀菌
VS
二、青贮的原理
(一)一般青贮(普通)
厌氧环境中,乳酸菌大量繁殖,将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变成乳酸,乳酸浓度变大时,抑制腐败菌的生长,青贮料的养分从而得以保存。
青贮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植物呼吸阶段(有氧→无氧)
植物细胞呼吸,消耗仅有的氧气,形成无氧环境
2.微生物作用阶段(无氧;微生物开始活动,产生乳酸)
有利菌:乳酸菌和酵母菌
不利菌:丁酸菌、腐败菌、醋酸菌、真菌等
糖类 乳酸 pH下降的过程
3.青贮完成阶段(pH下降到4.0)
所有菌停止活动,营养不再被破坏
乳酸菌大量繁殖的条件:糖量,水量,温度,缺氧
乳酸菌
(二)特殊青贮
1.低水分青贮或半干青贮
风干后的青绿饲料可干燥细菌,使其停止生长;
厌氧环境使霉菌死亡
扩大了青贮的范围
2.外加剂青贮
促进乳酸菌发酵的物质 可溶性糖类、乳酸菌制剂、酶制剂
防腐剂 甲硫、硫酸和盐酸
提高青贮的营养物质 尿素等非蛋白氮
三、青贮设备
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和塑料青贮袋
青贮建筑设备选用的原则
1.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形式
2.青贮场所应选在地势高且干燥、土质坚实、地下水位 低、靠近养殖场、远离水源和粪坑
3.青贮设备应不透气、不漏水、密封性好,内壁表面光滑平坦
4.取材容易,建筑简便,造价低廉
四、青贮饲料的制作
(一)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
1.收割 青刈玉米乳熟期,豆科植物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
2. 运输 收割后马上运输
3. 切碎 洗净后切碎
4. 装窖、踩实 水量适当,随装随踩,
5. 封窖
防止酪酸菌发酵
(二)半干青贮饲料的制作
将收割的青绿饲料晾晒24-36 h,使含水量降到45%-55%,即可铡做半干青贮。入窖压实封严,密封40 d后,开窖取用。一般夏天调制,冬天使用。
五、青贮饲料的开窖与使用
开窖不宜过早,至少要在装后40-60天
弃去表面腐败层
初期喂量不宜过多,应配合一些精料
酸度过大,可用石灰乳中和后饲喂
清除窖内余渣,封好窖口
任务3.5 能量饲料的识别与应用
一、能量饲料的概念
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谷实类,糠麸类,草籽树实类,块根、块茎及瓜类。
二、能量饲料的分类
谷实类 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燕麦
糠麸类 小麦麸与次粉、米糠、其他糠麸
液体能量饲料 油脂、糖蜜
块根、块茎及瓜类 甘薯、马铃薯、木薯、胡萝卜
三、各种能量饲料营养特性
(一)谷实类
1. 一般营养特性
(1)谷实类籽实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
(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
(3)钙缺乏,磷较多
(4)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
2. 常用谷实饲料的营养特性
(1)玉米
有效能高
蛋白质含量低
矿物质含量低
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1
含水量变化大,过湿导致
霉变
(2)高粱
含无氮浸出物较多
缺乏赖氨酸、甲硫氨酸和色氨酸
含钙较低,总磷含量较高
含胡萝卜素较少,B族维生素和玉米相似
含有单宁,味苦,容易发生便秘,影响能量、蛋白质及一些矿物质的利用率
(3)大麦
粗纤维含量较高
蛋白质含量约为11%,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均较玉米高
钙磷及维生素含量与玉米相近
需先粉碎
(4)小麦
若小麦价格低于玉米才选择小麦作为饲料
有效能水平低于玉米
粗蛋白含量较玉米高
氨基酸构成好于玉米,但苏氨酸含量较低
(5)稻谷
粗蛋白含量比玉米稍低,有效能较低,黄色品种富含胡萝卜素
(6)燕麦
粗纤维含量高,能量物质低于玉米,蛋白质品质由于玉米
(二)糠麸类饲料
谷实类的加工分为制米和制粉,
制米的副产品是糠,制粉的副产品是麸。
营养特性:
粗纤维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高
粗灰分含量较高(钙少而磷多)
富含B族维生素
小麦麸与次粉
(1)麸皮
出粉率高,粗纤维含量高
淀粉含量低,营养价值低
B族维生素含量高,但缺乏VB12,磷含量较高
含轻泻型盐类,刺激胃肠蠕动
(2)次粉
磨制精粉后出去小麦麸、胚及合格面粉以外的部分,组成成分是大部分糊粉层、内部胚乳层、部分
胚芽、少量的胚乳和种皮
与麸皮相比:
粗纤维含量较低;无氮浸出物较高;
能值提高;粗蛋白含量比麸皮稍低;
营养价值介于小麦和麸皮中间
2. 米糠
米糠是稻谷去壳,精磨制米后的副产品
米糠主要是有种皮、糊粉层和胚构成
营养特性:
粗纤维含量较麦麸高,粗脂肪含量较高,
能量含量较高
(三)液体能量饲料
1. 油脂
油脂类饲料主要应用于肉鸡,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此外,添加油脂还具有减少粉层、降低饲料加工设备的磨损、促进颗粒成型、改善饲料风味等作用。
使用油脂类饲料时,应注意加抗氧化剂。
2. 糖蜜
提高适口性,减少粉层,作为粘合剂,还
能提供能量。有轻泻作用
(四)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
胡萝卜、甘薯、木薯、饲用甜菜、马铃薯、芜菁、甘蓝、南瓜等
营养特性:
水分含量高,干物质含量较低,干制后能量含量较高
1. 甘薯
多汁,富含淀粉,适于饲喂
肥育和泌乳期动物
冻后易腐烂,应切片后晒干
备用
2. 马铃薯
无氮浸出物较甘薯低,粗蛋白含量较高,煮熟后食用。
储存时经日光照射产生龙葵素,潮湿会发芽。
3. 木薯
含大量淀粉,粗纤维含量低,蛋白含量最低。
4.胡萝卜
虽列入能量饲料,但主要是在冬季作为动物的多汁饲料及补充维生素。可提高乳牛泌乳量,并改善繁殖家畜和幼龄动物的生产性能。
任务3.6 蛋白质饲料的识别与应用
一、概念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含量为20%以上的饲料。
二、分类
植物性蛋白 豆科籽实、饼粕类、淀粉工业的副产品
动物性蛋白 鱼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
单细胞蛋白质 酵母、微型藻、非病原菌、真菌
非蛋白氮饲料 有机非蛋白氮化合物、无机非蛋白氮化合物
(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豆科籽实
大豆、秣食豆、黑豆、豌豆
蛋白质含量较高,无氮浸出物较谷实类低。
大豆赖氨酸含量高,粗脂肪含量较高。含抗营养因子,影响适口性和消化率,需加热膨化后饲喂。
2. 饼粕类饲料
含有多的籽实脱油后的副产品。
豆饼(粕)、菜籽粕、花生饼、芝麻饼、胡麻饼、葵花饼、玉米胚芽饼等
饼粕生产工艺:
1. 压榨法 2. 浸提法 3. 预压浸提法
流程:原料精选→脱壳→粉碎→压片→预热→压榨脱油
经压榨法脱油后的产品呈饼状,成为油饼;
经浸提法脱油后的产品成片状,成为粕。
含油量不同,饼>粕
含蛋白量不同,饼<粕
(1)大豆饼粕
所有饼粕中品质最好的饲料。
蛋白品质较好,赖氨酸含量高,异亮氨酸含量高,甲硫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磷含量高,但利用率低;粗纤维含量在5%左右。
(2)棉籽饼粕
粗纤维含量达12%,蛋白品质较差,赖氨酸含量低,精氨酸含量高,甲硫氨酸含量较低。
棉籽中含有一些毒素,如棉酚和环丙烯类脂肪酸。棉酚中毒后,生长受阻、贫血、呼吸困难、繁殖性能降低。
(3)花生饼粕
蛋白水平较高,但品质不及大豆饼粕,赖氨酸含量低,精氨酸含量高,甲硫氨酸较低;氨基酸利用率高。
适口性好;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动物采食后,肝脏、肾脏肥大、充血,甚至死亡。
(4)菜籽饼(粕)
蛋白质含量中等,赖氨酸含量低,甲硫氨酸+胱氨酸 含量高,精氨酸含量很低
粗纤维含量高达12%,适口性较差
含硫葡萄糖苷化合物,在芥子酶的作用下致使甲状腺肿大,影响动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脱毒处理后方可饲喂
(5)玉米胚芽饼与玉米蛋白粉
玉米提取淀粉后的副产品。
玉米蛋白粉是指玉米去胚芽、淀粉后的含皮残渣;
玉米胚芽饼是指玉米湿磨、胚芽脱油后的产品。
玉米蛋白的氨基酸构成中赖氨酸稍低,含硫氨基酸较高,粗纤维较多,能值低。玉米胚芽中含大量VE和不饱和脂肪酸。
(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鱼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及蚕蛹等。
蛋白质含量高,品质较好,
富含钙磷且比例较好,不含
粗纤维,富含微量元素与维
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及维生素B12
1. 鱼粉
营养特性:(1)氨基酸构成平衡(2)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丰富(3)硒、锌含量高(4)蛋白质营养价值高(5)有盐分
饲喂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检测真菌和沙门菌(2)有鱼腥味,肉用肥育动物宰前一个月停止饲喂鱼粉。
2. 肉骨粉(肉粉和骨粉)
钙磷丰富,国产和进口的肉骨粉蛋白含量差异较大。
3. 血粉
营养特性:蛋白含量较高,赖氨酸含量高,但甲硫氨酸和异亮氨酸低,精氨酸含量较低。
饲喂应注意的问题:注意与精氨酸、异亮氨酸搭配使用;消化率与血粉制作工艺有关;适口性差;使用量不宜过高。
4. 羽毛粉
营养特性:蛋白质品质较差,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精氨酸和胱氨酸含量较高。
(四)非蛋白氮饲料
1. 尿素的饲用价值
反刍动物利用尿素转化成菌体蛋白
2. 尿素的喂量
产奶量低的可混合精料饲喂
产奶量高的不要饲喂尿素
不同成长期饲喂量不同
有机非蛋白氮化合物 酰胺、胺、氨基酸、肽、尿素
无机非蛋白氮化合物 氯化铵、硫酸铵
3. 尿素的喂法
(1)拌入饲料中喂给
(2)在青贮饲料中添加
(3)喷洒在干草上
(4)做成尿素精料砖,供牛羊舔食
4. 尿素中毒及其防治
瘤胃中形成过多的游离氨,血氨提高。
症状:呼吸急促,肌肉震颤,动作失调;口吐白沫
治疗:牛,灌服大量凉水或稀醋酸(醋)或酸奶等,同时加喂20%糖浆或糖溶液。
任务3.7 矿物质饲料的利用
常量矿物质饲料 含氯、钠,含钙,含磷,含硫,含镁
微量矿物质饲料 含钴,含铜,含碘,含铁,含锰,含硒,
氨基酸微量元素配合物
一、常量矿物质饲料
(一)含氯、钠饲料
用食盐补充氯、钠,饲料生产中常用
的是食用食盐,缺碘地区则用碘化食盐。
家畜可用食盐砖。
食盐用量
草食动物的食盐耐受量较大,猪和家禽,尤其是家禽,可因日粮中配合食盐过多或混合不均,而引起食盐中毒。
症状:畜禽饮水量加大,粪便变稀,步态不稳,后肢麻痹,剧烈抽搐,影响生长速度和产蛋能力,严重者导致死亡。
食盐不足,导致采食量下降,体无力,并有啄肛、啄羽、掘土毁圈、喝尿、舔脏物、猪互相咬尾巴等异食癖。
所以,使用食盐饲料时要测定食盐含量,如含盐量较高的鱼粉、酱渣;也要防止其受污染,饲用食盐的粒度应通过30目筛,含水量不超过0.5%,纯度应在95%以上。
(二)含钙饲料
石粉、贝壳粉与蛋壳粉、白云石、石膏
(三)含磷饲料
骨粉类、磷酸一钙、磷酸二钙、磷酸三钙
(四)含硫饲料
(五)含镁饲料
二、微量元素饲料
(一)含钴饲料
(二)含铜饲料
醋酸钴
(三)含碘饲料
(四)含铁饲料
(五)含锰饲料
(六)含硒饲料
亚硒酸钠有毒,预混料量不得超过200 mg/kg,
每吨饲料添加量不得超过0.5 kg。
(七)含锌饲料
(八)氨基酸微量元素配合物
概念
分类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
任务3.8 饲料添加剂的利用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分类
饲料添加剂
营养性
药物性
一般
直接营养型
间接营养型—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氨基酸添加剂
维生素添加剂
微量元素添加剂
生长促进剂
驱虫保健剂
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
激素类、酶制剂类、生物剂类
抗球虫剂类
驱虫剂类
饲料保存剂
其他添加剂
抗氧化剂类、防霉剂类
青贮饲料添加剂、粗饲料调制剂
食欲增进剂、着色剂、黏合剂
稳定剂、防结块剂
防凝结剂、中草药添加剂
一、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一)微量元素添加剂
1. 微量元素的种类——需要补哪些?
铁、铜、钴、锰、碘、锌、硒
2. 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原料——怎么补?
补充形式: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分为
硫酸盐类、碳酸盐类、氧化物、氯化物
作为饲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的基本要求:
(1)要有较高的生物效价,即畜禽能够消化、吸收、利用,并能发挥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2)含杂质少,含有毒有害物质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饲喂安全
(3)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可保证生产需要
(4)成本低,保证使用的经济效益
(5)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加工、贮藏和使用方便
常用微量元素化合物
元素 化合物
铁(Fe) 硫酸亚铁、碳酸亚铁
铜(Cu) 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铜、碳酸铜
锰(Mn) 硫酸锰、氧化锰、碳酸锰
锌(Zn) 硫酸锌、氧化锌、碳酸锌
硒(Se) 亚硒酸钠、硒酸钠
碘(I) 碘化钾、碘酸钙
钴(Co) 氯化钴、硫酸钴
(二)维生素添加剂
1. 维生素添加剂的种类
(1)维生素A添加剂 (10)维生素B6添加剂
(2)维生素D添加剂 (11)生物素添加剂
(3)维生素E添加剂 (12)叶酸添加剂
(4)维生素K添加剂 (13)维生素B12添加剂
(5)维生素B1添加剂 (14)维生素C添加剂
(6)维生素B2添加剂
(7)泛酸添加剂
(8)胆碱添加剂
(9)烟酸添加剂
(1)维生素A添加剂
维生素A醋酸酯,避免强酸强碱,要密封、避光、防湿保存。
(2)维生素D添加剂
维生素D3,以胆骨化醇醋酸酯为原料,常温(20~25℃)下保存,35 ℃时,活性将损失较大。
(3)维生素E添加剂
商品形式 α-生育酚,添加剂多由DL-α-生育酚醋酸酯制成。
5 ℃下贮存一年,仅损失2%,20~25 ℃损失7%,35 ℃下,损失13%。低温时保存的重要条件。
(4)维生素K添加剂
维生素K3,活性成分是甲萘醌
生产中常用的是亚硫酸钠甲萘醌,湿度高是加快其分解。
近年来常用亚硫酸嘧啶甲萘醌,但有毒性,应谨慎使用。
(5)维生素B1添加剂(硫胺素)
盐酸硫胺 白色粉末;水溶性强;干燥、酸性条件下稳定
硝酸硫胺 水溶性较差,pH 6.8~7.5稳定
(6)维生素B2添加剂(核黄素)
橘黄色结晶粉末,具有特殊味道和气味
稳定性良好,温度对其影响不大,避免高湿
(7)维生素B3添加剂(泛酸)
不稳定的黏性物质,很难使用。作为添加剂
的是泛酸钙,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避免高湿
(8)胆碱添加剂
氯化胆碱,黏稠液体,呈酸性。
贮存时,避免高湿,因可能被其他维生素添加剂破坏,
故要现加现用。
(9)烟酸添加剂
烟酸 白色粉末
烟酰胺 白色结晶粉状,易与VC结块
(10)维生素B6添加剂
盐酸吡哆醇制剂,白色结晶粉,稳定
性一般,温度对其影响较大。
(11)生物素添加剂
白色至褐色的细粉
(12)叶酸添加剂
黄色结晶粉末,干粉稳定
(13)维生素B12添加剂
红褐色细粉,受盐酸硫胺素(VB1)和
抗坏血酸(VC)损害
(14)维生素C添加剂
白色结晶粉末,抗坏血酸极易被氧化,
应密封、避光和20℃下保存。
2. 维生素添加剂的稳定性
影响维生素添加剂稳定性的因素:
温度、湿度、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重金属离子、pH和特定逆境因素等
(三)氨基酸添加剂
1. 种类
蛋氨酸添加剂、赖氨酸添加剂、苏氨酸添加剂、精氨酸添加剂和色氨酸添加剂
(1)蛋氨酸添加剂
DL-蛋氨酸白色片状结晶或粉末,溶于水、稀酸、稀碱溶液,不溶于醚、苯等,在预混料和配合料中稳定,一般添加量为日粮的0.05%~0.3%。
羟基类蛋氨酸钙盐(CaMHA)一般应用于奶牛日粮中,可提高产奶量。
(2)赖氨酸
L-赖氨酸盐,白色结晶
畜禽仅能利用L-赖氨酸,不能利用D-赖氨酸,购买时应注意。
赖氨酸添加剂常用于猪、禽,添加量一般在0.05%~0.3%之间,蛋白质饲料以豆饼粕为主的日粮中,一般添加很少或不加。
2. 使用氨基酸添加剂的注意事项
氨基酸添加剂的添加量视基础日粮中各原料组成、畜禽种类、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限制性氨基酸(2)氨基酸需要量 (3)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酸都要添加
(四)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非蛋白氮是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主要有
(1)尿素
(2)液氨
也可用缩二脲、磷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硝酸铵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