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兽 医 基 础发热的过程及热型知识点一、发热的过程二、热 型能够准确判断发热的阶段,正确分析热型与疾病本质的关系, 确定发热的处理原则。培养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发热的过程及热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理解发热的机理,掌握发热的发展过程、各种热型特点发热的过程一、发热的过程临床上,发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升热期高热期退热期(一)升热期即体温上升期,是发热的第一阶段。特点:产热大于散热,温热在体内蓄积,体温开始迅速或逐渐升高。发热的过程体温升高※体温上升的速度与疾病的性质、致热原数量及机体的功能状态等有关比如:感染猪瘟、猪丹毒等时,体温上升较快;而亚急性炎症时,则体温上升较慢。发热的过程体温上升较快体温上升较慢亚急性炎症猪丹毒猪 瘟兴奋不安 食欲减退 脉搏加快 皮温降低 被毛竖立临床症状:患病动物表现出兴奋不安,食欲减退,脉搏加快,皮温降低寒战,被毛竖立等。发热的过程即高热持续期,是发热的第二阶段。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平衡,即产热等于散热。发热的过程(二)高热期临床症状:患病动物表现呼吸、脉搏加快,可视黏膜充血、潮红,皮肤温度增高,尿量减少,有时排汗等。可视黏膜充血、潮红呼吸、脉搏加快发热的过程尿量减少皮温增高发热的过程(三)退热期即体温下降期,是发热的第三个阶段。特 点 : 产 热小于散热,体温下降。临床症状:患病动物会出现体表血管舒张,排汗显著增多,尿量增加等散热症状。体表血管舒张排汗显著增多发热的过程尿量增加发热的过程体温下降的速度,因病情的不同而不同。● 体温迅速下降为骤退;● 体温缓慢下降为渐退。针对体质衰弱或患病畜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谨防体温骤退,大量排汗容易引起脱水,导致急性循环衰竭。高温骤退,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往往是愈后不良的先兆。发热的过程热型:每日对动物定时检测体温两次,并逐日将体温记录连接起来,绘制成曲线图,称为热型。※ 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发热过程持续时间与体温升高水平是不完全相同 的。疾病热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热型二、热 型( 一 )概念热型(二)常见的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不定型热不规则热稽留热池张热间歇热热型1.稽留热特点: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高热较稳定地持续数天,且昼夜温差不超过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天数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猪瘟、猪丹毒、流感、猪痢疾、犬瘟热、牛恶性卡它热、犊牛副伤寒等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热型猪丹毒犬瘟热猪 瘟热型2.弛张热特点:体温升高后, 一昼夜温差变动常超过1℃,但又不降至常温。临床常见于小叶性肺炎、胸膜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严重肺结核等0小叶性肺炎热型败血症胸膜炎特点:高热与无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间歇时间短而且重复出现。热型3.间歇热临床常见于牛焦虫病、血孢子虫病、锥虫病、 化脓性局灶性感染等。化脓性局灶性感染牛焦虫病热型锥虫病热型4.回归热特点:此型特点与间歇热相似,为高热与无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两者持续时间大致相等,且间歇时间长。c40|39-383736|35|回归热临床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马传染性贫血、鼠咬热、人的某些疟疾等。马传染性贫血热型鼠咬热O不规则热40393837362 34 sbz84特点: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变动无规律,体温曲线呈不规则变化热型5.不定型 热1011|1213141510171 天拉临床常见于慢性猪瘟、慢性副伤寒、慢性猪肺疫、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肺结核等许多非典型经过的疾病。慢性猪肺疫慢性副伤寒热型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