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大象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小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四年级 科学
一、填空题。
1. 游乐园里有碰碰车、小火车等许多好玩的项目,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在笔直轨道上开动的小火车做的是( )运动,转弯的碰碰车做的是( )运动。
2.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摆动、振动、绕圈等,下图的摆钟正常工作时指针的运动形式是( ),摆锤的运动形式是( )。
3. 小明给收集的矿物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①号矿物可以提炼出铁,②号矿物可以做燃料。 请你判断小明收集的矿物中属于能源矿产的是( ),属于金属矿产的是( )(填序号)。
4. 把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去的气体比较,会发现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 ),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比吸入的气体中所含氧气( )。
5. 下图中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它是( ),与它相连的呈树枝状的呼吸器官是( )。
二、选择题。
6. 我国目前已运营的最快高铁是“复兴号”,最高速度可达( )。
A. 400千米/时 B. 400米/时 C. 40千米/时
7. 运动的铅球落地后把地面砸出一个坑,并发出“嘭”的声音,这是因为运动的铅球具有( )。
A. 重量 B. 速度 C. 能量
8. 下面三位同学描述自己所处位置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奇奇:我在教学楼的东南方向
B. 东东:我在主席台西北方向5米处
C. 丽丽:我在西南方向5米处
9. 如下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3瓶液体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热水中,请你推测水的温度最高的是( )。
A. B. C.
10. 把高空的热气球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就能让热气球下降,这是因为( )。
A. 球内空气遇冷膨胀 B. 球内空气遇冷收缩 C. 气球遇冷收缩
11. 冬天时室内的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小水珠,它们是( )。
A. 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B. 小冰晶遇热融化形成的
C. 空气中的小水珠跑到窗上
12. 乐乐买了两瓶相同的矿泉水,甲瓶放在常温环境,乙瓶放在冰箱冷冻室,几天后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体积会发现(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13. 呼吸时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是( )。
A. 口咽喉气管 支气管 肺
B. 鼻咽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C. 鼻气管 咽喉支气管 肺
14.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为了有效预防支气管炎,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雾霾天加强户外运动 B. 烟尘多时佩戴口罩 C. 紧闭门窗防空气流通
15. 兴趣小组在进行“口腔消化模拟活动”,多多负责用擀面杖捣碎食物,由此可以判断他扮演的是( )。
A. 牙齿 B. 舌头 C. 唾液腺
16. 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关于胃的蠕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胃的蠕动能初步切割、磨碎食物
B. 胃的蠕动能够将食物揉成食糜送入小肠
C. 胃的蠕动能帮助胃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17. 下图展示的是人体某一消化器官的内表面,你认为它最可能是( )。
A. 胃 B. 小肠 C. 大肠
18. 现在很多同学都在学校吃午餐,为了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你会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是( )。
A. 可以边吃饭边和同学们聊天,增添乐趣
B 吃完饭后要立马到操场进行运动,促进消化吸收
C.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19. 岩石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下列岩石中可用来生产水泥的是( )。
A. 石灰岩 B. 砂岩 C. 页岩
20. 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A. 矿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矿产资源只要需要就可以开采
C. 应该合理开采使用矿产资源
三、选词与连线。
21. 请把下列消化器官的名称填入空格内,并与相应的功能连起来。
胃 小肠 大肠 食管 口腔 咽
四、阅读与分析。
树人小学四二班的妙妙同学对岩石很感兴趣,她采集了许多岩石标本进行研究。在观察岩石时,妙妙使用了放大镜、钢针等工具。妙妙在观察其中一块岩石标本时做出以下记录:岩石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岩石含白色的颗粒,有玻璃的光泽;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比较粗;用钢针不能刻画出痕迹。
妙妙观察了岩石的表面特征后,继续研究岩石的用途。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岩石的用途很广泛: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如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可以用来建房、修桥等;岩石也可以制作成生产工具,如花岗岩可以制成石磨;岩石还可以雕刻、磨制各种工艺品,如大理岩可以用来制作雕像等。
22. 妙妙在观察岩石时,使用放大镜是为更好地观察( )。
A. 岩石的软硬 B. 岩石的颗粒 C. 岩石的体积
23. 妙妙用钢针刻画岩石不能刻画出痕迹,说明这块岩石的硬度( )。
A. 较低 B. 中等 C. 较高
24. 妙妙观察到的有玻璃光泽的白色颗粒最可能是( )。
A. 石膏 B. 石英 C. 方解石
25. 根据上述记录,请你帮妙妙判断这块岩石是( )。
A. 花岗岩 B. 大理岩 C. 砂岩
26. 妙妙用思维导图展示各类岩石的用途,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五、实践与探究。
树人小学举办运动会,四(1)班四位同学参加了跑步比赛。李乐是班级的体育委员,他把四位同学取得的成绩汇总如下。
姓名 距离(米) 成绩(秒) 速度(米/秒)
张亚飞 100 17.1 585
郭浩宇 100 15.3 654
程东 200 29.4 6.80
周雨菲 400 80.0
27. 李乐不小心洒上墨汁遮盖了统计表中的数据,请你帮李乐计算出周雨菲同学的速度,( )。
28. 根据赛跑成绩统计表,李乐判断四位同学中跑得最快是( )。
A. 郭浩宇 B. 程东 C. 无法判断
29. 为了更直观能一眼看出运动快慢,李乐可以( )。
A. 将四位同学的速度逐一进行对比
B. 将四位同学赛跑所用时间制作成统计图
C. 将四位同学的速度制作成统计图
30. 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31. 李乐和程东想要比较谁跑得快,请你帮助他们设计比较方案,能够比出谁跑得快。
方案一: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 )。
方案二: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 )。
究究看到妈妈烧开水,他很好奇持续给水加热后水会发生什么现象?他准备亲自做“给水加热”实验,通过实验来观察(实验装置如下图)。
32. 当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时,究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少量小气泡从底部冒出
B. 产生大量气泡且出现白烟
C. 没有任何明显现象
33. 究究将给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你认为最可能是( )。
A. B. C.
34. 实验结束后究究用毛巾擦干水杯,湿毛巾能够慢慢变干,这种现象是( )。
A. 融化 B. 蒸发 C. 沸腾
35. 究究发现把湿毛巾放在暖气片上干得更快,主要的原因是( )。
A. 暖气把水吹走了 B. 暖气片把水吸收了 C. 暖气片把水加热了
36. 究究通过实验认识到水蒸发会变成水蒸气,下列关于水蒸气的说法,你同意的是( )。
A. 水蒸气是水沸腾时出现的“白烟”
B. 水蒸气是白色的液态小水滴
C. 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气体微粒
为了研究肺是怎样呼吸,探探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肺呼吸模型,用以模拟肺呼吸的过程(如下图)。
37. 瓶底的橡皮膜相当于人体的膈,瓶中的气球相当于人体的( ),长吸管相当于人体的( )。
38. 用手下拉橡皮膜时,小气球鼓起,表示( )过程;用手往上顶橡皮膜时,小气球变瘪,表示( )过程。(填“吸气”或“呼气”)
39. 观察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当膈下压时,肺部( ),( );当膈上提时,肺部( ),( )。(填“收缩”或“扩张”,“吸气”或“呼气”)
探探在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了同学们在不同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
姓名 探探 究究 奇奇 妙妙
安静时1分钟的呼吸次数 23 21 20 26
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 51 48 47 56
4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 ),人体运动量大时消耗的氧气( ),呼吸就会( )。(填“多”或“少”,“加快”或“减慢”)
4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状态下,奇奇1分钟的呼吸次数比妙妙的呼吸次数( ),说明奇奇的肺活量比妙妙的肺活量( )。(填“多”或“少”,“大”或“小”)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小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四年级 科学
一、填空题。
1. 游乐园里有碰碰车、小火车等许多好玩的项目,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在笔直轨道上开动的小火车做的是( )运动,转弯的碰碰车做的是( )运动。
【答案】 ①. 直线 ②. 曲线
【解析】
【详解】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可以将运动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笔直轨道上开动的小火车做的是直线运动,转弯的碰碰车做的是曲线运动。
2.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摆动、振动、绕圈等,下图的摆钟正常工作时指针的运动形式是( ),摆锤的运动形式是( )。
【答案】 ①. 绕圈 ②. 摆动
【解析】
【详解】各种运动的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移动、摆动、振动、旋转、滚动、绕圈等。摆钟正常工作时指针的运动形式是绕圈,摆锤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3. 小明给收集的矿物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①号矿物可以提炼出铁,②号矿物可以做燃料。 请你判断小明收集的矿物中属于能源矿产的是( ),属于金属矿产的是( )(填序号)。
【答案】 ① ② ②. ①
【解析】
【详解】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石油属于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的能源矿产;铁矿石、铜矿石属于可以提炼出金属的金属矿产。分析题可知,小明收集的矿物中属于能源矿产的是②,属于金属矿产的是①。
4. 把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去的气体比较,会发现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 ),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比吸入的气体中所含氧气( )。
【答案】 ①. 多 ②. 少
【解析】
【详解】人体呼吸时,能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则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 下图中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它是( ),与它相连的呈树枝状的呼吸器官是( )。
【答案】 ①. 肺 ②. 支气管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其余呼吸器官是气体的通道。下图中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它是肺,与它相连的呈树枝状的呼吸器官是支气管。
二、选择题。
6. 我国目前已运营的最快高铁是“复兴号”,最高速度可达( )。
A. 400千米/时 B. 400米/时 C. 40千米/时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目前已运营的最快高铁是“复兴号”,最高速度可达400千米/时。400米/时和40千米/时都太慢了。
7. 运动的铅球落地后把地面砸出一个坑,并发出“嘭”的声音,这是因为运动的铅球具有( )。
A. 重量 B. 速度 C. 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动能。运动的铅球落地后把地面砸出一个坑,并发出“嘭”的声音,这是因为运动的铅球具有能量。
8. 下面三位同学描述自己所处位置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奇奇:我在教学楼的东南方向
B. 东东:我在主席台西北方向5米处
C. 丽丽:我在西南方向5米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确定一个地点位置,必须有参照物、距离和方向。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奇奇:我在教学楼的东南方向,缺少距离;丽丽:我在西南方向5米处,缺少参照物;东东:我在主席台西北方向5米处,既有参照物,也有方向和距离,因此B正确。
9. 如下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3瓶液体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热水中,请你推测水的温度最高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将完全相同的3瓶液体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热水中,温度越高,液柱越高,所以水的温度最高的是A。
10. 把高空的热气球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就能让热气球下降,这是因为( )。
A. 球内空气遇冷膨胀 B. 球内空气遇冷收缩 C. 气球遇冷收缩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作而成的,所以把高空的热气球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就能让热气球下降,这是因为球内空气遇冷收缩。
11. 冬天时室内的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小水珠,它们是( )。
A. 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B. 小冰晶遇热融化形成的
C. 空气中的小水珠跑到窗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冬季,家中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导致的。A符合题意。
12. 乐乐买了两瓶相同的矿泉水,甲瓶放在常温环境,乙瓶放在冰箱冷冻室,几天后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体积会发现(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所以两瓶相同的矿泉水,甲瓶放在常温环境,乙瓶放在冰箱冷冻室,几天后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体积会发现甲<乙。
13. 呼吸时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是( )。
A. 口咽喉气管 支气管 肺
B. 鼻咽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C. 鼻气管 咽喉支气管 肺
【答案】B
【解析】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时,外界的氧气依次通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肺,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呼出的二氧化碳再通过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
14.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为了有效预防支气管炎,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雾霾天加强户外运动 B. 烟尘多时佩戴口罩 C. 紧闭门窗防空气流通
【答案】B
【解析】
【详解】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炎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如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烟雾粉尘、大气污染、吸烟、黏液分泌增多及过敏等。烟尘多时佩戴口罩是为了有效预防支气管炎。B做法正确。
15. 兴趣小组在进行“口腔消化模拟活动”,多多负责用擀面杖捣碎食物,由此可以判断他扮演的是( )。
A. 牙齿 B. 舌头 C. 唾液腺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口腔中,舌有搅拌食物作用,能咬碎食物的是牙齿,唾液能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兴趣小组在进行“口腔消化模拟活动”,多多负责用擀面杖捣碎食物,由此可以判断他扮演的是牙齿。
16. 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关于胃的蠕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胃的蠕动能初步切割、磨碎食物
B. 胃的蠕动能够将食物揉成食糜送入小肠
C. 胃的蠕动能帮助胃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答案】B
【解析】
【详解】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胃的蠕动,能够将食物揉成食糜送入小肠。初步切割、磨碎食物是口腔中牙齿的作用。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是小肠的作用,所以B符合题意。
17. 下图展示的是人体某一消化器官的内表面,你认为它最可能是( )。
A. 胃 B. 小肠 C. 大肠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肠是人体当中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为了增大吸收面积,小肠壁上有小肠绒毛,所以下图展示的是人体某一消化器官的内表面,它最可能是小肠,选B。
18. 现在很多同学都在学校吃午餐,为了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你会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是( )。
A. 可以边吃饭边和同学们聊天,增添乐趣
B. 吃完饭后要立马到操场进行运动,促进消化吸收
C.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答案】C
【解析】
【详解】A.边吃饭边聊天,会影响消化,同时容易吃多了,增加胃肠的负担,错误。
B.吃完饭后身体的血液会集中在消化道,此时运动会导致身体耗氧量增加,影响消化吸收,产生头晕等不适症状,错误。
C.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促进消化吸收,保护消化器官,正确。
19. 岩石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下列岩石中可用来生产水泥的是( )。
A. 石灰岩 B. 砂岩 C. 页岩
【答案】A
【解析】
【详解】岩石的用途很广。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生活生产资料、工业原料,还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石灰岩可以用来烧石灰、制水泥,同时还是生产玻璃的原料。
20. 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A. 矿产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矿产资源只要需要就可以开采
C. 应该合理开采使用矿产资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该科学合理开采利用,但是需要经过国家批准才可以开采。
三、选词与连线。
21. 请把下列消化器官的名称填入空格内,并与相应的功能连起来。
胃 小肠 大肠 食管 口腔 咽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口腔里,食物被牙齿嚼烂,并和唾液混合,其中的一些淀粉被消化掉。在咽的协助下吞咽食物,经过食管把食物送到胃里,胃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还能不断地收缩、蠕动,把食物送入小肠。小肠吸收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会送入大肠。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水分,最后从肛门排除粪便。
四、阅读与分析。
树人小学四二班的妙妙同学对岩石很感兴趣,她采集了许多岩石标本进行研究。在观察岩石时,妙妙使用了放大镜、钢针等工具。妙妙在观察其中一块岩石标本时做出以下记录:岩石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岩石含白色的颗粒,有玻璃的光泽;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比较粗;用钢针不能刻画出痕迹。
妙妙观察了岩石的表面特征后,继续研究岩石的用途。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岩石的用途很广泛: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如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可以用来建房、修桥等;岩石也可以制作成生产工具,如花岗岩可以制成石磨;岩石还可以雕刻、磨制各种工艺品,如大理岩可以用来制作雕像等。
22. 妙妙在观察岩石时,使用放大镜是为更好地观察( )。
A. 岩石的软硬 B. 岩石的颗粒 C. 岩石的体积
23. 妙妙用钢针刻画岩石不能刻画出痕迹,说明这块岩石的硬度( )。
A. 较低 B. 中等 C. 较高
24. 妙妙观察到的有玻璃光泽的白色颗粒最可能是( )。
A. 石膏 B. 石英 C. 方解石
25. 根据上述记录,请你帮妙妙判断这块岩石是( )。
A. 花岗岩 B. 大理岩 C. 砂岩
26. 妙妙用思维导图展示各类岩石的用途,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答案】22. B 23. C 24. B 25. A
26.
【解析】
【分析】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都不同,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来认识岩石。
【22题详解】
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微小的特征。观察岩石时,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岩石的颗粒。岩石的软硬我们可以用钢针、小刀等来检测。岩石的体积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23题详解】
岩石的软硬程度我们可以通过钢针、小刀、指甲等划过后留下的痕迹来判断。妙妙用钢针刻画岩石不能刻画出痕迹,说明这块岩石的硬度较高。
24题详解】
我们可以从颜色和硬度方面来区分石膏、石英、方解石。在颜色方面:石英是无色透明,有时因杂质显色;方解石是白色,特别纯净的白色;石膏是白色。在硬度方面:石英用小刀刻不动;方解石能用小刀刻动,指甲刻不动;石膏用指甲可以刻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妙妙观察到的用钢针刻画岩石不能刻画出痕迹且有玻璃光泽的白色颗粒最有可能是石英。
【25题详解】
花岗岩花纹美丽,质地坚硬,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可用作建筑材料;砂岩是沉积岩,颜色较为单一。根据妙妙对岩石的观察记录以及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的特征,我们判断这块岩石是花岗岩。
【26题详解】
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花岗岩、砂岩、大理岩都可以用来建房、铺路、修桥。大理岩还可以用来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花岗岩还可以做石磨。
五、实践与探究。
树人小学举办运动会,四(1)班四位同学参加了跑步比赛。李乐是班级的体育委员,他把四位同学取得的成绩汇总如下。
姓名 距离(米) 成绩(秒) 速度(米/秒)
张亚飞 100 17.1 5.85
郭浩宇 100 15.3 6.54
程东 200 29.4 6.80
周雨菲 400 80.0
27. 李乐不小心洒上墨汁遮盖了统计表中的数据,请你帮李乐计算出周雨菲同学的速度,( )。
28. 根据赛跑成绩统计表,李乐判断四位同学中跑得最快的是( )。
A. 郭浩宇 B. 程东 C. 无法判断
29. 为了更直观能一眼看出运动快慢,李乐可以( )。
A. 将四位同学的速度逐一进行对比
B. 将四位同学赛跑所用时间制作成统计图
C. 将四位同学的速度制作成统计图
30. 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31. 李乐和程东想要比较谁跑得快,请你帮助他们设计比较方案,能够比出谁跑得快。
方案一: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 )。
方案二: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 )。
【答案】27. 5.00米/秒 28. B 29. C
30. 31. ①. 时间的长短 ②. 距离的远近
【解析】
【27题详解】
速度=距离÷时间,所以周雨菲的速度是5.00米/秒。
【28题详解】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运动的越快,四个人中程东的速度最快是6.80米/秒,所以李乐判断四位同学中跑得最快的是程东,选B。
【29题详解】
A.将四位同学的速度逐一进行对比,不能一眼看出,不符合题意;
B.将四位同学赛跑所用时间制作成统计图,四位同学跑的距离不同,时间比无意义,不符合题意;
C.将四位同学的速度制作成统计图,可以直接根据直接看出运动快慢,符合题意。
【30题详解】
统计图每个格子代表1.00米/秒,根据数值涂格子,郭浩宇速度6.54米/秒,6个半格子多一点;周雨菲速度5.00米/秒,5个格子。
【31题详解】
对于速度的比较,单位时间内跑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快;单位距离内用时越短速度越快。所以李乐和程东想要比较谁跑得快,请你帮助他们设计比较方案,能够比出谁跑得快。方案一: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时间的长短。方案二: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距离的远近。
究究看到妈妈烧开水,他很好奇持续给水加热后水会发生什么现象?他准备亲自做“给水加热”实验,通过实验来观察(实验装置如下图)。
32. 当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时,究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少量小气泡从底部冒出
B. 产生大量气泡且出现白烟
C. 没有任何明显现象
33. 究究将给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你认为最可能是( )。
A. B. C.
34. 实验结束后究究用毛巾擦干水杯,湿毛巾能够慢慢变干,这种现象是( )。
A. 融化 B. 蒸发 C. 沸腾
35. 究究发现把湿毛巾放在暖气片上干得更快,主要的原因是( )。
A. 暖气把水吹走了 B. 暖气片把水吸收了 C. 暖气片把水加热了
36. 究究通过实验认识到水蒸发会变成水蒸气,下列关于水蒸气的说法,你同意的是( )。
A. 水蒸气是水沸腾时出现的“白烟”
B. 水蒸气是白色的液态小水滴
C. 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气体微粒
【答案】32. B 33. A 34. B 35. C 36. C
【解析】
【32题详解】
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水在加热快沸腾时,冒出大量气泡,水表面冒出大量白烟,所以B符合题意。
【33题详解】
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水面翻滚。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会先随着加热而上升,达到沸点后,温度会保持不变,所以A符合题意。
【34题详解】
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蒸发。用毛巾擦干水杯,湿毛巾能够慢慢变干,这种现象是蒸发,所以B符合题意。
【35题详解】
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蒸发。把湿毛巾放在暖气片上干得更快,主要的原因是暖气片把水加热了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所以C符合题意。
【36题详解】
A.看到的“白烟”是小水珠,不是水蒸气,错误;
B.水蒸气是气态的无色透明,错误;
C.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气体微粒,正确;
所以C符合题意。
为了研究肺是怎样呼吸的,探探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肺呼吸模型,用以模拟肺呼吸的过程(如下图)。
37. 瓶底的橡皮膜相当于人体的膈,瓶中的气球相当于人体的( ),长吸管相当于人体的( )。
38. 用手下拉橡皮膜时,小气球鼓起,表示( )过程;用手往上顶橡皮膜时,小气球变瘪,表示( )过程。(填“吸气”或“呼气”)
39. 观察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当膈下压时,肺部( ),( );当膈上提时,肺部( ),( )。(填“收缩”或“扩张”,“吸气”或“呼气”)
探探在下面表格中记录了同学们在不同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
姓名 探探 究究 奇奇 妙妙
安静时1分钟的呼吸次数 23 21 20 26
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 51 48 47 56
4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 ),人体运动量大时消耗的氧气( ),呼吸就会( )。(填“多”或“少”,“加快”或“减慢”)
4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状态下,奇奇1分钟的呼吸次数比妙妙的呼吸次数( ),说明奇奇的肺活量比妙妙的肺活量( )。(填“多”或“少”,“大”或“小”)
【答案】37. ①. 肺 ②. 气管
38. ①. 吸气 ②. 呼气
39. ①. 扩张 ②. 吸气 ③. 收缩 ④. 呼气
40. ①. 多 ②. 多 ③. 加快
41. ①. 少 ②. 大
【解析】
【37题详解】
肺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气管是肺部与外界环境的通道。气球的鼓胀、干瘪相当于肺部的扩张与收缩,长吸管连接气球与外界相当于气管。所以瓶底的橡皮膜相当于人体的膈,瓶中的气球相当于人体的肺,长吸管相当于人体的气管。
38题详解】
用手下拉橡皮膜时,小气球鼓起,相当于胸腔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压入肺内,表示吸气过程;用手往上顶橡皮膜时,小气球变瘪,相当于胸腔内气压增大,将肺内空气压出表示呼气过程。
【39题详解】
观察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当膈下压时,胸腔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压入肺内,肺部扩张,吸气;当膈上提时,胸腔内气压增大,将肺内空气压出,肺部收缩,呼气。
【40题详解】
根据图表中分析可得探探、究究、奇奇、妙妙四个人的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多,人体运动量大时,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的氧气多,呼吸就会加快。
【41题详解】
图表中可知,安静时1分钟时奇奇呼吸次数20次,妙妙26次,运动后1分钟时奇奇呼吸次数47次,妙妙56次,可以分析出奇奇1分钟的呼吸次数比妙妙的呼吸次数少,同时说明奇奇少次的呼吸的量可以赶上妙妙多次呼吸的量,说明奇奇的肺活量比妙妙的肺活量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