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第三单元 昆虫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1.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 ,约占动物总数的80%。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有三对 ,多数有一对或两对 。(填“足”或“翅”或“触角”)3.昆虫的一生在 、 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4.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益的 。5.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 ,具有昆虫共同特征。6.蚂蚁的头上有 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7.除了通过观察昆虫、整理分析 ,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的奥秘。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5分)8.关于昆虫的问题都可以进行课堂实验探究。( )9.作出假设,就是对不会回答的问题进行凭空猜测。( )10.蚕在结茧前一共要进行3次蜕皮。( )11.有些昆虫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把它们消灭干净。( )12.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种动物,其中昆虫最多。(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5分)13.下列动物不是昆虫的是( )。A.苍蝇 B.螳螂 C.金鱼14.小明在养蚕中记录蚕身体长度,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 B. C.15.农户在大棚里种植草莓时,常会在棚里饲养少许蜜蜂,主要是为了( )。A.帮助传粉 B.消灭害虫 C.获得蜂蜜16.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的( )。A.日本 B.中国 C.美国17.动物以卵或幼虫过冬的有( )。A.蚊子 B.麻雀 C.蛇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18.“西瓜虫”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又叫鼠妇(如图1),在花坛里的石头下或者花盆中很容易找到。小明为了研究鼠妇的习性,就到学校的花坛中寻找,他发现搬开石头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小明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难道是因为光的原因吗?于是,小明对此制定了实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1)请你帮小明把研究计划补充完整研究的问题 “西瓜虫”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实验材料 不透明的盒子,潮湿的土壤,10只鼠妇,无色透明玻璃板,黑色不透明玻璃板实验步骤 ①在不透明的盒子里均匀的铺上湿土。 ②在盒子的一侧盖上无色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盖上黑色不透明玻璃板,从而改变 条件(见图2) ③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 部(填“左”、“中”或“右”) ④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鼠妇的行为(2)小明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如下表区域 第一次(只) 第二次(只) 第三次(只) 第四次(只)左 1 2 0 1中 5 2 0 0右 4 6 10 9根据上表,能否得出结论? 。(填 “能”或“不能”)若能,请写出结论;若不能,请写出你的理由: 。(3)第四次实验中,只有一只鼠妇在盒子的左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19.同学们想知道能不能用“生菜叶”代替“桑叶”喂养蚕宝宝这个问题。(1)你认为应该准备哪些实验材料?蚕宝宝、饲养盒、毛刷、( )、( )(2)你想准备几只蚕宝宝?( )几个饲养盒?( )每个饲养盒分别放几只蚕宝宝?( )(3)接下来,你想怎么进行实验?(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9分)20.你知道的生活中的昆虫有哪些?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至少三种)21.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时,更合理的实验设计是什么?22.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点?(至少写出三条)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1分)23.请写出蚂蚁各个部分的名称。24.请阅读养蚕的注意事项,完成下面的判断题。等到春天天气变暖后,蚕卵慢慢开始孵化出蚁蚕。 在纸盒里铺上干净的纸,在盒盖上打几个小洞。 在盒子里放入洗干净并且擦干的桑叶。 将养蚕的纸盒放在光线较为昏暗的地方。(1)蚕卵的孵化以及蚕的生长都需要适宜的温度。( )(2)在纸盒盖上打小洞,说明蚕的生存需要空气。( )(3)蚕的食物是桑叶,不能用其他的代替。( )(4)桑叶要擦干,这说明蚕的生存不需要水分。( )(5)蚕喜欢较为昏暗的环境,说明蚕的生存完全不需要阳光。( )(6)阳光、空气、水、温度以及食物都是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它们都属于非生物。( )25.我会分类: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到对应的横线上。①蜜蜂 ②蜻蜓 ③蝴蝶 ④蟋蟀 ⑤蝉的幼虫 ⑥水龟虫 ⑦蜻蜓的幼虫 ⑧蜉蝣稚虫 ⑨苍蝇 ⑩蟑螂在空中生活的昆虫:在地表生活的昆虫: 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在水中生活的昆虫:参考答案1.昆虫解析: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昆虫种类达到100多万种,约占动物总数的80%,它们的身影遍布全球。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或两对翅。2. 触角 足 翅解析: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3. 形态 生活习性解析:昆虫的一生被划分成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形态、生活习性都不一样。昆虫的生长方式是变态发育,其中变态发育最常见的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在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中,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比较缓慢,昆虫的卵孵化而成的若虫(或稚虫)要经历几次蜕变才能发育成成虫。4.启发解析: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启发,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也会有很多发现。5.甲虫解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6.一解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蚂蚁是昆虫,其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7.观察日记解析: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一些问题,比如昆虫的食性偏好、生长条件偏好、如何传递信息等,也是了解昆虫的重要方法。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的奥秘。8.×解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关于昆虫的问题有很多很多,并不是每个都可以进行课堂实验探究;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自己在课下研究。9.×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假设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回答。10.×解析:我们在观察中发现,蚕一生要蜕5次皮,蚕在结茧之前一共要蜕皮有4次,蚕蜕皮先从头部开始。11.×解析:某些昆虫可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例如传播疾病、破坏农作物、侵扰居住环境等。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措施来控制和消灭这些昆虫是必要的。但有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传粉、分解有机物等。过度消灭某些昆虫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12.√解析: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昆虫种类达到100多万种,约占动物总数的80%,它们的身影遍布全球。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或两对翅。13.C解析: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为卵生。苍蝇、 螳螂属于昆虫;金鱼不属于昆虫,属于鱼类。14.A解析:测量、记录蚕的身体长度也是记录观察蚕生长变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从图中A、B、C三幅测量蚕身体长度方法可以判断,图A记录方法是合理的,蚕体伸直,并且与刻度线垂直。15.A解析:植物的传粉方式,一般包括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没有昆虫给果树的花授粉时,人们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在植物开花的时节一般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提高传粉的成功率。所以农民在大棚里种植草莓时,常会在棚里饲养少许蜜蜂,主要是为了帮助授粉。16.B解析: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早在2000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正是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使得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成为现实。因此这条路称为丝绸之路。17.A解析:蚊子、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都以卵或幼虫过冬;麻雀和蛇会在夏季或春季产卵,这样等到冬季后代就已经长大了。18. 光照 中 能 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 可能爬错了方向解析:(1)在盒子的一侧盖上无色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盖上黑色不透明玻璃板,改变的是光照条件。将1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部,观察鼠妇会爬到黑暗还是光亮的地方。(2)据表可以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3))第四次实验中,只有一只鼠妇在盒子的左侧,可能是因为它爬错了方向。19. 生菜叶 桑叶 5-10只或10只以上 2个 5个 一半蚕宝宝喂食桑叶,一半蚕宝宝喂食生菜叶,注意食物不能随便换;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进食、身长、蚕沙、吐丝结茧有什么不同。【分析】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 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解析:(1)我选取的食物:桑叶、生菜叶,选取生菜叶和桑叶进行对比(2)选取20条蚕宝宝,两个饲养盒,分别装一半,一半蚕宝宝喂食桑叶,一半蚕宝宝喂食生菜叶,注意食物不能随便换,这样的出来的结果比较合理;(3)一半蚕宝宝喂食桑叶,一半蚕宝宝喂食生菜叶,注意食物不能随便换;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进食、身长、蚕沙、吐丝结茧有什么不同。20.蚂蚁、蜻蜓、蝗虫解析: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 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根据对昆虫特征的认识,常见的昆虫有蚂蚁、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苍蝇、蚊子、蟋蟀、螳螂、蟑螂、蝉等。21.分别在两个盒子中分别放置10条蚕宝宝,然后一个用桑叶喂养,一个用莴笋叶喂养,观察实验现象。解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设计对比实验来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分别在两个盒子中分别放置10条蚕宝宝,然后一个用桑叶喂养,一个用莴笋叶喂养,观察实验现象。22.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解析:蚕蛾和蝴蝶都是昆虫,且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它们的相同点: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有两对翅膀。一生都要经过卵——卵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3.解析:人们把像蚂蚁那样,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3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作昆虫。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图中的标出的是触角、头、胸、腹、足。24. √ √ × × × √解析:(1)正确,蚕卵的孵化以及蚕的生长确实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会影响蚕的生长速度和孵化成功率。(2)正确,在纸盒盖上打小洞可以提供蚕生存所需的空气,说明蚕的生存需要空气。(3)错误,蚕的食物是桑叶,因为桑叶中含有蚕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没有桑叶,也可以用莴苣叶、榆树叶替代。(4)错误,桑叶要擦干是为了避免水分影响蚕的呼吸和消化。水分过多会使蚕生病或死亡。说明蚕生长需要的水分较少但不是不需要水分。桑叶内部也含有很多水。(5)错误,虽然蚕在较为昏暗的环境中生活得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蚕的生存完全不需要阳光。实际上,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一些细菌和病毒,有助于蚕的健康生长。(6)正确,阳光、空气、水、温度以及食物都是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它们属于非生物。25. ①②③⑨ ④⑩ ⑤ ⑥⑦⑧解析: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蜻蜓是一种昆虫,无脊椎动物。在空中生活的昆虫:①蜜蜂、 ②蜻蜓 、③蝴蝶 、 ⑨苍蝇;在地表生活的昆虫: ④蟋蟀、 ⑩蟑螂;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⑤蝉的幼虫;在水中生活的昆虫: ⑥水龟虫、 ⑦蜻蜓的幼虫、 ⑧蜉蝣稚虫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