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3.1 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
1.政治认同: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懂得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增加政治认同,做负责任的公民。
2.道德修养: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3.法治观念: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4.健全人格: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5.责任意识: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核心素养目标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是什么)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具体权利?(重点)
3.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具体权利?(难点)
4.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5.其他权利包括哪些?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
自学导航
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一部分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监督权
②政治自由
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选举权是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
被选举权是公民被选任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定义: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中国公民
②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民族
种族
性别
职业
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家庭出生
居住期限
不分
(1)条件/要求:
(2)意义:
思考:以下哪些人群能够享受我国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外国人
小学生
少数民族
农民工人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小岩好奇的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的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要有小强的法律意识、群众观念和履职能力,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年满十八周岁 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内容: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 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自由 绝对自由

我国公民
a.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其违法失职行为)
不得捏造
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监督权
注意:
意义:
内容:
4.监督权的内容、注意事项、意义:
监督谁
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写信、打电话、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监督、参加听证会;
5、政治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内容: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主要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
(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人身自由
第二部分
YOUR TITLE HERE
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含义:人身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点击添加标题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受法律保护
课堂笔记: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结合所学思考: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人身自由?
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商场保安搜身
课堂笔记: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具体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权利 侵权表现
名誉权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荣誉权 非法剥夺他人荣誉、非法侵占他人荣誉、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侵害荣誉权人获得的物质利益
肖像权 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姓名权 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隐私权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监视、窥探他人私生活等。
内容
要求
以案释法
2022年11月25日上午9时许,某小区27楼住户王某(男,32岁)与配偶黄某(女,28岁),以28楼住户张某家生活噪音扰民为由,王某暴力破坏张某住宅房门后,两人强行进入房内,并殴打张某及在场劝解的李某。
你赞同王某的行为吗?
他侵犯了张某的什么权利?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生命健康权
不赞同。不能用非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课堂笔记: 3.住宅不受侵犯
意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出自18世纪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1763年在国会的一次演讲——《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他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句话的意思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课堂笔记: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第三部分
《你好,李焕英》上映,该片累计票房达到54亿元人民币,并提名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2021年
《热辣滚烫》今日发布热辣蜕变曲《一切都来得及》MV,由贾玲演唱,贾玲、金灿灿作词,钱雷作曲并担制作人。
2024年
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
1982年
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
200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搭档白凯南表演相声《大话捧逗》,该节目获得”我最爱的春晚节目“曲艺组三等奖
2010年
贾玲其人:
受教育权
劳动权
财产权
文化权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说说贾玲对自己的财产行使了哪些权利?
《热辣滚烫》大火后,贾玲在你的家乡买了一套高档别墅,并登记产权。
炎热的夏天,贾玲就回到这栋别墅居住避暑
由于工作原因,贾玲很少回别墅,决定把别墅租出去。
由于别墅距离贾玲经常所在地太远,这时候贾玲恰巧在网上看到老师做的课件很喜欢,于是决定把这栋别墅送给班上道法成绩最好的同学。
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分权
1.财产权
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②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③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劳动权
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受教育权
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文化权利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2024:直击两会
1.直通2023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卢林围绕医疗、民生、保障等提出建议,重点关注老年人群体。
2.央广网北京2月29日消息(记者王晶)随着社会对孤独症患者的关注和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政策向这个群体倾斜。就此,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紫微拟提出关于18岁之后的大龄孤独症群体妥善安置问题的建议。
3.#两会声音#【助力残疾人共同富裕!全国人大代表文晓燕建议加大残疾人创新创业支持力度】近年来,残疾人就业一直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也不例外。2024年的全国两会,26岁的文晓燕第二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出现,同时提出了“支持残疾人创新创业,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建议。
说说看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力时享有什么权利
物质帮助权
5.物质帮助权
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保障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6.宪法规定其他权利
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批评、建议 / 申诉、控告、检举)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经济方面)
文化权
(文化教育方面)
其他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定人群权利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财产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住宅不受侵犯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