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禽的繁育 课件(共69张PPT)高教版(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家禽的繁育 课件(共69张PPT)高教版(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69张PPT)
任务 2.3 家禽的繁育
目 录
CONTENTS
1
任务目标
2
任务准备
任务实施
3
拓展学习
4
任 务 目 标
01
一、任务目标
(一)知识目标
熟悉家禽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熟悉家禽选种选配和育种的方法
熟悉家禽繁殖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
掌握家禽体尺测量的方法
掌握家禽屠宰测定的方法
掌握家禽人工授精的操作
任 务 准 备
02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1)开产日龄
个体记录群以产第一个蛋的平均日龄计算。
群体记录时,蛋鸡、蛋鸭按日产蛋率达50%的日龄计算,肉种鸡、肉种鸭、鹅按日产蛋率达5%时日龄计算。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3)产蛋率:饲养日产蛋率、入舍母禽产蛋率、高峰产蛋率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4)蛋重:
平均蛋重:个体记录群每只母禽连续称3个以上的蛋重,求平均值;群体记录连续称3天产蛋总重,求平均值。
总蛋重(kg)=平均蛋重(g)×平均产蛋量/1000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蛋产出后24小时内进行,每项指标测定蛋数不少于30个
(5)蛋的品质:蛋形指数
一般用蛋形指数[纵径/横径]表示,蛋形指数测定用游标卡尺测量蛋的纵径和横径。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度为0.1mm。蛋形受多基因控制,遗传力中等偏高。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5)蛋的品质:蛋壳厚度、蛋壳强度
用蛋壳厚度测定仪测定,分别取钝端、中部、锐端的蛋壳剔除内壳膜后,分别测量其厚度,求平均值。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01mm。
蛋壳强度大或厚则抗力强,运输或孵化中不易破碎。一般用强度计测量,测定时将蛋垂直放在蛋壳强度测定仪上,钝端向上,测定蛋壳表面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单位为kg/cm2。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5)蛋的品质:蛋的比重
蛋的比重用盐水漂浮法测定。
级别 0 1 2 3 4 5 6 7 8
比重 1.068 1.072 1.076 1.080 1.084 1.088 1.092 1.096 1.100
表 蛋比重分级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5)蛋的品质:蛋黄色泽
测定时按罗氏蛋黄比色扇的30个蛋黄色泽等级对比分级,统计各级的数量与百分比,求平均值。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5)蛋的品质:蛋壳色泽
以白色、浅褐色(粉色)、褐色、深褐色、青色(绿色)等表示。蛋壳颜色受多基因控制,其遗传力为0.3 0.9。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5)蛋的品质:哈氏单位
哈氏单位=100·lg(H-1.7W0.37+7.57)
H-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的浓蛋白高度值
W-以克为单位测量的蛋重值
哈氏单位以85以上为优等,75 85为良好,60以上为合格;60以下则蛋白品质差。蛋白品质与品种、饲料及蛋的保存时间等有关。
方法:测蛋重和三个点浓蛋白高度的平均值。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5)蛋的品质:血斑、肉斑率
血斑和肉斑率=带血斑和肉斑蛋数/测定总蛋数×100%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家禽的蛋用性状
(5)蛋的品质:蛋黄比率
蛋黄比率=蛋黄重/蛋重×100%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2. 家禽的肉用性状
(1)生长速度:生长速度主要是指肉用家禽的早期生长速度,即生长旺盛期的生长速度。
(2)饲料效率:平均日耗料量、饲料转化比
平均日耗料量:按育雏期、育成(育肥)期、产蛋期分别统计;平均日耗料(g)=全期耗料/饲养只日数
饲料转化比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实际消耗的饲料量。
如蛋禽可按产蛋期和全程两种方法统计:
产蛋期饲料转化比=产蛋期消耗饲料总量/总产蛋重量
全程饲料转化比=初生到产蛋末期消耗饲料总量/(总产蛋重量+产蛋期末母禽总重量)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2. 家禽的肉用性状
(3)成年体重:体重反映家禽的发育和健康状况,影响蛋重的大小,也是产肉量的指标。体重的遗传力较高,个体选择有效。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2. 家禽的肉用性状
(4)屠宰率: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肉率、腿肉率
屠宰率=屠体重/活体×100%
半净膛=半净膛重/活体×100%
全净膛=全净膛重/活体×100%
胸肌率=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腿肌率=腿肌重/全净膛重×100%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2. 家禽的肉用性状
(5)屠体品质:屠体缺陷、肌肉纤维的粗细和拉力
屠体缺陷
肉鸡屠体的主要缺陷有龙骨弯曲、胸部囊肿和绿肌病。
肌肉纤维的粗细和拉力
测量胸部肌肉纤维的粗细和拉力,以判断肉质的老嫩,纤维粗和拉力大的,肉质较差。不同品种,肉质肉味有差异。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3. 家禽的繁殖力和生活力
(1)繁殖力:受精率、孵化率
受精率。
受精率一般指若干枚种蛋经过孵化照检(头照)后所得受精蛋的百分率,受精率遗传力低(约0.05),个体选择效果差。
计算公式:受精率=(入孵蛋数-无精蛋数)/入孵蛋数×100%
孵化率。孵化率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即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孵化率的遗传力低,为0.10 0.15,育种上采用家系选择才有效。计算公式如下: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100%
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数×100%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3. 家禽的繁殖力和生活力
(2)生活力:育雏率、存活率
肉用仔禽育成率=上市肉禽数/入舍雏禽数×100%
蛋禽或种禽育成率=入社蛋禽或种禽数/入舍雏禽数×100%
蛋禽或种禽产蛋期存活率=产蛋期结束后存活的蛋禽或种禽数/入舍蛋禽或种禽数×100%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4.家禽的伴性性状
(1)自别雌雄伴性性状
慢羽和快羽
银白色绒羽和金黄色绒羽
横斑羽和非横斑羽
淡色胫和深色胫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4.家禽的伴性性状
(1)自别雌雄伴性性状
慢羽和快羽
银白色绒羽和金黄色绒羽
横斑羽和非横斑羽
淡色胫和深色胫
二、任务准备
(一)家禽重要生产性状
4. 家禽的伴性性状
(2)伴性矮小型性状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家禽的选种
(1)根据外貌和生理特征选择
出雏期:注意雏禽的外貌、羽色、体形等应符合品种、品系特征或育种要求,出壳体重符合标准的健雏留作种用。
育成期:对于肉用型的雏禽,应选留符合品种、品系特征或育种要求,生长迅速,发育良好,体重大,身体健康正常的个体。对于蛋用型的雏禽,应选留羽毛生长迅速,外貌良好,身体发育匀称、健壮,但体重中等的个体。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家禽的选种
(1)根据外貌和生理特征选择
开产前:符合品种、品系特征或育种要求,体重、胫长符合标准,身体各部分发育良好,冠和肉垂鲜红(鸡),眼睛明亮,胸宽背阔(公禽),背宽腹深(母禽),性征明显,体格健壮的个体
产蛋期:淘汰低产母禽和种性不好的公禽以及其他劣弱个体。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家禽的选种
(2)根据生产性能记录成绩选择
单性状选择法:个体选择法、家系选择法、家系内选择法、合并选择法
个体选择法:是依据家禽个体本身表型值的高低来选择。
家系选择法:家系选择法是根据家系的平均表型值进行选择。
合并选择法:任何个体表型值都可分为家系均值与家系内偏差两部分。
家系内选择法:根据各家系内不同个体表型值超过家系平均表型值的差异来进行选择。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家禽的选种
(2)根据生产性能记录成绩选择
多性状选择法:独立淘汰法、指数选择法
独立淘汰法:对各个待选性状规定一个淘汰标准,个体或家系只要其中一项指标未达到就被淘汰。
指数选择法:根据多个性状的记录资料,按其遗传特性和经济重要性合并成一个指数,然后按指数的高低排队选择。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家禽的选种
(3)根据其亲属关系来选择
同胞选择法通过半同胞或全同胞测定,将不同个体的同胞兄弟姐妹的平均表型值进行大小比较,从而确定该个体是否选留作种用。
后裔选择法通过后裔测定,将不同个体的子女平均表型值进行比较,来确定该个体是否选留作种用。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2. 家禽的选配
(1)同质选配:可分为表型同质选配、基因型同质选配,增加亲代与后代、后代全同胞的相似性,增加后代基因的纯合型
表型同质选配就是交配双方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特点。
基因型同质选配就是根据系谱、家系等资料,判断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2. 家禽的选配
(2)异质选配:分表型异质选配和基因型异质选配。
表型异质选配: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不同生产性能特点的公母禽交配。基因型异质选配: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特别是不同品种、品系,在遗传上具有异质性的公母禽交配,在遗传育种上也叫杂交。
(3)随机交配:为了保持群体遗传结构不变、群体中基因频率不变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1)家禽的保种方法
规模适度的保种群
选用最佳的留种方式
实行随机交配制度
避免无计划的杂交
有计划地建立品种内结构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2)家禽的育种方法
品系繁育
近交繁育法:一般先连续三四代进行全同胞交配,近交系数达50%左右后转人轻度的近交,育成近交系。此法淘汰量大,经济成本较高。
闭锁群家系选育:首先闭锁禽群,不引人外血,在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的前提下随机交配,主要是通过细致的选择使优良基因型逐步纯合化。
正反反复选择(RRS法):适用于已育成并有一定配合力的两个品系,能进一步提高纯系性能和了解品系间的配合情况。
合成系选育:合成系是两个或多个品系或品种杂交,经基因重组选育出具有某些特点,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个群体。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2)家禽的育种方法
配合力测定:通过配合力测定,选出最佳的杂交组合,从而确定该配套系的杂交制种模式。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2)家禽的育种方法
配套杂交:
两系配套杂交:两系配套杂交也称二元杂交、简单杂交,是两个品系间的简单杂交,其一代杂种直接用于生产商品禽。所用的两个品系,可以是品种内,也可以是两个品种间的品系杂交。
三系配套杂交:三系配套杂交也称三元杂交。杂交时使用三个品系。先用A品系公禽、B品系母禽杂交,获得一代杂种(AB)母禽,再与C品系公禽杂交,组成三品系配套。所用的品系可以是品种内,也可以是品种间的杂交。
四系配套杂交:四系配套杂交也称四元杂交或双杂交。用四个品系,两两杂交后,所得两种F1再杂交,成为具有四个品系的特点、生活力很强的杂交禽。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3)现代禽种的繁育体系
育种体系:
品种场
育种场
制种体系:原种场
繁殖场:一级繁殖场(祖代种禽场)
二级繁殖场(父母代种禽场)
随机抽样性能测验体系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3)现代禽种的繁育体系
育种体系:
品种场:品种场类似一个工厂的原料仓库,因利用其优良基因,故又称基因库。收集、饲养、保存各种家禽品种、品系为育种场提供育种的素材。育种场:根据生产需要,利用育种素材,采用现代遗传育种方法,选育或合成具有一定特点的专门化高产品系,筛选出具有强大杂交优势的杂交配套组合,送交随机抽样性能测定站测验后供生产上使用。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3)现代禽种的繁育体系
制种体系:
原种场:主要任务是纯繁制种,供应繁殖场单性配套品系的种雏。 繁殖场:任务是杂交制种,可分为一级繁殖场(祖代种禽场)、二级繁殖场(父母代种禽场)
随机抽样性能测验体系:检测禽种的生产性能
二、任务准备
(二)家禽育种
3. 家禽的育种
(4)家禽育种的技术工作
育种计划的拟定
育种工作的具体措施:整群、编号
育种记录
国家主管部门
品种场
(基因库)
育种场
原种场
一级种禽场
负责引进品种的审批,制定家庭品种区域规划,确定育种方向
如是四系、三系配套,可称为曾祖代场,如为两系配套可称为祖代场,其任务为纯繁制种和保持配套原种纯系
商品禽场
二级种禽场
随机抽样性能测定站

饲养引进国外品种或品系以及地方优良品种
饲养商品禽场。蛋禽场生产商品蛋,肉禽场生产肉用禽
选育专门化新品系进行品系杂交实验,提供配套品系原种
为四系、三系父母代场,杂交制种生产商品禽
如为四系,三系配套,可称为祖代场;如果两系配套即为父母代场,不分一级,二级,其任务为杂交制种
二、任务准备
(三)家禽的繁殖
1. 家禽的配种方式
(1)自然交配:
大群配种:为一定数量母禽按比例配以一定数量公禽,使每一只公禽和每一只母禽都有机会自由组合交配。一般100 1000只不等。
小间配种:一个配种小间配置自闭产蛋箱,视家禽种类、类型不同,一般容纳1只公禽与8 15只母禽配种。
二、任务准备
(三)家禽的繁殖
1. 家禽的配种方式
(2)人工配种:
人工辅助交配:主要用于自然交配困难、公母禽体格差异大、特别是在进行种间杂交时常常采用的配种方法。
人工授精:主要用于自然配种困难或笼养种禽
二、任务准备
(三)家禽的繁殖
2. 家禽的配种比例和利用年限
(1)公母比例与配种年龄
家禽类型 公母禽配种比例 家禽类型 公母禽配种比例
轻型蛋用鸡 1∶(15~18) 小型鹅 1∶(6~7)
肉用种鸡 1∶(8~12) 中型鹅 1∶(4~5)
中型蛋用鸡 1∶(12~15) 大型鹅 1∶(3~4)
蛋用型鸭 1∶(20~25)
肉用型鸭 1∶(5~ 6)
兼用型鸭 1∶(12~15)
二、任务准备
(三)家禽的繁殖
2. 家禽的配种比例和利用年限
(1)公母比例与配种年龄
早熟品种鸡6 8月龄开始配种,晚熟品种鸡8 10月龄配种;
早熟品种公鸭以不早于120日龄、晚熟品种公鸭以不晚于160 180日龄;
早熟公鹅不早于150日龄为宜,晚熟公鹅不晚于240 270日龄为宜。
二、任务准备
(三)家禽的繁殖
2. 家禽的配种比例和利用年限
(2)利用年限和禽群结构
(1)鸡。商品蛋鸡常在利用500日龄后全部被淘汰。种鸡的利用年限因鸡场性质不同而异,一般为2 4年。
(2)鸭。种母鸭的利用年限以2 3年为宜,种公鸭利用1年就被淘汰。放牧鸭群的结构为:一年龄母鸭占25% 30%,二年龄母鸭占60% 70%,三年龄母鸭占5% 10%。
(3)鹅。种母鹅的利用年限以3 4年为宜,一般种鹅群比例为:一年龄母鹅占30%,二年龄母鹅占35%,三年龄母鹅占25%,四年龄母鹅占10%,种公鹅利用年限一般为5 6年。
任 务 实 施
03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1家禽的体尺测量
(一)训练准备
物品准备
卡尺、皮尺、胸角器、记录表等。
实验动物准备
公鸡、母鸡若干,鸭或鹅若干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1家禽的体尺测量
(二)操作规程
1. 分发测定工具
操作步骤:(1)学生分组领取测定工具
(2)学生学习测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操作要求:注意测量工具的正确识读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1家禽的体尺测量
(二)操作规程
2.家禽体尺测量
操作步骤:(1)学习测量指标和意义,学习测量的部位
(2)测量体斜长:用皮尺沿体表测量肩关节至坐骨结节间距离。
(3)测量龙骨长:用皮尺沿体表龙骨突前端到龙骨末端的距离。
(4)测量胸角:用胸角器在龙骨前缘测量两侧胸部角度。
(5)测量胸深:用卡尺在体表测量第一胸椎到龙骨前缘的距离。
(6)测量胸宽:用卡尺测量两肩关节之间的体表距离。
(7)测量胫长:用皮尺或卡尺量取胫部上关节到第三、四趾间的直线距离。
(8)测量胫围:用皮尺胫部中部的周长。
(9)测量半潜水长(水禽):用皮尺测定从嘴尖到髋骨连线中点的距离。
操作要求:(1)注意家禽测定时正确的保定方法
(2)注意测定部位的准确
(3)测定后及时将实验动物与其他小组交换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1家禽的体尺测量
(二)操作规程
3.完善记录表
4.学习效果检验:教师与学生一同比对不同小组测定的体尺数据,纠正测定错误
测定项目 家禽编号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体斜长(cm)
龙骨长(cm)
胸角(゜)
胸深(cm)
胸宽(cm)
胫长(cm)
胫围(cm)
半潜水长(cm)
表 家禽体尺测定数据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一)训练准备
物品准备
解剖刀、手术剪、镊子、解剖台、台秤、电子秤、温度计、瓷盘、骨剪、胸角器、游标卡尺、皮尺、粗天平、吊鸡架、承血盆、记录表。
实验动物
公鸡、母鸡若干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宰前的准备
操作步骤:(1)停药:屠宰前为避免药物残留,应按规定程序停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
(2)屠宰前禁食:禁食12~24h,期间需提供饮水,可节省饲料还可使放血完全,保证肉的品质优良和屠体美观。
(3)称活体重并记录。
操作要求:(1)需供给充足饮水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2. 放血
操作步骤:
颈外放血法:左手握鸡两翅,将其颈向背部弯曲,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其头,同时左手小指勾住鸡的一脚。右手将鸡耳下颈部宰杀部位的羽毛拔净后用刀切断颈动脉或颈静脉血管,放血致死。血放于承血盆中。
操作要求:(1)注意颈部割断位置
(2)注意使用屠宰工具的安全
(3)也可以两个同学协助完成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3.拔毛
操作步骤:(1)在血放净后,用50~80℃的热水浸烫,让热水渗进毛根,因毛囊周围骨肉的放松而便于拔毛。
(2)拔完羽毛后沥干水称屠体重并记录
操作要求:(1)注意水温和浸烫时间要根据鸡体重的大小、季节差异和鸡的日龄而异,不宜太高温度和浸烫太久。一般以能拔下毛而不伤皮肤为准。
(2)拔毛顺序为:尾-翅-颈-胸-背-臀-两腿粗毛-绒毛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4.屠体分割
操作步骤:(1)屠体外观检查检查屠体表面是否有病灶、损伤、淤血。如鸡痘、肿瘤、胸囊肿、胸骨弯曲、大小胸、脚趾瘤、外伤、断翅或淤血块等。
(2)割取胸肌:用解剖刀取龙骨两侧胸肌
(3)割取腿肌:用解剖刀或剪刀取两侧腿部,去皮,脱骨取腿肌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4.屠体分割
操作步骤:(4)取内脏:在胸骨剑突与泄殖腔之间切一切,掏出内脏,仅留肺脏和肾脏。将内脏中的气管、食管、嗉囊、肠、脾脏、胰腺和生殖器官去除。留下心脏、肝脏(去胆)、肺脏、肾脏、腺胃、肌胃(去除内容物及角质膜)和腹脂
(5)去头、脚:脚从踝关节分割并剥去脚皮、趾壳,头从枕寰关节处割下。
(6)取翅:从肩关节切下翅膀称重。分割翅分为三节:翅尖(腕关节至翅前端)、翅中(腕关节与肘关节之间)和翅根(肘关节与肩关节之间)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4.屠体分割
操作步骤:(7)称重及记录
①胸肌重:称取剥离的胸肌的重量。
②腿肌重:称取剥离的去皮,去骨的肌肉重量。
③半净膛重:称取屠体重去气管、食管、嗉囊、肠、脾脏、胰腺和生殖器官。留下心脏、肝脏(去胆)、肺脏、肾脏、腺胃、肌胃(去除内容物及角质膜)和腹脂的重量。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4.屠体分割
操作步骤:(7)称重及记录
④全净膛重: 称取半净膛重去心脏、肝脏、腺胃、肌胃、腹脂及头、颈、脚。留肺脏、肾脏的重量(鸭、鹅保留头、颈、脚)。
⑤腹脂重: 称取腹脂及肌胃外脂肪。
⑥翅膀重: 称取。
⑦根据实验要求有时要称脚重、肝脏重、心脏重、肌胃垂、头重等。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4.学习效果检验
操作步骤:教师与学生一同比对不同小组屠宰测定数据,纠正测定错误
5.完善记录表
屠宰测定数据
测定项目 重量(g) 计算项目 数值(%)
活重 屠宰率
屠体重
半净膛重 半净膛率
全净膛重 全净膛率
胸肌重 胸肌率
腿肌重 腿肌率
腹脂重 腹脂率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3家禽的人工授精
(一)训练准备
物品准备
采精杯、贮精器、输精器、保温杯、恒温干燥箱、显微镜、毛剪以及75%的酒精、蒸馏水、生理盐水、稀释液、棉花球等。
实验动物
公鸡、母鸡若干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3家禽的人工授精
(二)操作规程
种公鸡的选择及训练。
操作步骤:(1)公鸡选择:选择体格健壮、冠和肉髯等雄性特征明,按摩时有肛门外翻等性反射的公鸡;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及禽白血病检测,淘汰阳性公鸡;检测精子活力,淘汰活力0~5级以下的公鸡;种公鸡数按公母比例为1:30~1:40选留。
(2)公鸡训练:采精前两周剪去公鸡肛门周围的羽毛,并进行背腹部按摩训练,使公鸡建立性反射,经过3 4天训练的公鸡就有排精的可能。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3家禽的人工授精
(二)操作规程
1.种公鸡的选择及训练。
操作要求:(1)采精人员最好固定专人,以便公禽形成条件反射,有利于采精;
(2)在采精季节,注意公禽的营养平衡和适当的运动,以确保精液质量和射精量;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3家禽的人工授精
(二)操作规程
2.采精
操作步骤:(1)公鸡保定:助手将公鸡挟于左腋下,两手握住鸡的两腿,鸡头向后,保持身体水平,泄殖腔朝向采精人,使公鸡作卧伏姿态。
(2)消毒:用酒精棉擦洗泄殖腔周围。
(3)采精:采精者先以左手自鸡背部顺尾羽方向抚摩数次,以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在腹部作轻快抖晃的按摩动作,退化的交尾器在泄殖腔内壁勃起,然后用力迅速地挤压泄殖腔,采精者手上感到公鸡尾部和泄殖腔有下压之感时,随即将右手夹持的集精瓶口对准泄殖腔,收集精液。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3家禽的人工授精
(二)操作规程
2.采精
操作步骤:(4)精液品质检查
①精液量:公鸡1次排精量为0.4 1mL②精液颜色:正常为乳白色,弃去透明精液,粪污污染,有血液,脓液的精液精子密度:正常为每毫升20亿 40亿。精液活率:采用十级评分制,活率应达到0.6分
(5)精液稀释
可将几只公鸡的精液混合,缓慢加入同温处理(35~37℃)的稀释剂,稀释1~2倍,混匀。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3家禽的人工授精
(二)操作规程
2.采精
操作要求:(1)公禽采精前3 4小时停止喂食,以防采精时排粪尿,污染精液;
(2)采精输精器具应清洗干净,并烘干备用;
(3)用酒精则待其挥发后才可采精;
(4)精液收集后,须置于35 40℃温水中暂存,输精时一定要在30分钟内完成;
(5)一般每天采精1次或每周采精5次。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4.输精
操作步骤:(1)母鸡翻肛:操作时一人用左手掌托母鸡的胸腹部,使鸡背紧贴握鸡者的胸部,鸡头朝下,泄殖腔朝上,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用力向腹部压迫泄腔殖两侧的柔软部分,此时,阴道口便从泄殖腔内翻出
(2)输精:输精者将输精器插入输卵管口2 3cm,注入精液0.05mL,这时握鸡人将压迫腹部的手放松,以免精液外流,稍停即可。每次输液,含精子不少于1亿。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4.输精
操作要求:(1)输精时间应选择在大部分母禽产完蛋时进行。
(2)第一次输精需连输两天,通常3 5天输精1次。
5.学习效果检验
教师考核学生采精、输精操作
三、任务实施-子任务2家禽的屠宰测定
(二)操作规程
6.完善记录表
采精情况记录 日期 年 月 日
采精公禽编号:
精液品质 采精量:
精液外观:
精液密度:
精液活率:
精液稀释 稀释倍数:
输精情况记录 日期 年 月 日
输精母禽笼号
家禽人工授精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