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任务4.3 羊的外貌评定目 录CONTENTS1任务目标2任务准备任务实施3拓展学习4任 务 目 标01一、任务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羊的外貌特征。2. 掌握测量体尺的目的和方法。3. 掌握羊的牙龄更换规律。4. 掌握羊的外貌鉴定和分级标准。(二)技能目标1. 能正确识别羊的各个部位。2. 能正确测量羊的体尺指标。3. 能够对羊的年龄做出正确判断。4. 能够根据羊的分级标准进行鉴定分级。任 务 准 备02一、羊的一般外貌特征(一)绵羊的外貌特征1—头;2—眼;3—鼻;4一嘴;5—颈;6—肩;7—胸;8—前肢;9—体侧;10—腹;11—阴囊;12—阴筒;13—后肢;14 一飞节;15—尾;16—臀;17—腰;18—背;19—鬌甲一、羊的一般外貌特征(一)山羊的外貌特征1一头;2—鼻梁;3—鼻;4一颊;5—颈;6—髻甲;7—肩部;8—肩端;9 一前胸;10—肘;11 一前肢;12—背部;13—胸部;14 一腰部;15—腹部; 16—肷部;17—十字部;18—腰角;19一尻;20—坐骨端;21—大腿;22—飞节;23—系;24—蹄;25—乳房二、不同类型羊的外貌特征1. 肉用羊的外貌特征整个体型呈“圆筒状”,体质结实,皮薄而疏松,头短而宽,鼻梁稍向内弯曲或呈拱形;颈部宽深、短而呈圆形,肌肉发达;髻甲宽而平,背腰宽平直;臀部与背腰部一致,肌肉丰满,后视两腿开张呈倒“U”字型;胸宽而深,肋骨开张良好,肋间肌肉较发达;四肢坚实,短而细,前后肢开张良好且宽。二、不同类型羊的外貌特征2. 毛用羊的外貌特征毛用羊头一般较长,颈长,髻甲高但窄,胸长而深但宽度不足,背腰子直但不如肉用羊宽,中躯容积大,后躯发育不如肉用羊好,四肢相对较长。毛用羊公羊颈部有2~3个发育完整的横皱褶,母羊为纵皱褶,体躯上也有较小的皮肤皱纹。毛肉兼用羊颈部有1~3个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横皱褶,母羊为纵皱褶。理想型的毛肉兼用细毛羊的头毛着生至两眼连线,并有一定长度,呈毛丛结构,似帽状。二、不同类型羊的外貌特征3. 奶山羊的外貌特征成年奶山羊的前躯较浅较窄,后躯较深较宽,整个体躯呈楔形。全身细致紧凑,各部位轮廓非常清晰,头小额宽,颈薄而细长。背部平直而宽,胸部深广。四肢细长强健,皮肤薄而富有弹性,毛短而稀疏。产奶量高的奶山羊,乳房的形状呈扁圆形或犁形,丰满而体积大,皮肤薄细而富有弹性,没有粗毛,仅有很稀少而柔软的细毛。乳头大小适中,略倾向前方。三、羊的体尺测量指标1.头长由顶骨的突起部到鼻镜上缘的直线距离。2.额宽两眼外突起之间的直线距离。3.体高由鬌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4.体长由肩狎骨前端到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5.胸宽左右肩胛中心点的距离。6.胸深由髻甲最高点到胸骨底面的距离。7.胸围在肩胛骨后端,绕胸一周的长度。8.尻高荐骨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9.尻长由髋骨突到坐骨结节间的距离。10.腰角宽(十字部宽)两髋骨突间的直线距离。11.管围管骨上1/3的圆周长度(一般以左腿上1/3处为准)。12.肢高由肘端到地面的垂直距离。13.尾长由尾根到尾端的距离。14.尾宽尾幅最宽部位的直线距离。1—体高;2一体长;3—胸围;4—管围;5—十字部高;6—腰角宽四、羊的年龄鉴定1.羊的年龄识别(1)耳标识别法这种方法多用于种羊场或一般羊场的育种群。为了做好育种工作记录,每只羊都有耳标。编号方法是,前两个号码代表出生年份,年号的后面才是个体编号.如“9623”,即表示1996年出生的23号羊。因此,可通过前两个号码来推算羊的年龄。四、羊的年龄鉴定1.羊的年龄识别(2)牙齿识别法根据发育阶段的不同,羊的门齿分为乳齿和永久齿两种。幼年羊乳齿共有20枚,随着羊的生长发育,逐渐更换为永久齿,到成年时达32枚。乳齿小而白,永久齿大而微黄。上、下颚各有白齿12枚(每边各6枚)。羔羊初生时,在下颚有乳齿1对,生后不久长出第2对乳齿,生后2~3周长出第3对乳齿,生后3~4周长出第4对乳齿。图4-3-1 羊只换牙规律图四、羊的年龄鉴定1.羊的年龄识别(2)牙齿识别法绵羊年龄判断表绵羊年龄 乳门齿的更换及永久齿的磨损 习惯叫法1.0~1.5岁 乳钳齿更换 对牙1.5~2.0岁 乳内中间齿更换 四齿2.5~3.0岁 乳外中间齿更换 六齿3.5~4.0岁 乳隅齿更换 新满口5岁 钳齿齿面磨平 老满口6岁 钳齿齿面呈方形 漏水7岁 内外中间齿齿面磨平8岁 开始有牙齿脱落 破口9~10岁 牙齿基本脱落 光口五、羊的品质鉴定1.品质鉴定年龄和时间品质鉴定年龄和时间的确定是以代表品种主要产品的性状已经充分表现,而有可能给予正确、客观的评定结果为准。细毛羊、半细毛羊及其杂种羊通常是在1.5岁春季剪毛前进行;卡拉库尔羊、湖羊、济宁青山羊等羔皮品种是在羔羊出生后2日内进行;滩羊、中卫沙毛山羊等裘皮品种则应在生后1月龄左右,当毛股自然长度达7~7.5cm时进行;绒毛山羊品种是在1.5岁春季抓绒前进行。四、羊的年龄鉴定3、羊的鉴定分级标准(1)改良羊少的地区按杂种羊的毛质、毛色分为:第一类——同质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第二类——主要部位同质的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第三类——白色异质毛羊;第四类——被毛杂色羊。(2)改良羊多的地区一级 体质结实,体型外貌符合细毛羊的要求,毛丛结构良好,全身为同质细毛,细度在60支以上,12个月毛长在7cm以上,毛密度良好。二级 体躯趋于粗糙,体格稍小或中等,毛密而短,长度不足7cm,细度在60支以上,其弯曲、油汗和一级羊一样。三级 明显,油汗少。四级 凡不符合上述三级要求的同质细毛羊列入四级。四、羊的年龄鉴定2.鉴定项目与技术(1)品种(2)头毛(3)类型与皱褶(4)羊毛长度(5)羊毛弯曲度(6)羊毛密度(7)羊毛细度(8)羊毛油汗(9)被毛和毛丛纤维的均匀度(10)体格大小(11)外形(12)腹毛(13)总评任 务 实 施03三、任务实施-羊的体尺测量(一)训练准备物品准备测杖、卷尺、圆形测定器、活体羊、记录表等。资料准备羊的体尺测量指标表。三、任务实施-羊的体尺测量(二)操作规程羊的体尺测量操作步骤:(1)选择同一品种、不同年龄阶段(6月龄、周岁和成年)公、母羊。被测羊站立姿势标准、端正。(2)测定头长、额宽、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管围,记录测量后数据。操作要求:(1)能准确识别羊的外貌部位名称。(2)能准确运用测仗、卷尺、圆形测定器、称重笼。三、任务实施-羊的体尺测量(三)结果记录羊体尺测定记录表性别 年龄 头长(cm) 额宽(cm) 体高(cm) 体长(cm) 胸宽(cm) 胸深(cm) 胸围(cm) 管围(cm) 体重(kg)公羊 6月龄周岁成年母羊 6月龄周岁成年注:成年指24月龄以上。三、任务实施-羊的齿龄鉴定(一)训练准备物品准备一次性医用手套、记录表等。3. 资料准备羊牙齿年龄判断表。2. 动物准备周岁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活体羊若干只。三、任务实施-羊的齿龄鉴定(二)操作规程羊的齿龄鉴定操作步骤:(1)调查被测羊只饲养方法、饲料条件。(2)观察被测羊只乳门齿的更换及永久齿的磨损。操作要求:(1)能准确识别羊各牙齿名称。(2)小组成员应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三、任务实施-羊的齿龄鉴定(三)结果记录绵羊年龄判断记录表序号 品种 年龄 乳门齿的更换及永久齿的磨损情况三、任务实施-肉用种羊的外貌评分(一)训练准备物品准备一次性医用手套、记录表等。3. 资料准备肉用种羊的外貌评分分级标准。2. 动物准备活体种羊若干只。三、任务实施-肉用种羊的外貌评分(二)操作规程肉用种羊的外貌评分操作步骤:(1)整体评定:大小评定;体形结构评定;肌肉附着和分布状态评定;骨、皮、毛的表现评定。(2)体驱评定:头、颈部评定;前躯评定;体躯评定;后躯评定。(3)背毛着生及品质:被毛覆盖情况、背毛光泽、油汗、清洁度等评定操作要求:(1)肉用种公羊的外貌评分。(2)小组成员应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拓 展 学 习04四、拓展学习羊的体尺测量常用测量工具测仗圆形测定器皮尺四、拓展学习羊的体尺测量2. 使用方法用测杖测量的项目与部位:①体斜长,从肩端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的直线距离;②背高,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间到地面的距离;③体高(鬐甲高),鬐甲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④荐高,荐部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⑤胸深,髻甲最高点到胸骨下缘的直线距离;⑥胸宽,两侧肩胛骨后缘最宽点的直线距离。用圆形测定器测量的项目与部位:①腰角宽,髋结节两侧外缘的直线距离;②臀斜长,髋结节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的直线距离;③头长,额顶至鼻镜上缘之间的距离;④最大额宽,两眼外角之间的直线距离。用皮尺测量的项目与部位:①胸围,肩胛骨后角处的胸部周径;②管围,管骨上1/3最细部位的周径;③耳长,耳根至耳尖的距离。四、拓展学习羊的体尺测量3. 注意事项测量时羊只站立于平坦地上,站立姿势要自然,头颈要自然伸出,不抬高或下垂,不偏左也不偏右。腰部不弯拱,四肢站立端正。测量工具使用前要校准。 测量时部位要找准确,读数要正确,皮尺不能拉的太紧或放的太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