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课 第1课时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并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党的性质、宗旨、立场和执政理念。(政治认同)
2.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掌握党坚持人民立场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和要求,明确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从而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工人阶级
中华民族
性质和宗旨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①     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
②     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党的③       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教材拓展
“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并不等于“广大党员干部没有任何个人利益”。
党章规定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续表
要求 ①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②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注意 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并不是说广大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当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冲突时,党员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试一试
1.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
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B.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C.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反对党员追求个人利益
B
二、党的执政理念
试金石
根本力量
人民为中心
1.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①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②     。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③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④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⑤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执政理念
共同理想
根本宗旨
强大合力
基本路线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⑥      ,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⑦     
4.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⑧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续表
共同富裕
5.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⑨     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续表
归纳点拨
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统一的整体。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也是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
试一试
2.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值得党员干部竭尽全力去办。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B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是我国的执政党
一个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个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一个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个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是一回事。
[答案]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②立党为公是指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其核心是“公”字。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③执政为民是指中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其核心是“民”字。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
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④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归根结底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议题1 党的性质和宗旨
情境分析
情境一 面对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我们为成绩喜悦,更期待未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
情境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思维碰撞
(1)这两则材料所强调的内容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 这两则材料都强调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归纳提升
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工人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有觉悟、最有政治远见、最富于组织纪律性的劳动者阶级。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集中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特点。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工人阶级政党,主要看它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它的纲领和实际行动是否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制定正确的纲领,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续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符合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只有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把各个阶层、各个民族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内来,不断提出符合全体人民共同意愿的政治主张、政治纲领、政策举措,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艰苦奋斗、接续奋斗
典例精讲1 浙江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此,一百多年来,任凭征途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  )。                  
①恪守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经典论述 ②坚守建党之初确定的革命道路 ③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 “恪守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经典论述”说法错误,应该是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增添时代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①错误。坚守建党之初的初心使命,而不是革命道路,②不选。③④正确。
议题2 党的执政理念
情境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思维碰撞
请结合情境,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为民造福”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答案] 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坚持党的执政理念,应该把什么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答案]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归纳提升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是什么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为什么 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党的先锋队性质。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党的根本立场要求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续表
怎么办 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典例精讲2 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重要会议 通过的决议
1944年5月到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审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诞生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为当时新的革命形势下继续开辟人民解放事业的新胜利确立了思想准备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续表
重要会议 通过的决议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进行了深刻总结,有力地激发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
①是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体现 ②有利于探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增强党的民主执政本领 ③有利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有利于党把握政治主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 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体现,有利于党把握政治主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①④符合题意。探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增强党的科学执政本领,②错误。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有利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而不是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③不选。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通篇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中国共产党继续成功需要(  )。                 
①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依法全面履行国家职能 ③坚守革命道路不动摇 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继续成功需要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①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能坚守革命道路不动摇,③错误。
2. (原创)习近平同志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写道:“魂飞万里,盼归来……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材料意在告诫广大党员干部(  )。
①应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利益 ②应牺牲自我,放弃个人利益 ③应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④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错误,党员干部维护人民利益不一定要牺牲自我,而且应该是放弃个人的不正当利益。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未涉及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①③正确。
3.《管子·牧民》中记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尚书·虞书·大禹谟》提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这对我们党执政的启示有(  )。
①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 ②增强法治意识,使党的权力在法律轨道内运行 ③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④以群众各方面的诉求为工作出发点,砥砺前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要为民执政,这对我们党执政的启示是要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要为民执政,不涉及法治,②不选。群众的诉求是具体的、多方面的,既有合理的一面,也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群众的各方面诉求为工作出发点,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