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草船借箭 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任务一:单元导读,明确要素1.请学生自学单元导读页。2.回顾迁移:大家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阅读名著的经验和方法?(学生自由交流)任务二: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或这部电视剧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提问。3.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4.草船借箭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任务三:阅读课文,理清脉络1.明确阅读要求。做到“三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读懂了的地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用红笔做上记号。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2)认读下列词语。周瑜 妒忌 推却 迟延 商议 都督 惩罚 调度 曹操 探听私自 支援 疑惑 呐喊 水寨 弓弩 丞相 擂鼓 军令状 心甘情愿(3)正确书写本课生字。3.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按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4.请同学分享,归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5.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6.三读课文,理清思路。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任务四:细读课文,解读对话1.因为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2.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3.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4.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2.完成分层作作业。3.把《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第二课时任务一:深入研读,感受形象1.自学课文,圈画词句。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句子。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4.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5.小组交流讨论: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任务二:链接原文,拓展阅读1.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1)这段话选自《三国演义》原著,它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相对应?(2)比较原文和课文,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吗?2.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你还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任务三:围绕中心,学习表达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草船借箭。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用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2.作者是怎样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既鲜明又形象的呢?3.由此可见,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刻画人物?作业设计完成分层作业。2.阅读《三国演义》,把你觉得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