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祖父的园子 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_______________”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_________”。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__________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把一个个孤独的童话故事进行了串联,形象地表现出呼兰河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本篇课文就选自《呼兰河传》这部小说。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些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2.认读词语。第一组:蚂蚱 蜻蜓 蚂蚱 蚌壳第二组:樱桃 谷穗 倭瓜第三组:拔草 铲地 割草第四组: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3.认读生字,练习书写。4.感知内容,理清层次。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学习任务三:走进园子,感受美景1.引导: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的美景,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看看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什么?2.作者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但她觉得这样还不够,又让这幅画活了起来,你发现这个秘密了吗?(赏析下面句子)(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2)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这是一个(_________)的园子。学习任务四:走进园子,感知趣事1.请你默读课文4-14段,圈画关键词,找出我和祖父所做的事情。2.小小园子里竟可以做这么多有趣的事儿,读着“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你感受的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来概括。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2.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3.积累本课好词佳句,并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旁边写上体会。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一:品读课文,趣中品乐1.默读课文第4—16自然段,你觉得“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能让你感受到作者的自由快乐?边读边圈画关键语句,并进行批注。这是一个(_________)的园子。学习任务二:研读课文,笑中悟爱1.思考:为什么“我”可以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呢?2.交流: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祖父对“我”的宠爱呢?3.祖父的“笑”里,饱含着对孙女深深的疼爱之情。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在这园子里拥有的快乐和自由,都是源自祖父的爱。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是这样回忆祖父的笑的: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4.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祖父的这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上,发挥你的想象,用“当……的时候,祖父笑了”来说一句话。5.祖父这一次又一次的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父对“我”浓浓的爱,这爱就编织成了一首爱的小诗。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浇菜;祖父_________,我也_________祖父_________,我也_________祖父_________,我也_________(1)齐读这首小诗。你发现诗句有什么特点吗?(2)请你发挥想象,接着往下写一写这首小诗吧。(3)说说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样的句子呢?6.在一遍遍的反复中,作者在一次次地回味着祖父的爱,祖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地滋润着作者,悄悄地在作者的心中流淌。此时,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这是一个(_________)的园子。学习任务三:品读重点,感悟表达1.正因为“我”在这园子里享受着快乐、自由,享受着祖父浓浓的爱,所以“我”看这个园子时,就感到这园子有一种特有的魅力。(1)自由读第17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园子特有的魅力是什么?(2)师生接读。师引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生接读:鸟飞了, 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师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生接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2)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1)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2)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作者是不是太啰嗦了?(3)把文中类似的句子画上横线,然后仿照这些拟人句写一写。3.这些事物真的那么自由吗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作者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因为我感受到的是自由快乐,所以我看什么都是自由和快乐的。学习任务四:拓展阅读,再悟情感1.故乡住着她的许多亲人,可为什么“我”只说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呢?2.阅读背景资料: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对她恶言恶色,祖母特别爱清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甚至拿针刺她的手指,唯一疼爱、呵护她的,只有祖父。父亲对萧红很冷酷,萧红有一次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萧红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小萧红只有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长大后,萧红经历了种种不幸,面对病痛、生活、情感的多重折磨,她常常回忆起故乡。因为只有祖父带给“我”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爱,所以“我”只怀念自己的祖父。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我”都已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只要回忆起祖父,“我”就回忆起快乐、自由和有祖父疼爱的童年生活,“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温馨、幸福。于是作者萧红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她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3.请你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课文中描写的园子充满了爱与欢乐,但在《呼兰河传》的结尾,作者却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请你捧起《呼兰河传》,从中取寻找答案吧。作业设计1.完成分层作业同步练习。2.如果你有兴趣,请阅读《呼兰河传》。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