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浩瀚星空中,有一颗国际编号为364875号的小行星——“华罗庚星”。—第九课 珍视生命—01能辨别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02能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03能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学习目标生活难免有挫折0101 生活难免有挫折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小时候口齿不清,行动迟缓,再加上贪玩。成绩也不好。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拿到,还被人叫“罗呆子”。华罗庚1925年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这所学校每学期需要交50元的学杂费和食宿费,这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眼看着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个钱,华罗庚也就只能辍学。1929年冬华罗庚母亲病逝,自己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01 生活难免有挫折01根据华罗庚的成长过程,说说他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阻碍”有哪些?02在你的记忆中,经历过哪些“阻碍“或者“不愉快”的事?03挫折的含义是什么?小组合作议一议笔记1:挫折的含义01 生活难免有挫折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01 生活难免有挫折01你觉得华罗庚的经历中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小组合作议一议被叫做“罗呆子”“被迫辍学”母亲病逝左腿残疾02如果你是华罗庚,面对成长中经历的挫折你感受如何?又会如何做?你知道挫折由哪些方面构成吗?01 生活难免有挫折构成挫折的三要素挫折情境:外部情境或外在条件(客观)挫折认知:人们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主观)挫折反应:人在挫折情境下产生的情绪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关键因素例如:自然、社会环境、家庭、学校—难以控制、改变—可以控制、改变辨一辨:挫折情境、认知、反应分别是哪个?01 生活难免有挫折考试不及格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01 生活难免有挫折0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小组合作议一议被叫做“罗呆子”“被迫辍学”惊慌 无助 愤怒 烦恼焦虑 紧张 担忧 沮丧气馁 悲伤 着急 ……02你会长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吗?如果长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会有什么后果?01 生活难免有挫折挫折带给了我们负面的体验,那么你认为挫折有好处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请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谈谈。小组合作议一议笔记2:如何正确(认识)对待挫折?01 生活难免有挫折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②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时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消极影响)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积极影响)发掘生命的力量0202 发掘生命的力量15岁辍学回到家乡后,华罗庚一边帮助父亲照料杂货店,一边自学数学。他仅靠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以及一本50页的《微积分》,每天自学10个小时以上。5年后,他学完了高中三年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课程,为以后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岁时,华罗庚不幸染上伤寒,左腿关节变形弯曲,落下终身残疾。面对诸多困难与阻力,华罗庚不但没有气馁,反而坚定了与命运斗争的决心。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02 发掘生命的力量1931年,华罗庚进入清华园,从此正式踏上潜心治学的道路。他在清华用一年半时间便攻下了数学系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文、德文和法文,并在各国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关于数论方面的论文,引起了国外数学家的关注。1936年夏,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期间,他为学问而不为学历,热忱投身学术研究,先后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等发表了18篇高水平论文,提出了“华氏定理”,受到国际数学界一致称赞。02 发掘生命的力量他就像自己说的那样:“努力不计年,自强永不息。学习数学是一辈子的事。”他在数学领域不断进取,开拓了我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和应用数学等许多方面的研究,一生留下了150篇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并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因此将华罗庚列为88个当代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也称他为“中国的爱因斯坦,足以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01结合华罗庚的经历,谈谈他是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的?(可以从家境、身体、学术上分别探讨)小组合作议一议02 发掘生命的力量笔记3: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02 发掘生命的力量①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02 发掘生命的力量华罗庚虽然喜欢算数,但他小时候的数学成绩并不好。直到初中,华罗庚才遇到了真正能够赏识他的老师:王维克。王维克目光敏锐地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并为之感到惊奇。为了验证自己的眼光,王维克开始用心栽培华罗庚。1930年,王维克老师成为了金坛中学的校长。他久久不能忘记华罗庚,便再次出面当了一次伯乐。这一年,华罗庚被邀请至金坛中学担任数学老师兼会计。如此一来,华罗庚能够放宽心尽情搞数学研究了!02 发掘生命的力量后来,华罗庚洋洋洒洒写下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一篇文章,并将其发表在杂志上。此文一经发表,立即在数学界引起巨大轰动。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杨武之教授和熊庆来系主任看了他的文章后赞不绝口,感慨此人真是不可多得数学天才。随后,这两位教授便出面交涉,试图邀请华罗庚前往清华大学教书。面对这样的机会,华罗庚自然是喜不自胜。01结合华罗庚的经历,谈谈发掘生命的力量是否指仅仅依靠自己?小组合作议一议02 发掘生命的力量笔记3: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02 发掘生命的力量③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思维导图9.2增强生命的韧性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1.挫折的内涵2.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的原因3.挫折的积极和消极影响1.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3.借助外力随堂练习0303 随堂练习1.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那就当一片草地;不能是只麝香鹿,那就当一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诗句所蕴含的道理是( )①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②应塑造十全十美的自我形象③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④遇到事情要学会自己承受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D03 随堂练习2.如图漫画《蛋壳心理》,你想对漫画中的小男孩说( )①生活不是坦途,要直面挫折②挫折只会带来消极影响,我们应该远离挫折③正确对待挫折,把挫折变成生命成长的机会和动力④面对挫折,要抓住关键问题,理智寻找解决的途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D03 随堂练习3.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下列选项中与这句名言意思相近的是( )①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②有毅力者成,反者败(梁启超)③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④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 兵略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4.感悟情景,回答问题:情境一:七年级女生小丽在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中,因有一道拔高题没有解出来,一气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哭着离开了考场。回到家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埋头睡大觉,谁也不理睬。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上课老走神,以致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情境二:某班学生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后,他认真分析了试题出错的原因,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为加深理解,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出错的原因,使这次失败的记录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1)把情境一和情境二进行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挫折的正确认识。(3)我们应该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