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 2.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3.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4.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教材和学习任务单,完成初步预习。 2.通过互联网查阅联合国的相关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自主阅读书本85页的第2段,找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什么时间、哪次会议上? 2、思考: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3、探究: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
材料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三: 随着亚非拉一批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打破了少数国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毛泽东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学习任务二】中美、中日建交 1、根据课本87页归纳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并绘制一条时间轴。 2、探究: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环境,所以,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就中国方面来说,要着重对付苏联当时对我国安全所构成的直接和严重的威胁,要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要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也需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思考:中美、中日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材料二: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日《联合声明》 【学习任务三】全方位外交 自主阅读书本87-88页,找出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继续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原则,形成了什么样的外交布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有哪些外交成就? 3、结合本课所学,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推荐的学习资源
1.纪录片:《重返联合国纪实》 2.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第二十一集《大国外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