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拉丁美洲殖民地化的表现,掌握列强殖民扩张的方式。
2、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史实,并用唯物史观评价其影响。
3、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列强对非洲的殖民扩张。从唯物史观角度来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重点难点】
1、重点:列强在亚非拉的殖民掠夺方式和特点。
2、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美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把亚、非洲广大地区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了20世纪初,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新课: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整体体系。包括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一、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1页,第一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在教材第71页的“拉丁美洲殖民地示意图”中找出主要殖民国家以及其占领的殖民地,填写右面表格。
2、殖民统治(殖民方式)
(1)政治:专制统治;总督制度。
(2)经济:农奴制;掠夺开采金银矿;奴役屠杀印第安人;发展种植园经济;黑奴贸易;垄断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
【问题探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探究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思之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
对美洲而言:残酷的统治带来灾难;掠夺金银和垄断贸易限制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严重束缚了拉丁美洲的发展。
对欧洲而言: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2-73页,第二目“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指出近代最早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侵略的对象以及殖民活动特点。
1、15-16世纪的西、葡早期殖民活动
【问题探究】读教材P72-73,结合图片信息,说说亚洲殖民活动的主角?为什么侵略亚洲的殖民国家发生变化?
2、17-20世纪初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活动
为适应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小结:归纳17-20世纪初英国、荷兰和法国等国的殖民活动概况。
读教材P73“历史纵横”
【展示材料】
材料1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1页
材料2 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3 1894年估计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已增至9.6亿多美元······“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探究列强在亚洲殖民扩张方式的变化及原因?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
变化:直接掠夺财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原因:适应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读图学史】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简述不同时期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
特点:
19世纪中叶以前: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奴隶贸易
工业革命后:由奴隶贸易到全方面进行殖民入侵;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20世纪初:列强之间达成侵略协议;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1884年2月帝国主义召开分赃会议柏林会议,参会15个国家,持续104天。(“地图上作业会议”)
柏林会议讨价还价产生了一份《总议定书》规定:签字国凡占领非洲领土时需要分别通知其他签字国,而且还要保证对所占领土有足够统治权力,否则不算有效占领。(“有效占领”原则)
柏林会议:
表面是瓜分非洲需要遵守的原则,实际是强盗间明目张胆的分割协议。
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冲突成为导致一战的一个重要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P75思考点:非洲国家分界线的特点和反映的问题。
【展示材料】
材料 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划分的这种随意性严重损害了非洲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极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还酿成非洲国家间此起彼伏的边界冲突与战争。在研究了尼日利亚东南沿海靠近喀麦隆边境的克罗斯河流域后,英国学者安尼指出:那里民族众多,却“支离破碎”、“相当混乱”,这是“欧洲人的残暴造成的”,是“分割边界”的结果。
——金点强 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及教材第73页“列强瓜分非洲”形势示意图,思考: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或总结为:
特点:分界线几乎是直线,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生活在当地的土著民族的情况。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
反映的问题:它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产物。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造成部落、民族矛盾,长期战乱。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形成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一)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图示
(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2)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因此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三、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探究问题】阅读教材第75-76页“问题探究”的内容,联系所学并结合材料分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材料1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世界通史》
材料2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3 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贪婪统治下,屠杀极其残忍的漠视行为,造成刚果1000万人死亡。为了给白人帝国让出土地,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成批死亡……在苏丹南部……为了阻止奴隶的妻子生育,大批妇女惨遭杀害,在商队遭到瓦解或捣毁以后成千上万的奴隶被饿死。对遭受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来说,帝国主义往往是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
—[美]菲利普·费尔南兹—阿迈斯《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4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或总结为:
影响:
①以西方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联系更为紧密。
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埋下了世界战争的隐患。
③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灾难,是亚非拉地区贫穷落后的根源。
④世界格局:西方支配东方,西方中心地位。
【本课小结】
资本主义要发展,就需要资本、原料、劳动力、市场等基本要素,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扩张的本性,因此,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一步步把亚、非、拉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世界日益联系为一体,可见殖民体系的世界性、整体性的特点;虽然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客观上推动了被侵略、被奴役地区的近代化,然而此体系是建立在奴役、剥削亚非拉基础上,给这些地区造成的破坏是深远的,可见此体系的残酷性、不平等性。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