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下列物质中,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 )A.黄金 B.铜绿 C.食盐 D.干冰2.CO2、P2O3、CaO、SO2四种物质中,与另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A.CO2 B.P2O3 C.CaO D.SO23.硫隔绝空气加热后的蒸气中有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S8,关于S8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一种单质C.它的一个分子中有8个硫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为256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示,判断错误的是 ( )H HeXY Z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铊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81C.Z的原子序数大于Y D.X和Y处于同一周期5. 下表中a、b、c各项之间不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编号选项 a b CA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B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C 原子 离子 电子D 原子核 质子 中子A.A B.B C.C D.D6.下列有关自然界元素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B.海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因此含量最高的是氯元素C.人体中氢、氧元素含量高低跟人体内水含量高低有关 D.对人体而言,钙属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7.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B.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 、NO 、NH 、NOC.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Al O D.海水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氯、钠、氧、氢8.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金、银、铜、汞 B.非金属元素:碳、氮、磷、钾C.固态非金属元素:碳、氧、硫、磷 D.稀有元素:氦、氢、氖、氯9. 从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上看,氧气是单质,而水是化合物的原因是 ( )①氧气仅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②氧气是纯净物,水是混合物;③氧气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分子构成的;④氧气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的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 B.原子序数为16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1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12.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3.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4个原子共有46个电子,A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B元素是 ( )A.B B.O C.N D.C14.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 )A.2Zn B.2N2 C.H D.5S15.工业品盐酸中因含有Fe +而显黄色,若某工业品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 +和Cl-的个数比为( ) A.1:1 B.1:3 C.91:94 D.1:9416. 大蒜中含有一种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2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能和食疗价值。 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C.硫化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硫化丙烯分子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117.下列对含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C.可能是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 D.不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18. 根据元素化合价高低的顺序,在NH4Cl、N2、N2O、X、N2O3=NO4、KNO4的排列中,X应是( )A.KNO2 B.(NH4)2SO4 C.NO D.N2O319.关于含高能量的阳离子 N+ 的化合物N3AsF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团 AsF。的化合价为0 B.原子团 AsF4 的化合价为-5C.已知F为-1价,则 As为-1价 D.已知F为-1价,则As为+5价20. 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 B.K2Cl C.ZnCl3 D.Ca(NO3)221.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 PAFC其化学式为,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该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2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氯化亚铁FeCl2 B.氢氧化钠 NaOH C.氧化镁 MgO D.碳酸钠 NaCO323.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其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 D.属于一种元素24. 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如右上图),,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几位同学设想了四种 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你认为合理的是( )A.B.C. D.25.模型法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方法。如图所示为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图,其中①为道尔顿原子模型,④为近代电子云原子模型。 下列排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27.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O和O2 B.CO和N2 C.NO2和CO2 D.SO2和ClO22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o”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反应物有剩余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29.化学变化中一定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30.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科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物质甲、丙、丁是单质,物质乙是化合物C.物质丁由两个原子构成D.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31.在“2H O通直流电2H 个+O 个”的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A.H O B.H C.O D.H和O33.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Na+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34.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已知: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b-n=d+n D.a-n=c+m35. 小科同学在学习了原子和元素的知识后,对相关知识作了如下总结:①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③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④一个原子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它没有单位;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⑥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运动的;⑦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④⑦ B.①④⑥ C.⑤⑥⑦ D.②③⑤⑥36. 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 R +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m-x+2 B.m+x-2 C.m-x-2 D.m+x-238.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带正电荷的高速α粒子流轰击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知识,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释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不需要用到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一个α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39.分类法是科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A 原子 原子核 质子B 单质 化合物 臭氧C 金属 非金属 汞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40.有两种微粒,它们的核内质子总数不相等,但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这两种粒子不可能是____(可多选)。A.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B.不同种分子 C.不同种离子 D.分子和离子 E.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F.原子和分子 G.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41.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O”“o”表示原子中的不同粒子,“●”表示 ,①②③中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填序号),核聚变 (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4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①钢铁 ②液氧 ③洁净的空气④铜丝 ⑤蒸馏水 ⑥二氧化碳⑦氖气 ⑧石灰水 ⑨硫化亚铁⑩硫酸铜晶体43.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碳酸根离子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4.常见离子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铝离子 Mg +钠离子 钙离子 氢离子 K+Fe + Fe +铜离子 钡离子 氧离子 F-Cl- 硫离子45.在这一章中我们已经学习和接触了以下几种微粒:①分子 ②原子 ③电子 ④原子核 ⑤质子 ⑥中子 ⑦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请用恰当的序号填空。(1)带正电的是 。(2)带负电的是 。(3)不显电性的是 。(4)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5)质量最小的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是 。(7)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8)质量与氢原子大约相等的是 。46.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镍合金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 +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该氧化镍样品中Ni原子和O原子个数比为97: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氧化镍样品的化学式为 。(2) 晶体中Ni +与Ni +的离子个数之比为 。47.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硫酸铁 ;2个氮分子 ;正二价的镁元素 。(2)写出符号“2CH ”中数字的含义。①“2”表示 。②“4”表示 。(3)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2①Fe + 。②MgO 。48.按要求在表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物质名称 镁 化学式 N 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 K 、49.A、B -、C+三种微粒都具有10个核外电子,C 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B与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0.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物质由N、O两种元素组成,则它的化学式为 。(2)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物质类别是 。(3)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51.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甚至有极少数 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卢瑟福推测: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1)支持卢瑟福推测的依据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a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 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是 。52.2022年,首届完全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其中,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应用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热点。它取代氟利昂这一类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人工合成制冷剂,更为环保、节能。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2)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或“不变”);(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该模型说明由: 。53.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2)【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推测一:金属元素都显正价;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只有负价.【举例及分析一】①.NaCl、FeO、Al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为 .②.H2O、SO2、CO2中H、O、S、C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 (“成立”或“不成立”).③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3)【提出问题二】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吗?推测一: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推测二: .【举例及分析二】①NaCl、NaOH、NaNO3、Na2SO4等物质中Na元素都显+1价,推测一成立.②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S元素化合不同,S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 价.推测二成立.【结论二】推测一、二都有道理,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4)【提出问题三】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吗?推测一: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推测二: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举例及分析三】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54.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1)重铬酸钾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重铬酸钾中铬的化合价是 价。(2)硫酸铬是由 和 (写离子符号)构成的,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是 价。55.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所有的粒子都有相应的反粒子,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等与相应的粒子相同,但电荷、磁矩等与之相反。反粒子一旦与相应的粒子碰撞,如电子碰到反电子,就会立即“湮灭”为其他物质。据最新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近日成功地制造出约555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这是人类首次在受控条件下大量制造的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2)质子与反质子相碰撞而“湮灭”是化学变化吗 ,理由是 。56.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的原子可以直接构成最坚硬的矿物单质,C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只剩下一个质子,D+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元素组成单质的化学式为 。 (2)B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3)C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 (4)A、C、D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7.1799年法国2位化学家进行了一场经典的化学论战。普罗斯认为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贝托雷认为一种物质可以与另一种能和它化合的物质以一切比例相化合。(1)当今科学观点中,以下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有 ( )A.纯净的空气 B.盐酸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不锈钢(2)以下证据中支持普罗斯观点的有( )A.铜、铅、锡等金属在空气中加热可以连续吸收氧气,得到一系列氧化物B.某些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C.秘鲁的氯化银和西伯利亚的氯化银各元素组成比完全相同D.研究发现,天然化合物与人造化合物有相同的组成58.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其中规律的一种重要工具。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周期1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变化的趋势是 。(2)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是 (写名称,下同)元素和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则和氧元素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元素。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探究钾元素(原子序数为19)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KOH和H ;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KOH和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C8.【答案】A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B17.【答案】D18.【答案】C19.【答案】D20.【答案】D21.【答案】C22.【答案】D23.【答案】D24.【答案】B25.【答案】A26.【答案】C27.【答案】B28.【答案】D29.【答案】C30.【答案】A31.【答案】D32.【答案】A33.【答案】C34.【答案】D35.【答案】D36.【答案】C37.【答案】B38.【答案】B39.【答案】A40.【答案】A,B,F,G41.【答案】中子;①②;不是42.【答案】①③⑧;④;⑤⑥⑨⑩;②⑦43.【答案】(1)(2)(3)44.【答案】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铝离子 Al3+ 镁离子 Mg +钠离子 Na+ 钙离子 Ca2+氢离子 H+ 钾离子 K+铁离子 Fe + 亚铁离子 Fe +铜离子 Cu2+ 钡离子 Ba2+氧离子 O2- 氟离子 F-氯离子 Cl- 硫离子 S2-45.【答案】(1)④⑤(2)③(3)①②⑥(4)①②⑦(5)③(6)③⑤(7)②(8)⑤⑥46.【答案】(1)Ni O (2)91:647.【答案】(1)2OH-;Fe2(SO4)3;2N2;Mg(2)2个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 个氢原子(3)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48.【答案】氮气;硫酸钾;Mg;K2SO4;Mg;N249.【答案】Na O;NaOH50.【答案】(1)NO (2)N ;单质(3)-351.【答案】(1)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的偏转,甚至有极少数α子几乎达到180°的偏转(2)B(3)质子52.【答案】(1)O3(2)不变(3)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53.【答案】(1)相互化合的数目(2)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不成立;负(3)一种元素有多种化合价;+4;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4)-3;+554.【答案】(1)三;+6(2)Cr3+;SO42-;+355.【答案】(1)(2)不是;化学变化是反应物中原子的重新组合,而“湮灭”不是原子的重新组合56.【答案】(1)O (2)C(3)H+(4)NaOH57.【答案】(1)C(2)C;D58.【答案】(1)逐渐递增(2)碳;硅;硫(3)乙;若生成 KOH 和O ,则该反应中钾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1,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