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教学目标】用时空观念梳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史实,认识拉丁美洲独立后面临的问题。简单分析亚洲觉醒的过程,并用唯物史观评价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运用时空观念梳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了解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特点,评价其历史影响。用唯物史观掌握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认识亚运非拉人民为反帝斗争作出的牺牲,涵养家国情怀。【重点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讲解《海地独立宣言》,进而引出学习历史,需要关注关注历史史料,了解历史史实,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今我们就共同翻开历史长卷,去认识18世纪末到20世纪出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历程。新课: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展示材料】材料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开发矿藏除了使用黑人奴隶外,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在墨西哥为4%,秘鲁为14%)去矿场工作。由于繁重的劳动、饥饿和虐待,很少有人能活着返回。16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 ……尽管有这些限制,殖民地经济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肥皂糖等的手工工场及造船厂。拉丁美洲成为欧洲棉花,咖啡,烟草可可的重要供应地……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更趋于活跃,从而与宗主国的封建性的统治发生冲突,最终导致独立战争的爆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 杜桑·卢维杜尔原是海地角北部布雷达种植园主的黑人奴隶,后提升为 马夫。他曾研读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的著作,向往自由平等。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军队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法国殖民军队。1802年被法军诱捕,后遭杀害。材料四: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1807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被迫参加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后,英国加强了对两国海岸的控制,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交通联系被中断。随后,两国本土也被法国侵占。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美民族独立的历史背景。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1、背景:(1)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独立的火种;(2)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为革命奠定了基础;(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4)外因: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2、拉美独立战争概况(1)法属海地独立(1791——1804)序幕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是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2)西属拉美独立(1810——1826)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16年征战,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葡属巴西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南美解放者:圣马丁、波利维尔)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的经济政治状况【展示材料】材料一 独立以后仍然盛行大地产制。殖民地时期绝大多数克列奥地主的大地产不仅原封未动,而且他们又利用独立后掌权的条件,霸占从殖民者那里没收来的大量地产。这些大地产克列奥地主的大庄园,基本上仍保持中世纪的剥削方式。材料二 拉美各国独立后,除巴西实行帝制政体外,其他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这是一种与欧美的民主共和制不同的考迪罗主义的共和政体,(考迪罗为西班牙语,意为领袖或首领。)考迪罗主义实际上是军人专政的军事独裁制,是大地主专政的一种表现形式。材料三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崩溃后,欧美列强主要是英美法德等国的势力便伸向了拉丁美洲。许多拉美国家在经济上已成为英国的附庸;美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以武力攫取欧美国家尤其是墨西哥的大片领土,同时对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加强控制,诸如提出了泛美主义,建立泛美同盟等;从19世纪80年代起,德国也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渗透。【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分析,独立后拉美国家面临怎样的局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面临的问题:(1)经济上:大地产所有制阻碍经济发展;(2)政治:政局动荡,军事独裁,政治经济发展停滞;(3)外部: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独立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政策:1823年门罗主义出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20世纪初:“金元外交”+“大棒政策”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1)巴西:1888年,巴西帝国废除了奴隶制。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佩德罗二世, 废除奴隶制度和君主制,建立巴西共和国。(2)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推翻本国独裁统治。1917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1917墨西哥宪法》内容:规定土地、河流、矿物、矿藏都归国家所有;对私产加以限制;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所有制。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意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1)积极:①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③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消极:没有铲除封建主义,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面临继续 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二、亚洲的觉醒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称为“亚洲觉醒”。亚洲觉醒的背景【展示材料】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同亚洲各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空前激化了,这时亚洲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均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觉醒正是在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都已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发生的。材料二 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是亚洲觉醒的内因。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统治,特别是廉价商品的倾销,破坏了亚洲各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既遭到帝国主义的扼杀和限制,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碍,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矛盾激化和促进人们新的觉醒。【问题探究】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背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亚洲觉醒的概况(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自主学习】根据“时间尺度”并结合教材知识,简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2)伊朗的立宪革命【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下列图示,简述伊朗的立宪革命的基本情况。1906年8月,国王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被迫同意召开第一届议会,并把王权移交给王子穆罕默德·阿里(1907~1909在位)。同年,议会通过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标志着伊朗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是伊朗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文化思想解放运动。(3)中国辛亥革命:1911年①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②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③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历史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亚洲觉醒的特点及意义思维拓展: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一下亚洲觉醒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特点: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三是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2)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三、非洲的抗争【自主学习】依据教材知识,指出非洲抗争的主要形式,列表完成非洲人民的反殖民抗争活动。【问题探究】 依据教材知识,探究19世纪末非洲人民反殖民抗争活动的主要特点。(P81 思考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或总结为:19世纪末非洲人民反殖民抗争的特点:①武装斗争是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③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④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⑤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四、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依据材料,结合P79教材概括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为:影响:①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被迫结束殖民统治或改变管理方式)②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③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④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本课小结】亚非拉地区人民在民族主义的号召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独立运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成为推动亚非拉民族独立和发展的一面旗帜,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步。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还没有彻底完成,一战后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继续发展,最终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但长期的殖民制度的遗留,使得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在曲折、探索中发展。【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