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台阶》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台阶》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台 阶
李森祥
  李森祥:衢州人,作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 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字词学习
凹( ) 凼( ) 门槛( )
砌( ) 揩( ) 嘎叽( )
筹划( ) 烦躁( ) 尴尬( )
撬( ) 涎水( ) 晌午( )
唿嗒( ) 黏性( ) 嵌着( )
烟瘾( ) 舀( ) 大庭广众( )
硌( ) 庄稼茬( ) 微不足道( )
āo
dànɡ
kǎn

kāi
ɡā jī
chóu
zào
ɡān ɡà
qiào
xián
shǎnɡ
hū dɑ
nián
qiàn
yǐn
yǎo
tínɡ
ɡè
chá
wēi
【低眉顺眼】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词语解释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文体知识
小 说
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立
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最终建成九级台阶。
1、请同学们用5分钟读完全文,并且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
整体感知
找到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每个部分主要内容。
概括故事情节
2、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开端(1-9):
写老实厚道的父亲为了自己和家人不低人一等,得到他人的尊重,想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10-16):
写父亲下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开始造有高台阶的屋了。
高潮(17-25):
写建造新屋和造九级台阶的全过程,以及全家人的喜悦心情。
结局(26-32):
写有高台阶的新屋落成,父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精神支柱也倒了。
根据小说四要素,同学们再复述一下小说故事情节。
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父亲为什么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
2.新屋、新台阶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3、父亲为了建台阶 做了那些具体的事情?
课文解读
理清思路
捡砖
捡瓦
捡基软石
存角票
种田
编草鞋
砍柴
存钱
3.父亲为了建“台阶”具体做了哪几件事?
2.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语句,划出来。读一读,议一议。
以“我从________看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_的农民”为话题品评人物。
品评人物
父亲形象
勤劳、顽强、倔强节俭
淳朴、善良、谦卑
不怕千辛万苦、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
发展中国家农民的典型
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
二、总结父亲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1、赏析句子,分析父亲
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
“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语言描写, “不知说了多少遍”表现他这种愿望很强烈。说明了他是一个要强很有志气,不甘心低人一等,渴望受人尊重的农民。
2、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低眉顺眼”体现了父亲的老实厚道。“日夜盼着”说明父亲要自立于受人尊重之列的强烈愿望,(木讷、不善表达)
3.父亲坐在绿荫里,……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里运用了神态和环境描写,“专注的目光”表现出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和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摇来摇去”“摇不散”极为传神,写出了父亲对追求目标的执着(木讷、不善表达)。
4、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动作和神态(细节)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体现了父亲的谦卑。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佩、赞美、尊重;
三、对于有如此精神品质的父亲,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除了这些感情之外还有其他情感吗?
三、情感表达

四、第29段中父亲为什么会“若有所失”?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还有哪段可以体现?
父亲是难过迷茫的心理。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是创造,劳动才有收获,劳动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劳动就是父亲的梦想和目标。当梦想实现父亲就失去梦想。
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
1、父亲用了大半生辛苦建好新屋新台阶,为了家里过得更好,当这种愿望实现后他自己却老了并且不自在。
2、做人最大的理想不是享受生活而是奔波劳碌,这是一种奴性。
第30段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本文通过叙述了父亲为造新屋、砌台阶而拼命苦干的一生,
表现了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等精神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佩、赞美和同情怜悯之情。
四、主旨概括
1.本文的主体是父亲造有高台阶的新屋,为什么作者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写石板的台阶低,体现我家不受尊重以及为下文父亲造屋做好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新屋造好时“我”已是大人了,可见准备盖房前后时间之长和艰难。由此体现出了父亲艰苦朴素,勤劳自强的形象。
写以前母亲在门槛上干活,年幼的我在蹦跳,父亲在台阶上休息的安宁与后文父亲造好新台阶新房子最后却若有所失形成对比,从而引出本文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父亲这种农村百姓以劳动为梦想的同情和尊重。
五、深入探究
2、文章以“台阶”为标题能不能换成“父亲”或者“新屋”?
1、这个题目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2、点明文章主要内容是围绕台阶来展开的;
3、台阶具有象征意义,它既象征地位的高低,又象征父亲的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中的父亲不甘心自家的台阶低,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造成了一栋九级台阶的新屋,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但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你认为这值得吗?
六、交流讨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